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kkx: 對,人家要好的爸媽。現在買房要"比以前輕鬆"的條件之一 09/27 15:03
→ jakkx: 有 而不是無條件的 09/27 15:03
→ darkshawn7: 樓上還在崩潰阿 09/27 15:03
→ jakkx: 對啊,我還在崩潰 09/27 15:04
→ jakkx: 我只是把他的結論寫清楚而已耶。崩潰中哦 09/27 15:05
推 jaricho: 戳到痛處 癥結點就是自己薪水低. 有沒有長輩可以靠可以 09/27 15:07
→ jaricho: 支援倒還好 不然你問gg或一線ic設計的新鮮人 工作3-5年 09/27 15:07
→ jaricho: 年薪250-400 哪一個存不到頭款去買房. 哪需要靠長輩. 但 09/27 15:07
→ jaricho: 你戳到自己薪水低這個痛處 被戳到的不可能承認這一點的 09/27 15:07
→ jaricho: 就會轉移情緒說 啊別人都是靠長輩啊 靠上一代啊…. 其實 09/27 15:08
→ jaricho: 癥結點就是自己薪水低. 不然買房有什麼難? (台北新房子 09/27 15:08
→ jaricho: 除外拉) 09/27 15:08
※ 編輯: s8752134 (61.228.248.12 臺灣), 09/27/2025 15:11:45
推 a26573633: 又拉gg出來救援了,g維拉 09/27 15:14
→ jakkx: 對,這也沒錯,薪水夠就能買,消費的定律 09/27 15:16
推 anaydh: 等60年房貸來 09/27 15:18
推 alex0973: 幹 有50或60年房貸的話我一定要辦 09/27 15:19
推 physicsdk: 長天期貸款+利率低 本金不會隨通膨增值 就是利多 09/27 15:19
→ physicsdk: 看一堆要求房價跌兩成來配合自己存得到頭期 貸得到八成 09/27 15:20
→ physicsdk: 的論述 真的直搖頭 09/27 15:21
推 jakkx: 跌2成…會倒吧…。核貸核貸,貸款就是要核穩八成就… 09/27 15:24
→ jakkx: 這20年除了對面的以外有房價跌2成的…?太不符合實際情況… 09/27 15:25
→ physicsdk: 就讓他們繼續幻想啊 繼續慫恿別人不買 然後被別人搶先 09/27 15:27
推 jakkx: 而跌成像那樣有人敢買…?至少對面的現在敢買股不敢買房 09/27 15:28
推 PTTMAXQQ: 好狠ㄛ 09/27 15:34
我其實還有一段話沒打出來...
從這位兄台的例子更能顯現房地產對一般大眾的價值。
他在 1994 年買了房子,到現在 30 年了搞不懂房子的實際狀況,
但卻還是能透過傻傻地買房獲利。
這點才是房地產最大的魅力!
你叫一個傻傻不懂股市的持續亂買放 30 年看看 QQ
→ kusomanfcu: 人生幾個二十年 09/27 15:47
推 kusomanfcu: 賭輸了記得租一輩子 09/27 15:49
推 frowning1226: 資產殘酷的真相,只有面對或是逃離 09/27 15:49
推 kusomanfcu: 按台灣少子化情況 5年後搞不好就會看到50年房貸 09/27 15:53
→ kusomanfcu: 少子化反而政府要增加貸款年限 09/27 15:54
→ kusomanfcu: 房價只能漲 因為持有稅這樣才能漲 09/27 15:54
→ kusomanfcu: 房價不一直漲 漲持有稅 就沒人買預售屋沒人蓋新房了 09/27 15:55
→ kusomanfcu: 少子化是財政問題 房地產也是財政問題 09/27 15:55
※ 編輯: s8752134 (61.228.248.12 臺灣), 09/27/2025 15:56:45
→ kusomanfcu: 我2023有說啊韓國也50年房貸了 09/27 15:56
推 kusomanfcu: 每天不繳稅又在那邊幻想 09/27 15:59
推 hmbay: 推上面的補充 到現在 30 年了搞不懂房子的實際狀況 09/27 16:57
推 buji: 1989時我還沒有買房的實力,不清楚當時的房價 09/27 19:01
→ buji: 但我可跟你打賭,若1994房貸只有10年,利率10% 09/27 19:01
→ buji: 房價一定低的的多 09/27 19:02
推 rainsilver: 確實日本自住都還零頭款 連仲介費都一起貸進去 09/27 19:02
→ buji: 房價就是會訂在購屋者頭付與月付能力的上限 09/27 19:03
→ buji: 貸款條件變容易,只會換來更高的房價 09/27 19:04
→ buji: 結果就是你會從十年房奴,變成20,30,40年房奴 09/27 19:05
你錯了,會有貸款寬鬆就是因為如果不寬鬆,一般人難以買房。
是價格先漲上去才需要寬鬆,至於你說的寬鬆導致後面繼續漲,
不寬鬆也會漲,懂嗎?
