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ng56: 學特斯拉不好嗎? 11/12 17:22
→ segio: 和泰沒技術阿.你叫他研發不是欺負他嗎 11/12 17:23
→ segio: 為啥本田和三陽拆就拆.三陽就沒能力搞汽車. 11/12 17:24
→ segio: 就機車好學搞出了台灣兩陽而已. 11/12 17:24
→ mike1124109: 和:好險我壓對原廠好好代工就好 11/12 17:25
推 et3003: 但納的銷售很普阿 11/12 17:30
噓 kanaptt: 不管怎樣搞,誰CP高就買誰,管你怎搞,現在台灣就是被當 11/12 17:31
→ kanaptt: 盤子 11/12 17:31
推 kevin8847: 普是因為大家對納的印象就是爛 11/12 17:31
噓 s58565254: 裕隆就是挑剩的 垃圾菌還是垃圾 11/12 17:35
→ ilovedirk41: 小米三年四造出su 7 yu7請問裕隆造車五十年造出什麼 11/12 17:36
→ ilovedirk41: ? 11/12 17:36
推 iPadProPlus: 這就是賣 11/12 17:38
噓 s58565254: 台灣人最後還是選擇便宜又大碗的Toyota 11/12 17:39
推 kutkin: 鴻海之前也有跟人家合作大車 但普普 11/12 17:45
推 iceteeth: 對岸一堆新創車 電動車的世代不太一樣了 11/12 17:46
噓 flowerabby01: 垃圾菌的通路跟售服==怎麼聽起來還是垃圾 11/12 17:47
→ SC30mvp: 所以你開裕隆嗎 11/12 17:48
推 EMH: 八成是要換牌加價賣了啦 11/12 17:51
推 oollooll: 鴻是買納 又不是買裕 差很多 哪來的70年通路 11/12 17:53
噓 basacola: 不是笑裕隆 是笑納智捷這個品牌 11/12 17:54
推 AirCondition: 對啊,我在前面推文就一直在講經銷和維修體系這件 11/12 17:56
→ AirCondition: 事情,這不是鴻海的強項也不是現成馬上就可以弄好 11/12 17:56
→ AirCondition: 的,其實買起來最快,阿就一堆不理性的一直在酸裕 11/12 17:56
→ AirCondition: 隆我也無言 11/12 17:56
推 permanent27: 尼是不是在反串? 11/12 17:57
→ AirCondition: 裕隆再爛也是有它的經銷,還是大家都認為經銷都不 11/12 17:57
→ AirCondition: 用技術沒有know how? 11/12 17:57
推 david3033: MG剛進來也是賣到嚇嚇叫 根本沒人在乎他背後是上汽集團 11/12 18:00
→ david3033: 台灣大部份消費者都是看價格買車的 LOGO其次 11/12 18:01
→ TRYING: 我就問 把小米放進來 給它們原廠直營 都用你在地台灣人 11/12 18:03
→ TRYING: 做銷售 跟 保養廠 請問能不能幹死現在一狗票台灣車商老闆 11/12 18:03
→ TRYING: 就在這麼仇對岸 這麼看不起對岸的現實條件下 開放競爭 11/12 18:04
→ TRYING: 你TMD 車廠自己利潤抓老高 一天到晚在那邊保護千百個家庭 11/12 18:05
推 jason0814uj: 因為納這個LOGO已經臭到不能再臭,所以當然是笑裕隆 11/12 18:11
推 baddaddy: 是阿不然怎麼會需要買,鴻海就沒有,用買的是最快的方式 11/12 18:17
噓 gary82gary: 台灣是有多大?特斯拉那種銷售模式不會?要說裕隆值得 11/12 18:21
→ gary82gary: 學習的地方就跟HTC一樣,就是產品賣不好公司虧錢還不 11/12 18:22
→ gary82gary: 會倒 11/12 18:22
