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TT.BEST 熱門專區 💬 八卦 Gossiping 😊 希洽 C_Chat 💰 股票 Stock 🏠 房屋 home-sale 🏀 美國職籃 NBA ⚾ 棒球 Baseball 👛 省錢 Lifeismoney 🚗 汽車 car 😡 政黑 HatePolitics 💻 電蝦 PC_Shopping 🥰 韓星 KoreaStar ✨ 英雄聯盟 LoL 🍿 電影 movie 🪖 軍事 Military 📡 通訊 MobileComm 🏀 台籃 basketballTW 🍼 寶媽 BabyMother 🇯🇵 日旅 Japan_Travel 🏭 科技 Tech_Job 👧 女孩 WomenTalk 👻 媽佛 marvel 💳 卡版 creditcard 👉 NS NSwitch 👉 PS5 PlayStation 👉 大氣 TY_Research 👉 婚姻 marriage 👉 台南 Tainan 👉 台中 TaichungBun 👉 Steam Steam 👉 高雄 Kaohsiung 👉 羽球 Badminton 👉 超商 CVS 👉 米哈遊 miHoYo 👉 iOS 👉 兄弟 Elephants 👉 日劇 Japandrama 👉 玄幻 CFantasy 👉 ES e-shopping 👉 WOW 👉 遊戲交易 Gamesale 👉 4X BaseballXXXX 👉 Lakers 👉 韓劇 KoreaDrama 👉 汽車買賣 CarShop 👉 機車 biker 👉 新竹 Hsinchu 👉 美保 BeautySalon 👉 串流 OTT 👉 歐美影集 EAseries 👉 手機交易 mobilesales 👉 健身 MuscleBeach 👉 MacShop 👉 Lions 👉 FGO FATE_GO 👉 中劇 China-Drama 👉 數位貨幣 DigiCurrency 👉 暗黑 DIABLO 👉 實習教師 studyteacher 👉 航空 Aviation 👉 藝文票券轉售 Drama-Ticket 👉 韓綜 KR_Entertain 👉 美妝 MakeUp 👉 速食 fastfood 👉 手錶 watch 👉 體適能 FITNESS 👉 攝影 DSLR 👉 Headphone 👉 嘻哈 Hip-Hop 👉 轉珠 PuzzleDragon 👉 美食 Food 👉 蔚藍 BlueArchive 👉 數位相機交易 DC_SALE 👉 筆電蝦 nb-shopping 👉 軟工 Soft_Job 👉 汪踢 Wanted 👉 台綜 TW_Entertain 👉 坂道閒聊 SakaTalk 👉 貓咪 cat 👉 日GO BabyProducts 👉 TypeMoon 👉 MLB 👉 職場 Salary 👉 臺劇 TaiwanDrama 👉 海賊王 ONE_PIECE 👉 PMGO PokemonGO 👉 國營 Gov_owned 👉 碧航 AzurLane 👉 家電 E-appliance 👉 布蘭德 Brand 👉 DMMG DMM_GAMES 👉 贈送 give 👉 神魔 ToS 👉 銀行服務板 Bank_Service 👉 原創 YuanChuang 👉 期權 Option 👉 重機 SuperBike
※ 引述《zizou (DIE....)》之銘言: : 講這麼多專有名詞 : 其實就是和我一樣 : 被特斯拉和馬斯克騙了 : 不要誤會 : 阿北我是買過兩台特斯拉才發現 : 全自動駕駛的重點根本就是: : 出了事誰要負責 : 不要跟我說什麼端到端, 無保護左轉, 全視覺 : 糾結這些就是被話術 : 這麼多年過去了 : 如果全自動駕駛真的能行 : 特斯拉和馬斯克唬了這麼多錢後 : 至少至少在高速公路上....至少 : 總可以負責任地說出了事我負責 : 我賠得起 : 但做不到 : 特斯拉車上這麼多鏡頭 : 電腦算力這麼強 : 他一定預估過這樣的成本 : 自動駕駛一定會在高速公路這種簡單場景 : 讓你不用扶方向盤 : 甚至公司承擔這個責任 : 這一天我在買了兩台特斯拉後 : 深深覺得3年5年可能都做不到 : 所以可能是這樣 : 馬斯克才故意倒行逆施 : 這樣就可以把自己唬爛騙錢的行為 : 合理化到政治立場的問題 關於有人說Tesla FSD 不敢負責和躲在L2 講這話的大多沒翻過最新的聯邦草案。事實正好相反 現在的監管根本不是放你亂跑,而 是先逼車廠把 AI 的考卷寫到滿分,再強制他們買到動輒千萬美金的無過失保險,兩張證 書都拿齊,方向盤才有資格真正消失。 