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kusomanfcu: 按價格來看學區一定不怎樣 08/21 10:56
→ kusomanfcu: 美國學區差異比台灣還狂 08/21 10:57
推 a96932000: 老實說,拿同總價來比我覺得怪XD 08/21 10:57
→ a96932000: 美國的總價長那樣也是來自於高持有成本的後果 08/21 10:57
→ s8752134: 你覺得怪的點是因為坪數 & 地點差異 08/21 10:58
→ s8752134: 但我要跟你講的是 兩者1500萬 從負擔狀況來看根本不能 08/21 10:58
→ s8752134: 直接對比 08/21 10:58
→ s8752134: 以上面的數字, 美國1500萬的房至少要對標台灣3000萬的房 08/21 10:58
→ s8752134: 至於1500萬的房跟3000萬的房哪個好? 看人選也看地點 08/21 10:59
→ s8752134: 也要看美國那個1500萬的新房是水泥大樓還是木造? 都有差 08/21 10:59
→ kusomanfcu: 還要看學區比較勒 整體成本 不是只有房 08/21 11:00
→ kusomanfcu: 木造啦 1500那種坪數只有木造 不要幻想 08/21 11:00
推 a96932000: 主要是實際要比的是, ‘’高持有成本+低總價‘’的總 08/21 11:01
→ a96932000: 體負擔 vs “低持有成本+高總價”的總體負擔 08/21 11:01
→ kusomanfcu: 木造那些房 基本上 每年都要修東西 08/21 11:01
→ kusomanfcu: 我以前有週末打工換宿過 08/21 11:01
→ kusomanfcu: 到處幫忙修 08/21 11:01
→ a96932000: 那當你把總價齊平時,兩造比較的起跑線就不一樣了…… 08/21 11:01
文內有寫阿,同持有成本就是美國 1500 萬房 vs 台灣 3300 萬房
為啥前面會寫 1500 萬對比?
阿不就是有人會講說美國 1500 萬能買到怎樣怎樣的房子,台灣只能破公寓之類的,
殊不知負擔成本直接算下去,兩者的 1500 萬根本不是同一個起跑線的東西。
→ kusomanfcu: 要省錢很簡單啊 週末打工就夠你住不用錢了 08/21 11:02
→ kusomanfcu: 會幫忙修東西 的房客很稀有的XD 08/21 11:02
修繕費我是沒計入了。 如果要納入修繕費,那差異肯定會更大 QQ
※ 編輯: s8752134 (61.228.193.247 臺灣), 08/21/2025 11:04:33
→ kusomanfcu: 持有成本0 08/21 11:02
→ a96932000: 就想,先不論台灣比美國,你美國自己不同州比,同總價 08/21 11:03
→ a96932000: 不同持有稅來比,持有稅高的肯定比較重,連算都不用算 08/21 11:03
推 qscNERO: 推整理 08/21 11:04
推 lynn79422: 算進年薪中位數比較,其實美國沒有比較便宜 08/21 11:07
→ miss32: 我還以為S大寫得很清楚 還是有人看不懂XD 08/21 11:09
推 JaccWu: 他降息後會換貸款吧 08/21 11:24
→ JaccWu: 沒道理長期吃6%吧? 08/21 11:25
→ IBIZA: 美國貸款怎麼換都高啊 08/21 11:25
→ IBIZA: 即使是疫情零利率時期 美國30年房貸利率都還在3%以上 08/21 11:28
→ IBIZA: 2010年代大多數時間 30年房貸利率都高於4% 08/21 11:28
→ IBIZA: 2000年代則都是6% 08/21 11:29
推 buji: 對照分析很棒。雖然我覺得應比較總成本相同的兩房 08/21 11:29
→ IBIZA: 如果美國真的告別低利率 那6%就是常態 08/21 11:29
→ abyssa1: 沒有無限追索權 風險高啊 08/21 11:29
→ buji: 只是我不懂,為何房板的分析,錢都不考慮時間價值? 08/21 11:30
→ buji: 不同年度付相同的金額,現值根本不一樣 08/21 11:31
