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kcy05785: 不請這種喊空的上來中和一下,是不怕被央行查水錶喔? 09/26 14:58
推 IceLemontea: 的確,成數+利率 >>>>> 其他 09/26 15:00
推 kusomanfcu: 沒錢沒事幹的人特別喜歡這種剛好轉化成流量 09/26 15:01
→ kusomanfcu: 那種鬼扯東西 拿出來講被人笑還一直死忠化為流量 就少 09/26 15:02
→ kusomanfcu: 數人在那邊尻 尋找同溫 09/26 15:02
推 kcy05785: ku,實際上人很多R,要不然怎麼有流量 09/26 15:04
→ fatb: 壓力點不同 那個年代20年可以繳完 而且比現代容易找到同甘苦 09/26 15:08
→ fatb: 的另一半 所以雖然負擔重但依然可以生好幾個 09/26 15:09
→ fatb: 現代月繳是少了沒錯但要繳40年 另一半很多不幫繳 要繳就不結 09/26 15:10
→ fatb: 還有那個年代都是買新房, 沒有20年後沒人接盤的隱憂在 09/26 15:11
壓力點確實不同。 1989年的人年薪幾乎全部都要拿來繳房貸。
是個連揹房貸也揹不起的年代,要揹只能咬牙做第二份工作。
現在買房的人願意幹第二份工作也可以加速還款。
至於那個年代是買新房這點,
1989年沒有捷運,台北第一條捷運 1996 年啟用。
在那個 1989 年的年代,你買的位置到精華區域車程也都要一小時以上。
現在在台北有好幾條捷運路網,相同買去精華區車程一小時以上的也不難找。
要比較,一樣那句話。
把全部的變因都拉進來,單比一個房屋新舊,過於偏頗。
推 freekid: 我翻過他的書,當歷史資料看可以,當政策是不行的 09/26 15:14
推 dennistao: 現在的流量就是喊崩比喊噴來的高,所以很多YT標題都是 09/26 15:28
→ dennistao: 房價要崩了,打XX折,觀看數都會比喊噴的高很多 09/26 15:29
※ 編輯: s8752134 (61.228.214.4 臺灣), 09/26/2025 15:33:19
→ dennistao: 不然連賊克這種都有流量就知道空方有多反智 09/26 15:29
→ andypb: 他明明就是說當初台北9已經很高了,才有無殼括牛 09/26 15:30
→ andypb: 然後現在全台都9,更誇張 09/26 15:30
→ andypb: 然後你中間在算什麼 1989的平均薪資(或中位數)和2025 09/26 15:34
→ andypb: 怎麼會都是50萬 09/26 15:34
他結論是說 "客觀來說現在買房比以前困難",請問我回應他的論點哪裡有錯?
第二,如果我今天有跟你討論存多久能存到那筆錢,你提平均薪資有意義。
現在是在看房貸負擔率,邏輯還好嗎?
如果你還是看不懂我在講啥。你自己套入你認為兩個時期的所得,
帶入相同條件的房貸成數 / 利率 / 年限 / 他說的房價所得比,
你去看看房貸負擔率的結果是不是一模一樣。
所以你知道你一個狀況外的人在講甚麼嗎?
