推 people01: 還有降低需求,例如:少子化 10/07 00:07
推 Brioni: 社宅跟以前國宅署、軍宅就算啊 10/07 00:21
→ e2699096: 想多了 政府真心想打的只有政敵 10/07 00:21
推 stevetsao123: 加大供給又不一定要蓋,空屋釋出就好了吧 10/07 00:23
→ avgirl: 要打房很簡單好不好....第二戶開始一律全額現金 10/07 00:26
→ avgirl: 完全不能貸款 10/07 00:26
→ avgirl: 至於現金怎麼來就嚴查金流,不可用其他有擔保品貸款來充數 10/07 00:27
→ avgirl: 政府讓第一戶全額貸款,零頭期款,50年 10/07 00:28
→ avgirl: 懶得扯了 要打房有很多方法,要炒房也很多方法 10/07 00:29
→ avgirl: 一切都是看背後握有權力的人的利益算計而已 10/07 00:30
→ z5411: 你怎麼會有政府想要讓房價跌的想法 10/07 00:32
→ a8521abcd: 台灣房地產不是拿來住的而是拿來開槓桿囤的,所以供需 10/07 00:36
→ a8521abcd: 問題從來都不是房子數量上而是在資金。因為長期低利跟 10/07 00:36
→ a8521abcd: 隨便都能借錢買房所以是錢的供給過多,要打房就是直接 10/07 00:36
→ a8521abcd: 掐資金供給最快 10/07 00:36
→ HinataGG: 少子化減少需求啊,這麽大且明顯的趨勢,擋都擋不住, 10/07 00:39
→ HinataGG: 但這邊房蟲會自己重新詮釋少子化xdd 10/07 00:39
噓 M2Z588: 空屋都創新高了!想啥?空屋稅持有成本提高就對了 10/07 00:42
→ a8521abcd: 房子蓋再多都沒用,因為信用擴張對整個系統而言就是在 10/07 00:43
→ a8521abcd: 憑空印錢。房子供給上升的同時系統裡資金的供給上升更 10/07 00:43
→ a8521abcd: 多 10/07 00:43
推 jeffsu: 少子化外圍崩盤 妳可以老了去買啊XD 10/07 00:45
→ jeffsu: 但魯空不會想去住 他們只想買蛋黃新房 問題是少子化就是 10/07 00:46
→ jeffsu: 都市集中 這是確定的他們一直不敢面對 鴕鳥心態 10/07 00:46
推 kikidmore: 台灣有1000萬戶 還不夠? 10/07 01:13
→ ethan90058: 怎麼不說對岸房子有六億戶,崩盤前供給有少過嗎? 10/07 01:23
→ IBIZA: 空屋創新高? 胡說八道 10/07 01:28
→ IBIZA: 台灣住宅數跟戶數差不多多 但住宅有一些是廢棄住不了人 10/07 01:29
噓 Somebody99: 減少現金供給量啊,有啥問題? 10/07 01:34
噓 darkMood: 把空屋稅加到1000000000%,這樣就大量增加供給囉。 10/07 01:43
→ kukumalu819: 選的上再來說 10/07 05:14
噓 ultima0119: 政府要的供需法則是建商‘用自己的現金’蓋房,不 10/07 06:43
→ ultima0119: 是向銀行貸款 10/07 06:43
→ ceca: 是,但我們政府一直都是打風險 10/07 07:53
→ ceca: 所以沒看到房價越來越難跌 10/07 07:54
→ ceca: 啊你風險都打光了怎麼跌?違約率0.07%怎麼跌 10/07 07:54
→ ceca: 要壓制房價就像對岸 10/07 07:55
→ ceca: 讓建商瘋狂蓋房子,整個台灣瘋狂重劃 10/07 07:55
→ ceca: 這樣時間到房價就會大跌,並且躺在底部很久 10/07 07:56
→ ceca: 泰國也是這樣 10/07 07:56
→ ceca: 另外,對岸平衡發展 10/07 07:57
→ ceca: 海南和新疆都有大計畫 10/07 07:57
→ ceca: 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 10/07 07:57
→ ceca: 拔北上廣深的價值轉貼到海南和新疆 10/07 07:58
→ ceca: 對岸的做法才是讓我覺得,真的在壓制一二線房市 10/07 07:59
推 kl0408: 開放碧桂園來台灣造鎮阿 XD 10/07 08:11
→ kl0408: 周遭國家最近的房價崩盤都跟阿共仔有關 10/07 08:11
推 physicsdk: 是啊 那你看央行現在在幹嘛? 打房貸集中度 打土建融 10/07 08:11
→ physicsdk: 等建商都不推案了哪來的供給?最後害到的是誰 哈哈 10/07 08:11
→ physicsdk: 還用自己的現金蓋房 笑死 你有本事叫金龍逼建商蓋啊 10/07 08:12