過去 30 年房貸也持續好一陣子了,難道沒繼續寬鬆房價就沒漲了嗎?
所以事實跟你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
房價漲反應的是原物料的上漲、城市的建設、經濟的果實等綜合條件下,
多少人願意出更高的價格去居住在某一塊區域。
另外總價漲再多,都是你的資產。
付出去的利息,才是花出去的錢。
房貸負擔率變小就是輕鬆買房最真實的指標。
即使你說的 1994 年房貸條件跟 1989 年條件一樣,房價還是會漲,
你最多只說可能會因為沒寬鬆導致沒漲那麼多,但照樣會漲。
而且沒寬鬆的情況下,會導致越來越難買房。
漲上去的價格但卻讓你負擔更輕鬆取得該資產,
貸款年限越長等於可以用更長的年限取得更高價的資產,我是認為很划算。
同樣的道理,一筆資產 1000 萬給你,和分 40 年給你,正常人都知道哪個划算,
即使這個資產漲價變 2000 萬了,但你實際上取得這資產的難度下降,取得資產
也提高到 2000 萬,哪個好我想我已經儘可能舉例清楚了。
推 jaricho: 那有沒有一輩子飲料奴便當奴 這種稱號? 09/27 19:07
推 freekid: 變二十年三十年又怎樣 你把房產代換成其他資產 只要cpi 09/27 19:20
→ freekid: 長期打敗利率 貸越久越得利 拘泥於總價跟年限 正是重點 09/27 19:20
→ freekid: 畫錯的表現 09/27 19:20
推 cblade: 工作奴 09/27 19:33
推 twic: 當房奴又怎樣?恨不得貸我100年 200年 09/27 19:52
→ twic: 台灣長期貸款利率就2-3% 投資台股美股經濟成長隨便都5%以上 09/27 19:53
→ twic: 在跑 09/27 19:53
推 bustinjieber: 裝睡的人叫不醒 09/27 20:06
推 buji: 單純低利長貸當然好,但房價拉高一倍你還那麼開心? 09/27 20:15
推 freekid: 房價漲一倍還是兩倍是重點嗎? 你到底管房價幹什麼 要看 09/27 20:31
→ freekid: 的是負擔率 09/27 20:31
→ freekid: 假設你貸款買黃金 會在意現在的黃金是之前的幾倍嗎? 不 09/27 20:33
→ freekid: 會吧 在意的應該是黃金未來的漲幅 貸款利率 以及每月還 09/27 20:33
→ freekid: 款額 這些才取決於你要不要購買這個資產 09/27 20:33
※ 編輯: s8752134 (61.228.248.12 臺灣), 09/27/2025 21:25:23
推 buji: 如果你是買投資商品,的確只要會漲就可以 09/27 21:30
→ buji: 但自住房的消費屬性較大,你又不能賣掉睡公園 09/27 21:31
→ s8752134: 房子就是有投資屬性 不要一直想一堆有的沒的理由 09/27 21:31
→ s8752134: 就算是自住房也是有投資屬性 不然你1994年的房子 09/27 21:32
→ s8752134: 現在漲到多少了? 09/27 21:32
→ buji: 讓一般人困擾的是自住房太貴買不起,不是投資房 09/27 21:32
→ s8752134: 我已經明確的告訴你 你當年其實就是吃到貸款寬鬆的利多 09/27 21:32
→ s8752134: 而不自知 否則你1994年根本買不起房 09/27 21:32
→ buji: 我知道房子可以當投資商品 09/27 21:33
→ buji: 但我要投資不一定給買房子 09/27 21:33
→ s8752134: 自住房也是有投資屬性 難道你的自住房不會漲? 09/27 21:33
→ buji: 得買房子 09/27 21:33
→ s8752134: 沒人在跟你討論投資要不要買房子 09/27 21:34
→ s8752134: 跟你講的是 現在比以前好買房 09/27 21:34
→ buji: 我沒有買不起房的問題,但很多人有 09/27 21:34
→ s8752134: 我說了 不要東扯西扯其他議題 09/27 21:34
→ buji: 他們連自住房都買不起,你還在講有投資價值 09/27 21:35
→ buji: 以前的勞動階級可以靠工作所得買到雙北房子 09/27 21:36
→ s8752134: 誰們連自住房都買不起? 09/27 21:36
→ s8752134: 你可以從這串話題在討論現在好買還是以前好買 09/27 21:37
→ s8752134: 從數字上無法支持你的論點 財商觀念上也無法支持你 09/27 21:37