※ 編輯: s8752134 (61.228.214.4 臺灣), 09/26/2025 15:37:40
→ andypb: 還是你要告訴我台北當時450的房子現在只有800?? 09/26 15:37
推 mainword: 樓上,版主用房價所得比算,有甚麼不對阿? 09/26 15:37
→ mainword: 看清楚,想清楚,再回答,一點都不難 09/26 15:37
→ andypb: 所得不對啊 公式用的都是當時的某種薪資(平均或中位) 09/26 15:38
→ s8752134: 樓上讓我知道 還是有正常人的 XD 09/26 15:38
→ s8752134: 看清楚,想清楚,再回答,一點都不難 <---同這句 09/26 15:38
推 KrisNYC: 不得不佩服 願意這樣言之諄諄的花時間整理 09/26 15:39
→ KrisNYC: 連假前夕 我看一大堆有賺到的都在約吃飯過節了 笑 09/26 15:40
推 bustinjieber: 有人連房價所得比的公式定義都不懂嗎? 09/26 15:44
→ bustinjieber: 你也可以設定更低的薪水然後更低的房價, 09/26 15:44
→ bustinjieber: 看結果會不會是一樣的 囧 09/26 15:44
→ andypb: 所以你收入500W會買500*16=8000萬的房子? 09/26 15:45
→ andypb: 9和16都是根據當時的平均收入來的,算起來根本不一樣 09/26 15:46
推 checkman: 裝睡的叫不醒啦 09/26 15:46
→ physicsdk: 年收500如果是稅後所得 外加政府取消豪宅線買8000萬可 09/26 15:47
→ s8752134: 我不是你老師 也不是你父母 你狀況外可以繼續狀況外 09/26 15:47
→ physicsdk: 以貸到至少7成 當然可以啊 09/26 15:47
→ s8752134: 其他人看得懂就好 lol 09/26 15:47
→ andypb: 你房價所得比低的時候,貸款成數低自備款也好存很多 09/26 15:48
推 physicsdk: 當時的房貸利率跟現在不能比 09/26 15:50
→ physicsdk: 我也不認為一定就是現在比較好買 也許以前人真的更好 09/26 15:51
→ physicsdk: 買 但要求現在的情況恢復到跟以前一樣 不切實際 09/26 15:51
推 bustinjieber: 要看‘’可支配所得‘’,也就是實質儲蓄額, 09/26 15:52
→ bustinjieber: 再來就是大部分的人買房的 09/26 15:52
→ bustinjieber: 門檻是自備款不是月還款 09/26 15:52
推 sdhpipt: 1991年我家辦的房貸好像是12.X% XD 09/26 15:52
→ bustinjieber: 近20年來最好買的時候大概就2020左右 09/26 15:53
推 freekid: 貸款成數低 自備款就很難好存好嗎 09/26 15:53
→ freekid: 房價所得比這數字要有用 必須是普遍不貸款的年代才辦的 09/26 15:53
→ freekid: 到 成數 利率 年限等因子都拿掉 09/26 15:53
推 andypb: 當年貸款利率高,貸款成數也不會是6成,用6成去算當然會 09/26 15:54
→ andypb: 得到比較難的結果 09/26 15:54
→ s8752134: 怎麼那麼天才 貸款5成 你自備存更久 更難存 傻傻的 09/26 15:56
→ s8752134: 看你說話真有趣 你為什麼不把你想講的 數字話列出來呢 09/26 15:56
→ s8752134: 列出來再看看你講的內容有多可愛 不好嗎 09/26 15:56
推 bustinjieber: 房價可以用 當時500 vs 現今1500; 09/26 15:58
→ bustinjieber: 薪資就用各自時代的中位數 or 09/26 15:58
→ bustinjieber: 也可以用軍公教的薪資來計算, 09/26 15:58
→ bustinjieber: 以此計算出 09/26 15:58
→ bustinjieber: 1. 各自頭期款的需要年份, 09/26 15:58
→ bustinjieber: 2. 各自月還款的‘’本利和‘’, 09/26 15:58
→ bustinjieber: 就可以得出你想知道的答案。 09/26 15:58
→ bustinjieber: 我懶得去找當時的薪資中位數跟儲蓄率, 09/26 16:00
→ bustinjieber: 但我可以大膽預測, 09/26 16:00
→ bustinjieber: 當時要買到一間房所需的時間>>>現在, 09/26 16:00
→ bustinjieber: 而且當時的‘’月還款利息‘’會很可怕。 09/26 16:00
推 NTU303150195: 那個年代先買然後轉增貸是最佳解 09/26 16:04
→ NTU303150195: 如今依舊 09/26 16:04
推 NTU303150195: 貸款條件每幾年就往更寬鬆的方向開 09/26 16:05
推 GGISGOOD: 理論、數字、公式網路上查一堆資料提供、證明、論述 09/26 16:05
推 fatb: 以結果論而言 那個年代當個工人 老婆服務業 依然可以買兩間 09/26 16:06
→ fatb: 生兩個小孩 現代應該做不到 09/26 16:06
以結果而言,那個年代的工人和服務業在當時族群的 PR
跟現在工人和服務業在現今族群的 PR天差地遠。
說白了,一樣在端盤子,無形中更多人超越你了懂嗎?