→ maplefoxs: 售後體系很難嗎?找個代理商就能解決的事要買一家車廠 11/12 18:22
→ maplefoxs: 笑死 11/12 18:22
→ maplefoxs: 你是在反串吧 一個車廠可以爛到只剩維修廠可以賣 11/12 18:23
推 WiLLSTW: 裕隆的問題是 他可是當年蔣中正連襟創立的公司 長期被國 11/12 18:23
→ WiLLSTW: 家灌溉 結果現在只有經銷體系可以吹 甚至還有中途加入的 11/12 18:24
→ WiLLSTW: 做的比他好太多 11/12 18:24
→ WiLLSTW: 你是要怎麼不酸 11/12 18:24
→ L78G: 就喜歡看人吹捧裕隆拉屎菌,還強強聯手 11/12 18:31
推 fuyuo1469: 覺得售後不重要啊和泰這幾年撒不知道多少開各種社 11/12 18:34
→ fuyuo1469: 區維修中心在鄉民眼中等於浪費錢嘍~這些錢果然還 11/12 18:34
→ fuyuo1469: 是拿來轉投資炒房回饋EPS重要吧~~ 11/12 18:34
噓 milkdog: 不用AI就不會寫文了嗎 11/12 18:40
→ a0916983116: 和泰在裕隆後面笑得很開心 11/12 18:40
噓 NowQmmmmmmmm: 鴻海需要裕隆?黑人問號 11/12 18:41
→ dslite: 看誰漲停就知道 11/12 18:44
推 zebra101: 蔣中正連襟?? 11/12 18:46
→ KSUGOD: 先把台灣市場吃下來(用價格制裁外來的) 再來談外銷 11/12 18:46
→ WiLLSTW: 靠邀 我記錯公司了 11/12 19:09
→ WiLLSTW: 但裕隆長期被國家灌溉是事實吧 11/12 19:09
噓 jansan: 工三小 11/12 19:12
推 ive711: 文章大致說的認同,但不認為這是強強整合。是弱弱抱團... 11/12 19:14
→ ive711: ...如果面對像你文章說的關稅中國車壓境,一樣是被電假的 11/12 19:14
推 torosome: 通路跟售後僅限台灣。鴻海應該是想外銷吧 11/12 19:23
→ GLUESTICK: 鴻海一直都有在併購其它公司 好像也沒怎麼在管有沒賺錢 11/12 19:31
推 sojay: 鴻海當然需要裕隆 不然自己搞銷售售後曠日廢時 直接用錢買 11/12 19:38
推 illidan7: 裕隆變成人家的ㄧ步棋 國際車廠也很多被鴻海統治 車業 11/12 19:41
→ illidan7: 跟科技業 兩個等級吧 11/12 19:41
推 Solyo: 去買NISSAN還比較好 11/12 19:56
推 kigo03070307: 新聞一出大家高潮 其實根本沒賣啊 股東還是裕隆跟 11/12 20:04
→ kigo03070307: 鴻海 11/12 20:04
推 wiyaaa: 鴻海是來學開車的 不是來開戰的 懂? 11/12 20:10
→ CORSA: 買NISSAN?!之前雷諾的前車之鑑還會有外企敢買嗎?! 11/12 20:10
推 sherrytw2: 別搞錯,鴻華那套底子是華創轉過去的,華創=裕隆的研 11/12 20:15
→ sherrytw2: 發中心 11/12 20:15
→ chrischiu: 鴻海不會造車喔,美國車廠早就賣掉了 11/12 20:19
推 dust999lin: 納智捷雖然被酸爆,但車子骨子裡的技術還是出自裕隆 11/12 20:20
推 i4hunter9: 大家都以為裕隆退場,其實是換個姿勢繼續在裡面啊 11/12 20:25
推 linwenoo: 鴻海要的是know-how,不是logo啦! 11/12 20:31
噓 elhazard01: 鴻華搞研發?很佩服這些業外人士對裕隆這麼有信心 11/12 20:32
推 catpupupu: 造車不是組手機,零件、供應鏈、售服體系都要搞懂 11/12 20:36
推 Phrodite: 說實話,能在台灣真的造得出車的,剩沒幾家 11/12 20:47
