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 quiet93 : 真的,為什麼要花那麼大力氣討論已經是共識的事情or 11/10 21:44
→ quiet93 : z 11/10 21:44
推 richway : 謝謝您的整理,原原po不妨多投入一點研究,摸索出 11/10 22:08
→ richway : 最適合家庭的共識。另外無論如何,在孩子面前避免 11/10 22:08
→ richway : 夫妻間的衝突,對孩子絕對是必要的。找個時間跟先 11/10 22:08
→ richway : 生好好溝通,定調出彼此的底線 11/10 22:08
推 momomom : 我們沒有發洩情緒 我們是管教! 11/10 22:17
噓 RossRachel : 你知道因果性和相關性的差異嗎?因果性是要具體交代 11/10 22:26
→ RossRachel : 運作機制的... 11/10 22:26
推 yyvv : 有些人為了減輕自己的認知失調,明明網路上資訊充足 11/10 22:27
→ yyvv : 卻懶得查,就大篇幅發表缺乏知識的育兒言論。看得出 11/10 22:27
→ yyvv : 來他們根本沒讀過任何教養書,因為沒有真正的專家會 11/10 22:27
→ yyvv : 主張「體罰適合某種小孩」。 11/10 22:27
噓 RossRachel : 給你們個情境題,未滿十歲的小孩,總在早上說不想去 11/10 22:48
→ RossRachel : 上學,你無法把他一個人放在家裡,你也無法帶他去工 11/10 22:48
→ RossRachel : 作,而你也趕著出門無法與他友善溝通,請問單兵該如 11/10 22:48
→ RossRachel : 何處置? 11/10 22:48
推 yyvv : 你為什麼不去先去理解他不想上學的原因? 11/10 22:51
→ yyvv : 很明顯你沒讀過教養書,你可不可以就不要出來亂板了 11/10 22:52
噓 RossRachel : 你講的是後續後續作為,那發生問題的當下呢?真的是 11/10 22:55
→ RossRachel : 不要答非所問耶。 11/10 22:55
推 yyvv : 不想上學一定有原因啊,你不意你小孩的感受跟想法嗎 11/10 22:58
→ yyvv : ?他是個活生生的人耶 11/10 22:58
噓 RossRachel : 顯然你不會回答這一題,還是留給樓主吧... 11/10 23:06
我敬你是位教育工作者,一直不想點名你跟你五四三。不過既然你不要臉要來送頭,那我
也好好來回覆你一下。
首先我要強調的是我提的這些研究主要講的是父母的教養方式。你在學校教育處理很多小
孩,會以效率為主去判斷你的教育方式當然無可厚非。但父母對孩子的教養要看的是長期
的影響,出發點絕對不是以效率為考量。你很明顯沒有小孩,才會不斷的強調你在學校教
育的處理狀況,卻硬是要套到家庭教育上。
你出的這個狀況題我正好時常處理。第一件事當然是了解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yyvv也提
了,你說人答非所問?)。
孩子不想上學有分真的跟假的不想上學。對於不要不要期的小孩來說,他們很多時候不要
就真的只是為了控制感。他們會透過控制各種東西(父母、行程,etc)獲得安全感。這種
通常都好解決。我們提到他在學校喜歡的東西,有什麼好玩的, 他一般就會乖乖的一起
出門。真的要注意的是他如果真的不想上學,那一定要去了解為什麼。一般這種情況都不
是短時間內會發生的,而是長期累積的一種結果(比如被老師長期忽視、沒有朋友等)。
問題不解決,你逼他去學校幹嘛?給狗幹嗎?
推 bigshotrob : 認同樓上y大 11/10 23:07
→ offstage : 廢死團體起手式:這是科學論證,這是共識。 11/10 23:08
→ offstage : 十幾年前流行過百歲育兒書,現在換流行什麼了啊? 11/10 23:08
→ offstage : 一個看著書養小孩的人,在喊著你們不懂養小孩? 11/10 23:09
推 norikko : 哈哈哈都講這麼清楚了還有人急著要來送頭。 11/10 23:16
推 momomom : 瓜瓜好吃 11/10 23:39
推 amilkamilk : 真想吐槽這張圖,是打了智商變低,還是智商低的學 11/10 23:44
→ amilkamilk : 不會比較常被打 11/10 23:44
→ amilkamilk : 七年級一整個世代9成應該都被打,照這個研究應該整 11/10 23:45
→ amilkamilk : 體七年級都是問題大人了 11/10 23:45
噓 RossRachel : 很多人在討論事情,在發現關聯性就開始大作文章, 11/10 23:47
→ RossRachel : 但因果關係、變因間的連結就是交代不清,然後只會回 11/10 23:47
→ RossRachel : ,專家也這麼說,呵呵 11/10 23:47
先承認你就是這張迷因圖的主角吧?
https://imgur.com/5K4OYWu.jpg

→ yyvv : 就強調是因果性還要安慰自己就去吧 11/10 23:49
噓 RossRachel : 是啊,又在論證外包了,你自己都講不清楚對嗎? 11/10 23:51
推 richway : 感覺這個內容可以移駕到媽寶板繼續討論? 11/10 23:53
推 amilkamilk : 沒有去對同一群一起生活的小孩做實驗對照組,應該 11/10 23:53
→ amilkamilk : 證據力都不夠 11/10 23:53
推 amilkamilk : 不同生活環境打vs不打根本沒有比較上的意義 11/10 23:54
→ amilkamilk : 實驗設計上最好是可以找一群雙胞胎,一個打一個不 11/10 23:55
→ amilkamilk : 打,還可以區分打的程度,這樣的觀察科學研究才有 11/10 23:55
→ amilkamilk : 意義 11/10 23:55
這個絕對違反學術論理。還記得 little Albert 的故事嗎?
https://www.apa.org/monitor/2010/01/little-albert
推 jfw616 : 其實打人就是不對的.怎會覺得體罰沒問題 11/11 00:03
→ jfw616 : 法規就在哪裡. 11/11 00:04
推 MartyFriedma: 這邊就一堆只會出張嘴的槓精 搞一堆沒營養的推文還 11/11 00:28
→ MartyFriedma: 傳遞錯誤觀念 11/11 00:28
→ Colitas : 「體罰和攻擊性不僅僅是高度正相關,而是呈現因果 11/11 00:35
→ Colitas : 關係」 11/11 00:35
→ Colitas : 原po都幫忙翻譯成中文了,再看不懂就無話可說了 11/11 00:35
推 clmhn : 教育上很多問題本來就不能"發生了再來處理",沒有觀 11/11 00:36
→ clmhn : 察到小孩在學校的困境,不是平常不關心不然就是批判 11/11 00:36
→ clmhn : 型關心讓孩子不想分享 11/11 00:36
噓 RossRachel : 是啊,所以因果機制是什麼,你們看懂了嗎? 11/11 00:37
噓 RossRachel : 很多人CER論證法,只學半套,拿了關聯性證據就來宣 11/11 00:46
→ RossRachel : 揚主張,殊不知要證明其因果,背後的推論R是關鍵, 11/11 00:46
→ RossRachel : 支持有因果的你各位,你們的推論在哪裡呢? 11/11 00:46
→ RossRachel : 我比較好奇,某些人的口中的共識,數據哪裡來的... 11/11 01:45
推 owlonoak : 樓上真要反駁是否應拿出學術論文佐證體罰不會造成 11/11 01:47
→ owlonoak : 危害而且可以解決教養問題 11/11 01:47
噓 RossRachel : 不同場合要用不同策略,我的主張很明確。反倒是有 11/11 01:56
→ RossRachel : 些人一直將自己的教育選擇拉高姿態,貶低他人考量 11/11 01:56
→ RossRachel : 成本所做的選擇,滿足了自己優越感,但殊不知發展 11/11 01:56
→ RossRachel : 中的小孩心裡想的與你正向管教所預期的也未必相同 11/11 01:56
噓 RossRachel : 樓上牛奶大說的很好,你我身邊的朋友大多是六七年 11/11 02:00
→ RossRachel : 級生,觀察和詢問一下你身邊的朋友,樣本數應該夠你 11/11 02:00
→ RossRachel : 我寫心得了 11/11 02:00
推 quiet93 : 我跟你說怎麼處理,你可以先幫自己跟他請假 11/11 06:56
→ quiet93 : 有時候是趕時間的問題,你的腦沒辦法理性思考,所以 11/11 06:57
→ quiet93 : 你很著急就用了動物性的原始反應 11/11 06:57
推 quiet93 : 有時候你只是需要一個小時,你就能打破你生活的慣 11/11 07:01
→ quiet93 : 性 11/11 07:01
→ quiet93 : 不趕時間之後,你可以利用這次觀察你的小孩,看他是 11/11 07:01
→ quiet93 : 什麼原因不出門 11/11 07:01
→ quiet93 : 因為顯然你還沒有了解原因,原因非常重要 11/11 07:02
推 quiet93 : 如果有了時間緩衝之後,他就去上學了,那就是他起 11/11 07:03
→ quiet93 : 床之後需要更長的準備期,這個你讓他更早睡更早起就 11/11 07:03
→ quiet93 : 可以,至於要多少時間或是步驟,一樣要自己觀察 11/11 07:03
→ quiet93 : 然後,你不需要在事情發生時才處理阿,如果一個小 11/11 07:05
→ quiet93 : 孩總是早上這樣,你為什麼不晚上下班時討論呢? 11/11 07:05
→ quiet93 : 你的問題就是我說的,體罰最大的傷害,家長變笨沒 11/11 07:06
→ quiet93 : 學習,沒辦法跟上 11/11 07:06
→ quiet93 : 你們之間沒有親子感情存摺,未滿10歲,他也已經不願 11/11 07:06
→ quiet93 : 意跟你講真話 11/11 07:06
推 quiet93 : 有很多你可以做的,這個“總是”,是否有什麼固定 11/11 07:08
→ quiet93 : 的情況,例如禮拜幾,或是沒寫作業,有沒有你自己可 11/11 07:08
→ quiet93 : 以歸納出來的可能原因 11/11 07:08
→ quiet93 : 是逃避什麼情況,這個你是可以自己觀察假設的 11/11 07:08
→ quiet93 : 因為你顯然只停留在表面狀況,你只注意你的困難( 11/11 07:09
→ quiet93 : 準時上班),你沒有思考過小孩的困難(不想上學) 11/11 07:09
→ quiet93 : 也有可能他只是拖延,然後把責任推到你身上 11/11 07:10
→ quiet93 : 是他應該在意準時而不是你 11/11 07:11
推 quiet93 : 這也有很多招可以用,然後你要跟他講白,因為你害他 11/11 07:14
→ quiet93 : 沒辦法準時,所以他想準時的事情,你也會這樣對他 11/11 07:14
→ quiet93 : 準時是從很小就要灌輸的觀念,如果幼稚園時期大人就 11/11 07:15
→ quiet93 : 沒有遵守,那只是到小學自己的惡果而已 11/11 07:15
推 quiet93 : 所以為什麼要通報家暴,因為你沒招了所以用打的,政 11/11 07:16
→ quiet93 : 府提供專業老師到府了解原因,提供你招式跟幫你分析 11/11 07:16
→ quiet93 : 原因 11/11 07:16
→ quiet93 : 因為表面上一樣的情況,但是不同原因會差非常多,小 11/11 07:17
→ quiet93 : 孩在學校適應不好被霸凌/小孩只是還沒熱身好去上學/ 11/11 07:17
→ quiet93 : 小孩習慣拖延到最後/小孩逃避某些狀況 11/11 07:17
推 quiet93 : 不過從你舉的情景就知道,會體罰的家長,有多濫用 11/11 07:32
→ quiet93 : 體罰 11/11 07:32
→ quiet93 : 所以體罰應該做為家長不能超過的界線是有原因的 11/11 07:32
→ quiet93 : 不刷牙也打,不寫作業也打,不上學也打,有什麼情況 11/11 07:33
→ quiet93 : 不打嗎?總歸就是不聽我的話不如我的意就打 11/11 07:33
推 quiet93 : 你們作為家長就懶的去進步,然後打沒用之後就放棄 11/11 07:41
→ quiet93 : 管教 11/11 07:41
推 quiet93 : 不是沒用,是你們根本沒學也不願意學著用,這種是 11/11 07:43
→ quiet93 : 有能力差別的,不是你用一次就變專家,好嗎 11/11 07:43
→ quiet93 : 你的小孩用多少時間養成這種習慣,你也就要花多少 11/11 07:43
→ quiet93 : 時間改掉 11/11 07:43
推 momomom : 法律規定不可以打小孩但我就是王法 ^^ 11/11 08:32
→ zzzxxxqqq : 其實齁 不跟體罰仔爭論惹 2025年了 GPT是好東西 11/11 08:38
→ zzzxxxqqq : 各種爛情境拿著去問GPT 都屌打以為體罰是正解的 11/11 08:38
→ zzzxxxqqq : 哀 試圖當個至少比AI強的爸媽好嗎 有夠可悲 11/11 08:39
噓 RossRachel : quite93,大部分的人認為體罰是可接受的教養方式。 11/11 08:41
→ RossRachel : 而大部分的人也認爲,在社會與政府能提供配套措施 11/11 08:41
→ RossRachel : 的前提下,捨棄體罰的手段。你通篇只有檢討家長哪 11/11 08:41
→ RossRachel : 邊做不好,沒有站以當事人為出發點提出方案…哀。你 11/11 08:41
→ RossRachel : 知道社會政府可以給予哪些支持嗎?你可能也不知道吧 11/11 08:41
→ zzzxxxqqq : 亞洲人認為體罰可接受啦 幾十年前黑奴也可接受阿 11/11 08:42
→ zzzxxxqqq : 亞洲人大部分可接受就是對喔 笑死人 11/11 08:42
→ zzzxxxqqq : 去歐洲看看吧 如何對待人本來就不是亞洲強項 11/11 08:43
→ zzzxxxqqq : 當然 我指得是相對先進的國家 11/11 08:43
→ zzzxxxqqq : 沒能力用非體罰方式處理自己小孩 就是爸媽能力問題 11/11 08:44
→ zzzxxxqqq : 承認自己沒能力就盡量打吧 但別講得很像大家都要打 11/11 08:45
→ zzzxxxqqq : 別逗了 就說了 問GPT都比體罰仔好100倍 11/11 08:45
噓 RossRachel : 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很多,直接滑坡成家長平時冷漠, 11/11 08:46
→ RossRachel : 不夠用心。就只是換個方向譴責當事人、發問者而已。 11/11 08:46
→ RossRachel : 你的論調,就跟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跟他說『你不是 11/11 08:46
→ RossRachel : 不聰明,你只是不夠用心』一樣,甚至倒果為因,學 11/11 08:46
→ RossRachel : 生不是因為不夠用心而學不好,可能是因為學不好, 11/11 08:46
→ RossRachel : 所以才情緒低落。 11/11 08:46
為了不想洗板面,底下也回應一下jamo的文章。
: 歐美有很多東西並不一定適合東方,特別是在近幾年左派當道,DEI 文化風
行
: 政治正確太重要了,誰敢寫一篇體罰有益的論
文?