先看第一張考卷。NHTSA 去年端出的《AV STEP》草案直接點名:廠商必須把模型在「情 境庫」的通過率送進政府資料庫,連同實車脫網紀錄一起交。草案條號 597.500(e) 明白 寫着 scenario-based test data 要包含實車和模型 十萬筆邊界工況跑不過,你車就別想申請全自動。同步修訂的 FMVSS 155 也補了一刀, 條文 597.204 指定:偵測到關鍵故障必須在三秒內完成最小風險動作,簡單講,就是三 秒內把車靠邊或停穩,做不到直接不及格。除此之外,政府還用 Standing General Orde r(49 CFR ? 573.10)規定:只要你的系統出現失效或事故,二十四小時內就得上報事件 細節 第二張證書是保單。很多人以為自駕車沒人揹責,但 SAE J3018 早把話講死 當 ADS 在開車時,對外安全責任就在系統方。加州 DMV 給無人車發營運執照前,會要求 至少五百萬美金的無過失險;Waymo 和 Cruise 實際簽的是一千到三千萬美元。未來 Tes la 真要把 Robotaxi 放上街,也得照這個層級買。保險業不是善男信女,它們會拿政府 要求的通過率、失效統計去算精算表;模型分數不好,保費直接嚇死人,車廠自然不敢冒 進。 這也是為什麼端到端 AI 現階段多半還維持「人監看模式」。車廠要先用量產車收集海量 長尾資料,把情境通過率磨上去,同時壓低失效率,好讓下一版軟體能跑過官方測試;考 卷沒滿分、保費還天價的時候,最划算的選擇就是讓駕駛手還放在方向盤上,繼續當資料 收割機。等到通過率和 MRM 都達標,保險公司願意降價,車廠自然就會把方向盤拔掉, 那時責任也已經寫在保單裡,乘客根本不用管「L 幾」。 所以別再說什麼「沒規則、沒責任」了。真正的現狀是,政府把尺換成了「模型表現+硬 體冗餘」,保險公司把帳簿對在「真實事故率」。AI 自駕現在最怕的不是管太鬆,而是 作業沒做完就被考倒。 而模型表現詳細說明如下 1. 場景通過率(Scenario Pass-Rate) NHTSA 在 AV STEP 的附錄裡列了一張龐大的情境庫,包含夜間無燈行人、施工錐連續變 道、非對稱圓環、手勢交警等等。廠商必須拿自己的模型跑模擬+封閉試車場: 草案草稿把「大量損失」類場景的通過率門檻訂在 99.2%; 一般場景門檻是 97%。 模型每 OTA 一次就得重跑。不是達標一次就萬事 OK,而是持續達標 任一版本跌破線, 監管就能強制降級或下架。 2. 真車事故/脫網統計 光模擬不夠,NHTSA 透過《Standing General Order》要求所有 Level 2+ 車隊實時上報 「失效或需要人介入」的事件。加州 DMV、英國 DVSA 也公布過參考值: 致命/重傷事故率 人類水準 0.2 蛂]約百萬英里 0.5 起以下); 安全員急接管要低於 每千英里 0.05 次。 一旦真車統計拉高,保險公司立刻把保費往上調模型再漂亮,商用費率撐不住也只能退場 。 3. 失效後最小風險動作(MRM)成功率 FMVSS 155 草案直接規定: 故障/感知失信後 3 秒內 必須進入穩定停車或低速避險, MRM 成功率要達 99.99%(一年 8760 小時允許的失敗不超過一小時)。 這不只是軟體 KPI,還要結合硬體冗餘──雙煞車 ECU、備用電源、雙線束。達不到就屬 於「模型分數不好」+「結構分數不好」,兩邊都扣分。 判分機制怎麼落地? 1. 廠商端:封閉場 + 雲端模擬跑足所有草案場景 → 數據打包進「安全 報? 2. 監管端:抽查重跑關鍵場景;定期審核 SGO 事故資料,看是否高於人 類? 3. 保險端:對照官方事故頻率表,把風險係數寫進保費。跌破線→費率飆 升 度直接上天。 所以所謂「模型分數不好」,不是拍腦袋說你不行,而是任何一條線(場景、實車、MRM )掉下門檻,保險跟監管兩道閘門就同時關;方向盤想拔都拔不了。 L2、L3 這種 過時SAE 標籤在新的遊戲規則下早已只是備註,真正決勝的是模型分數和風 險定價。 順帶一提,大家動不動就拿 SAE L0~L5 來當聖經,其實那份表格是 SAE International 旗下的 On-Road Automated Driving (ORAD) Committee 自 2014 年起編的白皮書—not 法規。這是一個 200 多人、自願性質的工作小組,成員組成大概是: 傳統車廠工程師:GM、Ford、Toyota、Honda …佔近一半。 Tier-1 供應商:Bosch、Continental、Aptiv、ZF 等感測/制動廠。 保險與測試實驗室:IIHS、Underwriters Labs、Exova。 