→ TepTep: 唉真想贏現代跟 kia 11/12 20:50
推 shyshyan: 能跟蘋果做生意的公司有需要擔心售服的銷售體系的建立 11/12 20:51
→ shyshyan: ?造車當然難啊 都是要花時間砸錢找人養人的 學現代跟k 11/12 20:51
→ shyshyan: ia挖人沒很難吧?難在要花時間掌握技術把車子弄出來 11/12 20:51
→ shyshyan: 真想要做 現在去中國挖人也一堆能挖阿 一堆公司倒閉破 11/12 20:52
→ shyshyan: 產 再去挖日產跟三菱的人 我就不信弄不出來 11/12 20:52
推 shyshyan: 車子要前衛要突破 挖中國人內捲出來的準沒錯 要可靠度 11/12 20:54
→ shyshyan: 品質 挖日本人就是了 11/12 20:54
推 timzzz: 華創以前就幫納智捷設計車,現在只是名字換鴻華而已 11/12 20:57
推 cherry777: 裕隆:我沒死,我只是換了個皮在活著 11/12 21:05
推 ss3617586: 一堆人罵裕隆,其實他們是台灣最後一個還有完整造車鏈 11/12 21:10
→ ss3617586: 的廠 11/12 21:10
推 permanent27: 在台灣不要想做品牌,市場就那麼小,除非靠外銷。 11/12 21:18
→ evolutiondav: 什麼強強整合,小強整合還差不多 11/12 21:22
推 peishan: 鴻海那邊技術有了,缺的是車廠底子,這才是雙贏 11/12 21:24
推 idkon: 裕隆沒有不見好嗎= =只是把研發跟生產整合起來變鴻華 11/12 21:24
推 Leesineyebad: 納智捷被罵沒關係,但華創那群工程師是真的有料 11/12 21:32
推 suughine: 台灣造車環境真的超難,連研發補助都不夠喝咖啡的錢 11/12 21:39
→ lesportac: 欸那個裕隆連螺絲供應都自己管,所以這叫整合 11/12 21:39
推 joice76x: 還在買Nissan人家日本就不想賣你台灣人 11/12 21:40
→ x20165: 我看fb納今年5月就資遣業務 11/12 21:45
推 n0412n0412: 劉董說「一起把市場做大」這句我挺,這才是共贏心態 11/12 21:49
→ n0412n0412: 。 11/12 21:49
噓 aaron5555: 所以鴻海有什麼技術?電池是自己的嗎? 還是馬達是自 11/12 21:53
→ aaron5555: 己的? 11/12 21:53
推 stevenbilly: 就不是退場,是內部垂直整合,換個名字繼續做車而已 11/12 22:00
推 zxpnnn: 整合≠被買,台灣人很愛把合作講成誰吃掉誰 11/12 22:01
推 DUFTON: 阿斗 台灣之恥終於退場 11/12 22:02
推 OAOtt9911: 我覺得整合完的裕隆更像汽車「集團」了 11/12 22:05
推 ddt73930: 和泰就是只想躺賺而已 11/12 22:05
推 bear0525: 鴻海自己組車試試看?沒有裕隆那條線你連零件都叫不到 11/12 22:10
→ bear0525: 啦 11/12 22:10
推 annier0318: 到底有沒有人看懂啊,這波是鴻海進補,裕隆當廚師, 11/12 22:23
→ annier0318: 雙方都吃飽才是真的。 11/12 22:23
噓 queen1983: 強強組合? 11/12 22:28
推 lotty2136: 裕隆還能造車這件事,本身就該給掌聲吧,台灣沒人敢做 11/12 22:35
→ lotty2136: 就是事實啊 11/12 22:36
推 Banana566: 整合不是壞事,至少比那些只拿補助卻造不出車的強多了 11/12 22:45
→ Banana566: 吧 11/12 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