: 你家教授先捏死你,然後你瞞著教授偷偷寄到journal去, 99.9999% 直接被丟進垃圾
桶
: 甚至跟當初加利略說天動說一樣,直接判你學術死刑,沒有大學敢收你!
: 我就問,在歐美,誰敢寫出來體罰有益?!
很明顯又是沒看文章在那邊五四三的。柳葉刀那篇文章有包括中國跟日本的研究。這兩個
國家夠保守了吧?還真以為只有歐美在做育兒相關的研究嗎?
就算在體罰流行的1990年代,也都有研究證實體罰是件弊大於利的行為了。你想扯1990年
代左派當道政治正確?
再者,想要臺灣本土的研究嗎?有啊!有聽過《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嗎?人家也做
了一堆以臺灣人為樣本的研究,發表了一堆文章
https://kit.hdfs.ntnu.edu.tw/CN/Publications.aspx
但一定又有人要說這些野雞文章沒有參考性啦!神也是你鬼也是你。
: 沒關係我可以再多說幾
點
: 1:論文沒有對體罰做分級,換句話說你不知道那些體罰究竟是罰站罰跪還是拿藤條打到
瘀
: 青,還是像剴剴那樣牙齒斷裂指甲拔
光
: 2:沒有做出隔離體罰與家庭功能不良的關聯性,換句話說你不知道是因為體罰還是家庭
功
: 能太差導致兒童有負面表現,其實我覺得家庭功能影響比體罰大太多多多多多了,但這也
是
: 一個政治正確的誤區,沒人敢指責弱勢家庭,於是一股腦推給體罰
: 3:大多數研究都靠自我回報,有做過統計的都知道這種資料極不可靠! 但是一樣,政治正
確
: 的大旗下,你沒辦法去做隨機編組,也沒辦法無視個人意願強迫所有人開口說話,甚至安
裝
: 攝影取得最嚴謹資料
: 還有很多啦,沒有檢查統計模型,沒有做質量評估etcetc 我懶得講了...
: 這種研究頂多做出非常模糊的正向相關聯,因為都沒排除其他變因
: 而這個相關性,在沒有對體罰做分級,在亞洲人的輕微體罰角度下,很可能還要打非常大
的
: 折扣
一樣,我只是幫各位整理資料。自已看看文章內容,如果有問題請聯絡作者:
Anja Heilmann ([email protected])
但你肯定也不會看不會寫信啦!
: 耶魯大學美籍華裔教授蔡美兒,在 2011 年寫了一本書叫虎媽的戰歌
: 裡面講了一堆歐美認為離經叛道的亞洲虎媽教養方式,然後兩個女兒都上了哈佛
提虎媽就代表你根本不懂什麼是教養方式(parenting style)。虎媽推祟的是權威型教養
(authoritative),這早就是在研究中被證實對兒童長期發展最有益處的教養方式。所以
你提虎媽的用意,是要說這些科學研究有參考價值嗎?沒有嘛!你只是想騙大家說權威型
教養就會有體罰嘛。但研究講的就很清楚,體罰造成的影響是獨立於教養方式外的,你只
是想摻在一起做撒尿牛丸而已。
: 要知道我們是亞洲黃種猴子,沒辦法像央格魯薩克遜白種人那樣
: 白人左派可以講一堆幹話,然後選一個總統出來用關稅跟軍購收割全世界
: 對不起,亞洲人老爸老媽爺爺奶奶沒有給我們留下這麼多遺產可以割韭
菜
: 人家可以這樣玩,很抱歉大多數為生活打拼的中產亞洲人沒有這資格
你想做黃猴子沒有關係呀這是你的選擇,但你大可選擇不生小孩,不要讓小孩繼續變成黃
猴子。世界上所有先進國家生育率就低,就是因為大家知道要實施好的教養,就必須多付
出資源(時間、錢,etc)。臺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理論上願意生小孩的應該也是願意投入
資源教養的。但看來臺灣很多小孩長大後還是得繼續做黃猴子,因為服從大於一切,效率
大於一切。
你就繼續做你的猴子,我要讓我的小孩做個人。
※ 編輯: dobedobedo (58.165.63.240 澳大利亞), 11/11/2025 08:48:32
→ zzzxxxqqq : 原因很多 慢慢解阿 爸媽就是要處理阿 11/11 08:47
→ zzzxxxqqq : 打一頓送去學校是解答嗎? 笑死 11/11 08:48
※ 編輯: dobedobedo (58.165.63.240 澳大利亞), 11/11/2025 08:50:47
噓 RossRachel : 然後我在問『當下』,你的回應都是在強調『前置』、 11/11 08:50
→ RossRachel : 『後續』,而你的理性處理自己改命題,建立在第一 11/11 08:50
→ RossRachel : 次與偶發,所以我才設定成經常性,試問有哪一個工作 11/11 08:50
→ RossRachel : ,可以經常性的當天早上才請假? 11/11 08:50
最後我也要送你這句格言:
“ Généralement les gens qui savent peu parlent beaucoup, et les gens
qui
savent beaucoup parlent peu. ”
我看你也不會去查,直接幫你翻譯一下
『無知的人總以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應該見人就講。但是一個有教養的人是不輕易炫
耀他肚子裡的學問的,他可以講很多東西,但他認為還有許多東西是他講不好的。』
→ zzzxxxqqq : 廢話 你不解決真正問題當然才有經常性的不想上學 11/11 08:51
推 quiet93 : 當下阿,我不是跟你說當下幫自己跟小孩請假一下了 11/11 08:51
→ quiet93 : 你要給自己一點時間,你的腦才能維持理性運作 11/11 08:52
→ quiet93 : 你始終沒處理過,他才會經常性阿 11/11 08:52
→ quiet93 : 一個問題他的積累是很長期的,你只看到他的表面 11/11 08:53
→ quiet93 : 處理的時間不限於當下 11/11 08:53
推 momomom : 講那麼多沒用啦 只會繼續空氣論證一大篇XDDD 11/11 08:53
→ zzzxxxqqq : 如果是被霸凌你每天不管原因硬送學校 會比較好? 11/11 08:53
→ quiet93 : 就跟學校處理特殊生一樣,都是很長時間的準備跟累積 11/11 08:53
※ 編輯: dobedobedo (58.165.63.240 澳大利亞), 11/11/2025 08:56:20
→ quiet93 : 所以我才會說家暴的家長是需要被幫助的家長 11/11 08:54
→ quiet93 : 因為他們的知識跟能力無法應付,他們懶太久了,沒 11/11 08:55
→ quiet93 : 辦法跟上 11/11 08:55
→ quiet93 : 一個在小孩3歲就不及格的家長,到小孩10歲,剩下的 11/11 08:55
→ quiet93 : 分數可能接近0分了 11/11 08:55
推 quiet93 : 你要先從“我想改變,我不要再靠打小孩處理事情”才 11/11 08:58
→ quiet93 : 可能有救 11/11 08:58
噓 RossRachel : 怎麼支持正向教育的人,最後的發出的波紋,都是站在 11/11 09:01
→ RossRachel : 高點貶低別人是無知的?XD 11/11 09:01
盧梭也認為知識使人虛偽,因為有知識的人就會隱藏自己的本性。
這樣說來,你本性可能也德不配位。沒有孩子卻整天拿你學校教育那套對父母指手劃腳的
沒資格。
推 yyvv : 炫耀無知的人不是樓上自己嗎 11/11 09:02
→ zzzxxxqqq : 問問AI吧 有時候無知還蠻客觀的 11/11 09:02
→ zzzxxxqqq : 在這個議題上 可能是很殘忍的非常客觀 11/11 09:03
※ 編輯: dobedobedo (58.165.63.240 澳大利亞), 11/11/2025 09:08:10
推 quiet93 : 無知的另一個面向是無能 11/11 09:05
→ quiet93 : 其實你就是無能為力了 11/11 09:06
→ quiet93 : 所以才說覺察自己是第一步 11/11 09:06
→ quiet93 : 你排斥覺察自己的挫折無能,你就沒辦法改變 11/11 09:06
噓 RossRachel :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是強調『正向教育不能完全代替懲 11/11 09:13
→ RossRachel : 罰』,但總是有人喜歡滑坡成『崇尚體罰』,真的是蠻 11/11 09:13
→ RossRachel : 有趣的。理論上完美的教育方法很多,但能在現實中 11/11 09:13
→ RossRachel : 有效執行的才值得討論,不考慮當事人能付出的成本, 11/11 09:13
→ RossRachel : 所給予建議,持保留態度即可。家長能花時間溝通道理 11/11 09:13
→ RossRachel : ,但孩童認為你再浪費他時間,逃離對話現場,離家 11/11 09:13
→ RossRachel : 或鎖上房門,怎麼辦?當然我知道該怎麼辦,但是我也 11/11 09:13
→ RossRachel : 會包容當事人,不會隨意貶低別人當下的策略選擇。 11/11 09:13
推 quiet93 : 那你不能這樣講話阿 11/11 09:15
→ quiet93 : 你要說不能體罰,但是這些人體罰了,我會體諒他們 11/11 09:15
→ quiet93 : 這跟體罰是可以被接受的,完全是不同的 11/11 09:15
→ quiet93 : 這跟我們願意幫助家暴家庭有什麼不同 11/11 09:16
→ quiet93 : 我們努力但是包容錯誤 11/11 09:16
→ quiet93 : 這跟一直強調不需要努力,體罰是對的,這完全不同耶 11/11 09:17
→ quiet93 : 會去找你的當事人,不就是在努力中嗎 11/11 09:17
→ quiet93 : 你需要加強的是自己的論述能力 11/11 09:18
→ zzzxxxqqq : 我可以理解有些爸媽就是廢到只會體罰 11/11 09:18
→ zzzxxxqqq : 但他們要理解那就是他們能力不足 而不是對的 11/11 09:18
→ quiet93 : 然後不要一直講正向教養,學教養的家長不會只學正向 11/11 09:19
→ quiet93 : 教養阿 11/11 09:19
→ quiet93 : 我也學行為學abc阿 11/11 09:19
→ dobedobedo : RossRachel你想辯論請跟我一樣拿出科學證據證明體罰 11/11 09:19
→ zzzxxxqqq : 體罰仔可以說我懶我廢 但請別說這就是無可奈何之舉 11/11 09:19
→ dobedobedo : 有長期益處,等你 11/11 09:19
噓 RossRachel : 當別人在問遇到衝突當下該如何做,回應一直強調要 11/11 09:19
→ RossRachel : 探討背後原因,呵呵,正向教育的盲點就是大家都懂也 11/11 09:19
→ RossRachel : 接受,但是沒有配套的正向教育,很容易在實務操作 11/11 09:19
→ RossRachel : 中失靈 11/11 09:19
→ zzzxxxqqq : 讓人感到非常噁心 11/11 09:20
→ quiet93 : 不懂你幹嘛一直拿正向教養跟體罰對打,好像只有這 11/11 09:20
→ quiet93 : 兩種選擇一樣,事實上根本不是阿 11/11 09:20
→ quiet93 : 當下該如何做,不是叫你請假了嗎 11/11 09:20
→ quiet93 : 你只要開始做,都會有改變 11/11 09:20
→ quiet93 : 你每次打是改了什麼? 11/11 09:20
→ quiet93 : 人最怕的就是寫錯答案還不改 11/11 09:21
→ dobedobedo : 我花時間整理資料,你就一直空氣論證,公平嘛? 11/11 09:21
→ quiet93 : 教育也是各種方法都有,假設了原因做了措施沒改變, 11/11 09:21
→ quiet93 : 就要回頭檢討原因可能假設錯誤 11/11 09:21
→ quiet93 : abc不就是如此嗎 11/11 09:21
→ quiet93 : 你輔導當事人,你可以同理,但不是同意好嗎 11/11 09:23
→ quiet93 : 同理跟同意你不會分嗎 11/11 09:23
→ quiet93 : 我同理小孩但我不會同意小孩,這才能做到溫和堅持 11/11 09:23
→ quiet93 : 你被你當事人帶跑,你如何輔導你當事人 11/11 09:23
→ quiet93 : 你這種態度只會讓你的當事人感到混淆 11/11 09:24
→ pirrysal : ross不意外耶,每篇都在噓 簡直認知有問題 11/11 09:27
→ quiet93 : 如果你是一個相關專業的工作者,你有必要再進修 11/11 09:28
→ quiet93 : 至少你要能分清楚同理跟同意的差別 11/11 09:28
推 momomom : 沒有科研支持在那邊演公道伯 11/11 09:30
推 leocat : Ross版友,你自己家長做的不好,還要政府有配套? 11/11 09:32
→ leocat : 要不要乾脆政府要讓你年薪千萬好了?太巨嬰了吧 11/11 09:32
