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TU303150195: 問基泰...? 09/03 22:13
推 wen12305: 老房子經歷過921還沒倒,新房子反而沒經歷過921,這就是 09/03 22:14
→ wen12305: 921悖論 09/03 22:14
推 NodeWay: 921已經過26年了 現在40年的在當年也不是老房子 09/03 22:16
→ panzerbug: 觀點投書:老舊建物真的比較危險嗎? 09/03 22:16
→ panzerbug: 結論還是看個案 09/03 22:17
推 physicsdk: 2樓說對了 找仲介看房子 921前蓋的就是921震過都沒事 09/03 22:18
→ physicsdk: 921後蓋的就是耐震法規變更強 都安啦! 09/03 22:18
→ NodeWay: 而且台北市當時最大震度4 是全台灣影響最小的區域之一 09/03 22:18
→ abyssa1: 講也是比921之前的大樓啦 台北新北倒兩棟大樓當時都很新 09/03 22:23
→ abyssa1: 新莊博士的家 1995蓋好 1999就倒了 09/03 22:24
→ abyssa1: 東星大樓(1984-1999) 也才十幾年,台北公寓透天都沒倒 09/03 22:25
→ abyssa1: 同時期來說 十幾層的大樓應該真的比老公寓危險 09/03 22:26
推 No9: 921後蓋的房子 比較有保障 等有小孩後就知道了 09/03 22:31
推 kumaliu1988: 以前國家發包的國宅聽說用料都很實在 畢竟是國家出 09/03 22:32
→ kumaliu1988: 用好用滿! 09/03 22:32
推 Ferrari360: 前陣子冷氣師傅來家裡安裝冷氣聊到,他最怕看到那種很 09/03 22:40
→ Ferrari360: 舊很舊的老房子,因為每次要裝室外機鐵架的時候,常常 09/03 22:40
→ Ferrari360: 都會打牆壁打到手痛,因為牆裡的磚頭都是扎扎實實的 09/03 22:40
→ testPtt: 通常還是看地盤夠穩就沒啥問題 09/03 22:42
推 jaricho: 所以紮實的紅磚頭 會比鋼筋水泥耐震嗎? 09/03 22:47
噓 maplefff: 智商呢? 09/03 22:56
推 dophin332: 我ok 你先買 09/03 22:57
→ lokoo: 如果倒了直接自然都更也很爽 09/03 22:59
→ sfking: 不管耐不耐震 反正買來給租客住 沒倒我收租金 倒了我發財 09/03 23:02
推 javator: 會這樣講的,大概就是自己住老房子而未蒙其害的人而已 09/03 23:11
→ javator: 紅磚抗壓能力能硬過RC嗎?他來鑽鑽看RC就知道... 09/03 23:12
推 pptsuck: 鋼筋水泥過五年就有風險 09/03 23:12
→ javator: 不過新大樓也大部分不必額外裝鐵架,通常陽台有預留空間 09/03 23:12
→ pptsuck: 所謂以房子超過五年其實就不太抗震了 09/03 23:13
→ javator: 或者直接在樑上板安裝落地架即可 09/03 23:13
→ javator: 台北市是因為盆地效應跟地質的關係,大約十幾層樓最晃 09/03 23:15
→ javator: 且較容易跟地震周期一致而共振 09/03 23:15
→ javator: 不過這也要看震央,和該次地震頻率 09/03 23:16
→ javator: 如果哪一天震央不在東部,而是在其他地方 09/03 23:16
→ javator: 結果就很難講,921之後修正的是設計和施工規範 09/03 23:18
→ javator: 所以光是考量的加速度和鋼筋綁法(箍筋)就不同 09/03 23:18
推 a13132006: 看柱子和剪力牆紮不紮實,不過老公寓最怕的是不均勻沈 09/03 23:19
→ a13132006: 陷 09/03 23:19
→ javator: 有興趣的可以看當年921震後的調查報告 09/03 23:19
→ javator: 裡面有不少加強磚造的街屋破壞型態 09/03 23:20