※ 編輯: s8752134 (61.228.214.4 臺灣), 09/26/2025 16:08:16
→ GGISGOOD: 以大多數(80%)的受薪階級(薪資中位數4萬)的人,想要買房 09/26 16:07
→ GGISGOOD: 到底是1989年好買,還是2020-2025好買,如果可以選。 09/26 16:08
噓 kcy05785: 相信我,魯空如果學當時工人一樣身兼3職,一樣能 09/26 16:08
→ GGISGOOD: 這沒什麼好爭論的,同理,現在是馬後炮,說不定房價5年 09/26 16:08
推 ktoaoeex: 裝修小五郎那個頻道以前都是請一堆多方在討論 被講不客 09/26 16:09
→ ktoaoeex: 觀 所以後來才找洛書之類的空方吧 09/26 16:09
找多找空真的都沒意見,但那個論述那麼偏頗也在播。
所以我才會想問那個頻道到底是想散播真實的訊息,還是自爽的訊息。
→ GGISGOOD: 後可以預期的人,提早布局才有肉可以啃,但大部分人都 09/26 16:10
→ GGISGOOD: 一般人,自住來說,影響稍小。 09/26 16:10
推 kcy05785: 之前找了藍玉上去,被留言嘘整場就沒找第二次了 09/26 16:10
※ 編輯: s8752134 (61.228.214.4 臺灣), 09/26/2025 16:12:28
→ ktoaoeex: 那頻道今年幾乎每周都有什麼房市崩盤 還沒跌完 未爆彈 09/26 16:12
→ ktoaoeex: 之類的封面 看久了很膩就退訂了 09/26 16:12
推 TFK822: 喊買不起不等於空吧。空是在那各種喊跌 09/26 16:12
→ s8752134: 他可能找洛書這種 流量比以前高吧(?) 沒仔細去比對 09/26 16:12
→ s8752134: 所以才會一直找 09/26 16:13
→ s8752134: 為了流量沒話說拉 但內容是否正確就不管 真的是... lol 09/26 16:13
→ y598763: 但朱哥不是空空了吧 他也覺得現在買房比以前困難啊 09/26 16:13
→ s8752134: 但他沒仔細說哪裡難 我沒法印證他的說法 09/26 16:14
→ s8752134: 那個洛書 是有提到房價所得比 09/26 16:14
→ s8752134: 另外還有提啥房貸占收入的30% 這個我都懶得吐槽了 09/26 16:15
→ s8752134: 你提出一個難或簡單的主觀看法 都可以 但如果提客觀的 09/26 16:15
→ andypb: 大概也只有房版可以得出30年前買房比較容易的結論 09/26 16:15
→ andypb: 值得尊敬 09/26 16:15
→ s8752134: 資料 那才有辦法驗證 不然你就是覺得難 我能怎麼印證 09/26 16:15
→ s8752134: 從客觀數字來看 就是這樣 你眼睛要遮住 沒人攔你 09/26 16:16
→ andypb: 我不認同你 以我的為準 謝謝 09/26 16:16
→ s8752134: 還是那句話 如果當年那麼好買 每個人的爸媽都應該1-2間 09/26 16:16
→ s8752134: 你不用認同哪有問題 數字會說話 拿數字出來吧 09/26 16:16
→ s8752134: 如果數字反駁不了 還是不認同 那個叫主觀看法 叫鬼遮眼 09/26 16:17
→ fatb: 因為沒買的把錢拿去賭拿去開了 或是真的認為買不如租 都有 09/26 16:18
→ fatb: 有和幾個當年父母沒買房的同事聊過 幾乎都這種類型 09/26 16:19
→ fatb: 看上一代要不要跟你說實話而已... 09/26 16:20
→ fatb: 你看現代依然有享樂主義不買房的言論當道就知道 以前怎麼可 09/26 16:21
→ fatb: 能沒有~ 你看到的就是那些人而已... 09/26 16:21
→ s8752134: 想太多 你看到的真特別 我看到的是買房還要標會 09/26 16:22
→ s8752134: 不然頭期遙遙無期 09/26 16:22
→ s8752134: 當年標會所衍生的倒會問題還真不少 09/26 16:23