噓 RossRachel : J大說的一點是正確的,研究主題有時會受限於政治 11/11 09:33
→ RossRachel : 正確,所以你要我提出體罰或說懲罰有益論,我沒有 11/11 09:33
→ RossRachel : 辦法找到近年的,我整理一下,晚點回覆你。 11/11 09:33

→ RossRachel : 不要隨便說別人是巨嬰,你罵到大部分的家長了… 11/11 09:36
→ dobedobedo : 左右派都不贊成體罰好嘛,這不是政治正確,是文明 11/11 09:41
推 quiet93 : 顯然不體罰是共識啦 11/11 09:41
→ dobedobedo : 所以很明顯,臺灣離文明社會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11/11 09:41
→ quiet93 : 你一下貼不體罰不是共識的圖,一下貼不體罰是共識 11/11 09:42
→ quiet93 : 的圖 11/11 09:42
→ dobedobedo : 另外我回覆有提供臺灣本土研究,你找到來回我等你 11/11 09:42
→ quiet93 : 將近78趴的贊成不要家內體罰啦 11/11 09:43
→ zzzxxxqqq : 只能說蠻可憐的 2025年了 台灣還一堆體罰仔 11/11 09:43
→ quiet93 : 你只是要吵架吵贏嗎?不能理解 11/11 09:43
→ zzzxxxqqq : 生育率最低也不錯啦 11/11 09:44
→ quiet93 : 我們是希望能讓更多家長願意花時間學習教養 11/11 09:44
→ quiet93 : 你如果只是要吵架,大家何必浪費時間 11/11 09:44
推 momomom : 鴉片有益論大概政治不正確吧 哈哈哈 11/11 09:45


噓 RossRachel : 有些人不大懂如何解讀數據,大部分的人反對體罰,是 11/11 09:57
→ RossRachel : 在有前提的條件下反對,但直接把它歸化成無條件反 11/11 09:57
→ RossRachel : 對,以支持自己的主張,很會… 11/11 09:57
AI 給你的文章你看了嗎?比如說這篇:
Larzelere, R.E., 2000. Child Outcomes of Nonabusive and Customary Physical
Punishment by Parents: An Updated Literature Review. Clin Child Fam Psychol
Rev 3, 199–221. https://doi.org/10.1023/A:1026473020315
裡面提到的體罰的益處僅在 customary, non-abusive 的情況下才有效。且該研究有提到
體罰的頻率太高也是會有長期不良影響。你看原原PO先生的體罰情況算是 customary、
non-abusive?
裡面提到的不確定因果關係在後來的研究也被證實了(自已去看)。所以的確體罰在有限
條件下有短期益處,但也別忽視75%的受體罰兒童都有被不當對待的風險這件事。
況且你是不是打了jamo大的臉呀?這是美國的研究欸?你不去看臺灣本土的研究找國外論
文幹嘛?
推 leocat : 把自己的想法,牽拖到大部分的家長,這行為本身就 11/11 10:10
→ leocat : 超級巨嬰啊。我只說巨嬰已經很客氣了,請知足 11/11 10:10
※ 編輯: dobedobedo (58.165.63.240 澳大利亞), 11/11/2025 10:11:50
→ dobedobedo : Ross 其實你只是想要辯論贏的話, 就當你贏了就好 11/11 10:19
→ dobedobedo : 反正你有你的教養方式,你認為有用最重要 11/11 10:20
→ dobedobedo : 你沒發現所有的研究都只講原則很少施行細節嗎? 11/11 10:20
→ dobedobedo : 因為細節本來就是因人而異。 11/11 10:21
→ dobedobedo : 打打AI囫圇吞棗就想辯輸贏我也滿累的 11/11 10:22
→ zzzxxxqqq : 體罰仔就喜歡把自己孩子當猴子 別人跟他說你孩子 11/11 10:36
→ zzzxxxqqq : 是個人可以溝通理解 他們只會我不信 我孩子就是猴子 11/11 10:36
→ zzzxxxqqq : 就讓他們去吧 11/11 10:37
→ zzzxxxqqq : 仔細想一下就知道有多荒謬 哀 11/11 10:38
推 momomom : 開始說他們都不打孩子了 笑死 11/11 10:39
→ momomom : 他們的意思是 我小孩不是猴子所以我沒打 但我不反對 11/11 10:40
→ momomom : 別人打他家猴子 11/11 10:40
噓 tequila997 : 不是吧, 75%被虐待的兒童是發生在體罰期間 11/11 10:51
→ tequila997 : 意思不是75%的體罰行為屬於虐待阿.. 11/11 10:51
→ tequila997 : "75%受體罰兒童都有被不當對待風險" 這解讀是錯的 11/11 10:52
確實,這邊是我描述不當。不過兩篇研究得到的結論都是受體罰兒童本身被不當對待的風險顯著增加。
噓 frank111 : 這種先射箭再畫靶的研究一點都不具參考性 11/11 10:55
→ frank111 : 研究人一開始就覺得體罰不好,然後開始亂找關係佐證 11/11 10:57
→ frank111 : 最後下結論體罰一律不行,笑死 11/11 10:57
→ frank111 : 沒有一套方法可以套用在所有人身上 11/11 10:58
你覺得他的研究方法有問題,請寫信給柳葉刀請他們撤稿,跟我說幹嘛?
→ zzzxxxqqq : 加油吧 體罰仔們 沒錯 你們小孩就是猴子 好好打 11/11 10:58
→ zzzxxxqqq : 原本我覺得沒有一個人是猴子 11/11 10:59
→ tequila997 : 我是好奇 樓上的有沒有被打過 11/11 10:59
→ zzzxxxqqq : 但我被說服了 你們小孩都是猴子 11/11 10:59
→ zzzxxxqqq : 我眼界太狹隘了 該相信這世界無奇不有 11/11 11:00
→ tequila997 : 參考一下 會說別人孩子是猴子的, 有沒有被打過 11/11 11:00
→ frank111 : 一些噁心的聖母,嘴上說正向,轉頭就說別人的小孩是 11/11 11:00
→ frank111 : 動物,這種人就單純的溺愛小孩,在外面小孩搗蛋,影 11/11 11:01
→ zzzxxxqqq : 我覺得小孩是人阿 可以溝通阿 不需要打阿 很簡單吧 11/11 11:01
→ tequila997 : 不是, 我是說你本人 11/11 11:01
→ frank111 : 想到別人,她們就會說出經典的:他只是個孩子 11/11 11:01
→ zzzxxxqqq : 到底有甚麼情境一定要打小孩 2025年 問問ai吧.. 11/11 11:01
→ zzzxxxqqq : 沒有那麼困難的 現在教養資源一堆.. 11/11 11:02
→ frank111 : 想溺愛自己的小孩是妳家的事,不要變下一個鄭傑阿 11/11 11:02
又來個不看文章的,四大教養方式了解一下,再來說一下權威型教養叫做溺愛。
→ zzzxxxqqq : 30年前就算了 2025年了 別鬧了 11/11 11:03
→ zzzxxxqqq : 這些打小孩甚至連打鍵盤問問ai 都做不到 11/11 11:03
→ zzzxxxqqq : 只能說 打小孩對他們竟然比打鍵盤還簡單 11/11 11:04
→ zzzxxxqqq : 呵呵呵 真棒 11/11 11:04
※ 編輯: dobedobedo (58.165.63.240 澳大利亞), 11/11/2025 11:17:56
※ 編輯: dobedobedo (58.165.63.240 澳大利亞), 11/11/2025 11:33:44
推 hihappy : 推 11/11 11:54
推 quiet93 : 鄭傑他媽媽對他心理虐待了,怎麼會是溺愛 11/11 12:24
推 quiet93 : 媽媽把飯菜全倒報紙上,他邊哭邊吃光…高材生斬殺7 11/11 12:27
→ quiet93 : 路人,弟弟道出最駭人家庭日常 | 謝孟穎 | 風生活 - 11/11 12:27
→ quiet93 : 拍謝,不是鄭捷,是其他無差別殺人者 11/11 12:27
推 yyvv : 根本沒人知道鄭捷他家是怎樣 報導亂編 11/11 12:29
→ tequila997 : 我相信肯定是有差, 因為75%發生在體罰 11/11 13:32
→ tequila997 : 然而有數字嗎? 我是指幾%的體罰屬於虐待 11/11 13:32
→ tequila997 : 因為顯著提升太攏統了, "假設" 是1% 變5%, 那是5 11/11 13:33
→ tequila997 : 倍, 5倍要說顯著我接受, 然而也不過是5% 說成通例 11/11 13:33
→ tequila997 : 則難以接受 11/11 13:34
→ tequila997 : 即便以另一篇的數字 59% 造成負面影響 (而不是被判 11/11 13:39
→ tequila997 : 段為虐待性質) 至少仍然有41%的情況該被你所描述的 11/11 13:40
→ tequila997 : 情境排除在外 11/11 13:40
→ dobedobedo : 41%中的17%顯示與性別相關,所以真正無相關的僅23% 11/11 13:47
→ dobedobedo : 歹勢,是小於24%,上述數字都是rounded 11/11 13:48
→ tequila997 : 我的理解是 59%顯著相關, 17% mixed findings , 23 11/11 14:05
→ tequila997 : % 無關聯。 混和結果應該是無法判定 11/11 14:05
→ tequila997 : 總樣本數74 , 不是由作者所做, 而是他依據/提取 其 11/11 14:06
→ tequila997 : 他資料數據分析出來的 11/11 14:07
→ dobedobedo : 是呀,mixed finding中在不同性別中呈現顯著/不顯著 11/11 14:08
→ dobedobedo : 有興趣他在附錄中有表可以參考看看 11/11 14:09
→ tequila997 : 對我來說, 無法判定就是不能歸納為顯著相關阿 11/11 14:09
→ tequila997 : 但我也不是要說就是41%, 而是至少有23%例外 11/11 14:10
→ dobedobedo : mixed findings中在subgroup內有顯著相關(sex) 11/11 14:11
→ dobedobedo : 大概是這樣 11/11 14:11
→ dobedobedo : 其實你真的有興趣的話跟作者聯絡,我只是整理資料的 11/11 14:12
→ tequila997 : 不, 你不是整理資料的, 你是把資料拿出來用於說明 11/11 14:13
→ tequila997 : 你的想法的 11/11 14:13
→ dobedobedo : 對啊所以整理出來就是majority皆顯著,那你想知道剩 11/11 14:14
→ dobedobedo : 下的23%如何你要我回答你什麼? 11/11 14:15
→ tequila997 : 只是想確認 41% 或是23% 未必符合 11/11 14:17
→ hihappy : 不打自己小孩.卻支持別人體罰.這思想? 11/11 15:00
→ hihappy : 喔我說錯了.是體諒別人體罰.真貼心耶 11/11 15:02
推 momomom : 為什麼不打自己的小孩? 11/11 15:25
推 RossRachel : 某些人的辯論深度就是如此,為什麼不打自己的小孩? 11/11 15:35
→ RossRachel : 因為我的家庭環境沒有需要走到這一步,但同時也尊 11/11 15:35
→ RossRachel : 重他人教養上出現的困難點 11/11 15:35
推 yyvv : 那被體罰的小孩的困難點誰來尊重? 11/11 15:37
推 RossRachel : 我當然希望這世上不要有人需要被打。但現實中並非每 11/11 15:50
→ RossRachel : 個家庭都有心理支持或教育訓練,當理論與現實落差 11/11 15:50
→ RossRachel : 太大時,我選擇承認與同理那個落差,因為否定它,只 11/11 15:50
→ RossRachel : 會讓更多家長在挫折中失控,最終讓孩子受傷更重。 11/11 15:50
→ RossRachel : 後者其實就是你的寫照… 11/11 15:50
推 RossRachel : 尊重家長的困難,並不等於否定孩子的權益。我們在 11/11 15:52
→ RossRachel : 實務上看到的是,很多體罰發生在父母缺乏支持、情 11/11 15:52
→ RossRachel : 緒失控的情境裡。這時如果我們只譴責家長,說家長 11/11 15:52
→ RossRachel : 有問題,基因有問題,而不理解他們的困境,就永遠無 11/11 15:52
