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mista1130 : 頭推 11/01 13:32
推 marra : 頸推 11/01 22:06
推 aass5566 : 真冷清阿... 之前星期六晚上基本300人起跳的... 11/01 23:09
推 marra : 是嗎?幾年前啊? 11/02 04:06
推 WaLaGiGi : 我看最愛現在有爆的僅有兩個板,等等開善體的最愛看 11/02 18:22
→ WaLaGiGi : 看是不是其他板也很冷清 11/02 18:22
→ Alberto : 本來想貼寶媽版 但看了一下我們家孩子都超過4y了 XD 11/03 11:28
→ Alberto : 希望不要嚇到大家(? 11/03 11:28
推 RossRachel : 跟去年現在比起來,真的是沒落了許多,但可能也是好 11/04 16:40
→ RossRachel : 事? 11/04 16:40
推 amilkamilk : 有人在這個版反串??太意外了 11/04 20:14
推 RossRachel : 樓上,這板最愛反串的不是你嗎?XD 11/04 20:37
推 marra : 樓上,我認真覺得應該是馬克思大 11/05 02:01
推 dobedobedo : 樓上,我以為你說的是專噓國考哥的馬克 11/05 18:57
推 RossRachel : 樓上,以上板友伯仲之間、不分軒輊。 11/05 19:16
推 marra : 樓樓上,我說的是Max11大大 ^_^ 11/06 02:25
→ RossRachel : 雖有新文章,但是沒啥討論度,婚姻板真的沒落了... 11/07 23:18
→ marra : 又來一篇孩子教養的了,算是新議題 11/08 05:36
→ dobedobedo : 難怪很多人調侃Asian Difficulty,真悲哀 11/09 18:57
→ dobedobedo : 服從大於一切,長大了再來笑人怎麼不會獨立思考 11/09 18:58
→ dobedobedo : 看板會沒落不就槓精太多? 正常人都不想討論了 11/11 10:24
→ hihappy : 佩服樓上的耐心 11/11 12:31
推 RossRachel : 是嗎?我看來是你所謂的槓精激起了你和『正向教養 11/11 12:32
→ RossRachel : 唯一解』支持者的勝負欲,讓本板上熱門了。 11/11 12:32
推 RossRachel : 所以看事情的角度,一昧的把別人當成敵人,遇到問題 11/11 12:35
→ RossRachel : 都歸因成外部,才會讓思維停滯。而且這板熱絡,可 11/11 12:35
→ RossRachel : 能代表婚姻有狀況的的人變多了,你覺得是好事? 11/11 12:35
→ hihappy : 無能的家長才會體罰 11/11 12:36
→ hihappy : 有時間在這裡嘴.你趕快去找證明你說的體罰有益的研 11/11 12:37
→ hihappy : 究出來.不要空氣論證了 11/11 12:37
推 RossRachel : 我貼了,他說是AI寫的,然後請我去找本土的證據, 11/11 12:39
→ RossRachel : 我幹嘛陷入『自證陷阱』XD 11/11 12:39
推 dobedobedo : 你不是認可jamo大說的歐美研究都政治正確嗎? 11/11 12:41
→ dobedobedo : 我都貼了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給你了,要找不難吧 11/11 12:42
→ dobedobedo : 而且你自已貼的文章都有提到長期的負面影響啊 11/11 12:43
→ dobedobedo : 你到底有沒有看啊? 11/11 12:43
→ dobedobedo : 有限的體罰的確有短期益處,但長期正向影響幾乎為0 11/11 12:46
→ dobedobedo : 看文章不要斷章取義只聽自已想聽的 11/11 12:47
→ yyvv : 多虧了d大的耐心,有理有據的文章看起來就是舒服 11/11 12:47
→ dobedobedo : 不認可的部份就說人偽科學,那你的空氣論述是什麼? 11/11 12:48
→ hihappy : 自證?你最愛嘴我們自證給你看啊.d大給你一堆文章 11/11 12:51
→ hihappy : 還不看.結論你沒有贏喔 11/11 12:51
推 RossRachel : 其實不是說證明相關無法證明因果就是偽科學,而是 11/11 12:51
→ RossRachel : 不要為了宣揚主張,就自己上綱證據層次… 11/11 12:51
→ hihappy : 好好笑.你在說你自己嗎 11/11 12:53
→ dobedobedo : 其實我不想辯輸贏,我只是不希望2025還有人鼓吹體罰 11/11 12:55
推 RossRachel : 只知道相關性,不確定因果性,一樣是可以做預防,就 11/11 12:56
