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bustinjieber: 一堆國小數學都不會算的,除不盡的雜草 11/25 12:10
推 jaricho: 雀食 但統計房版鄉民發言來看 大多都有2間以上等繼承 11/25 12:14
→ jaricho: 而且大多非雙北房看不上眼 11/25 12:14
推 ttyy: 結婚融合兩家之力很可觀的XD 11/25 12:15
台灣家庭數還在增加, 其實不存在甚麼融合兩家之力的說法
現在30歲的夫妻, 出生在1990年代, 通常有兄弟姊妹
從原生家庭得到的通常是1/2或1/3, 加起來小於等於1, 兩家都獨生的比較少
台灣家庭數要減少, 要等到2050年以後了
→ ttyy: 等繼承就搞笑,我爸都60了他自己沒買到現在還沒等到XD 11/25 12:16
推 rumblefish: 可能空空被爸媽騙了有兩間 11/25 12:17
推 ChikanDesu: 我繼承好幾間也是汰弱留強還自己多買兩間 所以怎麼可 11/25 12:19
→ ChikanDesu: 能沒交易量 有房的人是會換房的 11/25 12:19
推 ttyy: 其實很多人是不明白自己家裡的狀況的,我有個朋友一直以為 11/25 12:20
→ ttyy: 家裡還可以畢竟從小就常出國,結果近期要買房希望贊助一下 11/25 12:20
→ ttyy: 才知道家裡欠一堆錢XD 11/25 12:20
推 KrisNYC: 好粗暴 11/25 12:22
→ ttyy: 另一個反例是朋友被前妻騙錢離婚負債200多萬,他說他超想自 11/25 12:23
→ ttyy: 殺,後來他爸看不下去把他載去南投山上才說這幾塊地都他們 11/25 12:23
→ ttyy: 家的租給人家種東西,雖然農地值不了多少錢但太大塊了賣一 11/25 12:23
→ ttyy: 賣也是幾千萬叫他不要想太多XDD 11/25 12:23
→ IBIZA: 正常來講就是這樣啊 像我也是幫我女兒存錢 他們以後不會 11/25 12:24
→ IBIZA: 需要等繼承才會有自己房子 11/25 12:24
→ IBIZA: 有兩間四間的家庭正常來講就是這樣 11/25 12:24
→ ttyy: 啊年輕人結婚搬出去戶數就變多啦 11/25 12:24
推 zpf2005: 會不會是小時候被爸媽騙,以為家裡很有錢... 11/25 12:25
推 e2000: 以前大家庭,十幾個人在老家住,漸漸轉成小家庭,頂多一個 11/25 12:26
→ e2000: 人先租房然後買一間,只有空空以為大家都是大地主,所以這 11/25 12:26
→ e2000: 些隱性共產黨左膠才整天在那邊幻想鬥地主搶地 11/25 12:26
推 ttyy: 很多全貸c300 89也以為自己很有錢啊,騙別人之前要先騙過自 11/25 12:26
→ ttyy: 己 11/25 12:26
→ KrisNYC: 不過最近戶數暴增一部分是因為要適用自住稅率 11/25 12:26
→ e2000: 普通人買房,月薪幾萬慢慢存,難道要四處講嗎?就空空不信 11/25 12:28
→ e2000: ,以為大家都靠家裡有礦 11/25 12:28
推 e446582284: 現在長輩流行子女願意結婚生子,就生前贈與一間房子 11/25 12:29
→ e446582284: 給小倆口,為了留後代,結合2家之力其實不算少 11/25 12:29
→ IBIZA: 那是家裡本來就有錢 這種家庭會是唉唉叫買不起的嗎? 11/25 12:29
推 a951l753vin: 五倍槓桿 能強迫每個月定額儲蓄 11/25 12:30
→ IBIZA: 前面就說過了 現在30歲的夫妻 是1990年出生的 11/25 12:30
→ IBIZA: 如果要講這對夫妻的爸媽, 那是1960年代出生的 11/25 12:30
→ IBIZA: 1990年代的話 一家大概生2-3個 1960年代的話大概4-5個 11/25 12:30
→ IBIZA: 這個不是兩家之力 是1/2+1/3 或是1/5+1/5 11/25 12:31
→ a951l753vin: 我認為空空的觀點就是把台灣人想得太窮 整天那邊薪 11/25 12:31
→ a951l753vin: 資中位數 11/25 12:31
推 NTU303150195: 家裡有一老屋,可以拿來繁殖的機會過去惹 11/25 12:33
推 F1239810: 財富就是累積起來的,沒貢獻只想吃祖產,那就是敗家子呀 11/25 12:34
→ F1239810: ! ..一堆人還洋洋得意,真的觀念不一樣了。 11/25 12:34
推 f496328mm: 融合兩家之力,說這話還沒結婚吧,男女雙方都獨子,是 11/25 12:37