→ RossRachel : 法幫助那些真正受傷的孩子。真正的教育改革,當然要 11/11 15:52
→ RossRachel : 從支持家長開始,讓他們有更好的方式教養,而不是只 11/11 15:52
→ RossRachel : 用一句『誰來尊重孩子』把問題簡化成道德二選一。你 11/11 15:52
→ RossRachel : 有發現你們的言論除了讓家長壓力更大之外,沒有什 11/11 15:52
→ RossRachel : 麼實質效益嗎? 11/11 15:52
→ jfw616 : 其實我蠻支持別人打小孩的. 11/11 16:27
→ jfw616 : 因爲看了很好笑,好像教訓猴子那樣 11/11 16:28
→ jfw616 : 尤其是有些打得很誇張的,當然當下不敢笑出來 11/11 16:28
→ jfw616 : 簡單地講叫八卦 11/11 16:29
推 hihappy : 尊重家長體罰.你真的知道自己在講什麼嗎? 11/11 17:22
推 RossRachel : 就尊重別人選擇的教育手段啊 11/11 17:30
推 hihappy : 家暴者都覺得自己在教育自己的小孩啊..你好尊重喔 11/11 19:50
推 RossRachel : 那就像說有些人打著『自由言論』的名義散佈仇恨,就 11/11 20:43
→ RossRachel : 能否定整個言論自由嗎?我們該譴責的是家暴本身, 11/11 20:43
→ RossRachel : 不是把所有懲戒或教育行為都貼上暴力標籤。 11/11 20:43
推 hihappy : 體罰就體罰了.以為包裝好就可以名正言順打了嗎.如 11/11 20:49
→ hihappy : 果覺得體罰很好.當初你小時候沒多打你幾下讓你考滿 11/11 20:49
→ hihappy : 分.是不是讓你覺得可惜 11/11 20:49
→ hihappy : 你一定是想多打個幾下一定會滿分吧..替你好可惜喔 11/11 20:50
噓 RossRachel : 支持體罰者通常主張的是「在特定情境下、有限度地作 11/11 21:19
→ RossRachel : 為教育手段」,而非「打愈多愈聰明」這種極端主張。 11/11 21:19
→ RossRachel : 先曲解別人立場,再攻擊那個被扭曲的版本。滿滿情 11/11 21:19
→ RossRachel : 緒的發言談正向教育,說服力就是先打個折... 11/11 21:19
噓 RossRachel : 打個比方,你現在就是把別人的主張打成「你認為吃 11/11 21:23
→ RossRachel : 藥可以治病,那你為什麼不整瓶吞?」 11/11 21:23
推 hihappy : 不然你的正確體罰到底是什麼情境.能說說嗎.熱咖啡 11/11 21:24
→ hihappy : 是什麼?一直要我們證明.這邊那麼多研究文章都視而 11/11 21:24
→ hihappy : 不見了.那你怎麼不先證明你的體罰到底是用在哪個時 11/11 21:24
→ hihappy : 候.小孩不上學先打到上學再說?而且你有找到研究證 11/11 21:24
→ hihappy : 明體罰是對的嗎?你說要找都沒看到耶.還說個熱咖啡 11/11 21:24
→ hihappy : .你的姿態比較高耶 11/11 21:24
→ dobedobedo : 我是沒有要辯,不過Ross大想說服別人可以真的找幾個 11/11 21:26
→ dobedobedo : 體罰有益於長期發展的文章來說就很有力了 11/11 21:26
推 gr1031 : 推Ross 不是每個家庭都具備同樣的教育條件 11/11 21:26
→ dobedobedo : 以目前的證據來說,體罰僅在特定條件下有短期益處 11/11 21:27
噓 RossRachel : 不然這樣吧,與其找論文,不如看看大家怎麼說。免得 11/11 21:33
→ RossRachel : 又陷入我不信你你不信我的無效辯論。 11/11 21:33
推 RossRachel : 這是黃醫師在2019年臉書上問大家,你們可以看看家 11/11 21:36
→ RossRachel : 長們怎麼說,你就會知道不要自以為站在道德至高點, 11/11 21:36
→ RossRachel : 去貶低別人的在有苦衷下的教育選擇 11/11 21:36
→ dobedobedo : 不是啊,大家怎麼想跟有沒有證據支持是不同的啊? 11/11 21:37
→ dobedobedo : 如果證據顯示這方式是在養小霸王,那大家怎麼想重要? 11/11 21:38
→ dobedobedo : 不是我不信你,是你貼的文章就不支持長期益處呀 11/11 21:39
推 hihappy : 2019年.而且還是調查意見而已.你是比爛嗎 11/11 21:39
→ dobedobedo : 科學研究如果實驗方法正確,哪有信不信的問題 11/11 21:40
→ dobedobedo : 所以我在閒聊問你有沒有看過自已貼的文章 11/11 21:41
→ dobedobedo : 就覺得你很矛盾怎麼會貼文章反駁自已? 11/11 21:42
噓 RossRachel : 你就是學院主義啊,不去考量現場當事人的意見,不 11/11 21:44
→ RossRachel : 溝通、不妥協,堅持只能朝你的理想結論走,那結論就 11/11 21:44
→ RossRachel : 是修法停留在草案... 11/11 21:44
如果不是照科學證據而都是依大眾意見走,那醫院做衛教做心酸的嘛?不就是希望讓大眾了解什麼東西好什麼東西對身體有害嗎?
推 hihappy : 體罰才是不溝通只想快速看到成果的行為 11/11 21:47
噓 RossRachel : 想快速看到結果,我不否認。但也一直強調搭配溝通, 11/11 21:58
→ RossRachel : 結果一直在扭曲他人主張、製造對立、散播仇恨,唉 11/11 21:58
→ dobedobedo : R大,原原Po先生的體罰是主張愈打愈聰明的(一分一下) 11/11 22:00
→ dobedobedo : 這已經不在你定義的正當體罰範圍了 11/11 22:00
→ dobedobedo : 再來要搞清楚,不是我要跟你辯論,是你硬要跟我辯論 11/11 22:03
推 yyvv : 你在這裡槓沒用,稍微有教養常識的人都知道體罰是不 11/11 22:05
→ yyvv : 懂尊重他人的錯誤示範,顯示施暴者的認知不足。你要 11/11 22:05
→ yyvv : 怎麼對待你的小孩你的自由,我要怎麼想也是我的自由 11/11 22:05
推 RossRachel : 的確是超出我定義,但還要看「社會通念」,部分人士 11/11 22:07
→ RossRachel : 比方說Jamo他們就對於少一分打一下有不同的見解, 11/11 22:07
→ RossRachel : 所以還是老話一句,覺得有踰矩就通報,但沒有踰矩 11/11 22:07
→ RossRachel : 的體罰,不用妖魔化,只為了實現個人零體罰的理想 11/11 22:07
→ RossRachel : 目標 11/11 22:07
推 yyvv : 你大可以去媽寶板宣揚你的「體罰OK論」,那大概率會 11/11 22:08
→ yyvv : 被噓爆,畢竟不是婚姻板 11/11 22:08
噓 RossRachel : 咦,引用我的話來反駁我的人,說不是來跟我辯的, 11/11 22:10
→ RossRachel : 有趣喔!! 11/11 22:10
→ dobedobedo : 我一開始發文對你話的引用是在強調我講的是父母的家 11/11 22:12
→ dobedobedo : 庭教育,不是學校教育 11/11 22:12
→ dobedobedo : 你後來自已來送頭,何樂不為?但你一直問A答B也沒意思 11/11 22:14
噓 RossRachel : 不知道為何要給人貼個學校教育者的標籤,然後再貼 11/11 22:30
→ RossRachel : 個沒有小孩的標籤,是因為可以先轉移焦點嗎??呵 11/11 22:30
→ RossRachel : 呵 11/11 22:30
推 reallurker : 連續的發作了 11/11 22:35
推 hihappy : 不是你一直提你是學校教育者嗎?不然我們會知道? 11/11 22:35
→ hihappy : 一開始你自己提.不就是想彰顯自己好棒是教育者嗎? 11/11 22:35
→ hihappy : 沒小孩就沒小孩.不能講喔 11/11 22:35
→ hihappy : 沒小孩提昌體罰要讓人知道啊.不然人家會以為你是身 11/11 22:38
→ hihappy : 體力行.還有自己一套的“正確”體罰 11/11 22:38
推 momomom : 所以到底有沒找到科研資料? 11/11 22:40
推 momomom : 小孩被打到全身顫抖大哭說不要 算是「正當體罰(? 11/11 22:43
→ momomom : )」範圍嗎? 11/11 22:43
推 norikko : 這題我會,爸爸打叫做合理管教,媽媽打叫做台女媳婦 11/11 22:53
→ norikko : 情緒化虐兒。 11/11 22:53
噓 RossRachel : 咦?我有在這一討論串提過我是學校教育者? 11/11 23:01
→ dobedobedo : 常逛板的都知道R大是老師吧?不是我給你貼標籤呀 11/11 23:05
→ dobedobedo : 做老師又不丢臉,幹嘛覺得別人給你貼標籤? 11/11 23:06
→ dobedobedo : 我一開始引用你是要強調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的不同 11/11 23:07
→ dobedobedo : 你覺得我針對你幹嘛? 11/11 23:07
噓 RossRachel : 不丟臉,只是我不喜歡別人用職業貼標籤,看看之前re 11/11 23:12
→ RossRachel : terk的文章,小學女老師被塑造成怎樣?既然標籤會 11/11 23:12
→ RossRachel : 讓討論失焦,如同像板上會用你沒小孩,貶低他人對育 11/11 23:12
→ RossRachel : 兒的觀點,那就別腦補別人的職業 11/11 23:12
噓 RossRachel : 之前還有人腦補我沒有結婚,說我沒有資格談論婚姻, 11/11 23:16
→ RossRachel : 要我離開婚姻攀板,挺莫名的XD 11/11 23:16
推 hihappy : 原原po你推文.你有講你是現場教育者啊.然後呢?標 11/11 23:32
→ hihappy : 籤什麼?最好笑是說我沒小孩.我家也不體罰我.但我 11/11 23:32
→ hihappy : 贊成體罰(.是別人家小孩死不完嗎 11/11 23:32
→ rainboii : 我妹小時候不喜歡去幼兒園,後來才發現是因為都被 11/11 23:32
→ rainboii : 關在教室沒有出去玩的時候(遊樂場還因為有小朋友 11/11 23:32
→ rainboii : 受傷關起來),那時候每天都看到我爸媽在跟她鬥智 11/11 23:32
→ rainboii : ,後來轉去一個有大草坪大樹的幼兒園,沒有再說不 11/11 23:32
→ rainboii : 去上課。原因很重要啊! 11/11 23:32
→ pirrysal : 整天一直連續噓才能對話,不知現實是太絕望了嗎? 11/11 23:32
→ offstage : 那我沒月經,但我支持月經假,不行嗎.... 11/11 23:40
→ offstage : 為什麼一定要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才能支持? 11/11 23:40
→ offstage : 沒被性騷擾過的人,就不能支持嚴懲性騷犯嗎 11/11 23:41
→ offstage : 有一種價值觀,叫做同理心。 11/11 23:41
→ offstage : 就是雖然自己沒經歷,但能理解其他有經歷過的人 11/11 23:41
→ offstage : 而並非凡事皆以自己本人的經驗為準 11/11 23:41
噓 RossRachel : 建議hi大你可以重看一次,然後要仔細一點,不然很容 11/11 23:45
→ RossRachel : 易會自己腦補... 11/11 23:45
→ hihappy : 喔所以你不是現場教育者喔.然後呢? 11/11 23:47
噓 RossRachel : 其實我也沒有想我的職業與否,是想提醒你們別人沒 11/11 23:55
→ RossRachel : 說的事,不要三人成虎,積非成是... 11/11 23:55
→ RossRachel : 相信就跟我的婚姻一樣,過一段時間後還是有人當薛丁 11/11 23:55
→ RossRachel : 格的貓在看XD 11/11 23:55
其實只是要做理念宣傳的話,你自己發篇文章就好了吧,沒必要一直在別人的文章底下狂噓。反正大家會自己採納自己覺得合理的意見。
如果有證據顯示體罰具有長期益處的話,這都很開放討論的。但是你一直問A答B,不累嗎?