→ javator: 下次再遇到說老公寓耐震的,給他看幾張公寓剪力破壞的照 09/03 23:21
→ javator: 或者一樓柱直接挫曲,尤其剪力是瞬間破壞... 09/03 23:21
→ javator: 當年就有鄉民住透天差點跑不出一樓,因為瞬間脆斷 09/03 23:22
→ abyssa1: 公寓幾乎也都是RC啦 紅磚當結構是蓋平房吧 09/03 23:24
推 glenex: 但是921後每次地震都是大樓倒內 09/03 23:29
推 javator: 公寓都是加強磚造,不是純RC 09/03 23:32
→ javator: 也就是只有樑柱是RC,而且規範不足、施工隨便居多 09/03 23:32
→ javator: 大樓倒塌的原因,通常是因為一樓作開放空間、挑高 09/03 23:38
→ javator: 所以一樓成為軟弱層,偏偏又是受彎矩、垂直載重最大處 09/03 23:39
→ javator: 所以是設計和後續使用不良所導致 09/03 23:40
推 blargelp: 我看自住房的時候 沒考慮過921前蓋的 09/03 23:50
→ abyssa1: 不要搞笑啦 什麼公寓都是加強磚 使用執照上面有寫好嗎 09/03 23:54
→ abyssa1: 房屋稅籍住宅數量按構造分 上面都有數據 你講的偏離事實 09/03 23:56
→ abyssa1: 台北市 RC 85% ; 樓高4~5層的 43% 你說公寓都加強磚? 09/03 23:59
→ abyssa1: 台北市的加強磚比例特別低 因為早早就在蓋RC公寓了 09/04 00:03
→ loking: 只能說台北很久沒五級以上大地震了,來一次就知 09/04 00:06
推 EvilJustice: 這是科學,不是玄學,老公寓怎麼會耐震!你不如去圖 09/04 00:20
→ EvilJustice: 書館借三隻小豬的故事書研究! 09/04 00:20
推 F1ower: 紅磚比鋼筋水泥…抗震是這樣看的嗎 09/04 01:00
→ abyssa1: 大哥你貼的圖很明顯都是加強磚透天不是RC公寓啊 09/04 01:05
推 kusomanfcu: 公寓是RC 都很耐操特 09/04 01:21
→ kusomanfcu: 加強磚是三合院 四合院 09/04 01:22
→ Detonate: 水泥跟鋼材只會隨時間弱化..不怕你就安心住 09/04 01:54
→ jerry1019: J大講到重點了。從一樓的「挑高」或者說 09/04 02:03
→ jerry1019: 「鏤空」的程度,毫無支撐力的底座能多強 09/04 02:04
推 Detonate: 上一次地震沒倒不代表下一次不會倒 多了十幾年的風化滲 09/04 02:06
→ Detonate: 漏 09/04 02:06
→ jerry1019: 應該是不是加幾根住能解決,甚至難取捨。 09/04 02:07
→ jerry1019: 老公不曉得耐不耐,但軟腳樓肯定不耐 09/04 02:08
→ IBIZA: 推文一堆胡說八道 09/04 04:50
→ IBIZA: 根據建築技術規則167條, 加強磚造只能蓋到3樓啦 09/04 04:59
→ IBIZA: 根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構造篇167條, 加強磚造只能蓋到3樓啦 09/04 05:00
→ IBIZA: javator別她媽唬爛好不好 09/04 05:00
→ IBIZA: 講過很多次 再講一次 房子耐不耐震 不是看結構 是看設計 09/04 05:03
→ IBIZA: 時符合怎樣的防震標準 09/04 05:03
→ IBIZA: 只要符合同樣防震標準 蓋的時候也照標準蓋 他就是防震 09/04 05:03
→ IBIZA: 會講防震是科學不是玄學 那為什麼討論的時候又不看防震設計 09/04 05:08
→ IBIZA: 要去聽一些唬爛鬼扯? 09/04 05:08
→ IBIZA: 各種結構 強度當然不同 所以不同結構 同樣的防震標準下 09/04 05:09
→ IBIZA: 能蓋的高度 結構的粗細 也就不同 09/04 05:09
