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TT.BEST 熱門專區 💬 八卦 Gossiping 😊 希洽 C_Chat 💰 股票 Stock 🏠 房屋 home-sale 🏀 美國職籃 NBA ⚾ 棒球 Baseball 👛 省錢 Lifeismoney 🚗 汽車 car 😡 政黑 HatePolitics 💻 電蝦 PC_Shopping 🥰 韓星 KoreaStar ✨ 英雄聯盟 LoL 🍿 電影 movie 🪖 軍事 Military 📡 通訊 MobileComm 🏀 台籃 basketballTW 🍼 寶媽 BabyMother 🇯🇵 日旅 Japan_Travel 🏭 科技 Tech_Job 👧 女孩 WomenTalk 👻 媽佛 marvel 💳 卡版 creditcard 👉 NS NSwitch 👉 PS5 PlayStation 👉 大氣 TY_Research 👉 婚姻 marriage 👉 台南 Tainan 👉 台中 TaichungBun 👉 Steam Steam 👉 高雄 Kaohsiung 👉 羽球 Badminton 👉 超商 CVS 👉 米哈遊 miHoYo 👉 iOS 👉 兄弟 Elephants 👉 日劇 Japandrama 👉 玄幻 CFantasy 👉 ES e-shopping 👉 WOW 👉 遊戲交易 Gamesale 👉 4X BaseballXXXX 👉 Lakers 👉 韓劇 KoreaDrama 👉 汽車買賣 CarShop 👉 機車 biker 👉 新竹 Hsinchu 👉 美保 BeautySalon 👉 串流 OTT 👉 歐美影集 EAseries 👉 手機交易 mobilesales 👉 健身 MuscleBeach 👉 MacShop 👉 Lions 👉 FGO FATE_GO 👉 中劇 China-Drama 👉 數位貨幣 DigiCurrency 👉 暗黑 DIABLO 👉 實習教師 studyteacher 👉 航空 Aviation 👉 藝文票券轉售 Drama-Ticket 👉 韓綜 KR_Entertain 👉 美妝 MakeUp 👉 速食 fastfood 👉 手錶 watch 👉 體適能 FITNESS 👉 攝影 DSLR 👉 Headphone 👉 嘻哈 Hip-Hop 👉 轉珠 PuzzleDragon 👉 美食 Food 👉 蔚藍 BlueArchive 👉 數位相機交易 DC_SALE 👉 筆電蝦 nb-shopping 👉 軟工 Soft_Job 👉 汪踢 Wanted 👉 台綜 TW_Entertain 👉 坂道閒聊 SakaTalk 👉 貓咪 cat 👉 日GO BabyProducts 👉 TypeMoon 👉 MLB 👉 職場 Salary 👉 臺劇 TaiwanDrama 👉 海賊王 ONE_PIECE 👉 PMGO PokemonGO 👉 國營 Gov_owned 👉 碧航 AzurLane 👉 家電 E-appliance 👉 布蘭德 Brand 👉 DMMG DMM_GAMES 👉 贈送 give 👉 神魔 ToS 👉 銀行服務板 Bank_Service 👉 原創 YuanChuang 👉 期權 Option 👉 重機 SuperBike
這台車在台灣市場的完全鎖定對手無疑就是現代的Custin了吧,我其實一直在 等今年Custin大改版,但看到G50+定價110,上premium套件也才多4萬就有 第二排電動座椅,電動後照鏡+行車紀錄器以及64色氣氛燈等,又開始心癢。 剛好最近資訊頗多,我也幫忙列幾條重點給大家參考。 一、G50+在中國上市時間是2021年,台灣到2025年才上市。 二、台灣版的G50+有特別調校引擎,並強化隔音,隔音表現在多部評測影片都有 特別被拿出來讚賞。 三、台灣版G50+天窗被拔了,不過車頂是做雷射焊接,結構強度較佳,另外全 車用的鋼板強度也不錯。 四、後車箱空間為406L,實測可放2個20寸跟1個28寸行李箱。也有踢腳自動開 後車箱的功能,把椅背放倒可到 1,044L;無側滑門,採傳統開門。 五、G5+座椅只有電熱但無通風,比起Custin來說輸了一些,再加上沒有滑門跟 全景天窗,高級感體現有所不足。 六、premium版有增加大量的鍍鉻外觀,內裝在部分如喇叭裝飾部分也有升級, 整體來說買這台一定要上premium版,價差很小。 七、都是用鯨魚系的命名原則,大燈、水箱罩、車尾燈等等,鯨奇、鯨燄、鯨異 之類的。 八、尺寸部分,G50+車長4825mm,軸距2800mm;Custin車長4950mm,軸距3055mm。 可預期Custin的內部空間較大,而G50+則是更好停車一些。 九、操控性上,小七評測是認為G50+比Custin好開,也沒有渦輪介入的頓挫感。 馬力跟扭力都是G50+略勝。 