→ physicsdk: 人家不蓋你管得著? 哪天也逼你買房好不好? 10/07 08:12
→ physicsdk: 想像一下20年後少子化反映市場 結果市場上全都破爛老 10/07 08:15
→ physicsdk: 屋沒有新房 問問你自己要不要買40年老公寓來住嘛 幾個 10/07 08:15
→ physicsdk: 人願意嘛 10/07 08:15
推 quiet93: 就市場會不理性供給啊XD 10/07 08:15
推 fenway18: 事實啊,但是有人逆向操作,打土建融。打擊供給啊 10/07 08:22
推 jaricho: 空空要的是新房 10/07 08:23
→ jaricho: 關注的都是預售屋價格降了沒 10/07 08:23
→ jaricho: 問他們要不要去買平均屋齡34年的房子 沒人想再貸款40年去 10/07 08:23
→ jaricho: 買 10/07 08:23
→ jaricho: (台北蛋黃市區例外 那是逼不得已) 10/07 08:23
推 blargelp: 你要建商全現金蓋房他不如不要蓋。IRR有夠醜 10/07 08:24
推 physicsdk: 喔對不起 20年後是60年老公寓 50年華廈 40年社區大樓X 10/07 08:31
→ physicsdk: D 10/07 08:31
推 eddie0729: 今年預售屋有15萬的供給量 還不夠嗎?? 10/07 08:45
推 jaricho: 所以關鍵不在於房價 而是在於空空願不願意去買老房子…… 10/07 08:46
推 mow1982: 持有現金超過200萬,不買房的,課10%囤錢稅 10/07 08:47
推 tongmove0503: 算供需時排除老房,但又說老房值得40年貸款,邏輯錯 10/07 08:47
→ tongmove0503: 亂 10/07 08:47
→ happyjames55: 非自用 稅率調高最快阿。愛囤房就多生幾個 10/07 08:50
→ happyjames55: 生五個 全家就能有七戶低稅了 是不是很棒 10/07 08:51
推 jaricho: 誰說1人只能一戶自住需求? 住a處 但在工作地點附近再買 10/07 08:54
→ jaricho: 一間b 離公司近一點 也是自住需求啊 10/07 08:54
推 EvilJustice: 也因為這樣,風險都被控制了,現在房價也不太會漲了 10/07 08:57
→ EvilJustice: 。低風險低報酬 10/07 08:57
推 aspirev3: 少子化和單身率提升 兩房是不是更難跌了 10/07 08:57
推 physicsdk: 老房地段好是真的值得 但真的不受年輕人喜愛啊 有什麼 10/07 09:05
→ physicsdk: 衝突? 10/07 09:05
推 a87564231: 蟲蟲多買點~撐住啊^_^ 10/07 09:15
推 bustinjieber: 好,問題是誰能蓋?錢哪來?成本多少? 10/07 09:15
→ bustinjieber: 蓋完之後又要賣多少? 10/07 09:17
→ bustinjieber: 承包商利潤抓多少?工人薪水開多少? 10/07 09:17
推 cblade: 一堆老舊空屋,眼高手低的空仔當然不愛 10/07 09:21
→ cblade: 海線就造鎮過 比市區便宜很多的新房 一路被嫌棄XD 10/07 09:22
推 GooglePlus: 空屋還不夠多嗎 10/07 09:25
→ niko0202: 沒有喔 不是這樣啊~我小時候以為重劃增加土地供給就好 10/07 09:28
→ niko0202: ~結果建商囤的地20年蓋不完 地主們更惜售啦~大爆噴XD 10/07 09:28
→ niko0202: 話說 老宅就只有老人不挑 窮人沒得挑 才受得了吧 超XX 10/07 09:32
噓 zebirlin: 房價是靠槓桿炒上去的,所以央行一去槓桿房價就炒不動了 10/07 09:52
推 piliwu: 全現金蓋房子建商股東不如買股票躺著領股息 10/07 09:55
→ piliwu: 央行不是去槓桿是濫殺無辜 10/07 09:56
推 washilan: 所以社宅、都更、租房政策都在減少供給 10/07 10:01
推 ceca: 現金蓋就是現金要拿以前槓桿的投報才賣 10/07 10:12
→ ceca: 所以放心還是有人蓋,只是價格會灌成天價 10/07 10:12
→ ceca: 然後因為只有少數人蓋,所以買家自己吞下去 10/07 10:12
→ ceca: 然後總是有人會吞,之後價格就科科科 10/07 10:13
→ ceca: 台灣以前199x也是蓋太多撞到金融海嘯崩盤 10/07 10:13
→ ceca: 那一次就崩很久 10/07 10:13
→ ceca: 而那一次崩盤後,台灣就開始狂打風險 10/07 10:13