→ IBIZA: 921南投全倒半倒統計 加強磚造49089間 全倒3472 半倒7008 09/04 05:26
→ IBIZA: 毀損百分比21.9% 09/04 05:26
→ IBIZA: 鋼筋混擬土46136 全倒3336 半倒6285 毀損率20.85% 09/04 05:27
→ IBIZA: 要討論建築是否耐震 他設計強度是多少 哪個年代的設計 09/04 05:28
→ IBIZA: 蓋的時候是否偷工 完工之後是否有改變設計 這些才是重點 09/04 05:29
推 una283: 老公寓沒倒只是因為震的幅度和頻率沒到關鍵 09/04 06:08
→ IBIZA: 樓上根本講廢話,任何建築你都可以這樣講 09/04 06:18
→ nicejeffery: 老公寓最高就五樓不容易倒,另外聽說以前因為沒標準 09/04 06:28
→ nicejeffery: 反而安全係數乘很多 09/04 06:28
推 yayan1010: 五樓上面還違建呢,不倒你倒誰 09/04 06:38
推 javator: 台北市我做多了去,誰唬爛? 09/04 06:51
→ javator: 什麼是加強磚造跟純磚造都不懂? 09/04 06:52
→ javator: 我建築師有什麼好唬爛你的 09/04 06:52
→ javator: 還是土木技師公會也是唬爛 09/04 06:59
推 javator: 耐震當然是看結構和構造方式,不然? 09/04 07:02
→ IBIZA: g013249/ch02/type2/gov10/num7/images/Eg01.htm 09/04 07:09
→ IBIZA: 1.3 建築物高度限制 09/04 07:11
→ IBIZA: 1.3.1 磚造、加強磚造、加強混凝土空心磚造建築物,其 09/04 07:11
→ IBIZA: 高寬比不得大於2.2(高度以簷高為準,寬度以最小寬度為準) 09/04 07:11
→ IBIZA: ,層高不得超過4公尺。 09/04 07:11
→ IBIZA: 1.3.2 磚造建築物,建築物高度不得超過9公尺,簷高不 09/04 07:11
→ IBIZA: 得超過7公尺。 09/04 07:11
→ IBIZA: 1.3.3 加強磚造建築物,建築物高度不得超過12公尺,簷 09/04 07:11
→ IBIZA: 高不得超過10公尺,但不得超過三層。 09/04 07:11
→ IBIZA: 不要再混淆視聽,好嗎 09/04 07:12
→ IBIZA: 你拿的那個連結根本沒有講建築年代,建築技術規則實施之前 09/04 07:13
→ IBIZA: ,有可能有三層以上加強磚造房子,但那已經是國民62年的事 09/04 07:13
→ IBIZA: 了 09/04 07:13
→ IBIZA: 加強磚造,規定就是最高三層 09/04 07:14
→ IBIZA: 笑死,知道不能只看結構,要加一個結構方式了 09/04 07:16
→ IBIZA: 既然不能只看結構種類,也要看結構方式,那政府在同一防震 09/04 07:26
→ IBIZA: 標準下,為不同類型結構類型所規範的建材品質、柱體粗細、 09/04 07:26
→ IBIZA: 結構方式等標準,是否只要符合標準,就是達到同一防震強度 09/04 07:26
→ IBIZA: ? 09/04 07:26
→ IBIZA: 那篇土木技師公會文章是民國101年,他講的可能是民國90幾年 09/04 07:32
→ IBIZA: 甚至80幾年的事情,那時候民國62年以前的房子可能還很普遍 09/04 07:32
→ IBIZA: 舊文章說自己是廣告系,現在是建築師是怎麼回事? 09/04 07:39
推 NTU303150195: 怕死買三樓以上就好了,地震都是活埋 09/04 07:40
→ NTU303150195: 鄰居葛了,樓上都更更順利(誤 09/04 07:41
→ NTU303150195: 尤其是一樓XDDDD 09/04 07:41
→ tctv2002: 主要是公寓樓層比較低 底層承受力 比大樓動則幾十層 09/04 07:45
→ IBIZA: 一樓有機會往外跑掉啊 09/04 07:46
推 NTU303150195: 有機會啊... 09/04 07:47