政府旁聽員:NHTSA、Transport Canada、UNECE 技術代表列席觀察。 少量學界顧問:像 CMU 的 Philip Koopman、密大 Bryan Reimer 這類功能安全/人因研 究員。 (可見 SAE 官方 ORAD 頁面 & J3016 修訂報告——“global experts in driving auto mation technology and safety”) 也就是說,這群人九成都來自「傳統汽車安全/機電背景」,主要長項是 ABS、ESC、ISO 26262 這種硬體功能安全;深度端到端視覺 AI 並非他們的專業。更重要的是,J3016 原版發布時(2014)深度學習還沒攻進自駕決策,整個分級假設的是模組式架構與人-車 交替接管。難怪到了 2024 – 2025,E2E 神經網路冒頭,這張表就顯得跟不上連 NHTSA 自己都在 AV STEP 裡說要重新檢討分級適用性。 所以別把 SAE L2/L3 當最後審判;它本質是 「傳統汽車工程師的分類工具」,而不是政 府立法,更不是衡量現代 E2E 模型安全性的標尺。真正決定你能不能拔方向盤的,是上 面那兩張硬證——模型成績單 + 無過失保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19.16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46845098.A.3F3.html
roseritter : 推 不確定風險也就這幾種有限解法05/10 10:49
roseritter : 另外 政府要能訂出這些標準 就算配合民間 官員也要05/10 10:49
roseritter : 有料才行 05/10 10:49
ssarc : 請問那中國是怎麼監管自駕車的?05/10 10:53
※ 編輯: LimYoHwan (111.249.19.160 臺灣), 05/10/2025 11:01:22
a95641126 : 那個人是在台灣 買了2台特斯拉 05/10 11:01
a95641126 : 台灣特斯拉有自動駕駛功能嗎?05/10 11:01
a95641126 : 沒有吧?05/10 11:01
a95641126 : 所以我根本看不懂他在說什麼 05/10 11:01
a95641126 : 美國的特斯拉基本上都可以當無人計程車 不用司機了 05/10 11:02
a95641126 : 6月特斯拉會用新版model y做無人計程車營運 駕駛座 05/10 11:03
a95641126 : 不放司機 05/10 11:03
a95641126 : 代表所有新版y都有L4能力05/10 11:03
willism : 推!改個版,就會被保險公司/政府禁運的行業,無人05/10 11:12
willism : 計程車營運商/車廠還有投資價值嗎 05/10 11:12
美國 NHTSA 的 AV法規草案(AV STEP)已經明列: 模型更新後,需重新提供測試結果與安全保證資料。 包括 simulation pass rate、edge-case 覆蓋率、critical disengagements 解析等等 。 沒通過測試,車廠不得升級部署,不等於禁運,而是留在通過驗證的舊版繼續跑。 AV STEP 提供了一個靈活且以數據為導向的框架,鼓勵製造商在更新自動駕駛系統時,主 動提交相關安全評估資料,以確保新版本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4015394 : 特斯拉賣一台車才賺8000美金 05/10 11:18
d4015394 : 如果是營運無人計程車 一台車每年可以賺10萬美金以05/10 11:19
d4015394 : 上05/10 11:19
※ 編輯: LimYoHwan (111.249.19.160 臺灣), 05/10/2025 11:23:26
willism : 無人計程車公司Q1上線營運,Q3依真實數據重算費率 05/10 11:20
willism : ,保險公司調漲保費,風險高就被政府停業;Q3車廠 05/10 11:20
willism : 改好模型送審;隔年Q1政府放行,隔年Q3保險公司重 05/10 11:20
willism : 算風險後降保費,營運初期這類狀況會頻繁發生? 05/10 11:20
d4015394 : 無人計程車模型安全性只會愈來越高 05/10 11:21
d4015394 : 只要能營運 安全性幾乎已經過了基本門檻 05/10 11:21