→ buji: 什麼30年一共付多少利息,直接視為成本,有誤導嫌疑 08/21 11:32
推 zpf2005: 美國房貸轉貸的成本遠比台灣高哦,不是像台灣輕鬆轉 08/21 11:32
→ buji: 而且不只一個人誤導,幾乎人人都這樣算 08/21 11:33
→ IBIZA: 大家就圖方便 很難懂嗎 不然你來寫一個利息的時間成本? 08/21 11:33
→ s8752134: 你可以不要看30年總計, 你可以看每月負擔 08/21 11:34
→ s8752134: 同樣1500萬 美國買一個月負擔快10萬 08/21 11:34
→ s8752134: 台灣則是不到5萬 08/21 11:34
→ s8752134: 以後的10萬 5萬比較不值錢沒錯 但前提是你要先有能力 08/21 11:35
→ s8752134: 負擔 08/21 11:35
推 kusomanfcu: 因為你還要算自住租屋 08/21 11:37
推 flexin: 台灣人真的很自卑欸,去到國外連屎都香的,呵呵 08/21 11:42
→ sora0115: 每次看持有成本都覺得美國蠻資本主義的,一旦老了或用繼 08/21 11:43
→ sora0115: 承的方式,退休金或薪資跟不上,很快就被掃到外圍 08/21 11:43
推 hermitwang: 電影都有演 08/21 11:44
→ kusomanfcu: 好啦 只要在房版任何言論都是房蟲啦,想要買便宜一直 08/21 11:44
→ kusomanfcu: 情緒勒索也是房蟲只是比較魯而已 08/21 11:44
→ benson502: 美國還要怕入室搶劫==,走在路上也要怕被搶,這我是很 08/21 11:48
→ benson502: 難接受 08/21 11:48
→ alanjiang: 持有稅哪裡資本主義,持有稅是政府抽走重新分配 08/21 11:51
→ alanjiang: 那是左好嗎 08/21 11:51
→ alanjiang: 只要政府抽稅重且重新分配的都是左,不是資本主義@@ 08/21 11:51
推 jeromeshih: 然後也不說機能,台灣外圍一點就說機能差,結果美國時 08/21 11:52
→ jeromeshih: 常週末才能開車到downtown或賣場又說這樣生活不吵雜有 08/21 11:52
→ jeromeshih: 品質 08/21 11:52
推 ceca: 美國可以住三四線都市芬太尼喪屍區,還真的小幾百萬台幣 08/21 11:52
→ ceca: 反正只要跟喪屍共存,也是可以輕鬆買房住的,ok,的 08/21 11:53
→ kusomanfcu: 是資本喔 當地使用者付費 08/21 11:53
→ kusomanfcu: 抽爆 就爛 就放給他爛 08/21 11:54
→ kusomanfcu: 沒錢直接擺爛 不會有人救 08/21 11:54
→ kusomanfcu: 台灣持有稅左到爆炸 08/21 11:55
→ IBIZA: 台灣持有稅是真的很低 08/21 11:59
推 ceca: 美國買房除了整個市場漲跌劇烈外 08/21 12:00
→ ceca: 只要是區域的崩毀,會一輩子房價沒有救 08/21 12:00
→ ceca: 底特律崩多久就不算 08/21 12:01
→ ceca: 你看美國當年第一大都,費城,現在怎樣 08/21 12:01
→ ceca: 他轉移就轉移了,因為稅金很高,崩毀就崩毀了 08/21 12:01
→ ceca: 區域也是,本來精華區,只要被黑鬼或是芬太尼喪屍入侵 08/21 12:02
→ ceca: 整區價格崩毀,一輩子也就是可能七八十年回不來 08/21 12:02
→ ceca: 買美國房子要更用投資角度去看 08/21 12:02
→ ceca: 狀況不對就要立刻跑,不跑你就虧一屁股 08/21 12:03
→ ceca: 不像台灣,甚至中國,那個大多數凹久就是會賺 08/21 12:03
→ ceca: 所以美國買房,90%大腦都是用投資角度去看 08/21 12:04
→ ceca: 不然不如租屋 08/21 12:04
→ ceca: 這就是重稅環境的特質,更資本主義化 08/21 12:05
→ ceca: 最近看看那個美國一流富豪區,馬里布 08/21 12:05
→ ceca: 崩盤,哈哈哈,一堆有錢人虧一屁股 08/21 12:05
