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MENKING : 我努力一下09/20 00:11
推 gladopo : 但PR99那些人可能有超過一半不用擔心錢09/20 00:11
推 leotompp : 年化11% 超越巴爺爺內 = =09/20 00:11
→ gladopo : 做個PR90的版本,才是受眾較廣的群眾r09/20 00:12
推 HockeyOTL : 我以為你要教我了QQ難過09/20 00:12
其實我覺得資產規劃是框架重於細節
細節策略怎麼操作,分散在很多以前的文章、推文中零星提到
不過我從來沒認真發文討論過「框架」這件事
然後我發現,其實多數人也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框架該怎麼定義
所以這篇就當作提出一個我覺得蠻適用於當下(2025年)的財富規劃框架囉
→ gladopo : 巴爺爺18還是22%不是09/20 00:12
→ gladopo : QQQ能持續的話就有15%了09/20 00:13
推 as6633208 : 15年5倍,後代教育好一點,當家訓忍住有紀律的在滾309/20 00:14
→ as6633208 : 0年09/20 00:14
推 bbignose : 我覺得還是提升認知的問題,像我岳父岳母一輩子不買09/20 00:14
推 forbake1 : 目前40歲準銀級,想退休了,金級沒慾望09/20 00:14
→ bbignose : 房不買股票,根本不可能大富09/20 00:14
推 goodjop : 所以就是心態問題決定你的人生09/20 00:16
→ goodjop : 一堆人講致富之路 但每個人心都不同 不然都是富翁了09/20 00:17
推 kylecheng25 : 先推再看 謝謝大大09/20 00:18
推 huabandd : 回文部分的框架重於細節,是為什麼呢?09/20 00:18
因為很多人在錯誤的框架下努力
定了遠超自己能力或者過於短視保守的目標
所以我希望收攏聚焦一下,「15年5倍」
如果有些風險偏好很低的板友
還是覺得5倍太難實現,那針對相對保守的板友,就定個15年3倍吧
如果15年3倍的目標都不敢定,還是別看股板了吧QQ
→ KY1998 : 老巴贏在活得夠久,加心態穩09/20 00:20
推 n64tw : 看到最後一句只能推 哈09/20 00:21
推 benpanyen : 1000萬淨資產如果其中一半是自住房地產,那表示另外09/20 00:25
→ benpanyen : 的500萬年化報酬率要有20%才行?09/20 00:25
增貸出來投資啦 房板不都是這樣教的嗎XD
推 xiaoyao : 巴爺爺90歲以上 大贏家09/20 00:26
推 bazucaoc : 推推09/20 00:26
→ kusotoripeko: 老巴就很早從業,又沒老年癡呆,根本上天眷顧09/20 00:27
推 mrp : 師父,我以為您要教了QQ09/20 00:28
推 g0t24568 : Mina分享很好 希望以金級目標先09/20 00:29
推 fakelie : mina大問問~假如拆小目標年化11~12%~~09/20 00:29
推 coffee112 : 身邊說不相信股票的一個長輩(他說覺得不記名債券比09/20 00:30
→ coffee112 : 較真實 股票很虛幻) 之前37x還是38x 說叫他子女幫他09/20 00:30
→ fakelie : 但當年度個人評估風險較高, 要曝險優先還是保守優先09/20 00:30
→ coffee112 : 買10張台達電 前陣子也跟我說不急著賣 賣了不知道09/20 00:30
→ coffee112 : 錢還要另外放哪裡放 有錢人看事情好像都會不一樣09/20 00:30
推 j65p4m3 : 台灣一定一堆銀級,但都在房地產09/20 00:31
→ fakelie : 因為當年度保險操作6% 下年度會有額外多6%的壓力QQ09/20 00:31
「長期年化11-12%」不是每年都以11%為目標
大多頭年份你至少要作個15~20%,長期下來才會比較穩定超過10%
至少不要輸大盤吧,如果你每年都作輸大盤
那真的是把主動部位縮小到0.2倍當練習,1倍去買大盤指數比較好
至少不要輸大盤啊!!