d4015394 : 客機剛被發明的時候 也被認為是危險性很高的交通工 05/10 11:22
d4015394 : 具 05/10 11:22
willism : 安全越來越高沒錯啊,但營運初期三不五時被停業個05/10 11:22
willism : 半年一年的,保費只漲不跌,背後資金不夠早垮了05/10 11:22
這制度對整個自駕產業確實很殘酷,因為它不再靠 PPT 或 demo 而是每升一級都要拿出 實績模型得跑過模擬、交出 edge case、show 出失效怎麼處理。不行,就不能 OTA,直 接留在上一版。 但也正因為這麼硬,真正有底子的公司才能脫穎而出。 像 Tesla 現在在幹嘛? 它不是嘴上說 AI,它是真的用幾百萬台車在跑資料、自己訓練模型,還搞了一個超大規 模的訓練中心(Dojo + 一堆 H100)。每一版模型要上車,都得先交出 simulation 成績 單、失效處理報告,如果哪一版沒比前一版更穩,不給你 OTA,直接打回去。 這種制度之下,小公司真的會頻繁出事因為你模型不透明、架構複雜、保險公司跟監管單 位根本不知道你怎麼決策。就像 Cruise,一出事,馬上被叫停。 但像 Tesla 這種一開始就自己訓練模型、自己建 infra,又全流程記錄,反而更有能力 適應這種「改版就要重考試」的制度。
d4015394 : 那時的人 很多有錢人認為客機不安全 寧願搭船05/10 11:23
d4015394 : 能夠通過初期營運的廠商 基本上很難被停業 05/10 11:23
d4015394 : 會被停業的 連開始收費都有問題05/10 11:23
d4015394 : 根本進不到營運階段 05/10 11:24
d4015394 : 至於你去討論你私人用特斯拉能不能自駕05/10 11:25
d4015394 : 根本不是重點 05/10 11:25
d4015394 : 私人用能自駕又不代表特斯拉可以大賺05/10 11:26
willism : 這問題就像你要買波音,還是買聯合航空公司股票,T05/10 11:26
willism : esla是哪一個?05/10 11:26
d4015394 : 你加入特斯拉計程車網路後 能夠自駕就行了05/10 11:26
d4015394 : 特斯拉自駕技術是世界龍頭啊05/10 11:27
d4015394 : 而且在未來10年內 大概沒有自駕技術可以贏特斯拉05/10 11:28
d4015394 : 獨門生意 05/10 11:28
willism : 車廠 vs. 計程車業者,先想一下你到底是看好哪一部 05/10 11:29
willism : 分 05/10 11:29
d4015394 : 自動駕駛就是先看計程車啊05/10 11:33
d4015394 : 傳統車廠也沒本事做出自駕 05/10 11:33
d4015394 : 一定是自駕計程車先發展 接下來才是自駕私人車05/10 11:34
d4015394 : 為什麼 因為只有自駕計程車營運成熟的城市05/10 11:34
d4015394 : 才會開放讓你的自駕私人特斯拉 可以真的完全睡覺 05/10 11:35
willism : 不要迴避問題,你看好自駕,到底是看好車廠,還是(05/10 11:35
willism : 自駕)計程車業者?05/10 11:35
※ 編輯: LimYoHwan (111.249.19.160 臺灣), 05/10/2025 11:36:34
d4015394 : 自駕計程車特斯拉透過營運 先把特定區域做局部優化 05/10 11:35
d4015394 : 訓練 05/10 11:35
d4015394 : 我看好特斯拉 特斯拉不是車廠 05/10 11:36
d4015394 : 所你們還搞不清楚特斯拉的佈局 05/10 11:36
d4015394 : 無人計程車 就是在為 無人私人車 鋪路 05/10 11:36
d4015394 : 無人計程車在每個城市營運= 在每個城市做局部優化 05/10 11:37
d4015394 : 等營運幾年後 會遇到情況都優化完畢 05/10 11:37
d4015394 : 比方說在德州已經營運幾年計程車 都沒問題05/10 11:38
d4015394 : 就會開放特斯拉車主在德州可以 不需要監督的自駕05/10 11:38
d4015394 : 然後紐約 加州 一路慢慢開放05/10 11:38
d4015394 : 特斯拉現在的自駕 是通用模型 全世界都可以跑 05/10 11:39
d4015394 : 但是要真正無監督自駕 還需要各地的本地化訓練 05/10 11:39