→ ceca: 而且沒救了,因為有錢人再轉移 08/21 12:06
→ ceca: 那個很可能一崩,就是一輩子的事情 08/21 12:06
→ ceca: 是我,現在認賠殺出 08/21 12:06
推 NTU303150195: 台灣房蟲美國租屋正解 08/21 12:10
推 ceca: 美國租屋還好,不要用台灣腦買美國房,很容易怎麼死的都不 08/21 12:11
→ ceca: 知道 08/21 12:11
→ ceca: 還真的不如all in sp500然後租屋比較安全 08/21 12:12
推 lynn79422: 常看到有人以為1500萬可以住美國豪宅社區 ,台灣買鳥 08/21 12:13
→ lynn79422: 籠的言論 08/21 12:13
→ ceca: 現在底特律應該還是有很便宜的房子 08/21 12:13
→ ceca: 有沒有超過一雙球鞋我不知道,但是可能一台機車買得到 08/21 12:14
→ ceca: 美國基本合格就是華人區,更便宜的你黃皮膚最好不要考慮 08/21 12:14
→ ceca: 當然可以往上爬,華人區上面就是高級白人區 08/21 12:15
→ ceca: 但是華人區只要算上稅金和利息,都要財力滿猛的 08/21 12:15
→ ceca: 除非你2008崩盤的時候切入 08/21 12:15
→ ceca: 下次還有2008我也要切入,哈哈 08/21 12:15
→ ceca: 所以我也常常在看zillow 08/21 12:16
→ ceca: 我們這種就是沒事,台灣各都市房產外 08/21 12:16
→ ceca: 美國中國有興趣的都市,都會沒事看一看 08/21 12:17
→ ceca: 只要天時地利人和對,可能莫名其妙就跑去買 08/21 12:17
→ ceca: 另外一定接觸很多在地持有房子的,跟他們交流狀況 08/21 12:18
推 Ardream: 100坪的這邊台灣要抓3倍價 不然這樣算法差太多 08/21 12:20
這篇講的主題是同樣總價的房子,美國負擔的狀況比台灣高一倍。
你想討論的是同樣總價,在美國和台灣能買到甚麼樣的物件。
這個議題有興趣可以開另一篇來討論,但我在這邊大意講一下,
美國1500萬為什麼能買 100坪? 台灣為什麼 1500萬只能買 XX 坪(看區域)?
因為相對台灣來說,美國該區地價便宜 / 房屋造價便宜 / 地廣人稀人口密度低 /
該區域的建設與生活品質不對等 / 當地潛在買方的資產能力...etc
剛搜了一下台灣也有 1500 萬以內甚至不用 1000 萬,且 100 坪以上的物件,
而且在新北。
所以想比較哪裡貴,單單看美國1500能買100坪好似很多的觀點來看,
同樣忽略少計其他很多影響房價的因子。
※ 編輯: s8752134 (61.228.193.247 臺灣), 08/21/2025 12:31:37
推 ceca: 其實真正問題是,例如你要華人區買房子 08/21 12:32
→ ceca: 你可能只有1500的可以買 08/21 12:32
→ ceca: 你想買鳥籠?抱歉沒這種東西 08/21 12:33
→ ceca: 所以1500可能是這邊“最低總價”產品 08/21 12:33
→ ceca: 怎麼會覺得美國1500的地方,你會有1000的東西可以買呢? 08/21 12:34
→ ceca: 你看洛杉磯,所謂跑100公里景色都不會變 08/21 12:35
→ ceca: 因為100公里全都是house 08/21 12:35
→ ceca: 可能一百公里,沒有大樓兩房,沒有公寓三房 08/21 12:35
→ ceca: 你就是只能買house.華人區最便宜就是2xxx萬 08/21 12:36
→ ceca: 你不買2xxx萬的house又要住華人區,那....去租屋 08/21 12:36
→ ceca: 當然市區會有大樓 08/21 12:36
→ ceca: 但大樓先不管他管理費超貴 08/21 12:37
→ ceca: 以及現在大樓小單位也被買到很貴外 08/21 12:37
→ ceca: 市區你確定你沒有阿諾的肌肉,你黃皮膚敢住 08/21 12:37
→ ceca: 小心黑鬼跳跳跳的拿真理把你給開了,再loop你的皮包 08/21 12:38
推 wildzeon: 補充一下,我們是買休士頓這邊前二好的學區了,然後100 08/21 12:38