推 TaiwanUp : 自住房就是升金最主要陷阱之一 大額資金被卡住09/20 00:32
推 tinybunny : 救救破銅爛鐵好嗎?09/20 00:33
推 einsfun : 好有趣的類比XD..35y前提前銀牌路過,確就是本行印09/20 00:34
→ einsfun : 鈔機股票房產真附庸的。所以股市暴跌抗性很好,買房09/20 00:34
→ einsfun : 產也有底氣。但我覺得金牌這輩子沒機會了,因為隨年09/20 00:34
→ einsfun : 紀體力遞減不可能一如以往繼續印鈔加上小孩隨之長大09/20 00:34
→ einsfun : 的開銷教育09/20 00:34
→ TaiwanUp : 航海王的信義聯勤也是用租的 by八卦版09/20 00:35
推 woofwoof009 : 醫生至少是1/1000的人 4大電資 應該是1/100 綜合09/20 00:36
→ woofwoof009 : 起來銀級門檻小於1%09/20 00:36
→ einsfun : 我的現金資產比還遠低於五倍。覺得要15年上金要走極09/20 00:37
→ einsfun : 端路線才行,而且是剛好站在風頭上的那種09/20 00:37
推 bbignose : fakelie大我覺得應該要全部在市場比較好09/20 00:37
推 sdbb : 謝謝09/20 00:37
→ bbignose : 不然錯過幾個大漲天數投報整個被吃掉超多09/20 00:37
推 straggler7 : 聽君一席話09/20 00:37
推 bj45566 : 老巴的歷史投報率大約是 20%,但早期特別高,如果只09/20 00:38
→ bj45566 : 算近二十年或近十年,都「只有」 10-12%09/20 00:38
推 fakelie : 原來如此 謝謝泥(づ′・ω・)づ09/20 00:44
→ aloness : 老巴單一投資額度有上限,會鎖住單一標的資金量09/20 00:45
噓 seanfan : 15年三倍也是sp500長期報酬好嗎 亂講一通09/20 00:49
首先你要記得,框架下這些人都還是有工薪收入的
也就是前面說的「卡關點在淨現金流的15倍淨資產」
那是打算39歲退休嗎? 顯然不是吧
所以淨現金流至少還能維持個10年
這其實也是起頭有6%多的年化報酬了
再極端一點來說,就算什麼都不投資,淨現金流再累積十五年,資產也是翻倍
這樣去思考,55歲淨資產是39歲的三倍,其實是非常非常保守的目標
推 huabandd : 原來如此,若是不設定框架,只著重細節呢?09/20 00:49
→ seanfan : 成長股最多的美股 長期報酬也只有8-9%09/20 00:50
推 snowish : 不貪的話,其實上銀就夠了,不要太豪奢、紙醉金迷,09/20 00:50
→ snowish : 凡人很夠用了;不過個人對現金流還是比看淨資產更09/20 00:50
→ snowish : 重要一些09/20 00:50
推 seanfan : 況且淨資產還有多少是none working cap=>房子09/20 00:53
→ mtmmy : 老巴那個體量本來就會限制他的報酬率09/20 00:53
→ seanfan : 結合起來看 根本5倍的要求年報酬超高好嗎09/20 00:53
嗯…坦白說,如果你的主打論點是15年5倍很難
年化11-12%一般人再努力學習也不可能達到
1.3倍槓桿投大盤,遠超普通人的風險承受力
我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你
這對我來說超出認知範圍了
→ snowish : 以老巴的資金量體來看,在市場裡大量短時間進出是會09/20 00:54
→ snowish : 明顯影響股價的,加上價值投資、對股東要有交代,09/20 00:54
→ snowish : 穩定獲利才是要緊的09/20 00:54
推 gladopo : 所以要達到這個要股票歐硬09/20 00:55
推 ejnfu : 我點進來是想看如何穩定年報酬率12%的.... 09/20 00:56
其實板上真的有兩派人
不講其他篇文章,光是前一篇推文裡面掃一下
兩派人都有啊,覺得11-12%超難,一般人根本作不到的
也有覺得11-12%太簡單了吧我呸,哥/姊都是年化20%當目標的
所以啦,這標準能不能不要那麼二極管,折衷一下
既然來股板討論,我相信人人都是有追求的對吧,不然去學綠角就好啦
目標定在長期年化11-12%,我覺得很公允
→ snowish : 資本不同,投資策略本來就會需要微調,10萬、1000萬09/20 00:56