→ f496328mm: 一個男的要扛兩家的父母,上有老下有小,你以為雙方家 11/25 12:37
→ f496328mm: 庭都經濟寬裕可以金援?要是都寬裕就不會抱怨房價了, 11/25 12:37
→ f496328mm: 自己都躺平了,還期待自己小孩??? 11/25 12:37
推 mainword: 太粗暴惹QQ 11/25 12:38
推 kcy05785: 我現在才知道,老家透天也不便宜。30年前花200多萬買下 11/25 12:38
推 ttyy: 不過土地持份賣掉分錢進而置產的案例也不能說少見,不然就 11/25 12:39
→ ttyy: 是上一輩留下的股票或現金不少之類,財富累積沒錯啊 11/25 12:39
→ kcy05785: 當時是新成屋,30幾年前的200多萬放現在是2000萬有找 11/25 12:39
※ 編輯: IBIZA (60.248.31.167 臺灣), 11/25/2025 12:40:06
→ ttyy: 我結了,很寬裕,謝謝 11/25 12:39
→ ttyy: 抱怨房價也取決於你想住在什麼地方,台灣不是沒有便宜的地 11/25 12:43
→ ttyy: 方可以選,就不要買那麼貴的產品給自己扛這麼大的壓力啊 11/25 12:43
→ hihi29: 我也是35後才知道 我爸媽那麼會存錢@@ 11/25 12:43
推 sspider0829: IB大太老實了 別這樣 11/25 12:46
→ airjade: 給點浮木,不要太殘酷 11/25 12:48
推 stpada: 你的父母給妳頭期款跟留一間房有啥區別 這純粹就是假議題 11/25 12:59
推 paunch: 給頭期款再繼承,下一代又多了一間 11/25 13:01
推 e446582284: 真正有好物件能確定繼承的不會來房版,嘴上說自己躺 11/25 13:03
→ e446582284: 平等繼承,未來還要跟兄弟姐妹爭的,才會整天幹房價 11/25 13:03
推 mcgrady12336: 1/5+1/5就差不多新房頭期到手啦 11/25 13:05
推 moon1991: 買的起的不需要買因為可以繼成,買不起的沒法買,那不 11/25 13:08
→ moon1991: 就沒人買 11/25 13:08
→ nicejeffery: 中肯,尤其這幾年第二屋限貸搞下去有能力買多屋的人/ 11/25 13:09
→ nicejeffery: 家庭也不買了 11/25 13:09
→ nicejeffery: 以後大家只有一間自住的比例會更高,其他錢享受人生 11/25 13:11
→ nicejeffery: 或存股 11/25 13:11
推 cms23: 而會哀哀叫買不起的, 大概也沒得繼承, 或是只有一間老房 11/25 13:16
推 physicsdk: 買得起的當然會繼續買 滾資產 11/25 13:23
→ ActionII: 繼承後操作不是更簡單嗎 11/25 13:24
→ JKjohnwick: 總住宅數是不是把老家三合院也算進去了? 11/25 13:24
→ ActionII: 有多少號稱白手起家的,中間偷偷安插繼承房或錢的橋段 11/25 13:25
→ ActionII: 再出來說都是你們不努力,白手起家很簡單的顆顆 11/25 13:25
→ IBIZA: 不只三合院 半倒的土角厝也在裡面 11/25 13:29
推 physicsdk: ‘’我從小省吃儉用 別人吃一餐200我一餐60 別人搭公 11/25 13:29
→ physicsdk: 車計程車上學我走路上學 衣服穿到破才換 就這樣到了18 11/25 13:29
→ physicsdk: 歲那年我繼承了我爸的遺產 成為億萬富翁 可見致富的關 11/25 13:29
→ physicsdk: 鍵是節儉‘’ 11/25 13:29
推 quiet93: 搞錯重點啦,又不是在比有錢程度 11/25 13:38
→ quiet93: 是比有地方住的情況 11/25 13:38
→ quiet93: 不買房會不會沒地方住?這才是標題的意思 11/25 13:39
→ quiet93: 比有錢程度完全畫錯重點,這些人也知道自己比較沒錢,好 11/25 13:39
→ quiet93: 嗎 11/25 13:39
推 jayemshow: XDDDDDDDDDDDD 這篇打臉力道有點太強 11/25 13:42
推 yesyesyesyes: 搞不好空空的父母也在租屋,盼望可以從祖父那繼承 11/25 13:48
→ miss32: 不婚不生不買房以後可以跟父母住一起 然後再照顧失能父母 11/25 13:56
推 quiet93: 你買房也是你照顧啦,怎麼會覺得有沒有買房是照顧的差別 11/25 13:57
→ quiet93: 點XD 11/25 13:57
→ miss32: 我比較不孝買房出去住又請看護 不用住在一起又心虛不照顧 11/25 14:00