→ RossRachel : 跟癌症一樣。孩童在道德階段處於趨賞避罰階段,孩 11/11 12:56
→ RossRachel : 童沒辦法立刻清楚被處罰的原因,但會先從關聯性來 11/11 12:56
→ RossRachel : 改變自己的行為,沒錯吧?當然你要長期有效策略, 11/11 12:56
→ RossRachel : 正向教養肯定是最佳解,所以我沒有支持體罰唯一解 11/11 12:56
→ RossRachel : 啊,但部分人一直滑坡,呵呵 11/11 12:56
→ dobedobedo : 體罰或許是快速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法,但幾乎沒有長期 11/11 12:56
→ dobedobedo : 益處。短期益處以你貼的文章來說也得在有限的情況下 11/11 12:57
推 RossRachel : 現實中要零體罰,就是要有配套、要付出額外成本,這 11/11 12:58
→ RossRachel : 是問卷統計,不是我個人觀點喔… 11/11 12:58
推 hihappy : 這裡只有R在意輸贏 11/11 12:58
→ dobedobedo : 才會有成效 11/11 12:58
推 RossRachel : 所以不要站在象牙塔上,去譴責使用體罰的家長,那可 11/11 12:59
→ RossRachel : 能是當下情境的最佳解,你覺得他家暴,那就協助原po 11/11 12:59
→ RossRachel : 通報,我自己的文章中,我立場寫得很明確。 11/11 12:59
推 hihappy : 哇一直轉一直轉耶.你搞得我好亂 11/11 13:00
→ dobedobedo : 我給你的回應寫得很清楚了,教養研究一般只講原則, 11/11 13:00
→ dobedobedo : 不講細節,因為細節本來就是因人而異 11/11 13:01
→ dobedobedo : 但什麼是原則?原則就是有些事無論就不應該做 11/11 13:01
→ dobedobedo : 所以要求配套就跟要政府幫家長教養小孩一樣,巨嬰欸 11/11 13:02
→ dobedobedo : 但有一點我可以想到的是,強制最長工時呀 11/11 13:03
→ dobedobedo : 家長最缺的不就時間? 11/11 13:03
推 RossRachel : 你的原則是零體罰,我的原則是體罰是非常時期的非常 11/11 13:06
→ RossRachel : 手段,認知不同而已…至於有沒有逾越『合理範圍』, 11/11 13:06
→ RossRachel : 有量表可受公評,不是你我可以做出結論,去年政院就 11/11 13:06
→ RossRachel : 有提出修法了,那立法院為何不動作? 11/11 13:06
→ dobedobedo : 還是好奇問一下,Larzelere那篇文章你有看嗎? 11/11 13:12
→ dobedobedo : 不然怎麼會貼那篇研究自打嘴巴? 11/11 13:12
推 RossRachel : 簡單來講就是理想的政策說服不了家長嘛,再正向謹慎 11/11 13:13
→ RossRachel : 的家長在教育操作上就可能觸碰到輕度體罰的界線啊, 11/11 13:13
→ RossRachel : 到最後整個家庭教育現場變成是檢查每一個教育情境 11/11 13:13
→ RossRachel : 有沒有符合標準,你覺得這氛圍有往你理想的正向走 11/11 13:13
→ RossRachel : 嗎? 11/11 13:13
推 RossRachel : 如果今天罰跪是體罰,那罰站算不算體罰?如果今天罰 11/11 13:16
→ RossRachel : 站太久算體罰,那多久叫做合理罰站時數?如果罰站 11/11 13:16
→ RossRachel : 不行那靜坐可以吧,那如果孩童不願意配合靜坐,那你 11/11 13:16
→ RossRachel : 要該如何處理? 11/11 13:16
推 RossRachel : 當你把管教權設定在『零體罰』,你就會陷入如何定義 11/11 13:18
→ RossRachel : ,誰有資格定義的困境。 11/11 13:18
推 hihappy : 對啊我也覺得那篇根本不贊成體罰.理解力跟大家不一 11/11 13:22
→ hihappy : 樣 11/11 13:22
推 RossRachel : 當你能理解實務上的困難,你就能理解為何民法1085 11/11 13:25
→ RossRachel : 條,一直停留在『合理範圍』了 11/11 13:25
推 RossRachel : 我回答我有看過,你也不會相信,我說我有辦帳號,上 11/11 13:27
→ RossRachel : 台灣碩博士論文網看,你大概也不會信,所以就先解決 11/11 13:27
→ RossRachel : 我的提問吧 11/11 13:27
噓 dobedobedo : 你很愛以問答問欸?我想先知道你有沒有看你自已貼的 11/11 13:28
→ dobedobedo : 文章 11/11 13:28