→ snowish : 、10億甚至更多,操作方法會是一樣的嗎?別傻了09/20 00:56
推 CAFEHu : 股蛙:呆丸億級人數還是不少09/20 01:01
→ Shepherd1987: 某樓自住房扣掉再來討論啦09/20 01:02
→ aloness : 最難的還是第一桶金,後面就會越來越快09/20 01:03
推 snowish : 謝謝m大提出的框架和基本目標,回頭檢視15年過去了09/20 01:05
→ snowish : ,淨資產確實差不多翻了5倍,隨著資本和經驗增加,09/20 01:05
→ snowish : 希望可以把時間再縮短,fighting!!!09/20 01:05
噓 lighdawo : 廢話一堆09/20 01:05
推 rayray0410 : 觀點蠻有趣的09/20 01:05
→ LDPC : 哥都是目標年化5% 以打贏通膨為目標 QAQ 99509/20 01:10
推 Shepherd1987: 敲碗銀升金攻略~ 15年世界都不知道變成什麼樣了09/20 01:13
噓 schooldance : 不知所云09/20 01:15
我最近學到一個新詞
叫作功能性文盲
推 bj45566 : 連 LDPC 大大都出現了 :)09/20 01:16
推 huabandd : 若是不注重框架只注重細節呢?09/20 01:17
這邊的細節,不就是剩下怎麼樣長期得到11-12%穩定年化報酬嗎
其實只要這個目標明確了,方法很多的,最簡單你1.3倍去投大盤也行啊
真的難的其實是再往上的事情
比方說很多人希望的是長期年化15%,甚至長期年化20%
不要覺得差這幾%沒啥喔,長期11-12%和長期20%,就是普通投資人和股神的鴻溝了
推 linfuon : 這5年大約是翻10倍了 剛破1億3千萬 慢慢增加中09/20 01:18
→ mtmmy : 具象化就是10% 15年大概4.2倍 20% 15年大概15倍09/20 01:27
推 prokofieff : 很不錯的一篇,我15年報酬平均17.6%,11-12%這真的09/20 01:29
→ prokofieff : 還好,知道方法後面會越來越快09/20 01:29
推 huabandd : 喔喔,原來細節是說這部分,所以框架是用來檢視的09/20 01:30
→ huabandd : 合理標準,避免過高或過低,至於細節就看操作手法09/20 01:30
推 rfynw : 認真請教:自己在金銀銅各階段的生活有什麼主要的差09/20 01:30
→ rfynw : 別嗎09/20 01:30
這其實和投資沒太大關係就是了,我覺得生活樣態的改變和年齡比較有關
是年齡到了會想要改變生活,而你這時侯有手上有多少錢,就會作出相應的選擇
其實就是人到了35歲,很容易覺得25~35歲的生活不想要過一輩子,想要改變
俗稱中年危機,而解決中年危機就是要改變環境
這時侯你有多少錢,就影響你選擇的自由
推 seanfan : 都已經5k萬了,6%用收入解釋在第1年正確 但後面呢數09/20 01:32
→ seanfan : 學天才 我台大財金所的 一看就覺得很扯淡www09/20 01:32
→ seanfan : 後面按道理要5倍 也就是1.5e 6%年薪9百萬喲09/20 01:34
喔 好啦好啦,我承認這題超綱了,我答不出來
你知道我不知道的事,你很厲害,幫你拍拍手
這樣可以了嗎(微笑)
推 TIPPK : 我也大概年化12%就滿足了 09/20 01:34
→ seanfan : 而還是沒提到房子佔淨資產的問題 拿去貸款也要成本09/20 01:35
→ seanfan : 而且現在根本貸不到錢09/20 01:35
→ KY1998 : 標普500不就10%左右,你總會遇到比較好的週期09/20 01:35
→ KY1998 : 資金在千萬以上,花點時間去增加人生體驗比較實在09/20 01:36
推 aa00788 : 千萬的開始無腦指數 單身的已經可以玩脫皮玩到八十09/20 01:39
→ aa00788 : 了09/20 01:39
推 seanfan : 標普過去五十年8.3% 過去三十年8.5%09/20 01:39
推 seanfan : 建議可以去考一下財金所^^ 拿名下房子去1.3倍槓桿買09/20 01:45
→ seanfan : 大盤的高手09/20 01:45
我已經知道你的論點是年化11-12%非常難了
我也承認這叫作反向達克效應,所以我無法理解為什麼11-12%很難
至於啥台大財金所,欸不是,台大財金所? 是可以拿來說嘴的學歷嗎....??