的確像你舉的文章一樣,有條件的體罰(customary、non-abusive)具有一定的短期益處,但很明顯這就不是原PO家的狀況嘛。
※ 編輯: dobedobedo (103.98.86.251 澳大利亞), 11/12/2025 07:18:52
推 warmear : 跟立場堅定的人好像沒辦法開放討論,好像看到我爸 11/12 08:16
→ warmear : ,真難過現在的家長還有這麼多這樣想法的人 11/12 08:16
推 hihappy : ross才是最會積非成是.說要拿文獻出來.只拿網路少 11/12 08:17
→ hihappy : 數人民調.還沾沾自喜.只說你支持.網路大家支持.所 11/12 08:17
→ hihappy : 以你得來結論是大家都認同支持體罰?這才叫積非成 11/12 08:17
→ hihappy : 是.更好笑是你不是現場教育者.不打(未來的)小孩. 11/12 08:17
→ hihappy : 自身也不被家裡體罰.那你到底為什麼支持體罰?憑第 11/12 08:17
→ hihappy : 六感嗎?還是你要繼續找研究來證實你的“感覺”是 11/12 08:17
→ hihappy : 對 11/12 08:17
→ dobedobedo : 重點是要辯論也不看正方提供的資料,就在那邊說人野 11/12 08:24
→ dobedobedo : 雞研究沒有參考價值, 這對話真的很難下去 11/12 08:24
推 momomom : 人家的問題是"小孩被打到全身顫抖哭喊不要"算不算 11/12 08:40
→ momomom : 過度 但他會開始 我跟你說體罰齁~~~巴拉巴拉N百串 11/12 08:40
噓 RossRachel : 打個比方,用眼三十分鐘要休息十分鐘,這是學界共 11/12 09:11
→ RossRachel : 識,但是現實中會這麼做的不多。因為你要先承認理想 11/12 09:11
→ RossRachel : 和現實有差距,人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可控的,這也是適 11/12 09:11
→ RossRachel : 性揚才、因材施教、正向教育的初衷 11/12 09:11
→ dobedobedo : Ross 你還是沒搞懂醫院幹嘛做衛教嗎? 11/12 09:16
→ dobedobedo : 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但首先要有正確認知 11/12 09:17
→ dobedobedo : 你在糾結實做,但我提供的資訊其實就是衛教罷了 11/12 09:18
噓 RossRachel : 一直拿長期效應來背書,但重點是長期變化中,不可 11/12 09:20
→ RossRachel : 控的因素更多,所以更難證明因果性,不先承認科學 11/12 09:20
→ RossRachel : 的結果有限,結果只會走向另外一種封閉教育而已 11/12 09:20
唉,原文都貼給你幫你劃重點了還在不具因果性。如果有研究證實體罰有長期益處都很歡迎討論的嘛...像我說的,這裡講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而不是學校教育,教養策略當然要以長期影響為考量。
推 hihappy : 哈哈哈哈哈.ross真的好好笑 11/12 09:22
→ hihappy : ross你沒有贏喔.不過在意輸贏的只有你.所以要講給 11/12 09:23
→ hihappy : 你聽 11/12 09:23
※ 編輯: dobedobedo (103.98.86.251 澳大利亞), 11/12/2025 09:27:05
推 norikko : 他不是老師,因為顯然現場經驗極度缺乏,比較可能是 11/12 10:01
→ norikko : 是流浪教師那種吧 11/12 10:01
推 yyvv : 我一直蠻疑惑的,想說難道上下限可以差這麼多?! 11/12 10:08
噓 RossRachel : 這就是貼標籤後所產生的誤解,會開始覺得對方拿學 11/12 10:17
→ RossRachel : 校教育在錯誤類比,所以討論對方的出身,本身就是 11/12 10:17
→ RossRachel : 論證的謬誤之一 11/12 10:17
噓 eeee5566 : 連我被體罰長大的人都覺得ROSS不知道在公三小 11/12 10:18
→ eeee5566 : 慘, 但也點出一個在高壓環境的家長到底要怎麼 11/12 10:18
→ RossRachel : 更何況是莫須有的出身,那就更不應該了 11/12 10:18
→ eeee5566 : 花大量時間去陪伴&理解小孩 11/12 10:18
→ eeee5566 : 不可控的很多-->所以就還是要打-->立即見效 11/12 10:19
→ eeee5566 : 如果打小孩可以沒有後遺症就好了XDD 11/12 10:19
→ dobedobedo : 其實研究也提到了有條件體罰的短期益處,但有多少父 11/12 10:21
→ dobedobedo : 母體罰是在customary, non-abusive 情況下執行的? 11/12 10:21
推 momomom : 沒有證據支持的論證最搞笑了 11/12 10:24
→ bbbing : 數據有很多技巧性修正法,質疑數據的算法是很合理的 11/12 11:02
→ bbbing : 光是"體罰"兩個字就可以從論述看出假想的程度差距了 11/12 11:03
→ bbbing : 拍手背阻止小孩玩美工刀,說是打,然後會被讀成毒打 11/12 11:04
推 hihappy : 你這小孩幾歲啊?不能拿走美工刀就好了嗎?跑去大 11/12 11:06
→ hihappy : 馬路你先打再說還是先抱走到安全地方 11/12 11:06
推 yyvv : 為什麼小孩拿得到美工刀?你大人是不是要調整一下收 11/12 11:07
→ yyvv : 東西的技巧? 11/12 11:07
→ bbbing : 恩,你們說的真好 11/12 11:13
→ bbbing : 請問我說的小孩有沒有可能是上學要帶美工刀的年紀? 11/12 11:13
→ zzzxxxqqq : ..哪有那麼難 就問他為什麼想玩美工刀阿 11/12 11:14
→ zzzxxxqqq : 為什麼有危險阿 怎麼安全的使用美工刀阿 11/12 11:14
→ dobedobedo : bbbing拍手阻止美工刀研究也講了,customary的體罰可 11/12 11:15
→ dobedobedo : 以阻止當下危險,看短期益處,很難理解嗎? 11/12 11:15
→ zzzxxxqqq : 家長這樣就覺得該打? 看來對你們來養小孩真簡單阿 11/12 11:15
→ zzzxxxqqq : 拿走美工刀 -> 理解小孩想法 -> 教育小孩 11/12 11:16
→ bbbing : 是啊,其實我講的就只是阻止他玩而已,你看就會有人 11/12 11:17
→ zzzxxxqqq : 一堆神人覺得打下去就好了 笑死 11/12 11:17
→ dobedobedo : 我沒有否認Larzelere研究的價值呀,但我們講的是長期 11/12 11:17
→ bbbing : 抓著"打"字解讀成毒打了 11/12 11:17
→ dobedobedo : 策略,體罰本身就沒有益處呀 11/12 11:17
→ zzzxxxqqq : 阿就沒啥好打的阿 11/12 11:19
推 yyvv : 而且正向教養也不是追求完美,錯誤是學習的機會,重 11/12 11:21
→ yyvv : 點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要進步呀 11/12 11:21
→ dobedobedo : b大太小看學術研究了。數據跟算法講究的是可重製性, 11/12 11:23
→ dobedobedo : 你發的數據不可重製人家一定會發現好嘛 11/12 11:23
→ dobedobedo : 其中一篇文章被引用了九百多次,你覺得研究員都傻子? 11/12 11:24
→ dobedobedo : 又不是公司寫報告沒幾個審查沒被發現就算了 11/12 11:26
→ bbbing : 你講的我懂,但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11/12 11:28
→ dobedobedo : 還是你覺得支持有限體罰的研究就完美,反對體罰的研 11/12 11:29
→ dobedobedo : 究都偽科學? 11/12 11:29
→ bbbing : 非指你,很多引用者查到自己喜歡的數據後不會再追查 11/12 11:29
→ bbbing : 才會有那種一問這幾趴背後怎麼來的,開始東拉西扯 11/12 11:29
→ bbbing : 而且你這樣直接貼我說那樣就完美,這是我哪時說的? 11/12 11:30
→ bbbing : 你覺得這樣的討論方式很OK嗎? 11/12 11:30
推 yyvv : 我意思是你就算著急打了小孩,下次還是可以試著控制 11/12 11:32
→ yyvv : 自己的情緒,並沒有說體罰你的小孩就怎樣了 11/12 11:32
→ dobedobedo : 我並不是說你認為Larzelere的研究完美,而是你在質疑 11/12 11:33
→ bbbing : 拍打手背阻止玩美工刀,這在你眼中是情緒失控嗎? 11/12 11:33
→ dobedobedo : 體罰長期害處的數據同時卻不討論有限體罰的研究才說 11/12 11:34
→ dobedobedo : 讓你誤會先跟你抱歉 11/12 11:34
→ dobedobedo : 其實有其他手段可使用,不一定得拍打手背阻止吧? 11/12 11:40
→ dobedobedo : 那只是選項之一而己 11/12 11:40
→ zzzxxxqqq : 事實上就是有各種方法可以取代體罰 (無論輕重) 11/12 11:40
→ zzzxxxqqq : 我無法理解體罰仔在堅持甚麼 11/12 11:41
我認為是大眾對體罰的定義沒有共識。以下是普遍認為對體罰的定義
"the use of physical force with the intention of causing a child to experience
pain or discomfort to correct or punish a child's behaviour" (Rowland, Gerry, & Stanton, 2017; United Nations 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UNCRC], 2006)
重點是你有沒有使小孩感到痛苦的意圖(intention)。
以bbbing講的美工刀為例,在危險情況下下意識的打手背,這並不是出於使孩子感受痛苦的意圖去施行的。但是阻止了危險後打手背意圖使孩子感受痛苦達到教育目的就算是體罰,這樣應該就沒什麼好爭論的了吧?