→ buji: 現在卻買不起了。只會噴他們 PR不夠,不努力 09/27 21:37
→ s8752134: 然後就開始轉而討論其他話題 09/27 21:37
→ buji: 現在難買啊 09/27 21:38
→ s8752134: 為什麼你會認為點出一個事實叫噴? 09/27 21:38
→ s8752134: 30年前端盤子的PR 確實比現在端盤子的PR還高 09/27 21:38
→ s8752134: 你怎麼會認為做同一份工作 就應該PR相等?? 09/27 21:38
→ s8752134: 就像有人說老師以前好買 現在不好買 有沒有想過是 09/27 21:39
→ s8752134: 這個職業的位階掉下來了? 被一群科技仔超越? 09/27 21:39
→ s8752134: 現在難買? 但從數字上不支持你這樣講 09/27 21:39
→ s8752134: 所以你這個叫主觀感受 以及看了數字還是堅持己見 09/27 21:39
推 buji: 現在我看一樣優秀的年輕人,只能買比林口更遠 09/27 21:40
→ s8752134: 這個叫遮住自己的眼睛 其實你沒有想要客觀討論 09/27 21:40
→ buji: 我沒舉端盤子的PR 09/27 21:40
→ s8752134: 然後呢? 不然優秀的年輕人 有說一定得買得起哪裡才對? 09/27 21:40
→ s8752134: 端盤子是一個舉例 連這都看不懂? 09/27 21:41
→ s8752134: buji: 以前的勞動階級可以靠工作所得買到雙北房子 09/27 21:41
→ s8752134: 這句話誰講的? 09/27 21:41
→ s8752134: 那麼看不懂 那我原文用你的話來舉例吧 09/27 21:41
→ s8752134: 你所謂的勞動階級是甚麼工作 以前可以買得起房 現在不行 09/27 21:42
→ s8752134: 隨便講一個 你就把那個端盤子換成你講的職業 09/27 21:42
→ s8752134: 就這樣而已 有那麼難懂? 還是在裝傻硬凹? 09/27 21:42
→ s8752134: 我以前當小主管的時候 月薪10萬 我組員月薪4萬多 09/27 21:43
→ s8752134: 但他家在台北市有一間電梯大樓 當年市值3500萬 09/27 21:43
→ s8752134: 請問我比較優秀 薪水比較高 所以咧? 資產PR懂嗎? 09/27 21:43
→ s8752134: 幾十年過去 很多人(包含所有起步的人) 他們的資產PR排名 09/27 21:44
→ s8752134: 都在無形中比以前退步了 這沒有很難理解 09/27 21:44
推 buji: 勞動階級我指受薪階級 09/27 21:51
→ small91051: 好哦,10年後新老安寬限10年80年貸款 09/27 21:52
→ small91051: 代代相傳 09/27 21:52
→ s8752134: 受薪階級很廣啊 誰跟你說每個人都很難買房? 09/27 21:54
→ s8752134: 科技業我看很好買啊 還是你覺得全部受薪階級都很難買? 09/27 21:54
→ s8752134: 科技業一些畢業1-3年的就在喊要買房 你以前存多久? 09/27 21:55
→ s8752134: 難買房的除了薪資PR 落隊外 更重要的是資產PR也落隊 09/27 21:55
→ s8752134: 如果薪資和資產PR都降階 廢話 當然難買 09/27 21:55
→ s8752134: 更何況 在現今這個時代 跟你競爭買房的比你30年前還多 09/27 21:56
→ s8752134: 事實上就是自己位階其實跟你想的不同 產生認知落差 09/27 21:57
※ 編輯: s8752134 (61.228.248.12 臺灣), 09/27/2025 21:59:26
→ KrisNYC: 你就問buji老哥當年買哪裡 搭車進台北車站多久啊 09/27 22:00
→ KrisNYC: 1994-1997 沒有捷運 所謂的新北第一環 進台北市中正區 09/27 22:01
→ s8752134: 我正文就有跟他講地點的事情了 09/27 22:01
→ KrisNYC: 中山區要多久 當年我從善導寺搭到新莊要90分鐘 09/27 22:01
→ s8752134: 不過就這樣吧 觀念這種東西 不能期望人人都能通 09/27 22:01
→ KrisNYC: 現在90分鐘搭機捷都到青埔了 09/27 22:02
→ s8752134: 反而越多人越勘不破 越好 XD 09/27 22:02
→ KrisNYC: 他當年買的如果很近 那就是三重中永和 09/27 22:02