人年輕真好啊,充滿無知無畏的勇氣XD
推 dreamdds : 我是臭銅牌5555509/20 01:58
推 CaTkinGG : 看來我銅級就想55歲能帶3000萬退休的coast FIRE框架09/20 02:06
→ CaTkinGG : 太放鬆了...已經開始每天在想怎麼消費XD09/20 02:07
如果你只要養活自己,又沒打算買房或已經買好了,其實可以啊XD
推 willyabs : 謝謝分享09/20 02:58
→ willyabs : 請問mina 有避免吃到接近腰斬,但又能穩定11%的策略09/20 02:58
→ willyabs : 嗎09/20 02:59
純被動策略的話,我覺得沒有,11-12%我認為是純被動策略的極限
在長期(15年以上)+保持活著的風險考量下
1.3倍槓桿作大盤,15年內出現一兩次40%以上的大盤回檔(=資產-50~55%)是高機率事件
至於要怎麼進一步壓低風險提高報酬,或者說,如何提高資產組合的Sortino Ratio
那肯定是需要主動策略介入
主流的兩條路線是
1. 總經研究 + 槓桿波段作大盤
2. 產業研究 + 主動選股換股 追求低風險高報酬的部位
這兩條路我都會作,心法和怎麼練功,在我以前的文章陸陸續續都寫過不少
先去讀一讀,然後就試著應用練習囉
主動交易這條路,修行看個人的,也不保證能學得會就是了
推 NTU303150195: 你嘴那些噴子令我如沐春風qq09/20 03:04
→ NTU303150195: 您這個是上篇對吧,還有下篇,敲碗09/20 03:05
推 ejnfu : 能穩定12%年化報酬率我就滿足了09/20 03:06
→ ejnfu : 這樣45歲能達到金級09/20 03:07
推 davie11333 : 推mina大09/20 03:26
推 willyabs : 非常感謝回覆09/20 03:27
→ willyabs : 總經研究 + 槓桿波段作大盤 我剛入門研究,會再複習09/20 03:27
→ willyabs : 你的文章,謝謝09/20 03:27
噓 suPerFlyK : 同意,但沒教學啊!09/20 03:37
噓 seanfan : 他就是鬼扯蛋而已 連薪水都拿出來算報酬了不用繳稅09/20 03:40
→ seanfan : 吃喝 房子的淨值也當成有1.3倍大盤報酬 超8 應該是 09/20 03:40
→ seanfan : 沒學歷經歷的說書人09/20 03:40
噓 seanfan : 先不用嘴台大財金 說不定大學都沒有 聖約翰吧 09/20 03:42
→ seanfan : 像我這種實際賺到2e的隨便推敲一下就一堆漏洞他根本09/20 03:43
→ seanfan : 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09/20 03:43
→ seanfan : sortino都被掛在嘴邊 那是我15年前在看的09/20 03:44
啊..原來不年輕了,那…可就真的有點可悲了
其實你不用以這種方式吸引眼球的,一個人言論的credit不是建立在暴論上
真的不需要花這麼多力氣來強調11-12%年化報酬率對你來說很難
我真的不在乎你覺得難不難,你弱是你家的事
所以我也是最後一次回覆你了
噓 seanfan : 肯定是junior到不行XD 投資交易沒人用 根本沒法用09/20 03:51
→ seanfan : 我就是看到暴論才覺得可笑 不然我根本就沒推文習慣09/20 03:51
→ seanfan : 默默看你用房子15年創造1.3倍大盤www09/20 03:53
→ seanfan : 像你為了吸引眼球是目標 我單純好笑忍不住恥笑一下09/20 03:53
→ seanfan : 從我的文義就可以看到 我跟你要的目標是不一樣的09/20 03:54
噓 seanfan : 不要亂扯淡 我說的是淨資產5k 12%報酬也不可能15年509/20 04:00
→ seanfan : 倍 因為資產多是房子 腦子不清楚也在學人家好為人師09/20 04:00
→ seanfan : wwww09/20 04:00
→ seanfan : 一般不佔理的人就會開始斷章取義阿Q勝利wwww09/20 04:01
