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breN : 這正解,依照這標準,我海外所得申報到1千萬也不會06/30 07:49
→ SabreN : 被多課稅06/30 07:49
對,你國內收入夠高,海外免稅扣打也會越高
※ 編輯: wen12305 (36.230.97.105 臺灣), 06/30/2024 07:50:39
→ SabreN : 前兩篇,沒一個是對的XD 06/30 07:51
推 bustinjieber: 台灣針對高資產的課稅是真的佛心 06/30 07:55
推 LinOne : 感謝大大詳細正確說明!簡單明瞭受益良多~^_^~ 06/30 07:55
推 denisck123 : 正解 前兩篇害我以為規則改了... 06/30 07:59
→ SabreN : 海外配息所得已經被美國爸爸課了30%,再被台灣課20% 06/30 08:00
→ SabreN : 才不合理吧,租稅協定趕快通過才對啊 06/30 08:00
→ SabreN : 而中國籍的只會被課10%,希望美國爸爸趕快通過法律 06/30 08:03
推 crazyjack28 : 正解,推一個 06/30 08:03
→ peter98 : 這是這裡都是年薪80萬,海外炒股所得5000萬的欸 06/30 08:04
推 meowyih : 嗚嗚嗚,我還真的遇不到這問題(哭著跑走) 06/30 08:25
→ ohyakmu : 一堆在那喊國內加國外750的,也只能笑笑。 06/30 08:26
推 nightop : 這個就是精算的部分啊 你國內所得越高你所得級距也 06/30 08:26
→ nightop : 會被調高欸 海外所得就固定20%超過的部分 06/30 08:26
推 boombastick : 我今年報了550萬海外所得也沒多繳一毛稅 06/30 08:37
推 howtotell : 專業.. 06/30 08:40
推 jack1202 : 推個 當時看留言就發現沒一個對的 謝謝你的熱心 06/30 08:40
推 nightop : 所以應該是國內所得不超過20%級距 然後海外收入越高 06/30 08:40
→ nightop : 反正都是加國內所得減扣除額*20% 一律20%很好了 06/30 08:40
推 passenger10 : 完全遇不到 但前兩篇真的... 06/30 08:57
推 The4sakenOne: 老問題一堆人搞不清楚,賺錢的真的是少數 06/30 09:01
推 luten : 推,長知識 希望有一天能用到 06/30 09:04
推 macrohard : 這一篇正確 06/30 09:06
推 sbshiu : 實用推 06/30 09:18
推 ymlin0331 : 給大大按個讚 06/30 09:20
推 HRyan : 讚 06/30 09:23
推 fishyki : 錢都給外國人賺走了 06/30 09:26
→ metallolly : 好。漲知識。希望那天我有這個煩惱 06/30 09:29
推 hirorei : 長知識 06/30 09:42
推 rxers1994 : 學到了 就差收入了 06/30 09:46
推 n132320000 : W大您好 請問綜所稅額為什麼是x0.28而不是0.4呢? 06/30 09:57
推 asole : 我就是那個國內所得低只要繳海外的 對我這種每年600 06/30 09:57
→ asole : -2000在跑的還是划算 06/30 09:57
推 gibbs1286 : 你沒算到已經繳稅的部分,因為海外股利所得已經被 06/30 10:01
→ gibbs1286 : 扣39%了 06/30 10:01
推 azukikao : 0.28應該是使用分離課稅的原因,這是很棒的小確幸哈 06/30 10:01
推 dream1124 : 推 06/30 10:01
推 WindT : 股利分離課稅是單一稅率28% 06/30 10:02
→ azukikao : 對薪資跟國內股利都高的人,分離課稅有時候還可以幫 06/30 10:03
→ azukikao : 忙薪資從40級距直接降級,很有用 06/30 10:03
推 gibbs1286 : 可惜台灣沒有很多企業薪資報酬包裹直接包含股票 06/30 10:04
推 weivan1980 : 但如果我只做美股 國內沒什麼收入了 是不是超過750 06/30 10:05
