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TT.BEST 批踢踢爆文 💬 八卦 Gossiping 😊 希洽 C_Chat 💰 股票 Stock 🏠 房屋 home-sale 🏀 美國職籃 NBA ⚾ 棒球 Baseball 👛 省錢 Lifeismoney 🚗 汽車 car 😡 政黑 HatePolitics 💻 電蝦 PC_Shopping 🥰 韓星 KoreaStar ✨ 英雄聯盟 LoL 🍿 電影 movie 🪖 軍事 Military 📡 通訊 MobileComm 🏀 台籃 basketballTW 🍼 寶媽 BabyMother 🇯🇵 日旅 Japan_Travel 🏭 科技 Tech_Job 👉 男女 Boy-Girl 👉 真香 CheerGirlsTW 👧 女孩 WomenTalk 👻 媽佛 marvel 💳 卡版 creditcard 👉 NS NSwitch 👉 PS5 PlayStation 👉 大氣 TY_Research 👉 婚姻 marriage 👉 台南 Tainan 👉 台中 TaichungBun 👉 Steam Steam 👉 高雄 Kaohsiung 👉 羽球 Badminton 👉 超商 CVS 👉 米哈遊 miHoYo 👉 iOS 👉 兄弟 Elephants 👉 日劇 Japandrama 👉 玄幻 CFantasy 👉 ES e-shopping 👉 WOW 👉 遊戲交易 Gamesale 👉 4X BaseballXXXX 👉 Lakers 👉 韓劇 KoreaDrama 👉 汽車買賣 CarShop 👉 機車 biker 👉 新竹 Hsinchu 👉 美保 BeautySalon 👉 串流 OTT 👉 歐美影集 EAseries 👉 手機交易 mobilesales 👉 健身 MuscleBeach 👉 MacShop 👉 Lions 👉 FGO FATE_GO 👉 中劇 China-Drama 👉 數位貨幣 DigiCurrency 👉 暗黑 DIABLO 👉 實習教師 studyteacher 👉 航空 Aviation 👉 藝文票券轉售 Drama-Ticket 👉 韓綜 KR_Entertain 👉 美妝 MakeUp 👉 速食 fastfood 👉 手錶 watch 👉 體適能 FITNESS 👉 攝影 DSLR 👉 Headphone 👉 嘻哈 Hip-Hop 👉 轉珠 PuzzleDragon 👉 美食 Food 👉 蔚藍 BlueArchive 👉 數位相機交易 DC_SALE 👉 筆電蝦 nb-shopping 👉 軟工 Soft_Job 👉 汪踢 Wanted 👉 台綜 TW_Entertain 👉 坂道閒聊 SakaTalk 👉 貓咪 cat 👉 日GO BabyProducts 👉 TypeMoon 👉 MLB 👉 職場 Salary 👉 臺劇 TaiwanDrama 👉 海賊王 ONE_PIECE 👉 PMGO PokemonGO 👉 國營 Gov_owned 👉 碧航 AzurLane 👉 家電 E-appliance 👉 布蘭德 Brand 👉 DMMG DMM_GAMES 👉 贈送 give 👉 神魔 ToS 👉 銀行服務板 Bank_Service 👉 原創 YuanChuang 👉 期權 Option 👉 重機 SuperBike
各位版上的前輩大家好, 小弟最近在規劃長期投資時,遇到了兩種似乎互相衝突的觀點,想請教大家的看法。 觀點一:周冠男教授的「自動複利」與「避稅」說 我有關注到周冠男教授的分享,他推薦買「不配息的0050連結ETF」(或類似的累積 型ETF)。 理由 1 (複利): 這種ETF會把股息自動再轉入投資,投資人完全不用動手,長期下 來的複利效果非常驚人。 理由 2 (稅務): 他還提到一個重點,不配息, 代表投資人「沒有股利收入」,因此不需要繳納股利所得稅,也不會被課到二代健保 補充保費。這對高所得族群或股利大戶非常有利。 觀點二:AI 建議的「領息節稅」說 我後來去詢問 Gemini 他卻提出不同看法。 AI 說:如果買不配息的ETF,等於是放棄了台股股利每年「8.5% 的可扣抵稅額」 (上限8萬元)。 AI 建議:應該買會配息的 0050,領到股息後,再「手動」把股息買回去。 這樣做同樣能達到複利效果,而且還可以額外享受到股利的節稅優惠。 我的疑問:(已加入我的情況) 這兩種說法都各自有道理,但似乎適用於不同的人, 讓我有點混亂。 周教授的「理由2」(避稅、避二代健保)我理解, 但小弟我並非高所得族群,所得稅率不高,對我來說,「避稅」的好處好像很小, 反而 AI 提的「8.5% 抵稅額」更實用, 想請教版上的前輩們,如果像我這樣的「非高所得」投資人, 以「長期總報酬最大化」為目標: 1. 是否「領息(0050) + 手動再投 + 賺8.5%抵稅」 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2. 還是說,「自動複利」的優勢(例如省事、無摩擦成本)仍然大到足以蓋過 那 8.5% 的稅務優惠? 3. 「手動再投入」的複利效果,真的會因為「手續費」或「買入的時間差」 而明顯輸給「自動再投入」嗎? 謝謝大家解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5.218.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62743939.A.326.html
