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jk5225 : 完全沒有 10/29 06:43
推 seimo : 那個時代職籃就是橫空出世。球員原本就是中華隊一 10/29 06:55
→ seimo : 級主力配合首次看到的洋將組合。帶給球迷本來就會 10/29 06:55
→ seimo : 比較震撼。現在球隊不僅多洋將落差大。加上中華隊 10/29 06:55
→ seimo : 主力有四五個都在海外。外加基層球員銜接較慢。所 10/29 06:55
→ seimo : 以才會造成一些賽事品質差異。若以最佳球隊整體平 10/29 06:55
→ seimo : 均應該現在還是比cba宏國時期好。但以時代的進展來 10/29 06:55
→ seimo : 審視籃球水準進步程度,及前後期本土球員的球星星 10/29 06:55
→ seimo : 度真的差距就不少了。畢竟CBA人家有鄭志龍這種層級 10/29 06:55
→ seimo : 的。很難比贏 10/29 06:55
推 annynovel : 很多都是沒看過cba時期的球迷吧,本土可能輸,但洋 10/29 07:15
→ annynovel : 將難說 10/29 07:15
推 seimo : 洋將來說我覺得現在好的一定比起以前好。但也有混 10/29 07:23
→ seimo : 到不行的(上下限很大) 10/29 07:23
推 seimo : 主要以前最好時期應該是四隊。然後到六隊的時候就 10/29 07:24
→ seimo : 稍微下降。現在基本已經拉到10幾隊。人數還可以一 10/29 07:24
→ seimo : 隊找三個。自然有時候會遇到差距很大的 10/29 07:24
推 julian42 : 現在如果只組六隊應該不會輸拉 但11隊就不行了 10/29 07:48
推 seimo : 我覺得軟硬體肯定好很多。但內容上就不說各有千秋 10/29 07:48
→ seimo : 也不太能互比。但前期cba佔了很多優勢(錯誤容許比 10/29 07:48
→ seimo : 現在高太多-同類型競爭也只有中華職棒。當時娛樂選 10/29 07:48
→ seimo : 擇並不多)也比較好創造全國主場等級的球隊。但後 10/29 07:48
→ seimo : 來cba自己搞砸。現在不要說全國主場。球隊自己主場 10/29 07:48
→ seimo : 要穩定球迷不要流失就很有挑戰性。在台灣一個職業 10/29 07:48
→ seimo : 籃球球隊或者聯盟歷史要看七年才能道出一些結果( 10/29 07:48
→ seimo : 因為CBA-SBL等幾乎就七年一個期進入結束或者平原期 10/29 07:48
→ seimo : ) 10/29 07:48
推 sss1234 : 現在球員沒有以前強,60%靠拉拉隊撐場面 10/29 07:52
→ ChrisPaul03 : 以前是國家隊球員在支撐 現在的國家隊都在外頭 10/29 07:59
→ ChrisPaul03 : 剩下一堆國家隊的角色球員或板凳球員 沒有明星味 10/29 08:00
推 delhuang : 經歷過CBA時期 現在很難看 10/29 08:03
→ miniUU : 光周俊三跟李雲光這種國家隊控衛對決,現今根本找不 10/29 08:12
→ miniUU : 到長期成為死對頭的話題,像馬建豪模組的,以前同時 10/29 08:12
→ miniUU : 期相似的就兩三個有吧 10/29 08:12
推 seimo : 沒那麼高啦。類似小馬位置就是差不多190上下而已。 10/29 08:15
→ seimo : 小馬都跟黃春雄-邱宗志差不多身材了。但小馬就3號 10/29 08:15
→ seimo : 。黃邱算4號5號了 10/29 08:15
推 seimo : 但是那時候球員有一個優點(大家都能認出來-打球風 10/29 08:19
→ seimo : 格都有其特色-優缺點都能知道)現在高一點球員就比 10/29 08:19
→ seimo : 較都是塞側翼。純四五號根本上不了場。除非妳像王 10/29 08:19
→ seimo : 博智。不然很難認識誰是誰。籃球在台灣又是一個常 10/29 08:19
→ seimo : 常球權集中在某些人上面。真的很難沒有讓完全中華 10/29 08:19
→ seimo : 隊先發資歷或者基層完全默默無名殺出來然後大家都 10/29 08:19
→ seimo : 認識(69 劉錚大學就殺出來這不能算-偏陳俊男這種 10/29 08:19
→ seimo : 類型) 10/29 08:19