d4015394 : 特斯拉自駕=家醫科 各地訓練=各地專科=各地老司機 05/10 11:40
d4015394 : 你開放台灣老司機去紐約開車 前幾天一定也開不好 05/10 11:41
d4015394 : 通用模型在全世界都可以開 但是不會達到老司機程度05/10 11:41
d4015394 : 自駕計程車 就是 可以進一步讓他變成各地的老司機 05/10 11:42
willism : 你還是在迴避問題,自己這段回覆再想一下,uber的05/10 11:43
willism : 母公司是叫特斯拉嗎?05/10 11:43
d4015394 : uber跟無人計程車有什麼關係 你還在迴避問題 05/10 11:44
d4015394 : uber一年花多成本再支付司機薪資 05/10 11:45
d4015394 : 加州計程車司機一年可以賺10萬美金以上 05/10 11:45
d4015394 : 那你uber賺得錢都拿去養司機了 這公司有什麼前途05/10 11:46
willism : 還是你預期特斯拉剛跨入計程車事業,立刻會打垮現 05/10 11:46
willism : 有的業者?還是特斯拉從此不賣車給 uber, grab 駕 05/10 11:46
willism : 駛? 05/10 11:46
d4015394 : 特斯拉幹嘛賣車給uber 特斯拉自己就有叫車軟體了 05/10 11:46
d4015394 : 無人駕駛為什麼需要賣車給uber駕駛 05/10 11:46
d4015394 : 無人駕駛 就是使用空氣當作駕駛 就行了 05/10 11:47
d4015394 : 特斯拉可以賣車給uber駕駛去開有人計程車 05/10 11:47
d4015394 : 無人計程車 一定是特斯拉自己爽 幹嘛給uber爽05/10 11:48
d4015394 : 幫uber價低成本嗎 又不是傻逼05/10 11:48
d4015394 : 只有加入特斯拉叫車app的車 可以啟動無人駕駛05/10 11:48
ru04hj4 : 無人車外送+計程車 05/10 11:49
d4015394 : 你要加入uber 那就一年花10萬美金請司機去開車 05/10 11:49
d4015394 : 只有加入特斯拉叫車app的車 可以啟動無人駕駛 05/10 11:50
d4015394 : 加入grab uber 你的特斯拉並不能啟動無監督自駕 05/10 11:50
d4015394 : uber會倒閉 根本不看好 還要請每年花10萬請真人司機05/10 11:53
willism : 我能做自駕車=我能做好自駕計程車服務,我會養牛擠 05/10 11:53
willism : 乳=我有本事在市場賣出大量牛奶05/10 11:53
d4015394 : 這10萬省下來 公司可以賺多少錢啊05/10 11:53
d4015394 : 有自駕技術 才能做好 自駕計程車服務 05/10 11:54
d4015394 : 連自駕技術都沒有 你連進場資格都沒有 05/10 11:54
d4015394 : 自駕計程車這塊只有一家廠商 那就是壟斷 05/10 11:54
d4015394 : 做得好不好不重要 因為是壟斷05/10 11:55
d4015394 : 沒有競爭者 05/10 11:55
d4015394 : 一年10美金萬是幾隻iphone 05/10 11:56
willism : 光泉沒有養牛,沒不懂養乳牛技術,連在市場賣鮮乳 05/10 11:56
willism : 的資格都沒有! 05/10 11:56
cityport : 這裡看得懂英文的沒多少人..叫他們看原文根本不可能 05/10 11:56
CAFEHu : 全自駕終究會完成,總結真香end 05/10 11:57
d4015394 : 沒有自駕技術的廠商 要如何經營自駕計程車XD 05/10 11:57
d4015394 : 光泉沒有養牛 但很多人會養牛 讓光泉去賣牛乳05/10 11:58
d4015394 : 但是全世界只有特斯拉做得出L4自駕05/10 11:58
d4015394 : 如果特斯拉不給你牛 你去哪裡賣牛乳啦05/10 11:58
laidarshin : get,優文 05/10 11:59
d4015394 : 特斯拉就自駕界的台積電 05/10 11:59
Arsenalhenry: 推推 05/10 12:00
aixiiae2005 : 乖乖買就好為什麼要一直講解== 05/10 12:01