噓 seanfan : 不過憑少少一點線索就知道你是菜雞了 以後你會懂的09/20 04:03
推 ghytrfvbnmju: 沒推文習慣?嗯?09/20 04:11
推 NTU303150195: 好人永遠都18歲09/20 04:13
推 NTU303150195: 可能有人鐵級被戳到,房版魯空症狀都這樣 09/20 04:15
推 peterwww : 資本主義 有錢的都是少數 錢會滾到有錢者手中09/20 05:04
→ peterwww : 資本主義社會貧富差距逐步擴大是市場力量09/20 05:04
→ peterwww : 政府應該注意的 就是維持貧富差距不能擴大09/20 05:04
→ peterwww : 而不是加速這個趨勢09/20 05:05
理想是這樣,其實是就皮凱提寫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但要靠再分配機制去維持貧富差距不擴大,政治上很難很難
推 acidrain : 現在最大隱憂反而是各地因為貧富差距大開始騷動09/20 06:02
→ acidrain : QE印錢太多讓中位數謀生成本上升+AI取代工作難題09/20 06:04
→ alanjiang : 我覺得最棒的就是等級分類,跟最近看到財富階梯09/20 06:10
→ alanjiang : 一樣的實用。至於要怎麼達到要自己想辦法09/20 06:11
→ acidrain : 39歲連鐵級都不到的佔五成以上吧 如果拿一千萬來篩09/20 06:12
→ acidrain : 39歲不到銅級的應該有95%以上 這篇是給5%人用的09/20 06:12
照國富報告分佈的話 去年家庭中位數在900萬左右
當然淨資產分佈一定是往高齡偏斜,再加上這是家戶統計而不是個人
所以不容易直接推導出39歲的個人淨資產分佈
綜合收入端的分佈資料,再考慮到會有繼承上一代財富的狀況
粗略的計算一下,我覺得39歲1000萬淨資產
應該落在同世代人pr85~92左右,主要是繼承的部份缺乏資料,不好估算
推 acidrain : 只考慮自己賺的吧 繼承不算的話不會高於5% 09/20 06:30
→ acidrain : 不過只算受薪階級就會忽略台灣另一半靠資產不靠工作09/20 06:31
→ acidrain : 的人 09/20 06:31
嗯,依現有資料只能大致推估而已
不過這個比例具體來說是多少也沒那麼重要,總之是少數人
這種文章本來就是少數人看門道,多數人似懂非懂,奇行種上來一陣亂噴的XD
推 fish0414 : 米納大幫推09/20 06:56
推 kakalin : 29歲鐵級,希望能在5年內抵達銅級QQ09/20 07:02
推 plaay : 謝分享,觀察到另一點,這種文往往會藏著秀肌肉推09/20 07:12
→ plaay : 文,很好奇會想揭露自己身家的動機(雖然不見得真實09/20 07:12
推 CIIIO : 想說房版很久沒看到你了 現在要看還要來股版 這文章09/20 07:26
→ CIIIO : 放在這邊太浪費了啦09/20 07:26
推 madbele : VTI 回測年化報酬率10趴,願意耐心投大盤一定有的09/20 07:29
推 tpta45855 : 家庭就是兩個大人組成 那你家庭資產除2不就是個人09/20 07:41
→ tpta45855 : 資產了?這樣就可以更準確算出個人資產級距09/20 07:41
推 michael0419 : 推Mina大的分享09/20 07:41
推 yabuku : 會投資到5000完覺得簡單。靠領死薪水到5000萬才會焦09/20 07:43
→ yabuku : 慮09/20 07:43
推 eie818 : 棒09/20 07:44
→ yabuku : 投資財商 不需要學歷09/20 07:44
推 scarrony : 15年才能進下一個階級太久了,有沒有加速的方法,09/20 07:45
→ scarrony : 想研究5年內達到的方法09/20 07:45
10年5倍我覺得可以當目標,比較有天份的人是能學會的
5年5倍,年化38%,這個志向太遠大了....