→ GodEyes : 中華職籃其實也是吃明星,整體強弱差距太大,本土球 10/29 08:23
→ GodEyes : 星過度集中在宏國裕隆,宏國又比裕隆豪華, 10/29 08:23
→ GodEyes : 除了職籃四年戰神的特例,基本上只有龍象大戰才有比 10/29 08:23
→ GodEyes : 賽張力 10/29 08:23
→ GodEyes : 後來的sbl的達欣台啤最接近龍象大戰的張力,而sbl整 10/29 08:24
→ GodEyes : 體的強度還比中華職籃平衡度好 10/29 08:24
→ GodEyes : 現代的職籃最有話題性的對戰組合大概是前幾年p的雙 10/29 08:30
→ GodEyes : 北大戰, 10/29 08:30
→ GodEyes : 但第一那也是吃上一個世代的球星對決才有的火花,第 10/29 08:30
→ GodEyes : 二整體大環境強度有其他聯盟稀釋掉 10/29 08:30
→ GodEyes : 所以結論,整體精彩度最好的時代還是SBL,但可惜最 10/29 08:30
→ GodEyes : 精彩的那幾年沒有高強度的洋將 10/29 08:30
推 qoocod0923 : cba好看的確比較偏龍象其他隊本土球星相對較少但洋 10/29 08:31
→ qoocod0923 : 將都有其特色 10/29 08:31
推 skynate : CBA時期,本土四、五號位的人才可不少,但以前矮內 10/29 08:49
→ skynate : 線就是了 10/29 08:49
推 anguslee33 : 有啊!哪裡沒有 10/29 08:50
推 skynate : 對我這種老人來說,對那美好的年代的記憶會美化, 10/29 08:54
→ skynate : 覺得CBA還是最好看,但實際如何就不一定了 10/29 08:54
→ sd09090 : 那時候中國職籃還沒開始 10/29 08:58
推 jackie36952 : 那時候沒那麼多隊伍 10/29 09:04
推 split1000 : 以前45號春雄.宋濤.王立彬.一條.朱志清..... 10/29 09:49
推 lelejj : 除了龍三屌打,朱自清的低位腳步和技術即使過了二十 10/29 10:05
→ lelejj : 年現在也沒有任何一個長人比得上 10/29 10:05
推 papatata : 沒有 當初宏國象迷跟隔壁象迷一樣狂熱 10/29 10:10
→ papatata : 但球星塑造完整度大概SBL初期最高 10/29 10:11
→ papatata : 現在職籃沒有宰制力的本土巨星等級 10/29 10:12
→ papatata : CBA跟SBL則是一開始就有歷史級巨星 10/29 10:13
→ papatata : 簡單來說台灣籃球很久沒有巨星養成了 10/29 10:13
推 wda09 : 基本上每年都宏國,本土的強度都高於各隊,也不太 10/29 10:14
→ wda09 : 有球員轉會,偏無聊 10/29 10:14
推 wpd : 現在本土強了就想旅外 10/29 10:32
推 crazyshit : 當年CBA是星度高行銷不錯,球賽內容和氣氛兼顧 10/29 11:01
→ crazyshit : 轉播的電視台還很挺 大力宣傳(雖然最後壓垮CBA的也 10/29 11:04
→ crazyshit : 是電視台轉播合約就是了( 10/29 11:04
→ a30332520 : 單純只看球賽現在職籃都沒SBL前中期還要精彩 10/29 11:09
推 b54102 : 宏國裕隆人最多啊 幸褔達欣其實都...XD 10/29 11:27
→ LMGlikeshit : 當時看宏國覺得很好看 感覺球員基本功比較紮實 10/29 11:42
→ LMGlikeshit : 但也可能是因為年紀還小的錯覺 10/29 11:42
推 Nokiajojo : 沒有 10/29 11:45
推 chogosu : 沒有 10/29 11:47
推 seimo : 所以現在雖然票房是還不錯。但從很多細微地方看職 10/29 12:01
→ seimo : 籃還是偏熱熱鬧鬧但球迷吸收穩定增加有限。比較沒 10/29 12:01
→ seimo : 有陪伴感覺。怎麼說資源還是需要整合才行。人才外 10/29 12:01
→ seimo : 流上其實沒有那麼糟糕(隔壁棒球未來問題勢必很大 10/29 12:01
→ seimo : 。旅外可能會有到40人未來持續增加) 這已經可以分 10/29 12:01
→ seimo : 兩隊互打了 10/29 12:01
→ seimo : 台籃還是cba三位外加游艾喆。並沒有那麼多 10/29 12:02