推 RossRachel : 我有看過 11/11 13:28
→ dobedobedo : hihappy 他貼的那篇是支持有限度的體罰,但也有講到 11/11 13:29
→ dobedobedo : 長期的不良影響 11/11 13:29
推 RossRachel : Your turn 11/11 13:29
→ dobedobedo : 體罰各國定義可能也不太一樣,給你看澳大利亞的 11/11 13:30
→ dobedobedo : 有看過你不覺得你自打嘴巴?他都說了有長期不良影響 11/11 13:31
→ dobedobedo : 具體上只要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感受痛苦才叫體罰 11/11 13:32
→ dobedobedo : 靜坐反省會痛苦嗎?坐針氈? 11/11 13:32
→ dobedobedo : 所以實務上你必須先知道長期的影響是好是壞 11/11 13:33
→ dobedobedo : 口果長期下來證明體罰就是在養小霸王,那為何不禁? 11/11 13:33
推 dobedobedo : 我上次去波昂的時候看到公園的小水池旁石頭可以直接 11/11 14:24
→ dobedobedo : 走進水裡,我跟朋友開玩笑說在臺灣這公園就要被告了 11/11 14:25
→ dobedobedo : 感覺怎麼在國外大家靠自律可以解決的事情,在臺灣就 11/11 14:25
→ dobedobedo : 什麼都要別人來管你?有人在反省我們的教育方式出什 11/11 14:26
→ dobedobedo : 麼問題嗎? 11/11 14:26
→ marra : 連這兒也能吵 @@ 11/11 14:34
推 dobedobedo : 最後那個純屬我個人心得XD 11/11 14:41
推 hihappy : 沒小孩的支持體罰.還有說不打小孩但支持體罰.是不是 11/11 14:57
→ hihappy : 想害別人啊? 11/11 14:58
推 RossRachel : 丟石頭進水池這件事,其實說明的是「社會對公共風險 11/11 15:29
→ RossRachel : 的管理方式」,不是教育出了問題。德國容忍度高,是 11/11 15:29
→ RossRachel : 因為社會規範與法律責任明確;台灣較嚴,是因為公共 11/11 15:29
→ RossRachel : 安全與維護機制不同。拿這種制度差異來歸咎教育,真 11/11 15:29
→ RossRachel : 的只是將文化差異偷換概念成制度問題。 11/11 15:29
推 RossRachel : 然後我覺得你一直在混淆手段與目的,體罰強調「身 11/11 16:11
→ RossRachel : 體上的不適感」為手段,讓小孩學會服從是目的之一。 11/11 16:11
→ RossRachel : 過程中的反省強調「內化規範」,讓小孩學會尊重他人 11/11 16:11
→ RossRachel : 是目的之二。即使孩子在反省時覺得痛苦,那也是副作 11/11 16:11
→ RossRachel : 用,不是被教育者『刻意』施加的懲罰。 11/11 16:11
→ jocelyne24 : 整天就那些ID在那跳針 沒人氣是正常結果 懶得對話 11/11 16:16
→ jocelyne24 : 他們還會沾沾自喜覺得贏了 婚姻版被教育成功了咧 11/11 16:17
→ yyvv : 反正自食惡果的是他們自己 11/11 16:54
推 dobedobedo : 不是丢石頭進水池,是小孩可以直接從石頭走下水 11/11 17:09
→ dobedobedo : 沒有圍欄沒有警告牌,在臺灣不告死你公園管理處才怪 11/11 17:10
推 RossRachel : 看錯一個字,謝謝指正,但應該沒有影響我想表達的意 11/11 17:10
→ RossRachel : 思 11/11 17:10
推 hihappy : 我本來還以為我看錯哈哈.d大表達得很清楚啊.石頭那 11/11 17:18
→ hihappy : 段 11/11 17:18
推 dobedobedo : 文化差異很大一部份也是教育的成果,才會說教育是百 11/11 17:34
→ dobedobedo : 年大計 11/11 17:34
→ dobedobedo : 一個surpress individuality的教育方式, 最後再來怪 11/11 17:35
→ dobedobedo : 人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也要推給文化因素? 11/11 17:35
→ dobedobedo : 然後讓人自律不行,非得什麼都要人管。 11/11 17:37
推 RossRachel : 教育是原因之一,但不能當成唯一解釋 11/11 17:44
推 RossRachel : 美國麥當勞熱咖啡事件就能佐證你的錯誤解讀 11/11 17:46