過去5年是少見的超級行情,拼一下應該能辦到
但現在基期都這麼高了,未來五年還要翻5倍,不容易啊
當然,板上應該還是有股神能穩定年化38%的(吧)
但臣妾作不到呀,請另尋明師
推 nthukos : Mina 文章必推09/20 07:46
→ jie5317 : 最重要還是本金,報酬率就算10%,一年如果只能存個09/20 07:51
→ jie5317 : 10萬20萬也改變不了什麼09/20 07:51
推 fisher6879 : 感謝mina大平日投資分享,想不到連這類討論也能精準09/20 07:58
→ fisher6879 : 定義跟量化,想請教mina大,凡人菜雞有什麼辦法能接09/20 07:58
→ fisher6879 : 近你這解析問題的深度廣度呢?09/20 07:58
推 lsgsl : 大推,累積到年收十倍真的覺得大卡點了QQ不過要選到09/20 07:59
→ DogEggz : 如果大09/20 07:59
→ DogEggz : 如果打算搬到東南亞退休,是不是冒險者分級可以自09/20 08:00
→ DogEggz : 動升一級09/20 08:00
→ lsgsl : 光聖康霈這種五倍股重壓抱住真的可遇不可求...09/20 08:00
推 metallolly : 40歲鐵級(?)。還好啦 有小房子 只養自己 ,工作09/20 08:04
→ metallolly : 到60也差不多了。我之前看到一篇文章 股市賺錢你不09/20 08:04
→ metallolly : 能把他當改變消費習慣的藉口,這樣財產不會累積。09/20 08:04
推 gtech : 五年五倍,年化報酬率要穩定接近每年40%……太難了09/20 08:05
→ gtech : ……09/20 08:05
→ metallolly : 前幾年股票大賺也花超兇的,大概是這段拖累我XD09/20 08:05
推 c1558866 : 謝謝mina 大分享 我覺得重提框架 是很好重新檢視自09/20 08:06
→ c1558866 : 己要去哪的關鍵 先看清楚要往哪跑 再開始努力跑很09/20 08:06
→ c1558866 : 重要09/20 08:06
推 mavising : 感謝分享,目前投資已經七年資產剛好五倍,讓我了09/20 08:08
→ mavising : 解目前理財方向好像還可以~09/20 08:08
推 gostt : 0-1最難 有1後就簡單09/20 08:08
推 einsfun : 發現股版好像談未來兌現時都很少考慮進去年齡衰退與09/20 08:13
→ einsfun : 開銷成長,啊是都永遠年輕獨善其身沒有小孩嗎..XD09/20 08:13
算淨現金流就好
如果預期是未來的工薪淨現金流會逐年下降(因為開支上升)
那資產增值中,由投資帶來的增值就會變得更重要了
你提的這點,其實也是銀級最容易焦慮發作的點
因為銀級又要養一家人的話,消費開支會成為很大的負現金流,推累資產增值
但是這個問題越往上走,其實真的越來越不重要,焦慮就會慢慢減輕的
推 DogEggz : 要組家庭的話作弊的方法找另一半也能投資的,目標09/20 08:19
→ DogEggz : 金額直接÷209/20 08:19
推 plaay : 股市大賺還不能改變消費習慣那是何時要改變哩09/20 08:22
我上面有回覆過其他板友類似的問題
消費習慣的改變,我覺得受其他外在變因的影響很大
淨資產上升,反而不是推動消費習慣改變的主因 (當然還是會潛移默化)
人生中會有一些關鍵節點導致消費支出大變化
比方說買房啦、成家啦、育兒啦、父母要請長照什麼的
碰到這些關鍵節點時,你的總資產越高,能擁有的選擇自由就越多
噓 gusser : 你的論述看起來也沒多強09/20 08:27
欸我說啊 你們這些噴子沒頭沒腦噴一句的動機到底是啥啊
難道不知道這樣只會讓自己看起來像小丑嗎...