→ s8752134: 至於為什麼要標會? 因為一般人當年去銀行不好借錢 09/26 16:23
→ fatb: 可能圈子不同吧 也可能是 09/26 16:24
推 flexin: 沒送點東西,還想走進銀行說要辦房貸喔,笑惹 09/26 16:24
→ s8752134: 是甚麼圈子也不重要 客觀的數據和歷史新聞即便不知道 09/26 16:25
→ s8752134: 餵狗一下都可以看 09/26 16:25
→ s8752134: 光是標會 會頭跑路這項 我們家以前就遇過 lol 09/26 16:25
→ fatb: 時間點未到 就像我也是這幾年才知道原來某親友敗掉三間房 09/26 16:26
推 CMCC: 他找不到空方,每次好不容易找到願意上的空方,不是被打臉打 09/26 16:26
→ CMCC: 爛自我懷疑,就是槓精。 09/26 16:26
噓 f0936649477: 買房有沒有實質變難這也不用凹了吧 09/26 16:28
推 as6633208: 你想要講的應該是年輕人買房風險降低,這應該討論房貸 09/26 16:28
→ as6633208: 違約率,之前內政部有說雖然房貸負擔率上升、房價所得 09/26 16:28
→ as6633208: 比上升,但從新冠之後房貸違約率下降,因為銀行的貸款 09/26 16:28
→ as6633208: 放寬貸款年限,個人買房的風險降低。你要主打的應該是 09/26 16:28
→ as6633208: 說雖然房價變貴但是買房風險降低了,把風險成本轉嫁到 09/26 16:28
→ as6633208: 房價是可接受 09/26 16:28
我正文哪有在講買房風險降低? 正文討論的就是房貸負擔率。
不都算給你看了?
※ 編輯: s8752134 (61.228.214.4 臺灣), 09/26/2025 16:30:20
推 as6633208: 房貸負擔率有沒有提升打開內政部數據看就知道了,歷史 09/26 16:32
→ as6633208: 數據就是有上升不要睜眼說瞎話,唯一降低的就只有房貸 09/26 16:32
→ as6633208: 違約率 09/26 16:32
你先去搞懂內政部的數據他的計算依據。
別的不說,就講房貸年限好了。 20年房貸。
都甚麼年代了還在用 20年統計。
所以你要用貸款 20 年去表明房子更難買,這哪有問題,你的選擇。
但我是首購我會選新青安 40 年更好買就是了。
※ 編輯: s8752134 (61.228.214.4 臺灣), 09/26/2025 16:38:52
推 LUB7l: 買房變難有需要限貸令?就是買房變簡單了 新青安隨便寬限五 09/26 16:40
→ LUB7l: 年不用繳本金變簡單了才要打房啊。然後錢變多了大家買房容 09/26 16:40
→ LUB7l: 易了 最好變難?不要拿薪水低的比好嗎? 09/26 16:40
推 LUB7l: 買房變難為什麼銀行給的出3%利率 不就是變簡單嗎?如果變難 09/26 16:42
→ LUB7l: 大家買不起 給1%大家也買不起好嗎 09/26 16:42
推 ctt1: 他有努力收集資料與分析,但要怎麼應用 09/26 16:44
→ ctt1: 也是說不出來 09/26 16:44
推 Alequasao: 就領高薪的人變多,對這些人買房當然簡單 09/26 16:44
推 GGISGOOD: 1989 板橋預售650萬、2025 板橋預售2500萬。 怎麼選QQ 09/26 17:06
→ GGISGOOD: 都是三房,低薪就洗去金山萬里基隆。 09/26 17:07
推 kusomanfcu: 近20年最好買的時候是2016年 馬英九壓制房地產成長低 09/26 17:16
→ kusomanfcu: 於整個薪資 09/26 17:16
→ kusomanfcu: 2016年那是近20年最好買的時候 直到Q3 林全說房地產不 09/26 17:17
→ kusomanfcu: 可以跌 要起來 09/26 17:17
→ kusomanfcu: 只要不相信民進黨的都沒事 大概這樣 09/26 17:18
→ kusomanfcu: 我差點就信了 哈哈 09/26 17:18