→ weivan1980 : 就要收20%了…. 06/30 10:05
→ azukikao : 發現這樣講不對,應該說兩者合計才40級距的人,可以 06/30 10:05
→ azukikao : 靠分離課稅讓薪資降到30 06/30 10:05
推 WindT :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已經說明這個稅是補充、最低 06/30 10:09
→ WindT : 稅負性質。簡單來說,這個稅是課徵基本稅額「大於」 06/30 10:09
→ WindT : 綜合所得稅額大的「差額」 06/30 10:09
推 WindT : 單做美股,國內沒有所得,就會造成基本稅額大於綜合 06/30 10:11
→ WindT : 所得稅額,理論上要繳差額沒錯 06/30 10:11
→ WindT : 但我國租稅協定有限,不要複委託,國稅局沒有那個 06/30 10:12
→ WindT : 能耐查到 06/30 10:12
推 hcwang1126 : 我確定我這輩子都摸不到這個下限XD 06/30 10:18
推 imreader : 非複委託查不到,所以才要大家主動申報 06/30 10:24
→ imreader : 不然其他所得的資料都是國稅局自己算的 06/30 10:25
推 Crushredkiss: 那如果國內股利0 薪資200 海外所得800 是不是就要 06/30 10:26
→ Crushredkiss: 繳50萬的稅 06/30 10:26
→ imreader : 但弔詭的是,國內券商會主動申報複委託, 06/30 10:26
→ imreader : 國稅局還是要你主動申報複委託所得,不然一樣罰 06/30 10:26
→ Crushredkiss: 國內薪資200要繳一次稅 國外所得要補50萬的稅 06/30 10:27
→ Crushredkiss: (200+800-750)*0.2=50 06/30 10:29
推 noway : 這邊一堆做假表想洗代操韭菜的詐騙仔 認真就輸了 06/30 10:33
推 c7683fh6 : 推 06/30 10:33
推 sleepinggod : 這個稅制看起來是鼓勵台灣人把錢留在台灣炒股票賺價 06/30 10:46
→ sleepinggod : 差,不是賺股利 06/30 10:46
→ sleepinggod : 投資美股的,在美國辦信用卡,在台灣除了買房買豪車 06/30 10:48
→ sleepinggod : ,應該都刷得過 06/30 10:48
推 mickchao : 推專業計算 06/30 10:52
推 hcwang1126 : 再不會投資 ㄧ直扣大盤就對了 代操根本就傻 06/30 10:55
推 imreader : 推國內所得賺多一點,但其實若國內所得從 2000 萬 06/30 10:57
→ imreader : 提昇到 3000 萬,所得稅要多繳 (3000-2000)*0.2 06/30 10:57
→ imreader : =200 萬,不是國內所得提高,國外就繳的少 06/30 10:58
→ imreader : 而是國內已經繳得夠多了 XDD 06/30 10:58
推 imreader : 國內所得賺得多,就從國內所得抽走稅金 06/30 11:01
→ imreader : 國外所得賺得多,就從國外所得抽走稅金,精神在此 06/30 11:02
推 robi : 我不爽的是:國內股票期貨選擇權的價差獲利是不計所 06/30 11:13
→ robi : 得稅的,但國外交易的卻要記入。這公平嗎? 06/30 11:13
推 sanguinesand: 長知識了 專業給推 06/30 11:14
推 HKfood : 長知識推 有一天我會用得到XD 06/30 11:19
推 zxcvbnm2010 : 那如果國內沒所得呢? 06/30 11:25
推 whyblu : 感謝專業分享 06/30 11:45
→ hihi29 : 股版沒人在領股利的 都靠價差就賺爛了! 06/30 11:49
推 redbeanbread: 稅還是太便宜 06/30 11:50

→ nightop : 借別人的圖 你國內所得跟國外所得計算方式不同別混 06/30 11:52
→ nightop : 一起講 06/30 11:52
→ nightop : 一般綜合所得跟基本稅額是不同的 是擇一高的那邊繳 06/30 11:54