aixiiae2005 : 看得懂就懂看不懂的就等估值追,一直要說服不同面向05/10 12:02
aixiiae2005 : 的 05/10 12:02
aixiiae2005 : 不累嗎05/10 12:02
CAFEHu : 特粉劍魔:說的好像人駕比自駕會負責,回答我!loo05/10 12:03
CAFEHu : k at my eyes 05/10 12:03
greedypeople: 話說tsla最新的APP更新好像已經直接加入叫車功能了 05/10 12:05
greedypeople: 但要說競爭者我覺得也不能小看zoox跟waymo啦 05/10 12:06
CAFEHu : 那些不懂自駕的,講的好像人駕都沒有天天在爆炸05/10 12:06
willism : 原來全世界只有tesla做得出L4自駕,那Benz 2022年 05/10 12:07
willism : 通過的L4是啥? 05/10 12:07
Mercedes-Benz 是傳統車廠中,L3 最早上路的之一,但目前沒有真正商用化的 Level 4 自駕車。他們的策略仍偏向漸進式升級,技術保守,主要基於傳統 ADAS 架構擴充。 現在還在吹 L4 的,其實沒搞清楚「範圍限制」這件事才是重點。 Mercedes-Benz、Baidu、各大車廠早就都有所謂的 L4,像 Benz 在德國機場停車場搞 AV P、在北京搞 L4 測試 但只能在指定區域、特定天候、固定路線上跑,脫離條件就直接退回人類接手或停車。 說白了,這種 L4 就像「預先彩排過的無人機表演」:很好看、很炫技,但沒什麼普及價 值。 L4 的 SAE 定義,本身就是架空的 因為它假設「在一定場域裡可以不用人介入」,那你 場域只要畫小一點、限制多一點、風險少一點,就人人都能說自己是 L4。 這種「定義上達成、實質上受限」的玩法,台灣也會:例如彰濱就早就有所謂全國第一個 可營運的自駕縣市,有觀光小巴在限定區內無人駕駛上路。 https://i.imgur.com/wkc5Wju.jpeg
littlejackbr: 都是過程啦,一個大家都可以想像的交通革命就快要 05/10 12:08
littlejackbr: 來了 05/10 12:08
d4015394 : benz根本沒有L4 你被騙了 有的話PO出影片來證明 05/10 12:09
d4015394 : 並說出是哪一台型號 在哪個經銷商販售 05/10 12:09
greedypeople: 賓士那種籠子裡的L4就是現行法規最大的諷刺 05/10 12:09
littlejackbr: iphone5出的時候都還一堆人在用掀蓋手機,說什麼沒05/10 12:09
littlejackbr: 實體鍵盤沒辦法打字05/10 12:09
d4015394 : benz有L4的話 網路上的車主自駕影片po出來05/10 12:10
littlejackbr: 蠢人就是等著科技降臨就好 05/10 12:10
d4015394 : 我查了新聞 賓士說他們e class系列都具備L4XDDDD 05/10 12:12
d4015394 : 台灣滿街都是E class 系列XDDDDD 05/10 12:12
d4015394 : 所以這不就證明了 L幾就是廠商自己吹的而已 05/10 12:13
d4015394 : 根本沒有一個標準認證05/10 12:13
d4015394 : 就跟每個補習班老師 都可以吹自己是王牌一樣 05/10 12:13
CAFEHu : 特粉劍魔:三星手機爆炸廠商有負責嗎?回答我!05/10 12:15
d4015394 : 要負責的話 去搭無人計程車 就會是廠商負責了05/10 12:16
d4015394 : 我是反對私人車由廠商負責 05/10 12:16
d4015394 : 你家那台車 你自己動手腳 造成事故 沒人知道 05/10 12:16
leo6315 : 無人計程車的折舊不用算嗎0.0一年十萬美金收入 不 05/10 12:18
leo6315 : 用扣折舊、保費、事故維修? 原本這些成本都可以轉05/10 12:18
leo6315 : 嫁司機 現在都要車廠買單 05/10 12:18
d4015394 : 美國uber司機一年扣除成本 淨賺10萬美金啊 05/10 12:19
d4015394 : 特斯拉無人計程車會有兩種車源 05/10 12:19
greedypeople: 我覺得不會有淨賺不會有十萬美元啦 TSLA很有可能會 05/10 12:20
d4015394 : 1.特斯拉車主 沒開車時 借車給特斯拉去營運 05/10 12:20