→ wildzeon: 坪是冷氣沒吹到的都不算,所以實際應該有110坪。最後, 08/21 12:38
→ wildzeon: 喜歡台灣或美國都可以,請不要人身攻擊,像IBIZA辱罵別 08/21 12:38
→ wildzeon: 人就很糟糕,我尊重和支持每個人的選擇 08/21 12:38
→ wildzeon: 然後我們是雙車庫,有些房是三車庫 08/21 12:39
→ wildzeon: 台灣你可能還要把車位算進去?然後我們這區治安也是休士 08/21 12:40
→ wildzeon: 頓前幾的,距離Costco和其他各種超市餐廳影院都是15分鐘 08/21 12:40
→ wildzeon: 左右,所以不算太差的區 08/21 12:40
推 kusomanfcu: 人貴自知 ccc 08/21 12:41
推 kusomanfcu: 因為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比 一中差二中差了 30倍體感 08/21 12:45
推 wildzeon: 我們跟建商貸款,當時貸款利率是5.25%。然後這裡房子都 08/21 12:47
→ wildzeon: 是木造的,這邊沒有颱風和地震那些天災。木造的也是有四 08/21 12:47
→ wildzeon: 、五十年以上的房子,所以目前我看不出木造的缺點。以上 08/21 12:47
→ wildzeon: 內容只是回應一下有鄉民說我們住學區差和木造房不好,我 08/21 12:47
→ wildzeon: 中性地分享這邊的經驗,覺得美國好還是台灣好都很好,我 08/21 12:47
→ wildzeon: 又不是房仲,就單純分享,請勿辱罵 08/21 12:47
推 dophin332: 木造的缺點只有火災 08/21 12:50
推 kusomanfcu: 德州第3和第18在台灣同比人口排下去大概就 比二中還低 08/21 12:50
→ kusomanfcu: 了 08/21 12:50
推 kusomanfcu: 德州人口3128 08/21 12:51
→ kusomanfcu: 我這樣說有道理的 08/21 12:51
推 kusomanfcu: 而且誰知道是第二還第三還第四 08/21 12:53
推 clisan: 推,寫的很清楚,巨嬰式觀點就是要美國房價,台灣稅率, 08/21 12:53
→ clisan: 他們才會滿意 08/21 12:53
推 kusomanfcu: 第五的話已經是那種常態公立學校了 08/21 12:53
推 wildzeon: 有幾年第一,有幾年第二,你覺得差三十倍就差三十倍。一 08/21 12:53
→ wildzeon: 樓說學區差,我單純回覆這邊學區是全德州前2%,你覺得差 08/21 12:53
→ wildzeon: 就差,我無意跟你爭執,不懂為何有些版友這麼負面情緒 08/21 12:53
推 griffiths: 光貸款利息就貴很多了? 08/21 12:53
推 kusomanfcu: 休士頓的學區 只有top 和其他 08/21 12:54
→ kusomanfcu: 因為top學校人數很多 08/21 12:55
推 kusomanfcu: 在美國講的都是學區排名 大概就是第二學區 08/21 13:00
→ kusomanfcu: 用人口率來看第二學區 比二中還後面 08/21 13:01
推 kusomanfcu: 然後就算住學區 那邊華人比例是相對低的 08/21 13:03
→ kusomanfcu: 為什麼低有原因的 08/21 13:03
→ kuosos520: 說真的很羨慕,想問一下八年前新竹怎麼會買不起, 08/21 13:04
→ kuosos520: 八年前新竹不難買吧?還是很羨慕啦,嗚嗚嗚,祝福 08/21 13:04
→ kuosos520: 小孩人生順遂 08/21 13:04
推 freekid: @wildzeon 對方直接罵的確是有點超過 不過看起來他內容 08/21 13:05
→ freekid: 並沒錯 我看你好像都沒針對他的內容回覆 08/21 13:05
推 wildzeon: 一樣1500萬台幣的房子,休士頓一年的房屋稅和保險要繳50 08/21 13:06