→ dobedobedo : 一般會打大多也是著急了真的危險了下意識的動作吧 11/12 11:41
推 yyvv : 可以拿美工刀的年紀應該是可以溝通了 有點難想像 我 11/12 11:41
→ yyvv : 兒子拿剪刀剪東西我都覺得很正常 11/12 11:41
→ zzzxxxqqq : 沒有論文支持體罰對長期有益處 他們還是喜歡體罰 11/12 11:41
※ 編輯: dobedobedo (103.98.86.251 澳大利亞), 11/12/2025 11:47:09
→ zzzxxxqqq : 就是不想花心力而已 很忙我能理解阿 11/12 11:43
→ zzzxxxqqq : 偷偷打就好 來網路上大聲說很荒謬 11/12 11:44
→ zzzxxxqqq : 關起門來亂打沒人可以救你們小孩 但別來宣傳 很噁 11/12 11:45
→ tequila997 : 有當下的益處, 是不是要說人家短視近利? 11/12 11:53
→ dobedobedo : 其實有些人也不是來討論的,只是想等我們說錯話來找 11/12 11:54
→ dobedobedo : 題材而己 11/12 11:54
→ tequila997 : 其實關鍵在於什麼才叫益處? 又怎樣才算長期的益處? 11/12 11:54
→ zzzxxxqqq : 你打他跟把美工刀搶走 很好選吧 體罰仔就硬要尻一下 11/12 11:55
→ tequila997 : 以原原文的功課來說, 如果當下學習了, 這是不是 11/12 11:55
→ tequila997 : 益處? 他學的東西會不會跟他一輩子? 11/12 11:55
體罰對學習能力有負面影響,你都會看文章了不需要舉這種例子吧? 這樣只會顯得你是來抬槓的
→ zzzxxxqqq : 有危險就處理危險阿 要怎樣才會得出先打再說 11/12 11:56
→ zzzxxxqqq : 為了功課 打小孩 那我只能說盡量打吧 根本來槓的 11/12 11:56
→ zzzxxxqqq : 事實上就是永遠有比體罰更好的選擇 11/12 11:57
→ tequila997 : 譬如說? 11/12 11:58
→ zzzxxxqqq : 沒能力選 或是不想選 那就算了 別講太大聲 11/12 11:58
→ tequila997 : 照這人人上名校? 11/12 11:58
→ tequila997 : 事實就是沒有方法適用所有人好嘛 11/12 11:58
→ tequila997 : 吹個世上肯定存在著什麼 有啥意義? 11/12 11:59
→ zzzxxxqqq : 名校跟體罰到底有甚麼關聯 ...整天跳名校是在 11/12 11:59
→ tequila997 : 更別說 還有效率的問題 11/12 11:59
→ zzzxxxqqq : 2025年了 問AI就好 沒有那麼難的.. 11/12 11:59
→ zzzxxxqqq : AI覺對可以給你比打還好的選項 11/12 12:00
→ tequila997 : 連照這人人上名校都不敢講, 卻一直拿這來回答怎麼 11/12 12:01
→ zzzxxxqqq : 沒空打鍵盤 只想打小孩 那就去打吧 別講太大聲 很噁 11/12 12:01
→ tequila997 : 解決問題,或是一體適用所有人? 11/12 12:02
→ zzzxxxqqq : 就說了 你問AI就會得到比打小孩更棒的建議 11/12 12:02
推 yyvv : 如果家長希望小孩上名校的話正確作法是這樣,當然不 11/12 12:02
→ yyvv : 是每個小孩都可以上名校,上不上名校其實也沒那麼重 11/12 12:02
→ yyvv : 要 11/12 12:02
→ tequila997 : 你怎麼知道人家沒用過? 11/12 12:02
→ zzzxxxqqq : 這就是最簡單的萬解了 各種情境你都可以給AI 11/12 12:02
→ tequila997 : 一個不一定有效的正確做法?? 11/12 12:03
→ zzzxxxqqq : 對阿 AI 沒用阿 體罰很有用阿 你快用 11/12 12:03
→ tequila997 : 當你發現沒效, 還不想著換方式 而堅持這樣才正確? 11/12 12:03
→ zzzxxxqqq : 阿 你說你不打小孩??? 嗯 11/12 12:04
→ zzzxxxqqq : ai可以陪你換100種方式 選擇體罰就是噁或懶而已 11/12 12:04
→ tequila997 : 而對於無效最後的解釋是 反正沒效(沒上)也沒關係? 11/12 12:05
→ tequila997 : 套ZZ的說法, 這才叫做懶吧 11/12 12:05
→ zzzxxxqqq : 體罰仔們試過問ai嗎? 現身說法看看阿 我看多認真 11/12 12:05
→ zzzxxxqqq : 打當然最簡單阿 這也能槓喔 11/12 12:06
→ zzzxxxqqq : 那就繼續自己槓吧... 11/12 12:06
→ zzzxxxqqq : 連常識也要槓太累了 11/12 12:06
推 yyvv : XDDDDDDD 11/12 12:07
※ 編輯: dobedobedo (103.98.86.251 澳大利亞), 11/12/2025 12:12:56
推 momomom : 出生在貧窮家就要多被打 可憐吶 幫QQ 11/12 12:11
推 hihappy : 他們會說他們支持別人體罰.但他們沒體罰自己小孩 11/12 12:40
→ RossRachel : 我不抽煙,但我尊重人有抽煙的權利,簡單明瞭。 11/12 12:47
→ zzzxxxqqq : 笑死人 他們小孩權利在哪 11/12 12:50
→ zzzxxxqqq : 活該被打 因為我爸媽覺得體罰好棒棒 11/12 12:51
最後貼一下 Australian Institution of Family Studies 對於體罰的結論與建議:
"The acceptability, consequences and legality of using physical punishment
towards children are dependent on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 physical
punishment takes place. Research evidence to support any positive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punishment is limited, and the evidence on negative
outcomes is increasing. There are alternative disciplinary measures that can
be used."
人家說了能否接受要看情境,同時也警告你沒有證據顯示體罰有益處。有很多的替代方案可以使用來取代體罰。
Happy?
※ 編輯: dobedobedo (103.98.86.251 澳大利亞), 11/12/2025 12:56:29
→ zzzxxxqqq : 而且還有一堆不體罰的支持他們耶 一定是合理的吧 11/12 12:53
推 hihappy : 好笑的是香煙拿來跟小孩比.小孩這麼低賤嗎 11/12 12:56
推 momomom : 小孩跟香菸???? 11/12 13:00
→ momomom : 原來香菸會顫抖大哭說不要 11/12 13:01
→ RossRachel : 政府知道煙有害,有科學實證,印了非常多的標語來 11/12 13:02
→ RossRachel : 宣導,但還是持續在賣煙,樓上覺得是為什麼呢? 11/12 13:02
推 momomom : 小孩被打到全身顫抖大哭說不要 請問是不是過度啊? 11/12 13:04
→ RossRachel : 因為單方面談弊,或是利,不平衡就不會有共識,社會 11/12 13:04
→ RossRachel : 運作就是這麼簡單 11/12 13:04
→ RossRachel : 以前說會吵的小孩有糖吃,現在可能要改寫成會哭的小 11/12 13:06
→ RossRachel : 孩不用被罰 11/12 13:06
推 momomom : 小孩被打到全身顫抖大哭說不要 請問是不是過度啊? 11/12 13:06
→ zzzxxxqqq : 就說打之前問ai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就結束了 11/12 13:09
→ tequila997 : 不好說, 因為小孩光是犯錯被指正就可能哭到顫抖 11/12 13:09
→ zzzxxxqqq : 10個有9個根本就是瞎打的體罰仔 別在那立牌坊 11/12 13:10
→ zzzxxxqqq : 實務上不體罰就是可以辦到 2025年 問ai就好 11/12 13:10
推 momomom : "小孩念錯真的打他全身,小孩哭的全身顫抖大喊不要" 11/12 13:10
→ zzzxxxqqq : 你們是在捍衛這些人甚麼? 合理懶到直接打小孩 11/12 13:11
→ tequila997 : 原文內容, 有一個點是 A小孩被打, B還不怕 11/12 13:11
→ momomom : "小孩念錯真的打他全身,小孩哭的全身顫抖大喊不要" 11/12 13:12
→ zzzxxxqqq : 體罰就是有夠可悲的教養方式 不懂在槓啥 11/12 13:12
→ tequila997 : 不是捍衛合理懶到直接打, 而是你描述一個情境 11/12 13:12
→ tequila997 : 也就是打的人就是懶得用其他辦法 11/12 13:12
→ momomom : 原文 打全身 打到全身顫抖 11/12 13:12
→ zzzxxxqqq : 阿就沒有體罰仔現身說法 我做了100種嘗試才打小孩 11/12 13:13
→ zzzxxxqqq : 我真好奇他們做了甚麼努力 可以理直氣壯打小孩 11/12 13:13
→ tequila997 : 如果你認定那是過度打罵了, 在過度打罵的前提下當 11/12 13:14
→ tequila997 : 然不OK。 然而若是討論那是否過度打罵 11/12 13:14
→ tequila997 : 我是覺得光看文字敘述上無法判斷就是過度了 11/12 13:14
→ dobedobedo : T大想了解什麼情境體罰合理查查普通法判例不就好? 11/12 13:15
→ tequila997 : 以一些貼文來說, 用船槳沒造成傷害都沒被說是嚴重 11/12 13:16
→ tequila997 : 體罰呢 11/12 13:16
→ dobedobedo : 澳大利亞在體罰上的legislation皆遵循普通法 11/12 13:17
推 tequila997 : 我的想法是 如果當篇的體罰標準是N, 在N之下會造成 11/12 13:18
→ tequila997 : Y。 則在N之前的程度, 都難以說會造成Y的結果 11/12 13:19
→ tequila997 : 也就是不適合拿Y 來說未達N之前的體罰 是過度以至於 11/12 13:19
→ tequila997 : 造成Y的。 跟哪個國家的法律沒啥關係 11/12 13:20
→ tequila997 : 我在這邊提其他國家的法律也沒有意義 11/12 13:20
→ tequila997 : 另外我也說了, 法律的制定可能是為了避免那75% 11/12 13:21
→ tequila997 : 卻從來不是說體罰就會是過度且會造成後果的 11/12 13:22
→ dobedobedo : 其實你想要近一點的研究,Heilmann那篇你可以看看 11/12 13:23
→ dobedobedo : 其實法律會保留給體罰合法的空間就知道實務上是很難 11/12 13:23
→ dobedobedo : 避免的,但是也會不斷跟你強調他沒有益處,這就是衛教 11/12 13:24
→ zzzxxxqqq : 阿就沒有論文有證據體罰會有長期益處,光這樣就夠了 11/12 13:25
→ zzzxxxqqq : 跟你說打小孩沒證據有好處 你還硬要打是怎樣 11/12 13:25
→ hihappy : 他沒要打.他支持別人打.但他不打自己小孩.反正別人 11/12 13:26
→ hihappy : 小孩被打活該 11/12 13:26
→ zzzxxxqqq : 到底有甚麼一定要打的理由? 11/12 13:26
→ zzzxxxqqq : 實務上就是沒有 只是大人懶 11/12 13:27
→ tequila997 : 套你的方式阿, 這世上總有個理由? 為啥這時就不這 11/12 13:34
→ dobedobedo : 對啊紀律方法百百種, 說人無計可施才打不也在腦補嗎 11/12 13:34
→ tequila997 : 樣思考了? 11/12 13:34
→ tequila997 : 總存在個什麼, 好簡單 對嗎? 11/12 13:34
→ tequila997 : 至於 侷限性, 上面也有人提到了 11/12 13:35
→ tequila997 : 如果真的不行, 那就不行啊。 對於不想接受不行的人 11/12 13:36
→ tequila997 : 他就是會去想或是嘗試其他的辦法 11/12 13:36
→ tequila997 : 至於"長期益處的部分", 我是不知道光看到這句話 11/12 13:42
→ tequila997 : 會怎麼解讀。 但那主要是實驗設計是指 行為養成及 11/12 13:43
→ tequila997 : 心理健康層次。 卻不是討論短期成效及其衍伸的效果 11/12 13:44
→ tequila997 : 白話說 : 因為打罵教育而有的立即性效果, 並沒有 11/12 13:44
→ tequila997 : 被納入考量。 像是刷牙來說好了, 他避免了蛀牙 11/12 13:45
→ tequila997 : 然而避免蛀牙 對於行為養成及心理健康層次沒有長期 11/12 13:45
→ tequila997 : 益處。 11/12 13:45
→ tequila997 : 但就我來看, 那不能說明打罵教育沒用。 只是在限定 11/12 13:47
→ tequila997 : 的"長期益處"中, 沒有幫助而已 11/12 13:47
推 yyvv : 有打罵有用的證據嗎? 11/12 13:48
→ tequila997 : 那要看你所謂的有用是指什麼? 11/12 13:49
→ tequila997 : 以刷牙來說, 結果孩子刷牙了, 那算不算有用? 11/12 13:49
→ tequila997 : 這甚至不用文獻證明, 當下就能判斷了 11/12 13:50
→ dobedobedo : T大為何要忽略替代方案呀?有很多手段是不用打的 11/12 13:51
→ dobedobedo : 你不也在腦補體罰施加者己試過各種方法嗎? 11/12 13:51
→ dobedobedo : 刻意忽略其他可行性只講體罰成效,你是來抬摃的吧 11/12 13:53
→ dobedobedo : 你如果覺得體罰快速有效又無害就直說呀,裝中立幹嘛? 11/12 14:06
→ tequila997 : 沒有忽略替代方案阿。 以我自己來說 11/12 14:09
→ tequila997 : 我優先採取不打的方式, 但我不會認為這樣做就絕對 11/12 14:10
→ tequila997 : OK, 必須要觀察與調整。 所以若有需要打 也會是考 11/12 14:11
→ tequila997 : 量的方式之一 11/12 14:11
→ tequila997 : 舉例來說, 孩子目前還有做錯事 念他, 然後皮皮的 11/12 14:12
→ tequila997 : 還沒有做錯事, 念他, 他皮皮的說錯了又沒差~ 11/12 14:12
→ tequila997 : 快速有效無害 要建立在很多條件上, 光是有效(益處) 11/12 14:14
→ tequila997 : 就很難保證我們是在講相同的東西了 11/12 14:14
→ tequila997 : 所以還是基於文獻內容來說, 阿就合理的體罰對孩子 11/12 14:15
→ tequila997 : 的影響甚微阿 (基於該研究所指的內容) 11/12 14:15
→ tequila997 : 那這個甚微, 與你想達到的有效怎麼取捨就要看狀況 11/12 14:16
→ tequila997 : 了阿 11/12 14:16
→ dobedobedo : 以你舉的例子來說,念他兩次其實是同一種方法... 11/12 14:18
推 hihappy : 那你第三次就打了嗎? 11/12 14:19
→ tequila997 : 我不太懂你在說什麼, 一次就搞定了為什麼要兩次 11/12 14:19
→ dobedobedo : 『舉例來說, 孩子目前還有做錯事 念他, 然後皮皮 11/12 14:21
→ dobedobedo : 還沒有做錯事, 念他, 他皮皮的說錯了又沒差~』 11/12 14:21
→ dobedobedo : 念他就是同一個方法,你同一個方法用了兩次 11/12 14:22