十、油耗表現,數據是Custin比較省油,13.6 VS 15.0 km/L。 十一、內裝跟外型部分,個人是覺得G50+太方正,有點貨車感,但也有人覺得 像TOYOTA的Alphard,反而覺得是高級模板。 內裝部分,G50+沒有第三排麥克風功能,不過車頂空間表現較優,但前後 距離則是不如Custin。 置物空間同樣有許多細節,只是空調部分G50+只有單區恆溫,但是有多種 空調模式可以快速冷車。 總結: 兩者價差114萬跟149萬,這部分就看各位怎麼選了,不管怎麼樣,平價MPV 總是又多了一個選擇。 我自己應該會觀望半年再決定,一者是等G50+上市一陣子後看有沒有災情, 二者是等汽車關稅告一段落後,看看車市會不會再有折扣空間。 三者是等Custin今年大改版後端出什麼牛肉來。 ※ 引述《n74042300 (BACKLIFE)》之銘言: : 晚了一年(?)MG G50 Plus : 開始線上預購了 : 預購價110萬 : https://i.imgur.com/TJ33t44.jpeg : https://i.imgur.com/KgcXsoK.png : https://i.imgur.com/aaz2dTl.png : 到時發表會可以來個104.9舊換新-5嗎 : 還是又要遇到 __ __ 大獻策大成功呢 -- ╭ ▄▄ ╮ 嗨~ 正在看這篇的板眾, / ███ \ 我要跟你玩個遊戲...... 〈 ◢/\◣ 〉 現在算起60秒內將你硬碟中的A片全部刪除 \ / 否則你的電腦將自動格式化 ◥▉◤ 要死要活看你的決定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4.15.19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55480045.A.A48.html
AustinRivers: wish才是平價 其他算了 08/18 09:22
paulchen: custin會有大改款?不是只說會上2.0T嗎?原來1.5T會改? 08/18 09:26
haopig: 說像alphard的人眼睛要去看醫生了 08/18 09:27
haopig: 等custin才是正解 08/18 09:27
haopig: 等custin降價才是正解 08/18 09:28
maniaque: 引擎跟 MG HS 同一顆吧,反正是上汽集團共用的資源 08/18 09:28
Oo5566: 滑門是這種車最重要的地方啊 08/18 09:29
maniaque: 不過,駕駛通風不給真的挺可惜的..... 08/18 09:32
maniaque: 滑門個人倒覺得沒有駕駛通風重要 08/18 09:32
maniaque: 畢竟後面不一定載人,但駕駛一定在車上啊.....:D 08/18 09:33
maniaque: 雖然若是公司車,那駕駛座通不通風,對於出錢的老闆 08/18 09:33
maniaque: 好像就不這麼重要了 08/18 09:33
EPIRB406: 這台110比mg4沒CP值 08/18 09:37
Zexion: 比較像得力卡 08/18 09:37
Oo5566: 通風冷氣夠涼就還好啦,而且還可以外改,滑門改不了阿 08/18 09:38
mynews: MG 哦 .. 08/18 09:46
ilovedirk41: custin改版價格一定更恐怖 08/18 09:47
YOHOpig: 降關稅後的sienna表示:? 08/18 09:52
linfon00: 沒通風給電熱..是不是搞錯台灣緯度了 08/18 09:59
zx2751206: 價差蠻明顯的,只是不給通風椅算是失策吧,配備一定要 08/18 09:59
zx2751206: 給好給滿 08/18 09:59
SAKIEr: 沒有滑門 小弟下車會比較快XD 08/18 10:04
滑門我覺得見人見智,是比較怕長輩開門撞到隔壁或關門太大力, 但好處是下車比較快不必等。 雖然沒通風座椅有點可惜,但冷氣夠涼我也覺得還好,2010年Altis開到 現在也沒靠過通風。 ※ 編輯: huangin (59.124.15.196 臺灣), 08/18/2025 10:06:32
kkrichard: 這台如果最終通風可以外改,一張一萬,那競爭力很高, 08/18 10:09
kkrichard: 非滑門相較於滑門的優勢就是比較沒養護問題,價格也比 08/18 10:09
kkrichard: 較便宜,很適合公司商務多人使用,記得有網友提到,中 08/18 10:09
kkrichard: 國還有可以轉向第二排座椅的功能,變成面對面 08/18 10:09
kkrichard: 重點是,能不能逼著Custin降價 08/18 10:10
iceteeth: 買這車 沒有要載人= =? 買這車就是要載人啊 08/18 10:10