→ NTU303150195: 我是說整棟倒,摔死高樓層 09/04 07:47
→ NTU303150195: 往下塌陷,活埋低樓層 09/04 07:47
→ NTU303150195: 大多是後者 09/04 07:47
→ NTU303150195: 預算不夠又怕死就買公寓高樓層嚕 09/04 07:48
→ IBIZA: 太高摔下來也是跟活埋一樣,所以也不能買太高 09/04 07:49
→ NTU303150195: 那應該3~4吧 09/04 07:50
推 redcoin: 都一樣啦,震央在附近的,管你新舊還不是全倒光 09/04 07:52
→ IBIZA: 其實不要瞬間垮掉,一樓都蠻有機會 09/04 07:56
推 javator: IB,你知道磚造造規範是中華民國096年12月27日才發布嗎? 09/04 08:06
→ javator: 我讀過太多科系,建築師就是人生其中一張執照 09/04 08:07
→ javator: 依據台北市政府統計,民57~94,共有20498棟加強磚造 09/04 08:09
→ IBIZA: 磚造規範是後來發布,但他是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制定,建築技 09/04 08:10
→ IBIZA: 術規則民國62年就有了,而且167條能找到的最早版本民國71年 09/04 08:10
→ IBIZA: 就是三樓了 09/04 08:10
→ IBIZA: 不用講這麼多,上面就已經有統計台北市加強磚造比例,就9.2 09/04 08:11
→ IBIZA: 7% 09/04 08:11
→ IBIZA: 台北市三層樓以下建築9.17%,四到五層43% 09/04 08:13
→ IBIZA: 台北市加強磚造房子應該幾乎都是三層以下建築,四到五層公 09/04 08:14
→ IBIZA: 寓絕對不可能如你所說,幾乎都是加強磚造 09/04 08:14
→ IBIZA: 統計數字都有了,到底有什麼好凹的 09/04 08:14
→ IBIZA: 我不知道你舉兩萬多棟要幹嘛,現在的爭議是台北市有沒有加 09/04 08:16
→ IBIZA: 強磚造嗎?不是啊,現在是你無視法規無視統計,宣稱台北市 09/04 08:16
→ IBIZA: 以四、五樓為主的公寓建築都是加強磚造 09/04 08:16
→ IBIZA: 台北市有沒有加強磚造房子?當然有,統計還有八萬多間,但 09/04 08:18
→ IBIZA: 他們幾乎都是三層以下嘛,多半是透天為主,少數是極早期的 09/04 08:18
→ javator: 五樓以下確實幾乎都是加強磚造,你看過現場嗎? 09/04 08:18
→ IBIZA: 集合建築 09/04 08:18
→ IBIZA: 笑死統計都在那邊還要嘴硬 09/04 08:18
→ IBIZA: 台北市有50萬間五樓以下建築,但加強磚造只有8萬間,請問要 09/04 08:20
→ IBIZA: 怎樣才能50萬間幾乎都是加強磚造? 09/04 08:20
→ IBIZA: 不用問我有沒有看過現場,林北家就建商,我自己就有加強磚 09/04 08:20
→ IBIZA: 造房子,要不要看權狀 09/04 08:20
推 flexin: 原來是學位蒐集者 失禁失禁 剛好我也有建築師執照 等我敲 09/04 08:35
→ flexin: 一下鍵盤嘿 09/04 08:35
→ javator: 台北市5層樓以下住宅約47萬戶,我講的是棟,一棟幾戶? 09/04 08:42
推 BraveCattle: 紅磚頭當然不會比RC耐震,紅磚頭抗壓力還可以,但地 09/04 08:43
→ BraveCattle: 震還有拉力,這紅磚頭就不太行了,不過台灣純紅磚的 09/04 08:43
→ BraveCattle: 高度都不會太高,然後老透天又大多是連棟,才稍彌補 09/04 08:43
→ BraveCattle: 不足 09/04 08:43
→ javator: 一般加強磚造,一層通常兩戶,以三樓計算,三樓一棟約6戶 09/04 08:44
→ javator: 討論的是台北市,也有興建到五樓,所以一棟最多10戶 09/04 08:45