→ tequila997 : 喔喔, "還有做錯事"是打錯了。 正確的是"還沒有做 11/12 14:22
→ tequila997 : 錯事" 11/12 14:22
→ tequila997 : 其實我覺得, 優先不採取打的方式 大家都沒意見的 11/12 14:24
→ dobedobedo : 說真的這種情況我覺得禁足都比打得有用... 11/12 14:24
→ tequila997 : 問題出在, 正向教育方式無效的情況下的替代方案 11/12 14:24
→ tequila997 : 然後 演變成總有種 適用的且屬於正向教育方式的方法 11/12 14:25
→ tequila997 : 包能對應到各種教育難題 11/12 14:26
→ dobedobedo : 這感覺講過很多次了:教養一般只會講原則,而非施行細 11/12 14:27
→ dobedobedo : 節,因為方法總是因人而異 11/12 14:28
→ tequila997 : 個人覺得...禁足比打還慘。 但也可能是對於天數和力 11/12 14:28
→ zzzxxxqqq : 誰跟你說一定要正向,也有其他作法阿 11/12 14:28
→ tequila997 : 道的理解不同 11/12 14:28
→ dobedobedo : 但是有些東西是底限,本來就盡量不要使用 11/12 14:28
→ zzzxxxqqq : 體罰就是最爛的 2025年 問AI啦 硬要槓 11/12 14:28
→ tequila997 : 所以你贊同其他負向的教育方式? 11/12 14:29
→ zzzxxxqqq : 誰說正向以外就負向 11/12 14:29
→ zzzxxxqqq : .. 11/12 14:29
→ tequila997 : 那就是我兩對於 正負向的定義不同拉 11/12 14:30
→ dobedobedo : T大對正向教養理解有誤吧?教養中也強調合理的紀律 11/12 14:30
→ dobedobedo : 又不是正向教養就不管教的 11/12 14:31
→ tequila997 : 應該說 我這邊講正向範圍很寬, 那只是要相對於被認 11/12 14:31
→ tequila997 : 為是負向的, 會對孩子施加痛苦的教育方式 11/12 14:32
→ tequila997 : 然而顯然ZZZ 他的比較窄, 而我覺得這只是定義不同 11/12 14:32
→ tequila997 : 其實有點懶得糾結這個部分 11/12 14:32
→ dobedobedo : 紀律中孩子的痛苦程度取決於 responsiveness 11/12 14:34
→ dobedobedo : 本來研究也證實high demanding/responsiveness要同 11/12 14:35
→ dobedobedo : 時進行, 對孩子長期發展是最有利的 11/12 14:35
→ dobedobedo : 但一堆人就得滑坡到不打=/=不管教 11/12 14:35
→ tequila997 : 打罵教育對我來說也是下策阿, 不會是優先選擇 11/12 14:37
→ tequila997 : 這基本上是大家的共識吧?! 11/12 14:37
→ tequila997 : 然而,就跟吃藥一樣, 有些人身體就是經不起補 11/12 14:37
→ tequila997 : 頂級藥消受不起, 就是比較差的才可以啊 11/12 14:38
→ tequila997 : 重點是選對方式, 及時調整吧 11/12 14:38
噓 RossRachel : 命題不對,答案當然不適切... 11/12 14:49
→ tequila997 : 所以我真的懶得扯AI 那一 part 11/12 14:50
→ tequila997 : 文獻至少大家看的是相同的東西 11/12 14:50
→ RossRachel : 但我不會拿ai當令箭就是了,因為問法不同你得到的 11/12 14:54
→ RossRachel : 答案就會不一樣。 11/12 14:54
→ tequila997 : 順帶一提, 追問是適度體罰 還是 放任教育的心理風 11/12 14:59
推 yyvv : 看來都不是理想育兒方案,怎麼不跟正向教養比? 11/12 14:59
→ tequila997 : 顯高, AI回答放任教育的風險高。 但我懶得貼了 11/12 14:59
推 zzzxxxqqq : 體罰只能跟不教養比較了 那還槓啥 11/12 15:00
→ tequila997 : 因為 適度體罰同樣不代表在所有情境下都比放任教育 11/12 15:00
→ yyvv : 看來都不是理想育兒方案,怎麼不跟正向教養比?順便 11/12 15:00
→ yyvv : 比較輕度體罰跟正向教養的長期成本 11/12 15:00
→ tequila997 : 好, 還是要依據適不適用來選擇阿 11/12 15:01
→ tequila997 : 有些人就是這樣,自己拿出來比較東西 還怪東怪西 11/12 15:01
→ zzzxxxqqq : 體罰就是最爛的那層 11/12 15:01
→ tequila997 : AI都跟你說不是了 11/12 15:02
→ yyvv : 沒怪啊,覺得你們好棒,終於肯用ai了!棒棒~ 11/12 15:02
→ tequila997 : 還是我們可以跳過AI這一part了? 11/12 15:02
→ zzzxxxqqq : 沒看到有人說是 有人說不是嗎 一樣爛啊... 11/12 15:02
→ zzzxxxqqq : 正向教養比看看啊 11/12 15:03
→ yyvv : 不然你們直接去跟ai槓好了 11/12 15:03
→ zzzxxxqqq : 看你怎麼弄出正向教養比較爛 11/12 15:03
→ zzzxxxqqq : 加油 11/12 15:03
→ tequila997 : 正向教育是優先選擇不是共識嗎? 為啥還要扯這個 11/12 15:03
推 zzzxxxqqq : 體罰就是最爛的 是我重點啊 11/12 15:05
→ zzzxxxqqq : 結果你們只能拉成跟不教養比了嗎 11/12 15:06
→ tequila997 : 那顯然只是在諷刺某人的AI用法吧~ 11/12 15:07
推 zzzxxxqqq : 我覺得ai是比較適合 問現在情境如何教養 11/12 15:09
→ zzzxxxqqq : 簡單講 絕對有比打人更好選擇 11/12 15:10
推 zzzxxxqqq : 2025年 不打小孩沒有很難... 11/12 15:11
噓 RossRachel : 不打小孩是沒有很難,但是不打小孩又要讓小孩社會 11/12 15:24
→ RossRachel : 化,就有難度了。 11/12 15:24
噓 RossRachel : 與公婆同住沒有很難,但是要與公婆同住且和睦相處, 11/12 15:32
→ RossRachel : 就有難度了。 11/12 15:32
→ RossRachel : 過於簡化命題,結果就是無法解決核心,站著說話不腰 11/12 15:34
→ RossRachel : 疼罷了 11/12 15:34
推 yyvv : 樓上可以先用ai檢查一下自己言論的可信度嗎?又在散 11/12 15:42
→ yyvv : 播跟事實不符的言論 11/12 15:42
其實我滿好奇,大家看到醫院衛教說吸煙有害健康,有這麼的的反應嗎?
那看到醫院衛教跟大家說,《體罰沒有證據顯示有長期益處》要這麼反感呀?
別忘了那些都是醫學期刊上的研究。
大家都知道實務上很難必免,但至少要有正確認知很難嗎?
以澳大利亞法規來說,就沒有禁止父母使用體罰,但得符合普通法裡的情境,就是給實務上留下的操作空間,但也同時宣導體罰無益處請盡量使用替代手段
※ 編輯: dobedobedo (58.165.63.240 澳大利亞), 11/12/2025 15:58:05
噓 RossRachel : 其實我們都知道體罰的成效是有限的,或說我們承認 11/12 16:14
→ RossRachel : 任何教育策略都是有利弊,不是萬能。關於民法1085 11/12 16:14
→ RossRachel : 條,你也用澳大利亞的範例,解釋政府給予父母管教上 11/12 16:14
→ RossRachel : 的彈性。那你單方面談體罰的弊,站在道德制高點去 11/12 16:14
→ RossRachel : 檢核別人是否有沒有適度,那就不公允了。 11/12 16:14
噓 RossRachel : 在指責別人沒有正確認知前,你可以重新翻閱一次整 11/12 16:21
→ RossRachel : 個討論串,反駁你人中,有哪一位有明確表態,體罰 11/12 16:21
→ RossRachel : 的長期益處大於正向教育,或是表態說用體罰管教就好 11/12 16:21
→ RossRachel : 不需要正向教育,若是沒有,那其實共識很簡單,就是 11/12 16:21
→ RossRachel : 去理解家長的在執行上的難處,在無法實質落實零體罰 11/12 16:21
→ RossRachel : 的情況下,去檢討家長有沒有零體罰的正確認知其實是 11/12 16:21
→ RossRachel : 很無意義的事… 11/12 16:21
→ tequila997 : 正是因為要有正確的認知, 而我覺得在 體罰沒有證據 11/12 16:30
→ tequila997 : 顯示有長期益處的部分, 許多人的解讀可能與研究本 11/12 16:30
→ tequila997 : 身所限定的範圍有很大的出入 11/12 16:30
→ tequila997 : 然而吸菸有害身體健康, 我覺得認知差異沒那麼大 11/12 16:31
→ tequila997 : 至少分得出重度吸菸者 與 輕度吸菸者的危害差別 11/12 16:34
→ tequila997 : 換個方式說, 當一個人說吸菸會得肺癌 11/12 16:44
→ tequila997 : 另一人跳出來說,只是輕度抽個一兩年風險仍低 11/12 16:44
→ tequila997 : 也不太會有人一直要盧下去吧? 11/12 16:46
噓 breathair : 一直在體罰肯定不好,怎麼不想想針對成人的體罰就是 11/12 16:54
→ breathair : 監獄服刑懺悔,還有新加坡的鞭刑。監獄沒用?鞭刑沒 11/12 16:54
→ breathair : 用? 11/12 16:54
你拿孩童跟成年人比,懶叫比雞腿?
→ RossRachel : 其實我舉吸煙當例子,只是想破除他們在討論時的盲點 11/12 16:56
→ RossRachel : 。為何尊重別人選擇的人自己也必須要做一樣的選擇, 11/12 16:56
→ RossRachel : 但他們應該也不理解支持跟尊重的差別吧 11/12 16:56
→ tequila997 : 他應該先檢討一下他自己所發AI貼圖被打臉的部分 11/12 16:58
→ tequila997 : 再來講別人是在散播錯誤言論吧 11/12 16:58
→ RossRachel : AI重度使用者,我已經用他的魔法對付他了,既然都 11/12 17:03
→ RossRachel : 樓上B大都提到這觀點了,我也來説説吧,教育目標有 11/12 17:03
→ RossRachel : 一層面是要讓孩童適應社會,若教育環境與社會環境 11/12 17:03
→ RossRachel : 脫節,對孩童不一定是好事… 11/12 17:03
噓 RossRachel : 社會的運作本來就不是『全宣導零處罰』,違規停車會 11/12 17:10
→ RossRachel : 罰錢車子會被拖吊,信用卡費遲繳影響信用點數,而 11/12 17:11
→ RossRachel : 社會不容許你有犯錯的機會時,第一次就會處罰,也 11/12 17:11
→ RossRachel : 不會因為你有負面情緒就不罰。在這樣的前提下,零處 11/12 17:11
→ RossRachel : 罰、零體罰,對於讓孩童適應社會的教育目標是無法達 11/12 17:11
→ RossRachel : 成的。 11/12 17:11
→ RossRachel : 我家旁邊有個公園,一堆人違停機車,就算請相關單 11/12 17:27
→ RossRachel : 位立告示牌說『公務車除外』,但還是有人違停。請 11/12 17:27
→ RossRachel : 里長和鄰居溝通,還是違停。最後報警開單個一兩次, 11/12 17:27
→ RossRachel : 違停就改善甚至消失了。成人的世界就是這樣運作的… 11/12 17:27
推 hihappy : d大你如果開一篇吸煙有害健康.某人會跟你辯到底.來 11/12 17:57
→ hihappy : 這裡就是要輸贏啦 11/12 17:57
※ 編輯: dobedobedo (58.165.63.240 澳大利亞), 11/12/2025 17:59:33
→ hihappy : 家庭教養有人看一半又開始新加坡鞭刑.文不對題.討 11/12 17:59
→ hihappy : 論什麼?! 11/12 17:59
推 hihappy : 那你違停被警察開單.他是不是順便打你手心.你才聽 11/12 18:04
→ hihappy : 得懂違停?跟你用講的沒用.要打手心.你才會懂是吧 11/12 18:04
推 momomom : 那個違停的一下車有被拖去打一頓嗎? 11/12 18:08
噓 RossRachel : 你的討論方向很奇怪,當開單懲罰已經有成效,那就 11/12 18:08
→ RossRachel : 不需要加重。現在應該是要討論當懲罰無效時,要使 11/12 18:08
→ RossRachel : 用何種策略還是加重吧? 11/12 18:08
推 hihappy : 所以你違停再犯第二次.警察就有權利打你頭教你? 11/12 18:10
噓 breathair : 某些人再槓也改變不了事實,成年人的體罰就是入監, 11/12 18:31
→ breathair : 監獄是法務部矯正署管的,所以理解體罰是行為矯正的 11/12 18:31
→ breathair : 一種手段,這也是事實。 11/12 18:31
→ breathair : 小孩子不管做了什麼都不能體罰,說真的,你家的孩子 11/12 18:31
→ breathair : 大家管不到也不想管,但無損棍子跟胡蘿蔔並用是常見 11/12 18:31
→ breathair : 的行為矯正跟常規教育,訓練培養,並且廣泛被證明有 11/12 18:31
→ breathair : 用的一種手段 11/12 18:31
推 norikko : …這是什麼「本來就是這樣」論證法XD 11/12 18:34
推 hihappy : ross你懂了上面的意思了嗎?要不要敲你的頭讓你思 11/12 18:34
→ hihappy : 想清楚一點 11/12 18:34
噓 RossRachel : 違規停車你們不能類化的話,那酒駕肇事如何? 11/12 18:38
噓 breathair : 要辯證,就舉出我說的哪邊有問題,而不是自己問A答B 11/12 18:41
→ breathair : ,被抓罰單怎樣怎樣,這只是在槓。既然只是在槓,沒 11/12 18:41
→ breathair : 辦法反駁,那也就無需再提更多的證明 11/12 18:41
→ foolwind : 孩童都能拿刀割喉了 為什麼不能跟成年人比 11/12 18:58
噓 breathair : 小孩跟成人比,懶覺比雞腿?對啊,你都說出事實了, 11/12 19:56
→ breathair : 輕微的體罰對小孩有用,對大人是無效的,所以大人的 11/12 19:56
→ breathair : 體罰是抓去關,最重還可以無期徒刑與世隔絕,而大多 11/12 19:56
→ breathair : 數小孩罰站就學乖了。 11/12 19:56
→ breathair : 小時候行為不矯正,長大只能硬吃刑法,你親自論證小 11/12 19:56
→ breathair : 孩體罰矯正跟成人體罰矯正刑度的差異 11/12 19:56
我覺得我可以多貼幾次:
"The acceptability, consequences and legality of using physical punishment
towards children are dependent on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 physical
punishment takes place. Research evidence to support any positive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punishment is limited, and the evidence on negative
outcomes is increasing. There are alternative disciplinary measures that
can be used."