dcoog7880: 對岸才賣多少而已 2倍賣太欺負人 08/18 10:11
finasoul: Custin也差不多對岸兩倍啊 一樣欺負人 08/18 10:15
finasoul: 吃定你沒得選 08/18 10:15
thomasjay: 沒滑門沒興趣 08/18 10:22
joe931: MG已經沒有討論價值了!!被自製率打到無法價格修正 08/18 10:25
joe931: 對其他品牌威脅性降低 08/18 10:26
SULICon: 沒滑門就是少了一個feel 08/18 10:26
E6300: 祖傳1.5T 08/18 10:27
yulbin98: 充其量高配Zinger吧,而且少滑門顧客取向真的差滿多的 08/18 10:32
jason0330: G50像阿法?什麼跟什麼… 08/18 10:32
Eos: 滑門重要處是小孩長輩下車比較不會撞到旁邊障礙物 甚至是行 08/18 10:33
Eos: 人或行車 常載小孩長輩這點很重要 08/18 10:33
Hakodate86: 沒滑門真的很low 08/18 10:34
ss70239ss: 鯨異,你認真? 08/18 10:34
MIKE44: 加通風不就贏了 08/18 10:34
TCdogmeat: 滑門超重要 除非你是會放任你家小孩到處賞酒窩 08/18 10:40
Eos: 沒通風沒滑門 這價差跟Custin至少就20萬了 反正這款也是陸車 08/18 10:42
Eos: 台賣 台灣人真正的需求也不是太重要 08/18 10:42
Mulsanne: 反正和Custin 一樣是中國車 買便宜的就好 08/18 10:44
finasoul: Crv六代續用1.5T:真香。mg 1.5T 扭力29kg:祖傳1.5(?) 08/18 10:44
plice: 我覺得這台會賣很差 沒什麼買點 08/18 10:45
ilovedirk41: 99.9會賣爆 08/18 10:47
hank12332: 我可能比較想買上一代的奧德賽 XD 08/18 10:50
chrischiu: 基本上都是冷門車種,custin賣的量也不多 08/18 10:55
ss910126: 精液版,好色喔 08/18 10:56
douge: 油耗希望能好點 08/18 10:56
dick929: Zinger 七人座91萬 08/18 10:59
dick929: 三菱得利卡大概80萬 08/18 11:00
TigraBoy: 這台質感比現代的差不少,雖然比現代便宜但還是覺得不 08/18 11:01
TigraBoy: 值這價 08/18 11:01
dick929: 這台MG開價110萬要賣給誰? 08/18 11:01
ilovedirk41: 這兩台中國售價不是差不多? 08/18 11:03
RiverMan1: 不就一台貨車,難看死了 08/18 11:04
dick929: 這台MG的對手車我會跟得利卡、Zinger 相比 08/18 11:04
dick929: 一樣是沒滑門、1.5t、7人座廂型車 08/18 11:06
maniaque: 要開custin當計程車,跟開這台g50+當計程車,當然選後者 08/18 11:12
maniaque: 只是機場排氣限制到底要不要滾動檢討,把渦輪放進去 08/18 11:12
call032ss: 這台很明顯在台灣對手是Zinger吧 08/18 11:16
vt1009: 沒滑門不能申請身心障礙車吧? 08/18 11:18
maplefoxs: 沒有滑門沒有滑門沒有滑門 08/18 11:21
Yoimiya: 像alphard 08/18 11:23
flexin: 還不如買ZINGER 08/18 11:28
kysf: 組裝一下賣兩倍,裕隆經濟學 08/18 11:29
aikensh: g50那個離地高 怎麼看都是zinger 08/18 11:33
chimouse: 白癡才再給裕隆賺 08/18 11:39
maniaque: 昨天看某中X新聞說原廠新阿法160可以買到,真的假的?? 08/18 11:39
maniaque: 說是200折40...... 08/18 11:39
annzheng81: Custin 油耗算慘了 這台更糟 08/18 11:40
gigiabc: Alphard地板笑死 HS越看越廉價了 G50應該越看越勁哥 08/18 11:58
chrischiu: HS應該也到改版的時候吧 08/18 11:59
EPIRB406: 油耗還可以吧!不是油電差不多這油耗 08/18 12:00
skyangler: 家庭車後座老人小孩沒滑門難賣 08/18 12:02

🚗 汽車 car 版:熱門文章

🚗 汽車 car 版: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