推 RossRachel : 國外的「自由與自律」,是建立在完善法律制度,那是 11/11 17:50
→ RossRachel : 法律結構問題,不單純為教育導致。歐美社會不是更 11/11 17:50
→ RossRachel : 自律,而是更有制度化的責任邏輯。他們的「自律」是 11/11 17:50
→ RossRachel : 因為「他律」夠明確。反觀台灣的「他律」與「自律」 11/11 17:50
→ RossRachel : 非常模糊模糊,所以大家只好用「禁止」來防範風險。 11/11 17:50
推 hihappy : 你都打臉你自己耶.從小被打大的小孩就是因為被打, 11/11 20:15
→ hihappy : 就分不清楚自律阿.反正打了就安靜了.對腦袋空空的 11/11 20:15
→ hihappy : 大人來說多省事啊.小孩還是不懂為什麼做錯了.為什 11/11 20:15
→ hihappy : 麼會被打.只知道拳頭最大啦.但你不會懂的.你只會繼 11/11 20:15
→ hihappy : 續辯 11/11 20:15
推 RossRachel : 現在人不僅只拿相關性結論說話,連證據都不拿出來就 11/11 20:34
→ RossRachel : 可以以偏概全、假因果謬誤了XD 11/11 20:34
推 RossRachel : 假定反方「不會懂」,也其實不是真的在討論,而是在 11/11 20:37
→ RossRachel : 想在站在制高點作審判而已。教育的成功不是看誰的 11/11 20:37
→ RossRachel : 姿態高,而是看誰提升教育成效... 11/11 20:37
推 hihappy : d大打那麼多文章.你卻提熱咖啡?!這是什麼??小 11/11 20:38
→ hihappy : 孩喝熱咖啡嗎? 11/11 20:38
→ hihappy : 我覺得你姿態比較高耶.那多研究文章你都視而不見. 11/11 20:40
→ hihappy : 還一直要人家論證.你都拿空氣和熱咖啡.到底誰姿態 11/11 20:40
→ hihappy : 高啊 11/11 20:40
→ hihappy : 不認同請寄信給那個作者啊.d大都提供信箱了.人家又 11/11 20:42
→ hihappy : 不是用空氣寫論文 11/11 20:42
→ mark0204 : 我看到有人提"相關性","因果",卻前後不一,好好笑啦~ 11/11 21:22
→ mark0204 : 一下是"一樣是可以做預防",一下又"以偏概全"~~~ 11/11 21:23
推 snowtoya : 我是沒有覺得一定不能打罵小孩,可是考試沒考好就 11/12 06:44
→ snowtoya : 打這點,當然是父母太懶無誤。你要說小孩平常做了 11/12 06:44
→ snowtoya : 什麼很不好的事,父母懲戒就算了,但考試考不好又 11/12 06:44
→ snowtoya : 怎麼會是打就可以解決的?我兒現在上小學了,也是每 11/12 06:44
→ snowtoya : 週都在小考,考試考不好,要嘛不會,寫要嘛粗心。 11/12 06:44
→ snowtoya : 不會的就好好教到會,粗心的就讓小孩學會檢查,我 11/12 06:44
→ snowtoya : 還特別去問了gpt讓小孩學會檢查的小技巧。搞清楚問 11/12 06:44
→ snowtoya : 題在哪後對症下藥,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打小孩是要 11/12 06:44
→ snowtoya : 小孩學會什麼?讓小孩罰寫考試錯的部分都比打他有 11/12 06:44
→ snowtoya : 用10倍 11/12 06:44
推 dobedobedo : 我建議R大要辯論不要一直問A答B以問答問.這樣討論不 11/12 06:54
→ dobedobedo : 會在同一個平面上 11/12 06:54
→ yyvv : 他會拿他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理論來反駁你。除了這次正 11/12 07:10
→ yyvv : 向教養他完全不懂之外;有次講超我、本我,明顯他也 11/12 07:10
→ yyvv : 不懂那些概念,用得莫名其妙;更早還有什麼競爭型妥 11/12 07:10
→ yyvv : 協型,他不了解就發了一篇最後被c大糾正,中間還叫 11/12 07:10
→ yyvv : 人去看書。他叫別人去看書可以別人叫他去看書不行; 11/12 07:10
→ yyvv : 別人可以說資優班你不可以聞風起舞。我是覺得他本來 11/12 07:11
→ yyvv : 就沒有想要討論什麼事,只是想噁心人 11/12 07:11

→ dobedobedo : 然後會提虎媽很明顯就不懂什麼是權威型教養 11/12 08:11
→ dobedobedo : 這早就是學界共識對小孩長期最有利的教養方式了好嘛 11/12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