推 ssdd740419 : m大推09/20 08:29
→ kuosos520 : 房產因為自帶五倍槓桿,所以年化報酬很容易達到15%09/20 08:34
→ kuosos520 : ,這應該是房產起家初期容易贏過股票的原因,但是09/20 08:34
→ kuosos520 : 隨著收入停滯無法繼續信用擴增,房產投資會更快卡09/20 08:34
→ kuosos520 : 到上限,報酬率會開始急速下降09/20 08:34
→ Alwen : 房產通常在五千萬到一億間就卡住惹 上限其實很低09/20 08:38
推 howhower : 最後結論不管你有錢沒錢買標普500就對了 09/20 08:41
→ roxiang : 五千萬算4%一年就200萬了 還不夠一個家庭用?09/20 08:54
推 rayisgreat : 推mina大大!09/20 08:56
推 zaqimon : 就算真的到達夢想中的層級 然後呢?09/20 08:57
→ zaqimon : 什麼時候才能把錢花掉 沒花完的錢就只是數字而已09/20 08:59
→ zaqimon : 人死的時候可以負債10億 感覺這種人更厲害09/20 09:00
→ jie5317 : 豪宅線附近的就很難漲,我爸之前內湖的物件就被套09/20 09:01
→ jie5317 : 很久09/20 09:01
推 zaqimon : 我猜負債10億的人應該也不愁吃穿吧09/20 09:03
→ zaqimon : 例如老爸負債10億 兒子資產10億 應該有這種人吧09/20 09:03
推 ceckyo : 房產被新青安玩壞之後,現在要破千萬難度大增,09/20 09:09
推 DogEggz : 能負債到10億的也是很大尾了,整個嘉義市在110年的09/20 09:10
→ DogEggz : 時候也才負債15億09/20 09:10
推 HEEROYUYWING: 完全說中銀級冒險者的焦慮感來源09/20 09:15
推 kuosos520 : 其實pr80-90就應該要幸福,如果這個區間的人還恐慌09/20 09:20
→ kuosos520 : 焦慮,那一定是世界不對勁了09/20 09:20
推 kizz : 過去五年有打出小資金的5~10倍 感謝框架 感謝分享09/20 09:24
推 iuiuisme : 推09/20 09:28
推 ksjeff0928 : 推 資產/薪資,越來越大時,真的焦慮會越來越多XD..09/20 09:33
→ ksjeff0928 : 像四月份連跌那幾天,每天都噴掉好幾個月薪資09/20 09:33
推 einsfun : To roxi,隨時一千萬現金放著,大概就會跟我一樣兩台09/20 09:36
→ einsfun : 進口車每五年一換了(搜我ID),4%200萬怎麼夠一家四口09/20 09:36
→ einsfun : 花..XD,而且房子也要算卡一筆錢,人生苦短要接著拼 09/20 09:36
→ einsfun : 到上億是要35-50歲光陰繼續埋頭苦幹的,然而5年內如09/20 09:36
→ einsfun : 同股版大(吹)神們翻倍的這塊料其實自己心裡早該有底09/20 09:36
→ Husky8018 : 謝謝Mina大分享,期待您再有續集:銀級上金和金級09/20 09:43
→ Husky8018 : 上白金的方式造福銅言銅語的我們開見識~09/20 09:43
推 einsfun : 覺得大多數人能賺多少真的看25-40這區間也定型了,09/20 09:45
→ einsfun : 接下來看上天給不給你,家族給不給你。要在50歲還可09/20 09:45
→ einsfun : 以如15年前年輕這樣賺,除非你當新秀年輕人都是菜雞09/20 09:45
推 abyssa1 : 可以分享一下一路破關的心路歷程與轉折嗎?09/20 10:16
其實我是把交易當成策略遊戲在玩,很好玩又有成就感,自然就一直玩..