→ quiet93: 住一起也能請看護阿,誰跟你說住一起要自己顧 11/25 14:02
→ quiet93: 大家都有工作,如果有小孩就有人顧,不會那麼多孤獨死啦 11/25 14:02
推 abc5555990: 久病無孝子 終究要搬出去住的 老家請看護就好 11/25 14:07
推 eupa1973: 只有一成有2戶以上?我出國玩在機場體感是覺得台灣應該 11/25 14:20
→ eupa1973: 七成有3戶以上呢 11/25 14:20
推 kusomanfcu: 魯空只剩要和兄弟姊妹分的老破公寓 11/25 14:38
→ kusomanfcu: 等60歲起跳才有機會繼承 笑死 還要分持分 11/25 14:39
推 zaqimon: 夠嚴重才適合請看護住養老院 如果還不夠嚴重請看護幹麼 11/25 14:42
→ zaqimon: 看護整天滑手機沒事幹 說不定還要老人家煮飯給看護吃 11/25 14:42
推 aa00788: 老家鄰居三兄弟都各自成家還跟父母全部住在公寓頂樓+頂加 11/25 14:43
→ aa00788: ,蠻噁心的 11/25 14:43
→ zaqimon: 請看護煮飯掃地他說不定還會說:那不是我的工作內容 11/25 14:43
→ zaqimon: 看護也不是請了就沒事 三不五時還是要回家看一下 11/25 14:44
→ zaqimon: 現在的老人真是麻煩 11/25 14:45
→ zaqimon: 古早時代的老人該死就去死 不用請看護不用養老院 11/25 14:45
推 doggystyle: 父母有餘裕的 早處理好小孩的事 家裡沒有的 認命吧 11/25 14:48
→ doggystyle: 繼承的那間也是它們要住的 是要等多久 11/25 14:50
→ CHNR: 出個國也能感覺出別人有多少房子 大家都有特異功能 11/25 14:56
推 eupa1973: 體感啦,不一定準,但感受是熱呼呼的 11/25 15:03
推 flexin: 溫拿空空浮木又又又又沉了 11/25 15:18
推 daniel3658: 都知道不一定準了還拿出來講 11/25 15:36
推 TheDream: 他們要想辦法騙自己,生活才過的下去啊 XD 11/25 15:52
推 planta: 大窮人生小窮人, 11/25 16:20
→ planta: 大躺平生小躺平, 11/25 16:20
→ planta: 大富人生小富人, 11/25 16:20
→ planta: 大屋主生小屋主, 11/25 16:20
→ planta: 貧窮本來就是世襲, 11/25 16:20
→ planta: 空空仔不要幻想, 11/25 16:20
→ planta: 變成繼承仔。 11/25 16:20
→ planta: 會留的新青安這波, 11/25 16:20
→ planta: 就給頭期去買房了! 11/25 16:20
→ planta: 連頭期款都不贊助, 11/25 16:20
→ planta: 還幻想你爸留房給你。 11/25 16:20
→ planta: 果然窮人遺傳的, 11/25 16:20
→ planta: 不是口袋而是腦袋! 11/25 16:20
推 horb: 一間就用了。現在家庭有一個小孩。已經算多了 11/25 16:35
→ horb: 敢生兩個小孩的家庭。你也不用幫他們操心 11/25 16:36
→ horb: 等著繼承家裡房子的人。應該也不會結婚生小孩吧。一間舊房子 11/25 16:37
→ horb: 夠用了 11/25 16:37
→ horb: (等著繼承的人。也是有工作賺錢的) 11/25 16:38
推 finhisky: 發現父母會存錢,有點可惜怎麼是存錢不是買房買gg QQ , 11/25 16:43
→ finhisky: 不過比留負債好多了 XD 11/25 16:43
推 godwarder: 確實家裡有兩間以上的家庭,高機率會贊助小孩買房 11/25 16:56
→ godwarder: 那也不用等繼承了 11/25 16:56
推 abdetom: 確實 XDDDDDDD 11/25 17:22
推 buji: 1960年代推行的是一家三口 11/25 17:49
推 berserk: 的確 家裡好幾間以上的朋友 幾乎沒把買不買房放心上 11/25 17:53
推 raslin: 以後台灣人的標準就是 各縣市各一間房 11/25 18:08
推 NTU303150195: TheDream很久沒彩色考古魯空了 11/25 18:23
推 stpada: 繼承後加一點錢就可以換新房子 人家想走簡單模式還不行嗎x 11/25 18:52
→ stpada: d 11/25 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