推 kusomanfcu: 簡單說 就算覺得 房地產要跌 你該做的是買舊買小 然後 09/26 17:20
→ kusomanfcu: 地點還是主要看在需求面 09/26 17:20
→ kusomanfcu: 你哪裡知道 會怎樣 09/26 17:20
推 NTU303150195: 不工作不消費就會跌了,讓店面倒閉,房東空租 09/26 17:20
→ kusomanfcu: 台南最近跌了沒看到台南戰哥出來 洗地好無聊.... 09/26 17:22
推 NTU303150195: 台南人不爽跟中分龜怒售房地產 09/26 17:24
→ kusomanfcu: 有些東西就和這圖一樣 09/26 17:24
→ kusomanfcu: 人少但是重複點擊增加的流量 09/26 17:25
→ kusomanfcu: 一個垃圾影片可以重複看好幾次當作聖經 09/26 17:25
→ kusomanfcu: 讓他們感覺特別放鬆和舒服 09/26 17:25
→ kusomanfcu: 小確幸幸福感 09/26 17:25
→ kusomanfcu: 真好 都有人送錢 09/26 17:26
→ kusomanfcu: 不過有智障廠商跑去黏到政治相關網紅 大概等GG 09/26 17:27
→ kusomanfcu: 沾到大便會雖小很久 09/26 17:27
→ kusomanfcu: 然後什麼台派草派也是那種網紅出來炒作騙錢的 09/26 17:28
推 kcy05785: 台南高雄中性來看,不要買到怪怪的地方,要虧很難 09/26 17:28
→ kusomanfcu: 獨攬票影響遠大於可能的喜愛 09/26 17:28
→ kusomanfcu: 台灣不少人做生意做到腦子大便了 09/26 17:29
→ kusomanfcu: 做生意絕對不可以碰政治 09/26 17:29
→ kcy05785: 不要講少子化發展什麼的,等發酵這邊至少一半早就掛了 09/26 17:29
→ kusomanfcu: 到時候滿地印度人非洲人是有差喔 09/26 17:29
→ kusomanfcu: 每天意淫有用嗎 09/26 17:30
→ kcy05785: 光醫療資源台南高雄就可以笑桃園笑很久 09/26 17:30
→ kusomanfcu: 就不要遇到印度男看護 到時候人老了還要被開發 09/26 17:30
→ kusomanfcu: 老了被開八門會上ptt哭嗎 09/26 17:31
推 RaiGend0519: 朋友爸媽30年前左右買台中外圍文心路旁的房,利率9 09/26 17:32
→ RaiGend0519: %多還是10%多很可怕der 09/26 17:32
→ RaiGend0519: 拼老命縮衣節食都要優先供給房貸 09/26 17:32
噓 SunMoonLake: 10年 vs 40年 09/26 17:57
→ s8752134: 笑死 按照樓上的邏輯 不管繳不繳得起(負擔率) 09/26 18:01
→ s8752134: 你怎不用 繳1年 vs 繳40年??? lol 09/26 18:01
推 LTpeacecraft: 請問年薪五十萬是怎麼設定為不變條件的?怪怪的 名 09/26 18:10
→ LTpeacecraft: 目跟實質購買力有考慮進去嗎? 09/26 18:10
→ s8752134: 年薪多少 你高興設多少都可以 房貸負擔率不變 09/26 18:15
→ s8752134: 這個上面已經有說過了 不再解釋第N次 09/26 18:15
→ s8752134: 你也可以1989設50 2025現在設100 對比所得比 09/26 18:16
→ s8752134: 以及貸款條件 房貸負擔率不變 09/26 18:16
推 jason3676093: 只用一個指標就下定論是不太對啦 現在的800萬跟以 09/26 18:17
→ jason3676093: 前的450萬 房子大小有差 又1989 跟2025 的人想要的 09/26 18:17
→ jason3676093: 也不一樣 09/26 18:17
推 PaulOneil1: 其實市場總是要有人給魯空信心 09/26 18:19