→ javator: 47萬戶是稅籍資料,所以核對台北市建管核發的建照數量 09/04 08:47
→ javator: 8萬[棟],扣除已滅失或更新,以七萬棟算就好,7*6=42 09/04 08:48
→ IBIZA: 不用自己算,這邊同一個表就有數字 09/04 08:48
→ javator: 42萬還是我省略實務上最經濟的是五樓公寓 09/04 08:49
→ javator: 你的問題,在於把稅籍的[戶],和建照的[棟]混為一談 09/04 08:49
→ IBIZA: 加強磚造大多是透天,誰跟你一層兩戶,我那間透店去哪生五 09/04 08:49
→ IBIZA: 戶出來? 09/04 08:49
→ IBIZA: 不要再鬼扯好嗎 09/04 08:50
→ IBIZA: 三樓以下建築一堆是透天,好嗎 09/04 08:51
→ IBIZA: 你這樣好意思問我有沒有到過現場,你先上街看看三樓以下建 09/04 08:51
→ IBIZA: 築長怎樣好嗎 09/04 08:51
→ javator: 透天大部分是加強磚造,但台北市的加強磚造大部分是公寓 09/04 08:53
→ IBIZA: 台北市公寓40萬間,加強磚造只有8萬,要怎麼幾乎都是加強磚 09/04 08:53
→ IBIZA: 造 09/04 08:53
→ javator: 目前石牌巷內正在談都更的,就是五樓加強磚造 09/04 08:54
→ javator: 整個預計開發範圍都是 09/04 08:55
推 EvilJustice: 還在吵?這不是軟體跑一下就知道誰優誰劣了嗎? 09/04 08:55
→ javator: 稅籍的戶跟建照的棟,就是你的癥結 09/04 08:56
→ javator: 如果有鄉民住台北市五樓公寓,裝修打牆過就會知道 09/04 08:57
→ javator: 看鄰接外氣的承重牆,是不是24公分~26公分紅磚 09/04 08:58
→ javator: 之前手上多個五樓公寓,內湖、石牌、社子,全部都是 09/04 08:59
→ zzahoward: 我記得加強磚造可以蓋三樓以上 只是要結構計算 09/04 09:02
→ javator: 看看他的承重牆是RC還是兩層磚? 09/04 09:02
→ IBIZA: 不好意思,我也有五樓公寓,我那張表哪來的什麼稅籍還是建 09/04 09:03
→ IBIZA: 照的問題,就統一標準啊 09/04 09:03
→ IBIZA: @zzahoward 不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就是專案審查,不是一定不可 09/04 09:04
→ IBIZA: 以,但不會有太多建築這樣幹 09/04 09:04
→ javator: 上圖就是標準的雙北公寓構造形式 09/04 09:04
→ IBIZA: 像大巨蛋,就是要開演唱會不符建築技術規則,所以遠雄前兩 09/04 09:05
→ IBIZA: 年才需要照技師公會做專案審查 09/04 09:05
→ javator: 雙北太多這樣的老公寓,絕對不是少數 09/04 09:05
→ IBIZA: 我不知道統計都有了,還要硬凹什麼 09/04 09:06
→ IBIZA: 數字就是告訴我們,五樓以下50萬間,加強磚造8萬 09/04 09:06
→ IBIZA: 而大部分加強磚造是透天 09/04 09:07
→ IBIZA: 其實台北市透天型態有多少,內政部居住調查有,你要繼續凹 09/04 09:08
→ IBIZA: ,我都會就去找報告,基本上應該也是接近10% 09/04 09:08
→ javator: 以前法規和監督、登記都相對鬆散 09/04 09:09
→ IBIZA: 到時我們就來看看,你自己也承認透天幾乎都都加強磚造的情 09/04 09:09
→ IBIZA: 況下,還能有幾間加強磚造分配給公寓 09/04 09:09
→ IBIZA: 現在要改打統計登記錯誤,你現場看到的才對就是了 09/04 09:10
→ jerry1019: IB大有個重點也是關鍵,「偷工」「改設計」 09/04 09:10
→ javator: 五樓(含)以下可免結構技師,所以老公寓的問題太多 09/04 09:10
→ IBIZA: 笑死 09/04 09:10