joestoman : 領R再定期定額進去R 11/10 11:06
wr : 我不知道不配息基金會怎麼扣稅 11/10 11:09
chinaeatshit: 領息是現金流 再投入要承擔投資風險 11/10 11:09
HiHiCano : 沒工作的話當然領息 有工作會算所得稅 就不領息 11/10 11:12
HiHiCano : 另外買不配息基金管理費超高 又不是股票市場 11/10 11:13
wr : 阿你就每年8萬吃到滿 剩下不配息就好啦 11/10 11:13
HiHiCano : 每年要配到96萬用光8萬額度0050要買滿3000萬喔 呵呵 11/10 11:15
schrei : 你有這麼多本再來煩惱 11/10 11:18
sqen1024 : 配息只是左手換右手 11/10 11:18
boogieman : 看你年紀 你年輕輕還能等待幾輪股市V轉你就買市值 11/10 11:19
boogieman : 型這種的 11/10 11:19
boogieman : 如果你年屆退休已經等不了幾個七年翻一倍的就加大 11/10 11:19
boogieman : 放在高股息領息支應生活 兩邊只是看年紀調整比例 11/10 11:19
abc0922001 : 你如果所得稅率是5%,那領息完再投入也不錯 11/10 11:21
abc0922001 : 想東想西你不如各50%,拖的這段時間時間複利都浪費 11/10 11:22
abc0922001 : 兩萬八不買,你要等到三萬再買嗎 11/10 11:23
saiya : 真的,突破盲腸, 謝謝大家的意見要吃滿8萬也太難了 11/10 11:23
milk830122 : 連台積都在季配了 熱門的都有配啊 11/10 11:24
kusotoripeko: 如果已經老到判斷力差,那領股息就好 11/10 11:25
kusotoripeko: 巴菲特也得服老阿 11/10 11:26
rambobook : 我覺得 已經不是避不避稅的問題 而是在於 你需要 11/10 11:26
rambobook : 用錢時 賣股換錢後的負報酬你會不會痛 11/10 11:26
kusotoripeko: 雖然他躲崩挺厲害的 11/10 11:26
tedcat : 重點是所得稅率12%以內的, 一般薪水族, 領股息賺 11/10 11:27
tedcat : 那個8.5%額度,然後自己手動買回去 11/10 11:27
rambobook : 我自己是存00878 目前存了5年 一邊用錢 一邊股利再 11/10 11:29
rambobook : 投入 老實說 就算是負的領到的股息都能cover掉現 11/10 11:29
rambobook : 在的報酬 我的成本21.86 11/10 11:29
Horn5201 : 分散風險 懂的就懂 11/10 11:30
rambobook : 我覺得0050比較像是我的基金操作 哪天你真的要用 11/10 11:30
rambobook : 錢 就算是負報酬你也要覺得不會痛啊 11/10 11:30
rambobook : 反正高買 低也買 風險就是 你要用錢賣股時 正報酬 11/10 11:31
rambobook : 或負報酬能能不能扛住自己的心態 11/10 11:31
maplefff : 台灣沒資本利得稅, 累積型的抵扣額是無限 11/10 11:33
maplefff : 然後你在意8萬的抵扣額? 11/10 11:33
as6633208 : 領息節稅是美國的制度,台灣領息反而要繳稅 11/10 11:33
rambobook : 避不避稅我覺得無妨 自己本身是有月月捐獻 我能 11/10 11:33
rambobook : 賺 國家扣我無所謂 但資源也請國家好好分配 11/10 11:33
as6633208 : 領息節稅是for美國本地人不for海外投資的台灣人 11/10 11:35
chinaeatshit: 美國要繳資本利得 不能混為一談吧 11/10 11:45
marojack : 我全都要 11/10 11:50
marojack : 配息和不配息的兩個都買 只是比例差吧 11/10 11:50
redcarp0702 : 賣股就是領息 不用傻傻的去買會配息的 11/10 12:06
adort : 手動再投入不就等於單筆加碼 11/10 12:06