推 kogreece : 本土實力落差很大,達欣印象是只靠洋將瘋狂砍分 10/29 12:05
→ kogreece : 還記得馬克/威廉斯/班尼頓,每場都瘋狂出手 10/29 12:05
推 christic : 龍象大戰好看(因為中華隊集中),其他隊還是靠洋 10/29 12:14
→ christic : 將刷 10/29 12:14
推 seimo : 其實到六隊時期就差多了 10/29 12:17
→ seimo : 戰神那時候還可以。有一些新秀像是顏行書 10/29 12:18
推 christic : 當時只覺得泰瑞戰神打球好老XD,剛剛一查原來當時曾 10/29 12:30
→ christic : 增球才34歲… 10/29 12:30
推 dawnny : CBA可以看到前一天6000多人 隔天只剩1000出頭~~ 10/29 12:39
推 seacall : 元年幸福豹的本土有誰記得? 10/29 12:56
→ seacall : 曾增球、李志強也都要沒什麼油了 10/29 12:57
推 christic : 當年幸福豹迷,本土賴國宏、洪長青、林信華,阿忠 10/29 13:08
→ christic : 忘記是哪年拿到三分球大賽冠軍,然後還有高景炎和 10/29 13:08
→ christic : 一個很愛騎馬射箭投三分球的盧傑瑞 10/29 13:08
推 papatata : 幸福後來還有張學雷這種得分手 10/29 13:17
→ papatata : CBA後期就戰神崛起 顏行書超神 10/29 13:18
→ papatata : 以前各隊洋將也都很有特色 10/29 13:19
→ papatata : 反而宏福算是幾支球隊中比較沒人關注的 10/29 13:20
→ papatata : 達欣真的是洋將三劍客 馬克 威廉斯 班尼特 10/29 13:21
推 christic : 當年宋濤、王立彬、張學雷、陳政皓來台灣打職籃也 10/29 13:21
→ christic : 是蠻有趣的現象 10/29 13:21
→ papatata : 當時是中興虎 年輕就許智超 10/29 13:21
→ papatata : 還記得高中時當時戰神跟宏國 總冠軍大戰 10/29 13:23
→ papatata : 當時全盛時期 然後就封館了 10/29 13:24
→ papatata : 高中每天早上都要看大成報 10/29 13:24
推 davyy : 懷念那個沒有黑人這咖的年代 10/29 13:44
推 seimo : 以前比較好造神。雜誌也都有出 10/29 13:54

→ seimo : 現在台灣都用電子形式。個人認為收藏感就一般了。 10/29 13:55
→ seimo : 日本美國都還是維持這種方式 10/29 13:55
推 papatata : 中職現在也還有雜誌 早期職籃也有 10/29 14:30
推 atzer2002 : 那時候星度高很多 現在稱得上球星的沒幾個 10/29 15:05
推 seimo : 其實中職已經是國內運動最後能呈現長期經營成果好 10/29 15:25
→ seimo : 的。美國日本一堆這種雜誌。台灣架上只剩下中華職 10/29 15:25
→ seimo : 棒跟NBA的XXL 後者甚至跟台灣本土無關。中國那邊之 10/29 15:25
→ seimo : 前我過去也曾經想看看那邊的雜誌。結果主要還是NBA 10/29 15:25
→ seimo : 跟歐洲足球。中國國內本身對於本土運動文化或者運 10/29 15:25
→ seimo : 動員行銷的也僅剩於大型國際賽(國家隊)為主。長 10/29 15:25
→ seimo : 期文化上也難有什麼太多水花。 10/29 15:25
推 seimo : 現在都已經電子化但呈現更難有人願意著手在書面雜 10/29 15:28
→ seimo : 誌留下各種文字紀錄。頂多就是podcast聊聊天就差不 10/29 15:28
→ seimo : 多。所以看台灣籃球維基內容更是一個乏善可陳.. 10/29 15:28

→ seimo : 日本連排球都有百大高中生… 10/29 15:29
推 seimo : 人家媒體上到下都有給予的大量資源在探討跟追蹤各 10/29 15:33
→ seimo : 種運動(而且基層-業餘-職業都有)。台灣只剩棒球 10/29 15:33
→ seimo : 一種。而且還是只剩職棒..對於運動的重視真的天差 10/29 15:33
→ seimo : 地遠。 10/29 15:33
→ pf775 : 當年就宏國獨強 10/29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