→ jerry1019: 老屋偷工減料很多,亂加蓋也很普遍。頂加 09/04 09:10
→ javator: IB,我再提醒你一次,台北市五樓以下是 [ 47萬 戶 ] 09/04 09:10
→ jerry1019: 的我肯定不要,整棟徒增高載重,恐怖。 09/04 09:11
→ IBIZA: 同年代的都一樣啦,老華廈一樣有頂加,所以我一開始就說, 09/04 09:12
→ IBIZA: 看年代,同年代,防震標準一樣、違建情況接近 09/04 09:12
→ IBIZA: 50萬跟47是有差很多? 09/04 09:12
→ IBIZA: IBIZA: 要討論建築是否耐震 他設計強度是多少 哪個年代的設 09/04 09:13
→ IBIZA: 計 09/04 09:13
→ IBIZA: 事實上南投921災情統計,也證明同時期加強磚造跟RC災情沒有 09/04 09:14
→ IBIZA: 什麼差別 09/04 09:14
→ IBIZA: 大家都是四五萬間,全倒半倒都是20% 09/04 09:15
→ jerry1019: 請問有人知道耐震耐的是所有震動形式嗎? 09/04 09:18
推 NTU303150195: 有日本311的建築案例可以參考嗎 09/04 09:18
推 abyssa1: 那個表就是戶量 不用執著一棟幾戶 用棟反而難以理解 09/04 09:22
→ javator: 重點在戶啊大哥...你戶數攤分到棟數就清楚了... 09/04 09:23
→ abyssa1: 加強磚公寓不是沒有 但佔比很低 09/04 09:23
→ IBIZA: 笑死,怎麼攤?三樓建築就是六戶這樣亂攤? 09/04 09:25
→ zzahoward: 我知道javator的意思 磚牆要承重而不是全部RC當主結構 09/04 09:26
→ javator: 磚牆在老公寓有承重、抵抗剪力的作用 09/04 09:26
→ IBIZA: 三樓建築很多是透天這種常識都沒有,是多會攤 09/04 09:26
→ IBIZA: 終於有電腦XD 09/04 09:28
→ IBIZA: 不用講那麼多啦 首先 你的RC比加強磚造安全 這點921南投 09/04 09:28
→ IBIZA: 災害統計就不支持 09/04 09:28
→ IBIZA: 第二 你宣稱台北公寓幾乎都加強磚造 這點住宅型態統計就 09/04 09:29
→ IBIZA: 不支持 09/04 09:29
→ IBIZA: 既然 防震是科學不是玄學 我們應該信甚麼應該很清楚 09/04 09:29
→ javator: 不是只有我認為RC比加強磚造安全喔 09/04 09:30
→ IBIZA: 誰認為都一樣啦 09/04 09:30
→ IBIZA: 南投災害統計是不是擺在那邊? 09/04 09:30
推 zzz50126: j大的圖看不出是rc還是加強磚造吧 兩者打除都會見磚啊 09/04 09:30
→ zzz50126: 還是必須看謄本最準 應該拍那圖房子的謄本 09/04 09:31
→ javator: 加強磚造和RC的各種能力差異,很容易查到的 09/04 09:31
→ javator: 如果是真正的RC構造,他下方承重剪力牆都會是RC 09/04 09:31
→ javator: 如果你的承重牆、剪力牆打開是磚造,那就是加強磚造 09/04 09:32
→ zzz50126: 還是j大是在說謄本是唬過去的? 09/04 09:32
推 abyssa1: 對啊RC結構還是可以用紅磚隔間 09/04 09:32
→ abyssa1: 只是結構計算時紅磚只是重量 而不是結構支撐 09/04 09:32
→ zzz50126: 前面說登記鬆散是在說謄本不準的意思嗎 09/04 09:33
→ IBIZA: 當然,不同結構的能力有差,所以才會規範最低品質標準,讓 09/04 09:33
→ IBIZA: 不同結構的建築,符合同樣防震標準 09/04 09:33
→ javator: 上面國震中心有講到,民眾容易混淆RC跟加強磚造 09/04 09:33
→ zzz50126: 對啊 難分辨 就看當初登記就好了吧 09/04 09:34
→ javator: 簡單來說,老公寓如果外牆一圈都是2B紅磚,就是加強磚造 09/04 09:35