d4015394 : 2.特斯拉自己的車隊 05/10 12:20
greedypeople: 用一半以下的價格去搶市 維修已經有機器手臂負責 05/10 12:20
greedypeople: 保險則單純看FSD的能力 只要他能比人安全就不是問題05/10 12:21
leo6315 : 哈哈 無人計程車收費跟uber一樣的話 為何選無人?05/10 12:21
leo6315 : 你確定美國uber司機收入沒扣除事故跟折舊嗎05/10 12:21
d4015394 : 第一點的話 汽車維修折舊都是車主負責 利潤分10%給 05/10 12:21
greedypeople: 人類司機也需要保險也會有事故啊 05/10 12:21
d4015394 : 車主 05/10 12:21
※ 編輯: LimYoHwan (111.249.19.160 臺灣), 05/10/2025 12:26:09
leo6315 : 人類司機是司機負擔啊..不然你以為uber 毛利率哪裡 05/10 12:22
leo6315 : 來的 05/10 12:22
greedypeople: 一台一年能賺三萬美的話 明年的CYBERCAP一年就回本 05/10 12:22
d4015394 : 加州當個警察都有15萬-20萬美金 開個計程車沒10萬 05/10 12:22
d4015394 : 怎麼活 05/10 12:22
greedypeople: 我覺得這樣的獲利就足夠迷人了 05/10 12:23
d4015394 : 加州人均GDP接近盧森堡 05/10 12:24
greedypeople: 最關鍵的問題還是FSD進步的速度夠不夠快 05/10 12:24
greedypeople: 他們真的按照承諾把fsd丟去中國玩我也是蠻意外的 05/10 12:26
d4015394 : 最關鍵的問題是 還有物流產業會被顛覆 05/10 12:26
greedypeople: 就看年底前加州德州無監督版fsd上路會不會跳票 05/10 12:26
d4015394 : 送餐成本大幅下降 05/10 12:26
greedypeople: 送餐我覺得還好啦 SEMI+FSD如果成功那天比較恐怖 05/10 12:27
d4015394 : 紐約從機場搭車到市區600美金 05/10 12:27
TomChu : 詳細推 05/10 12:28
d4015394 : 特斯拉不用負擔汽車折舊 讓特斯拉車主去負擔 05/10 12:29
d4015394 : 把車借給特斯拉去開計程車 補貼自己的買車費 05/10 12:32
greedypeople: 講那個還有點太早 我覺得初期特斯拉會以自營為主 05/10 12:33
greedypeople: 反正現在車造來得及也不見得都賣得掉 05/10 12:33
greedypeople: 自己經營還賺比較多 05/10 12:33
greedypeople: 至於機場到市區我覺得應該沒那麼貴 也就16-30英哩 05/10 12:34
ilovedirk41 : 要新版Y才行 舊版沒前保桿鏡頭的就不要想了 05/10 12:35
skullno2 : 這篇看下來 感覺未來是比拼對整體路網的智能掌控 05/10 12:41
darkangel119: 這業內人士的專長 05/10 12:42
d4015394 : 舊版Y可以改 就看官方要不要開放車主去加裝而已 05/10 12:43
greedypeople: 這篇看起來真的專業 我好廢QQ 05/10 12:43
Phamalpha : 不用跟賠錢咖認真啦 買過兩台電動車而已也沒說是TS 05/10 12:43
Phamalpha : LA搞不好買N7然後嘴特斯拉 05/10 12:43
TaiwanFight : 覺得自己廢的去用ai生一篇 我會覺得你超專業 05/10 12:47
TaiwanFight : 特斯拉在美國難道有對手喔 改這些是更進步? 05/10 12:50
ilovedirk41 : 想太多了 連通風椅都不讓你改了 會讓你去加前鏡頭? 05/10 12:51
ilovedirk41 : 就是要逼你買新車阿 05/10 12:51
ilovedirk41 : 3.0能不能換4.0都不肯定 05/10 12:53
ChikanDesu : 很好啊 那這樣就是有負責 05/10 12:57
kopohung : 推你夠專業 05/10 13:01
q65810 : 推 05/10 13:02
qazwsxyu : 特斯拉自有保險業務,自駕車隊保險可以自行承擔, 05/10 13:12