我就問問,有幾個體罰者真的試過 alternative disciplinary measures?
正向教養又不是沒有大棒,誰跟你說大棒就必須得用打的?
一直說體罰最下策是共識,但很明顯就是很多人認為不打就不是紀律管教嘛。
一直拿被教歪的小孩來說嘴說不打不行。我就問原PO的小孩是不打就會去給人割喉的那種嗎?
※ 編輯: dobedobedo (58.165.63.240 澳大利亞), 11/12/2025 21:01:40
推 breathair : 理解你說的,體罰不是一切,其作用是有限的,你也承 11/12 21:01
→ breathair : 認會需要負向反饋是對的,那就不用爭論了,因為要用 11/12 21:01
→ breathair : 那種反向反饋,也就是那種體罰才有效,純屬個體差異 11/12 21:01
→ breathair : 。精神處罰或許更加有效,或更加殘酷,不在討論區間 11/12 21:01
噓 RossRachel : 都承認體罰是最下策的,那就代表那是可供參考的選 11/12 21:17
→ RossRachel : 項之一,也就是非常手段,那從頭到尾到底在跟尊重 11/12 21:17
→ RossRachel : 體罰的人爭論什麼? 11/12 21:17
→ dobedobedo : 說最下策不是我說的,是T大好嘛 11/12 21:19
→ dobedobedo : 我一直強調的是替代方案 11/12 21:19
→ RossRachel : 那你的替代方案是什麼? 11/12 21:22
→ dobedobedo : 都說了施行細節因人而異,你伸手牌也當太順了吧 11/12 21:24
推 hihappy : ross那你說什麼時後必須體罰.是你之前舉例不上學先 11/12 21:25
→ hihappy : 打再說嗎.因為家長要上班沒時間.所以先打上學嗎 11/12 21:25
→ hihappy : 他一直都這麼高姿態伸手牌 11/12 21:26
噓 RossRachel : 那我這樣回答吧,我沒有說不上學要打喔,我是覺得 11/12 21:29
→ RossRachel : 除了正向教養之外有替代方案,至於施行細節因人而 11/12 21:29
→ RossRachel : 異,在沒有違法與家暴之虞的前提下,予以尊重 11/12 21:29
推 breathair : 沒有啊,大家都同意負向反饋的需要,體罰只是一種方 11/12 21:30
→ breathair : 式,罰站 打手心,等等等等很多方式都是體罰,因人 11/12 21:30
→ breathair : 而異。當然除了體罰還有精神上的負向反饋,也會有用 11/12 21:30
→ dobedobedo : 先說說小孩不上學你怎麼處理呀?自已設的情境解法是? 11/12 21:30
→ breathair : ,只是我方或許覺得更加殘酷,那你提提比罰站打手心 11/12 21:30
→ breathair : 更加有用的反向反饋,而且不是體罰,有什麼不對?只 11/12 21:30
→ breathair : 是單純的:不行喔,小壞蛋。靠,這根本是鼓勵吧 11/12 21:31
→ dobedobedo : 我先說禁足其實是個不錯的方法,況且禁足其間又不是 11/12 21:32
→ dobedobedo : 禁閉,是可以跟小孩談心的時間 11/12 21:33
→ dobedobedo : 但這是我自已,家長本來就該摸索施行細節 11/12 21:34
→ dobedobedo : 小孩不上學我也分享了解法啦,ROSS你自已定的情境解? 11/12 21:35
推 breathair : 禁足也是體罰啊,監獄不也是禁足?你要歸類到精神罰 11/12 21:36
→ breathair : 也可以啦,體罰的重點不就是造成短暫的精神反向壓力 11/12 21:36
→ dobedobedo : 管教對孩子的影響,只要回應夠高,不一定都是負向的 11/12 21:36
→ breathair : 嗎?禁足造成的長期精神壓力或許更有效也是個體差異 11/12 21:36
→ breathair : 不是? 11/12 21:36
→ dobedobedo : B大你先去看我上面體罰的定義好嘛? 11/12 21:37
→ RossRachel : 你的禁足處分,是在趕出門的當下? 11/12 21:38
→ breathair : 沒有負向的矯正,那錯誤的行為怎麼用正向的教導進行 11/12 21:39
→ breathair : 矯正?我相信法務部矯正署,或是少年法庭很有興趣知 11/12 21:39
→ breathair : 道 11/12 21:39
→ dobedobedo : 拜託小孩不上學哪需要禁足。啊你的情境解在哪? 11/12 21:40
→ dobedobedo : 一個是父母進行矯正,一個是機構,差很多好嘛 11/12 21:41
→ dobedobedo : 有人要人分享細節,然後講了又要嘴,那你們試過替代 11/12 21:42
→ dobedobedo : 方案嗎? 11/12 21:42
推 breathair : 情境解就是用講的聽不懂,就動手啊,棍子加胡蘿蔔, 11/12 21:42
→ breathair : 猩猩跟猴子都教的會 11/12 21:42
所以你也承認嘛,你根本沒有想過替代方案。反正講不聽就該動手。
先到前面去看一下體罰的定義吧。這樣討論才能在同一個基準上。
→ breathair : 你的教的會只限於自己的小孩,其他的不你敢保證? 11/12 21:43
→ dobedobedo : B大you're late to the party.請看文章開頭Ross設的 11/12 21:43
→ dobedobedo : 情境及我的回覆 11/12 21:44
→ dobedobedo : 我們講的父母教養本來就是在教自已的小孩 11/12 21:44
→ dobedobedo : 我一直強調這裡講的教養都是親子教育,到底一堆人扯 11/12 21:45
→ dobedobedo : 刑法幹嘛? 11/12 21:45
※ 編輯: dobedobedo (58.165.63.240 澳大利亞), 11/12/2025 21:48:13
噓 RossRachel : 我不會單純做正向管教,我會做「環境結構控制」, 11/12 21:48
→ RossRachel : 需要我講細節嗎? 11/12 21:48
→ dobedobedo : 你定的情境解你當然該講細節啊,不然咧一直伸手牌喔 11/12 21:49
噓 RossRachel : 好喔,我想說講名詞你就懂。原則是我不會讓他覺得家 11/12 21:52
→ RossRachel : 裡是逃學的避風港,若第一次,我會請假一天,讓他寫 11/12 21:52
→ RossRachel : 一整天的測驗卷。當然我的方法別人不一定接受與適 11/12 21:52
→ RossRachel : 用,所以請尊重... 11/12 21:53
推 hihappy : 好好笑喔.我們說不體罰.ross堅持有家長必要的體罰 11/12 21:53
→ dobedobedo : 啊你不了解他不想上學的原因,問題沒解決啊 11/12 21:53
→ hihappy : 是存在.要大家尊重那些體罰的家長.然後舉例這情境 11/12 21:53
→ hihappy : 伸手要大家解..一堆人回他不體罰還有其他選擇.先了 11/12 21:54
→ hihappy : 解為什麼不上學才是主要的.r就沒有然後了.現在是不 11/12 21:54
→ hihappy : 是要複製不體罰者提出的解方了 11/12 21:54
噓 RossRachel : 我不會單純做正向管教,就是正向管教我也會做,你 11/12 21:54
→ RossRachel : 有看清楚嗎== 11/12 21:55
→ hihappy : 看了.更好笑..前面一直說就是有家長趕上班哪能隨時 11/12 21:56
→ hihappy : 請假.現在說你會請假.不過測驗卷真的蠻好笑的.謝謝 11/12 21:56
→ hihappy : 你提供.但我們不會採用 11/12 21:56
→ dobedobedo : 想先確認一下,Ross你有處理過「自已」小孩不想上學 11/12 21:58
→ dobedobedo : 的情況嗎? 11/12 21:58
→ dobedobedo : 一定要解決他不想上學的原因啊,其他都只是暫時性處 11/12 21:59
→ dobedobedo : 置而已 11/12 21:59
噓 RossRachel : 別人怎麼教育自己的小孩你們都有意見耶XD 11/12 22:00
噓 RossRachel : 不就說了,環境結構控制是短期,正向教育是長期, 11/12 22:04
→ RossRachel : 不會單純靠正向教育,若有人短期選擇打我予以尊重, 11/12 22:04
→ RossRachel : 我立場非常簡單... 11/12 22:05
噓 RossRachel : 就是因為無法一直請假,家長必須要有短期止損的策 11/12 22:09
→ RossRachel : 略,在突發衝突中討論長期處置,無疑是答非所問 11/12 22:09
推 breathair : 嘛,我是覺得結論很清楚了,大家都認同要有反向反饋 11/12 22:12
→ breathair : 就好了,程度不同而已,自家小孩自己顧,罰站,打手 11/12 22:13
→ breathair : 心,禁足,警察局,少年法庭,進監獄,程度高低不同 11/12 22:13
→ breathair : ,家長自己心中有數,不要一昧正向管教,怎麼死的都 11/12 22:13
→ breathair : 不知道就好了 11/12 22:13
噓 RossRachel : 另外,不要隨意介入他人的教育現場,尊重別人給予 11/12 22:17
→ RossRachel : 的反向回饋,這應該是共識 11/12 22:18
推 yyvv : 呵呵…那小心不要生到腦袋清楚的小孩,我婆婆只是在 11/12 22:25
→ yyvv : 想先生國小前用體罰的方式管教一陣子,絕對不是虐待 11/12 22:25
→ yyvv : ,因為後來他媽意識到體罰不好,就沒再使用體罰。我 11/12 22:25
→ yyvv : 先生可以記一輩子,而且跟他媽不親 11/12 22:25
→ yyvv : 在這邊胡說八道也不會改變事實跟教養趨勢。 11/12 22:26
→ yyvv : *在我先生 11/12 22:27
→ yyvv : 多虧他們不親,所以我沒有婆媳問題,一年回婆家的次 11/12 22:40
→ yyvv : 數0 11/12 22:40
推 hihappy : ross沒有小孩.結案 11/12 23:13
推 yyvv : 然後我先生還會模仿他媽打他那時的神態,您各位體罰 11/12 23:33
→ yyvv : 小孩的時候記得好看一點,不然在別人轉播的時候,看 11/12 23:33
→ yyvv : 起來會很滑稽。 11/12 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