→ nightop : 一般綜合所得最高級距就是40% 基本稅額就是20% 說什 06/30 11:54
→ nightop : 麼國內所得會再被抽一次 06/30 11:54
→ nightop : 連看圖都看不懂實在 06/30 11:56
推 Phamalpha : 而且一堆台股都沒獲利超過7位數的連國外券商都沒開 06/30 12:19
→ Phamalpha : 的雜魚 06/30 12:19
→ Phamalpha : 在教別人怎麼計算海外獲利稅 呵呵 06/30 12:19
推 Crushredkiss: 樓上那個圖蠻清楚的 感謝分享 06/30 13:12
推 Lhmstu : 推 06/30 13:14
推 PC9527 : 對我是完全用不到的知識 06/30 13:29
推 CuLiZn56 : 這裡本來就是魯蛇集中營 06/30 13:47
推 flexin : 這邊一堆賺太少不用繳稅的阿,呵呵 06/30 13:54
推 kurogame : 我覺得樓上圖比較清楚, 06/30 13:59
→ kurogame : 原PO這樣把所有東西混在一起反而難理解 06/30 13:59
推 pineapple530: 真的搞笑,然後還有一堆擔心遺產的 06/30 14:05
推 a123232 : 推 06/30 14:19
推 Crushredkiss: 其實原PO講的概念跟那張圖是一樣的 只是圖解更易懂 06/30 14:24
→ owenxeve : 你說的沒錯,但我想問這個問題的人應該是想把總體 06/30 14:42
→ owenxeve : 稅負儘可能壓低,甚至可以不繳稅,如果基於這個目 06/30 14:42
→ owenxeve : 的,拉高國內所得似乎不是個好方式 06/30 14:42
噓 kidd0601 : 是綜合所得”淨”額 06/30 15:33
推 ideo : 何謂投資所得也要講清楚,是純股利還是作價差 06/30 15:48
推 radiant : 推 06/30 15:52
推 zeldalight : 長知識了 06/30 15:59
→ sc2x2 : 上面圖解的才正確 原Po自己也不是很懂啦 06/30 18:48
推 Catdatfat : 真強 06/30 19:53
推 chiu1209 : 原po沒講錯吧 他是假設3000萬所得都是股利耶 這樣 06/30 20:34
→ chiu1209 : 是分離課稅28%沒錯啊 06/30 20:34
→ chiu1209 : 上面國泰的圖稅率到40%是因為其他名目吧 06/30 20:34
→ chiu1209 : 說這篇原po有誤的 是不是沒報過40%的所得稅+28%股 06/30 20:37
→ chiu1209 : 利分離課稅? 有報過的怎麼會不知道.. 06/30 20:37
推 alumy : 終於有看到講對的、推一個 06/30 21:02
推 evan0901 : 讚 06/30 22:09
推 sc2x2 : 沒說原Po講錯喔 只是說Po拿了一個簡單的不行的例子 06/30 22:12
→ sc2x2 : 出來嗆其他板友都亂答一通 這個說法太武斷了啦 明 06/30 22:12
→ sc2x2 : 明有好幾個人講的也是對的 06/30 22:12
→ sc2x2 : 真的夠懂的人會知道不少板友提的例子也是正確 06/30 22:15
推 getgoods0623: 推 07/01 00:07
→ darkangel119: 正解 07/01 07:12
推 darkangel119: 樓上跟這篇文章解讀都沒錯啊 生氣幹嘛?一個是只有 07/01 07:17
→ darkangel119: 股利所得 一個是算家庭戶淨所得 07/01 07:17
→ darkangel119: 資料帶進去所得稅試算軟體就好了 每個地方的數字改 07/01 07:20
→ darkangel119: 一下就知道差異在哪 07/01 07:20
推 mike8469 : 感謝分享, 今年剛好摸線 XD 07/01 08:10
推 IanLi : 推 07/01 08:25
推 Taiwanpoker : 推分享 07/01 13:29
推 panmomo : 推 07/01 13:43
推 justeat : 快推,不然別人以為我看不懂 07/01 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