→ wildzeon: 萬台幣左右。還有每月繳utility和房貸,一定比台灣貴很 08/21 13:06
→ wildzeon: 多。但一樣價錢,這邊就是住六房三衛的全新學區房附兩車 08/21 13:06
→ wildzeon: 位。就取捨吧,台灣有台灣的好,這邊有這邊的難處 08/21 13:06
→ wildzeon: 我也回他不能單純用遊民和持有成本來做連結,持有成本高 08/21 13:13
→ wildzeon: 也會導致大家想用租的,而不是每年付高額的稅金和保險。 08/21 13:13
→ wildzeon: 然後我真心不想說服他什麼,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要尊重 08/21 13:13
→ wildzeon: ,我也不想繼續跟那人對話,他連基本的尊重都沒有,何況 08/21 13:13
→ wildzeon: 我又不是房仲,我給他罵還要跟他說明?他又不是我的誰 08/21 13:13
推 hermitwang: 八年前看起來不是新竹難買啦,只是想移民美國而已。 08/21 13:14
推 wildzeon: 先來睡了,祝福各位版友一切都順利了,有機會再浮上來聊 08/21 13:16
→ Tatsuya72: 休士頓50萬的房子,晚上睡覺怕不怕被人摸進門 08/21 13:17
→ Tatsuya72: 居住環境也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 08/21 13:17
推 abby2007: 應該8年前也是身上資產還沒有累積起來 如果按w大現在身 08/21 13:18
→ abby2007: 家買新竹應該也不難 就是此一時彼一時 08/21 13:18
噓 lanew914817: 怎不拿100p新屋來比較 只拿同價位 說台灣負擔很小 08/21 13:18
→ lanew914817: 沒看頭美國1500買到大房子 台灣只有鳥籠 08/21 13:18
回文有一大段有寫你講的東西,自己看。
推 chargee: 美國人均所得是我們的兩倍多歐 08/21 13:20
要講所得又是另一個議題了。
不過大意就是台灣家戶人均年儲蓄約 8600 美,美國家戶儲蓄約 6-7 千美。
所得高,生活成本更高,結果實際儲蓄金額更少。
※ 編輯: s8752134 (61.228.193.247 臺灣), 08/21/2025 13:23:10
→ IBIZA: 美國買到的大房子大概離市區100公里 你可以去金山萬里買 08/21 13:25
→ IBIZA: 大房子啊 08/21 13:25
推 buji: 算房子的價值都幾十年起跳,要算投報本來就該折現計算 08/21 13:25
→ buji: 否則像以前賣保單的,說期滿每幾年可領回多少 08/21 13:26
→ IBIZA: 哪邊在投報了? 08/21 13:26
→ IBIZA: 這篇根本沒有在算投報 08/21 13:27
→ IBIZA: 到底胡說什麼 08/21 13:27
推 kusomanfcu: 幹嘛不買海灣新城 08/21 13:27
→ kusomanfcu: 雞巴毛一堆 08/21 13:27
→ buji: 買保險都可回手收淨賺多少,根本已經是詐欺了 08/21 13:27
→ IBIZA: 這篇根本沒在算投報 是看到鬼喔 08/21 13:27
→ kusomanfcu: 嫌小不會買兩戶嗎 08/21 13:28
→ IBIZA: 你要談誰賣你保單怎樣 可以去保險版講嗎? 08/21 13:28
→ kusomanfcu: 還不夠再買啊 一戶幾十萬 08/21 13:28
→ buji: 我有說樓主比較分析很好 08/21 13:28
→ kusomanfcu: 幾十萬很多錢嗎 到內科一小時阿 08/21 13:29
→ IBIZA: 你有沒有講都一樣 這篇沒有在算投報 08/21 13:29
→ buji: 我是說在比較買房自住與租屋那邊有利的分析 08/21 13:29
→ kusomanfcu: 居住正義勒 靠北笑死 08/21 13:29
→ IBIZA: 而且這篇不是只有比較總支出 也有比較每個月的支出 08/21 13:30
→ buji: 刻意忽略投入金虔錢的時間價值,有誤導嫌疑 08/21 13:30
→ kusomanfcu: 有人出來講之居住正義就拿海灣新城堵他嘴就好 08/21 13:30