→ KrisNYC: 那現在環境就差不多是九龍城寨 買得不錯 09/27 22:03
→ KrisNYC: 但還是輸買內湖 南港 當然內湖要2010才爽 南港2015才爽 09/27 22:03
→ KrisNYC: 這個買房時間早我十多年 那間預售現在都快30年屋了 09/27 22:04
推 buji: 以前靠工作收入能買雙北一環內房的比例很高 09/27 22:06
→ buji: 但現在很難了,除非是PR頂尖層 09/27 22:06
推 jaricho: 真槓精 槓不停耶? 09/27 22:07
→ buji: 現況要靠資產PR才買得起,不正是房子變貴的明證 09/27 22:08
推 newgo1776: 你家祖先只要能過海,就能在台北市中心佔一塊地,現在 09/27 22:09
→ newgo1776: 過海能幹什麼? 09/27 22:09
→ s8752134: 現在新北的一環 30年前是化外之地 09/27 22:11
→ s8752134: 你現在要買化外之地也很便宜 說過了 09/27 22:12
→ s8752134: 資產PR 是讓你知道 其實你所謂的優秀年輕人 沒那麼優秀 09/27 22:12
→ s8752134: 認清自己的定位, 明明只能買外圍破公寓 卻自以為自己可 09/27 22:13
→ s8752134: 以應該要住精華區三房平車 那當然難買 09/27 22:13
噓 twic: Buji怎麼不去怪川普印鈔、習大大不敢射飛彈啊? 09/27 22:14
→ twic: 全民財商、半導體業+權值股、雙北發展、內外政經局勢 天差 09/27 22:15
→ twic: 地遠 09/27 22:15
→ twic: 4月後隨便質押台積電加碼都倒賺50萬起跳了,或是美股等綜合 09/27 22:19
→ twic: 投資的方便性 跟1990年代差這麼多 09/27 22:19
推 freekid: 「以前靠工作收入能買雙北一環內房的比例很高,但現在很 09/27 22:38
→ freekid: 難了」請問數據在哪? 以前是多以前? 09/27 22:38
推 buji: 回樓主 s8752134。如果當年維持10%10年6成 09/27 22:42
→ buji: 我大概得晚兩年才買得了 09/27 22:42
→ buji: 回 freekid , 就30年前。其實我許多同學都買北市 09/27 22:43
→ buji: 回 twic, 我沒怪誰。純認為現在買房負擔比以前重 09/27 22:45
→ buji: 台北人口一直移出不是嗎? 09/27 22:46
推 mainword: buji大,我懂你想不通,因為我也曾經如此 09/27 22:50
→ mainword: 但你真的該靜下心好好看看這些房版大神 09/27 22:51
→ mainword: 的分析。他們說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正確知識與認知 09/27 22:52
推 twic: 雙北這三十年就讓人有信心讓資金持續灌進去 如此而已 09/27 22:52
→ mainword: 先放下心中的既定立場,好好追一邊這些大神的歷年文章 09/27 22:53
→ twic: 整天吵首都幾圈內薪資變難買 有事嗎 09/27 22:53
推 jaricho: 看來是2.30年前買房的 現在是不是小孩長大出社會了 想幫 09/27 22:53
→ jaricho: 小孩買一間 發現怎麼房價變貴了 開始疼惜年輕人了? 09/27 22:53
→ mainword: 如板主,IBIZA,ceca,等等。 09/27 22:53
→ mainword: 以前還有夢大,但是我很久沒看到他發文了,好可惜 09/27 22:54
推 jeromeshih: 30年前的台北市,除非是類似北投石牌景美的公寓,不然 09/27 22:54
→ jeromeshih: 如果市中心公寓或一般大樓,價格應該也不算低吧? 09/27 22:54
→ mainword: 記得ID是,TheDream 09/27 22:55
→ jeromeshih: 而且30年前能買雙北720,這代表當時PR比較前面,現在 09/27 22:56
→ jeromeshih: 覺得貴有可能PR有在這30年更動,早期PR前面的例如教師 09/27 22:56
→ jeromeshih: 或者大間傳產,的確相對是能負擔,但這不代表一般人當 09/27 22:56
→ jeromeshih: 時也是這樣 09/27 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