IanLi : 這每個人情形不同,可不可以多自己思考一下,不要 11/10 12:08
IanLi : 只抄AI匯總資料,搞得一知半解... 11/10 12:08
Sinchiest : 一般人根本不用擔心這問題 11/10 12:10
kload : 都分配給友友了 這就是你期待的好好分配 11/10 12:12
dogalan : 台股資本利得免稅 領息雖然有扣抵額但跟不領息的比 11/10 12:13
dogalan : 根本沒省到吧 11/10 12:13
YumingHuang : ETF先看內扣 11/10 12:19
hiris : 正二不配息,去研究一下 11/10 12:20
Kobe5210 : 假提問真廣告 11/10 12:23
jagarandy : 選2就是國家感謝您無私的奉獻,想不通就請先詳讀所 11/10 12:28
jagarandy : 得稅法14-1條 11/10 12:28
timTan : 上面有說,台灣沒有資本利得稅。8.5趴沒用 11/10 12:29
jagarandy : https://i.imgur.com/1h0EhyM.jpeg 11/10 12:35
jagarandy : 你的抵稅額是從股利分配前預先扣繳10%裡面來的,然 11/10 12:38
jagarandy : 後扣了10%只讓你抵8.5% 11/10 12:38
saiya : 資質駑鈍 思考兩天了沒有結論才斗膽上來問一下 11/10 12:39
hotdogmc : 配息要繳所得真的低能 11/10 12:51
jasperhai : 個人是重現金流 但小心現在的補充保費 11/10 12:51
windalso : 你沒有其他收入嗎 11/10 12:52
saiya : 上班族有收入阿,是想拿部分資金做分散風險 所以研究 11/10 13:01
bala045 : 還是無腦0050好了 11/10 13:01
saiya : 一下ETF 結果看到兩種不同說法 11/10 13:02
rebel : 有收入不夠花嗎?沒有的話其實你不缺現金流阿 你只 11/10 13:07
rebel : 是想要滿足安全感 但那是最有利的選擇嗎 11/10 13:07
descent : 綠角有分析 元大台灣卓越50ETF連結基金, 11/10 13:16
descent : 建議看過再決定, 可能不是表面上你想的那樣 11/10 13:16
descent : 要考慮的元素蠻多的 11/10 13:17
descent : 最好的還是 0050, 006208 直接不配息 11/10 13:17
Ray1018 : 我覺得你當債蛙可能比較好 11/10 13:19
saiya : 感謝descent大, 看完了果然很有幫助 謝謝 11/10 13:21
saiya : 新手上路..債蛙部分還要學習一下 XD 11/10 13:23
CDIAMOND : 不要 11/10 13:25
galleon2000 : 每個人需求不同 風險承受能力不同 沒有標準答案 11/10 13:53
jason0512 : 不用刻意提到周冠男吧 11/10 14:09
saiya : 因為我看到就他在講不要配息.. 11/10 14:12
jack1218 : 嫌稅繳太少才要配息 11/10 14:29
robber1234 : 想這麼多幹麼,你是有多少錢買 0050 11/10 14:44
robber1234 : 認真說投不了多少錢不要想東想西 11/10 14:45
kenfu0402 : 所得稅5%的領股息划算,12%不划算 11/10 14:54
loking : 意思是繳稅有到8萬 才須考慮要不要領滿96萬股利嗎 11/10 15:14
saiya : 應該是像7樓大大說的有買滿3000萬的0050才來考慮 11/10 15:39
wallowes : 所得稅5%級距的人,因為股利可抵扣8.5%稅,所以說你 11/10 16:52
wallowes : 領到的股利(54c)可以退(8.5-5)=3.5%的錢回來,如果 11/10 16:52
wallowes : 殖利率用5%算,要買到可抵扣上限8萬元,大約要買到1 11/10 16:52
wallowes : 800萬,但5%級距的人會有1800萬也是蠻弔詭的 11/10 16:52
wallowes : 但假如你是12%級距的人,你領到的股利(54c),反而要 11/10 16:54
wallowes : 多繳(12-8.5)=3.5%的錢出去,這就是差異 11/10 16:54
jagarandy : 先有三千萬再來考慮這種事情的確也是沒說錯 11/10 17:05
joe0934 : 當然選不配息,你配出來扣費用自己再買入又扣費用 11/10 22:46
joe0934 : ,傻了喔 11/10 22:46

💰 股票 Stock 版:熱門文章

💰 股票 Stock 版: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