qazwsxyu : 我猜後續如果是私家車要跑無人出租車的話,保險費 05/10 13:12
qazwsxyu : 用應該也會不一樣 05/10 13:12
jimpon : 這才是股版應該要有的好文推 05/10 13:13
qazwsxyu : 私家車跑taxi賺的 Tesla 從保險費用跟你分一杯羹 05/10 13:15
Samurai : 模型評分方式挺合理的,但還是不覺得會開放拔方向 05/10 13:24
Samurai : 盤,軟體到位了,硬體不管怎樣還是有故障率,人為 05/10 13:24
Samurai : 介入是買保險 05/10 13:24
jakkx : 推一個,謝謝分享 05/10 13:29
Samurai : 看最近FSD上路實測的影片已經挺成熟,幾乎不需要人 05/10 13:33
Samurai : 為介入,無人計程車應該快實現了 05/10 13:33
mingdao : 請把這篇轉去car版 那邊一堆智障只會跳針 版主也 05/10 13:38
mingdao : 很廢 05/10 13:38
jtweng : 事實是Waymo 全無人計程車在SF 已經是滿街跑的狀態 05/10 13:40
jtweng : 。比uber 還方便還便宜,又不用小費,唯一的問題是 05/10 13:40
jtweng : 上下車點做得有夠爛,分不出來是在路的那一邊上車。 05/10 13:40
session : 推一個專業合理分析,謝謝 05/10 13:49
lieney : 推 05/10 13:54
leo6315 : 所以Waymo開始轉虧為盈了嗎 Waymo一台成本多少你知 05/10 14:05
leo6315 : 道嗎 05/10 14:05
chysh : 其實不用跟科技盲說這麼多,默默買就好,反正他們賺 05/10 14:06
chysh : 錢也不會分你,最好是讓他們當fomo抬轎仔 05/10 14:06
chysh : FSD+semi就比台灣大學長開車還安全了,你要相信AI開 05/10 14:10
chysh : 車比較穩還是國中輟學包手老89?連這個都想不通還想 05/10 14:10
chysh : 做股票 05/10 14:10
MisterSmile : 推優文 05/10 14:18
dongdong0405: 推 05/10 14:29
d4015394 : 任何時代都有人反對新科技 客機剛被發明也是如此 05/10 14:33
d4015394 : 保守派對新東西都會採對立態度 05/10 14:33
d4015394 : 直到新東西變得普及 才會轉為接受 05/10 14:34
d4015394 : 接受後 就變成抬轎仔 05/10 14:34
d4015394 : 台積電2014年以前 他們也不敢買啦 05/10 14:35
d4015394 : 要等到新聞開吹成護國神山他們才會進去抬轎 05/10 14:35
d4015394 : 不過特斯拉現在的價位 其實很便宜 05/10 14:36
d4015394 : 就算不把自動駕駛納入估值 05/10 14:37
d4015394 : 光看能源 也能在2030年讓股價翻一倍 05/10 14:37
d4015394 : 能源+賣車 在2030年就會有600的價值 05/10 14:37
d4015394 : 所以特斯拉基本上送分題 05/10 14:37
EX37 : 專業推 05/10 14:43
sonatafm2 : 推這一篇 這就是台灣永遠不會進步的最大原因 政府 05/10 14:52
sonatafm2 : 的監管是玩真的 05/10 14:52
ahhan9527 : 推 05/10 14:54
weichungBRO : 轉去car版會被噴到出汁 一群沒水準的東西只有立場 05/10 15:09
weichungBRO : 沒腦袋 05/10 15:09
jing0607 : 哥也看不懂自駕是幹馬的,只知道妮特會漲 05/10 15:09
Morphee : 懂哥厲害,台灣也有能打的自駕公司嗎 05/10 15:20
BMHSEA : 專業推個 情勒仔也需要拿出專業不能販賣恐懼了 05/10 15:21
pooh991 : 認真好文推推 05/10 15:45
huhoan : 專業!推 05/10 15:45
oneIneed : 解釋清楚推 05/10 15:46

💰 股票 Stock 版:熱門文章

💰 股票 Stock 版: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