推 sonekyoko: 耐震也要考慮一個事情,就是韌性容量剩下多少 09/04 09:35
→ zzz50126: 用自己遇到的當統計是不是會有誤差 09/04 09:35
→ javator: 拆除、裝修的時候就會非常清楚 09/04 09:35
→ abyssa1: J大你說錯的是「公寓都是加強磚造,不是純RC」 09/04 09:35
→ abyssa1: 事實上公寓絕大多數都是RC 除非你認為政府都登記錯 09/04 09:35
→ javator: 921以前考量的加速度和921以後考慮的加速度g值不同喔 09/04 09:36
推 MixBear: 越震越勇 但我還是選新 09/04 09:36
→ zzz50126: 應該是要看那房子的謄本 再跟現場對照 J大的意思是那房 09/04 09:36
→ zzz50126: 子登記rc結果打完一看是加強磚造的意思嗎 09/04 09:36
→ IBIZA: 正因為RC跟RB強度不同,所以建築技術規則才會去規定,RB兩 09/04 09:36
→ IBIZA: 層樓要多厚、三層樓要多厚 09/04 09:36
→ MixBear: 尤其雙北地區 09/04 09:36
→ MixBear: 畢竟命只有一條 09/04 09:36
→ javator: 所以因天災修正,才會有各時代建築物耐震能力差異 09/04 09:37
→ zzz50126: 如果是這樣 那我未來會注意 多學了一點 09/04 09:37
→ abyssa1: 混淆的是你啊 這你貼的喔「1970年以後,新建的加強磚造 09/04 09:37
→ abyssa1: 建築已較少見。這種構造在外觀上與鋼筋混凝土建築非常相 09/04 09:37
→ abyssa1: 似,很容易讓人混淆誤會」 09/04 09:37
→ javator: 一來是材料性質不同,二來是送照的規範不同 09/04 09:37
→ IBIZA: 這些規定的目的,就是讓不同結構蓋出來的建築物,都能達到 09/04 09:37
→ IBIZA: 同樣強度 09/04 09:37
→ abyssa1: 國震中心的加強磚範例圖說 09/04 09:38
推 sonekyoko: g值都是固定的,應該說是Z=多少g這個有跟著法規改變 09/04 09:38
→ javator: 對,如果你謄本是明明寫RC,打開剪力承重牆卻是紅磚 09/04 09:38
→ javator: 那你必須要知道她是加強磚造 09/04 09:38
→ abyssa1: 也符合IB說的 民國62年之後 加強磚只能蓋3樓 09/04 09:39
→ javator: 對,是考量了多少g,有改變 09/04 09:39
→ javator: 重點在於那些早已經建的加強磚造,就是現在的老公寓啊 09/04 09:39
→ javator: 磚造規範是後來才發布,之前並沒有 09/04 09:40
→ sonekyoko: Z是工址的水平加速度係數 09/04 09:40
→ abyssa1: 這也是你貼的「購屋或整修房屋前,應確認建物所有權狀上 09/04 09:40
→ abyssa1: 的構造別說明」 不要一直貼文打臉自己好嗎 09/04 09:40
→ javator: 所以當然現在越來越少,因為審的越來越嚴 09/04 09:40
→ javator: 民眾只能初步確認權狀謄本,裝修才會發現 09/04 09:40
推 flexin: 喔 所以你的意思是謄本寫的都是蝦雞巴亂寫 要自己鑽牆看 09/04 09:40
→ javator: 你各位的大樓建照,應該也沒有頂樓健身房吧 09/04 09:41
→ flexin: 你的邏輯是這樣的話 那你要早說啊 (攤手 09/04 09:42
推 zzz50126: 不對阿 我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他是寫rc不一定有剪力牆阿 09/04 09:42
→ zzz50126: 他寫兩種 重點都在先rc後砌磚就是rc建築 剪力牆是另一 09/04 09:42
→ zzz50126: 件事 09/04 09:42
→ zzz50126: 你用有沒有剪力牆判斷 不對吧 09/04 09:43