→ ceca: 因此到今天妳都很難複製1980 1990 2000的大跌 10/07 10:14
→ ceca: 哈哈 10/07 10:14
→ ceca: 2016預售屋斷頭造成的大回檔算甚麼跌啊,沒見過市面喔xd 10/07 10:14
→ ceca: 啊現在連大回檔都變很難,呵呵 10/07 10:15
→ ceca: 你沒有蓋太多又沒有風險,就不用想房價怎樣跌 10/07 10:15
→ ceca: 你當市場是你說的算? 10/07 10:16
推 piliwu: 現在蓋3年賺15%-20%還要承擔賣不掉風險,不開槓桿市場自 10/07 10:17
→ piliwu: 然不會有這種產品出現利潤風險不成比例 10/07 10:17
→ ceca: 不槓桿,市場消化掉既有的建案後就會開始缺新屋 10/07 10:18
→ ceca: 之後就會有“不槓桿的市場”出現 10/07 10:18
→ ceca: 例如建商本來一億槓桿成2.5億要賺2500萬 10/07 10:18
→ ceca: 之後不能槓桿,就會變成他1億現金要賺2500萬,而建案成本2.5 10/07 10:19
→ ceca: 億 10/07 10:19
→ ceca: 所以他花2.5億,要賺6500萬 10/07 10:20
→ ceca: 所有出來蓋的都要拿這個利潤,所有新屋都會這樣賣 10/07 10:20
→ ceca: 因此本來的成本要買一坪50,之後會直接跳65 10/07 10:21
→ ceca: 喔,應該是跳75 10/07 10:21
→ ceca: 大概這種概念 10/07 10:21
→ ceca: 就像你台灣抽汽車稅很重 10/07 10:21
→ ceca: 所以台灣汽車世界最貴的概念 10/07 10:22
→ ceca: 啊你們還不是吞的很開心xd 10/07 10:22
→ ceca: 你去對抗汽車銷售方看看 10/07 10:23
→ ceca: 你跟他們講大道理看看xd 10/07 10:23
→ ceca: 增加建商資金成本說要打房,一定是沒睡醒,快去廁所借屎補眠 10/07 10:24
→ ceca: 你沒引發內卷,你是要降個屁價 10/07 10:24
推 piliwu: 我還是乖乖買進口車付錢,講一堆幹嘛車商不會鳥你 10/07 10:25
→ ceca: 價格下降,你不是靠內卷,就是靠泡沫破裂 10/07 10:25
→ ceca: 你還以為有新花招喔xd 10/07 10:25
噓 ssdd740419: 空屋持有稅收1億 釋放出來能住5千萬人 10/07 10:28
推 lenta: 所以社宅都不蓋了啊 10/07 10:34
推 instratos: 誰沒事七傷拳打房「價」增加風險,所以現在在做的不是 10/07 10:34
→ instratos: 讓你「買得起」嗎?基本工資、貸款優惠,講半天不上車 10/07 10:34
→ instratos: 的不是滷蛋,是鐵蛋吧? 10/07 10:34
噓 s0920151048: 蠢了才忽略流動性跟籌碼集中度 10/07 11:31
→ xox5678: 大學畢業沒? 10/07 11:36
推 physicsdk: 你講的買得起政策 通通敵不過一個限貸令之亂 限貸就是 10/07 14:04
→ physicsdk: 在害買方無誤 不要傻傻聽沒能力買的亂講 還以為房價會 10/07 14:04
→ physicsdk: 崩 以為限貸少貸兩成房價就能降兩成 10/07 14:04
→ physicsdk: 既然受不了老屋 阿翻新重蓋要不要成本 建商要不要利潤 10/07 14:05
→ physicsdk: ? 價格不提高憑什麼人家要幫你做 很簡單的道理嘛 10/07 14:05
→ physicsdk: 現在就是央行打土建融資 建商就不爽蓋了啊 不然你去叫 10/07 14:06
→ physicsdk: 金龍自己開間營造自己蓋 做慈善事業 10/07 14:06
推 babyMclaren: 不是喔,不是這樣的喔 10/07 16:09
推 straggler7: 不是這樣算的 建商土建融要利息的 10/07 19:25
推 straggler7: 住宅數和戶籍數相當是因為有自用住宅稅率減免 10/07 19:34
推 straggler7: 台灣50年以上老屋是空屋的約15萬戶 空屋總數91萬戶 10/07 19:38
推 piliwu: 華固現金都拿去買台積電股票,還幻想建商沒土建融拿全現 10/07 19:45
→ piliwu: 金幫你蓋房 10/07 19:45
推 straggler7: 央行怕房價再漲 崩下來金融機構會有風險 10/07 19:47
→ straggler7: 中國金融機構承受房地產崩盤壞帳約4兆人民幣 10/07 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