推 aa00788: 魯空連數學都廢 可憐哪 09/26 18:21
推 zpf2005: 推端盤子的PR跟前面的人越差越遠,如果家裡沒礦還沉溺在 09/26 18:23
→ zpf2005: 萊爾校長年收60萬不用繳稅的美夢中,以後不要說買房了, 09/26 18:23
→ zpf2005: 這條就是貧窮線 09/26 18:23
推 a26573633: 所以結論是現在年輕人買房比上一輩簡單嗎XDD ??台灣 09/26 18:32
→ a26573633: 房價問題原來都是誤會一場阿,快笑死。 09/26 18:32
推 NTU303150195: 其實這年代比較簡單 09/26 18:38
→ NTU303150195: 以前大家都拼命上班 09/26 18:38
→ NTU303150195: 現在直接放棄競爭的很多 09/26 18:38
→ NTU303150195: 他們意淫看影片就滿足了 09/26 18:39
推 Solzeta: 新青安確實讓買房變簡單 09/26 19:00
推 aoc3: 公殺小 當時都馬拼全款買房 09/26 19:02
推 grave975348: 現在就高槓桿啊,講那麼多。銀行可沒保證會一直維持 09/26 19:05
→ grave975348: 低利,最好祈禱未來40年都2% 09/26 19:05
→ s8752134: 30年前利率10% 也沒人保證未來會是低利啊 09/26 19:31
→ s8752134: 如果像土耳其之類升到幾十趴咧? 09/26 19:31
推 clisan: 因為一堆人不想承認自己的PR比父輩低,同為魯蛇年輕時也 09/26 19:46
→ clisan: 很喜歡這類論點,讀到大學比做工的父輩買不起房,一定不 09/26 19:46
→ clisan: 是自己的問題 09/26 19:46
→ JKjohnwick: 他正反方都會請吧 09/26 20:13
→ Tatsuya72: 以前若是好買房,怎麼爸媽沒買一整排來給你躺著收租? 09/26 20:19
→ Tatsuya72: 硬要講以前多好的請他回答這問題不就得了 09/26 20:20
推 jinso7410: 這個年代還有無腦被動收入 其實沒比上一輩困難 09/26 20:25
推 KGTW: 非常有道理 09/26 20:26
推 loloool: 其實現在投資環境比以前好很多了,可網路下單、有ETF 09/26 20:40
光是股票市場,30年前多麼不透明,也只有個股。
一不小心買的股票直接變壁紙。
就算當年買龍頭股,還是可能被掏空變壁紙。
反觀現在的股票市場,比過去更健全,也有分散風險主動被動式的etf 多元選擇。
我是真懷疑那些覺得現在很難買的,讓他能去到30年前會是甚麼光景。
推 syrinx: 一堆拿iPhone.看演唱會.吃高級餐廳.每年出國2.3次的說沒 09/26 20:41
→ syrinx: 錢買房 09/26 20:41
→ loloool: 有零股、有當沖、還有複委託和海外券商 09/26 20:42
→ loloool: 獲取知識的管道也比以前沒網路時代多很多 09/26 20:43
→ syrinx: 過去五年每個月存一萬元投大盤ETF,早就有頭期款了,根本 09/26 20:43
→ syrinx: 不用靠爸媽 09/26 20:43
※ 編輯: s8752134 (61.228.214.4 臺灣), 09/26/2025 20:50:29
推 freekid: 內政部的計算方式沒有更新真的是一件很詭異的事 09/26 20:51
→ rick830802: 看著趨勢做 要不然只能看著上去 09/26 21:59
推 a951l753vin: 再講一次 不要等到快35歲即將40歲 頭期款都沒有 還 09/26 22:24
→ a951l753vin: 在那邊抽社宅 這才是阻礙25歲年輕人的居住正義 09/26 22:24
推 kcy05785: 囧森: 09/26 22:38
推 f496328mm: 有數據,推你 09/26 23:00
推 licklabium: 這個世界本來就很多只聽自己想聽的人 09/26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