→ javator: 肇因有幾個:法規不完備、登記鬆散 09/04 09:43
推 abyssa1: 建築師簽證/權狀/使照 都不科學不可信,J大才是真理? 09/04 09:43
→ zzz50126: 他打開都是磚 可能甚至高機率那就是非承重牆阿 他就是用 09/04 09:44
→ zzz50126: 鋼筋混凝土去承重 不用剪力牆 09/04 09:44
→ javator: 是看磚牆出現的位置:老公寓的最外牆 09/04 09:45
→ javator: 不是室內有磚牆就是加強磚造..這我講得很清楚,看位置 09/04 09:46
→ javator: 還有它的厚度 09/04 09:46
→ zzz50126: 你的照片不就是上面那種情形 09/04 09:46
→ javator: 我不是用有沒有剪力牆判斷,是看厚度和位置,是構造方式 09/04 09:47
→ zzz50126: 他也是rc阿 不是沒rc剪力牆就變加強磚造 09/04 09:47
→ javator: 我貼的照片就是最外牆,2B厚度 09/04 09:47
→ javator: 怎麼還是不懂,不是有RC樑柱就不是加強磚造 09/04 09:48
→ abyssa1: 不懂的是你吧 你自己貼的穩有沒有看啊? 09/04 09:48
→ javator: 加強磚造:整個結構系統(非隔間)由RC樑柱+2B紅磚形成 09/04 09:48
→ abyssa1: 自己貼的文好歹先看完吧 09/04 09:49
→ IBIZA: 其實討論G值之前 你要先看你在地震哪一區 09/04 09:49
→ IBIZA: 921之後 防震規定最大的改變 其實不是計算公式 也不是結構 09/04 09:50
推 zzz50126: 我放棄搞懂了 我等各路大神打完再回來看 09/04 09:50
→ IBIZA: 方式 是很多地方被改劃 地震分區 09/04 09:50
→ javator: zzz你貼的圖,他的磚只是隔間,不是老公寓外牆 09/04 09:50
→ IBIZA: 簡單講 921地震讓政府發現 很多地方以前的地震分區不對 09/04 09:50
→ IBIZA: 有些原本以為不容易發生地震 所以G值要求較低的地方 09/04 09:51
→ javator: 他講的只是RC結構,也有紅磚當隔間(非承重剪力)的情況 09/04 09:51
→ IBIZA: 其實應該要提高 但這些地方的老建築可不會因此柱子就變粗 09/04 09:51
→ javator: 在加強磚造的系統中,連外牆都會是紅磚 09/04 09:52
→ IBIZA: 這個可以去查地震分區圖 很多縣市都變動很大 09/04 09:52
→ IBIZA: 應該是表啦 09/04 09:52
→ IBIZA: 我記得中南部普遍差不少 台北就沒甚麼差 09/04 09:53
→ IBIZA: 但 台北沒甚麼差是真的沒差 還是政府不敢調 就看你怎麼想 09/04 09:53
推 bettybuy: 綁鋼筋的方法阿,不會問AI嗎 09/04 09:56
推 sonekyoko: 的確是要查耐震規範的分區,看工址的加速度係數 09/04 09:56
→ sonekyoko: 台北的部分雖然法規是Z=0.24g,但有因為盆地效應 09/04 09:57
→ sonekyoko: 分成台北1~3區,雖然沒有東部或中南部區域係數大 09/04 09:57
→ IBIZA: 反正就去查一下自己目標區域的分區 你要買的那間的時代是 09/04 09:58
→ sonekyoko: 但地震分析的分應譜最大值在時間上拉長,大約是十多層 09/04 09:58
→ IBIZA: 多少 現在是多少 09/04 09:58
→ sonekyoko: 的房子高度週期受到地震力擺動的週期時間形成共振 09/04 09:59
→ sonekyoko: 此時受到的地震力影響會最大 09/04 10:00
→ IBIZA: 很多地方應該都從0.23提高到0.28, 這些地方的老房子就都要 09/04 10:01
→ IBIZA: 小心 09/04 10:01
推 z5411: 我家20年的車子也沒撞過 屌打撞爛的新車 09/04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