→ IBIZA: 我是覺得你要罵 可以 不要以偏概全 可以嗎 08/21 13:30
→ IBIZA: 我是覺得你要罵 可以 不要以偏概全 可以嗎 08/21 13:30
→ kusomanfcu: 只要投幾十萬很多嗎 08/21 13:30
→ IBIZA: 列出每個月支出 哪裡有忽略時間價值 08/21 13:30
→ kusomanfcu: 比國產車還便宜 08/21 13:30
→ kusomanfcu: 直接買下去就好 就算沒得房貸都能信貸買 08/21 13:31
→ kusomanfcu: 剛出社會 都能買了 海灣新城 08/21 13:31
→ IBIZA: 你才刻意忽略這一篇其實有把每個月金流列出來 08/21 13:31
→ kusomanfcu: 一堆人怎麼不去住海灣新城 08/21 13:31
→ kusomanfcu: 嫌小不會內科上班一年買一戶 到時候變大戶 08/21 13:32
→ kusomanfcu: 五年隨便屌打 國外比較圓那個 08/21 13:33
推 freekid: @wildzeon 其實我覺得你回歸到負擔率去計算比較好 然後 08/21 13:38
→ freekid: 切割成兩個層面 一個是房價跟持有成本造成的負擔率比較 08/21 13:38
→ freekid: 一個是住房面積跟所在地機能的比較 08/21 13:38
→ freekid: 關於負擔率 這篇已經有詳細說明了 其實我覺得你選擇的反 08/21 13:38
→ freekid: 而是負擔率更重的方式 而且是用花費取代資產 08/21 13:38
→ freekid: 房價高 但其實你購買的是資產 資產是可以變現的 的消費 08/21 13:38
→ freekid: 不能 08/21 13:38
→ freekid: 但不是說你的選擇有問題 因為你可能就是比較喜歡你現在 08/21 13:38
→ freekid: 的生活方式 但不能說同樣1500萬 台灣的負擔是更高的 08/21 13:38
→ freekid: 然後你買的物件 買100坪 第一是這個物件的地點適合對應 08/21 13:38
→ freekid: 到台灣的什麼地區 第二是重點不是1500萬 而是這個物件的 08/21 13:38
→ freekid: 負擔率 在台灣的這個地區可以買到什麼樣的物件 我覺得似 08/21 13:38
→ freekid: 乎該這樣比較 08/21 13:38
噓 donlitrain: 蟲蟲這時候就不比坪數了喔? 08/21 13:43
→ IBIZA: 就說了 要比坪數你不會買萬里? 08/21 13:46
→ IBIZA: 為什麼有人會自動認為台灣坪數就小啊 08/21 13:46
推 ckallen: 高房屋稅 -> 米國政府其實是最大房東 08/21 13:49
推 benson502: 休士頓拉來台灣只能算是台中高雄這種城市,你1500萬, 08/21 13:49
→ benson502: 開車通勤20分鐘就有大房子了 08/21 13:49
→ miss32: 在台灣你就想住市區 在美國就是郊區好棒棒 08/21 13:49
→ benson502: 在台灣:市區貴成那樣沒天理,叭叭~ 08/21 13:53
→ benson502: 在國外:住郊區,開車20分鐘就能到華人超市了,40分鐘 08/21 13:53
→ benson502: 到Costco載貨超方便 08/21 13:53
→ as6633208: 租金投報比低,政府還推租屋社宅政策跟你競爭,持有一 08/21 13:54
→ as6633208: 間成本很低,但是政府推囤房稅,持有多間持有成本可能 08/21 13:54
→ as6633208: 就不低了,然後又推房地合一限制你五年才能賣,但屋齡 08/21 13:54
→ as6633208: 一直提升,在說增值低就真的...,但既然持有成本低,不 08/21 13:54
→ as6633208: 賣就好,這就增貸投資....政府不准買二房,那就...投股 08/21 13:54
→ as6633208: 票xD,然後台灣擁房率84.5%,這樣增貸資金...又流去... 08/21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