推 Husky8018 : 推上面ab 大,也想知道Mina大冒險者從銀級前往白金09/20 10:21
→ Husky8018 : 的歷險故事09/20 10:21
推 HiuAnOP : 現在開始只投指數,薪水繳房貸剩下花光,也可以穩定09/20 10:22
→ HiuAnOP : 在50歲銀級,60歲9位數09/20 10:22
→ HiuAnOP : 感覺躺平也蠻好的XD09/20 10:23
推 wen12305 : 老實說我覺得十億到百億才難,超過十億後資產增速顯09/20 10:24
→ wen12305 : 著下降。而且越來越老,沒辦法像年輕時那樣不管後果09/20 10:24
→ wen12305 : 整天歐印,雖然不用養上面但有下面要養,心理壓力比09/20 10:24
→ wen12305 : 未婚時大很多09/20 10:24
白金級也有中年危機XD
不過感覺可以理解 就是資產增值的邊際爽度大幅滑落
俗話說能用錢解決的都是小事
反過來說就是那些不是用錢解決的事,不管大小,會變成生活中瑣瑣碎碎壓力焦慮的來源
我也沒辦法給什麼好建議,畢竟我們人生樣態差太多了
有小孩真的會大幅改變生活型態,日常生活都會圍繞著小隻的在安排(觀察我大嫂的感想)
所以..只能祝福和為你加油了XD
推 dodobaho : 我是真的知道有年化三十的神人,還不少09/20 10:30
→ dodobaho : 但資產應該是沒有到十位數,也就是因為這樣才能年化09/20 10:32
→ dodobaho : 三十09/20 10:32
推 zaza94best : 推09/20 10:32
→ dodobaho : 本金大了以後,報酬率都會變少09/20 10:33
推 vincent0525 : 好文 推推 框架蠻合理的09/20 10:44
推 a1216543 : 借我抄單 我幫你罵噓文 屑屑大大09/20 10:54
推 Heyer : 5000萬扣掉房子也有個3000萬吧 一年4%有120萬09/20 11:42
→ Heyer : 對大部分人來說蠻夠用了 如果要養家就有點勉強09/20 11:42
推 JKjohnwick : 所以你的學歷是?09/20 11:54
推 zeldalight : 感謝大大分享09/20 12:11
推 blitz : 謝謝分類,我36歲接近銀級,每年股票獲利都高於年薪,09/20 12:19
→ blitz : 但還是在職中,痛苦唉09/20 12:19
推 jakkx : 推一個。很實在09/20 12:26
噓 bigwhiteeat : 38歲 鐵級初心者 完惹….09/20 12:44
推 kshtainan : 推09/20 12:53
噓 markFF : 一看就幻想文 樓上跟個拿房子想要翻三倍的人認真?09/20 13:07
唉你們這種就標準的魯蛇辯論法
先自己設一個假目標,然後自己打得很開心
最後發現別人根本懶得鳥你,就拿捏造出來的言論自瀆得很開心
我文章裡哪裡有提到房子
最多就是有人問說資產大部位在房子拖累增值,手上沒現金怎麼辦
啊關我屁事喔,你覺得不會漲,要賣掉也好要增貸也好,自己評估很難嗎
魯蛇味重就算了,拼命吵著要讓大家承認你很魯很弱,這啥操作,真心不懂
噓 strlen : 鋰鎂銅鋰鋅09/20 13:14
噓 calqlus : 氫鋰鈉鉀銣銫鍅09/20 13:41
推 JUL : 推mina 這框架是看到原文臨時發想的? 15年規劃不錯09/20 13:48
噓 seanfan : 沒有在這個版推文的習慣^^09/20 13:52
→ seanfan : 幻想半天還是沒講到怎麼拿房子去翻三倍XD09/20 13:53
→ seanfan : 仔細問結果是薪水要翻三倍 哈哈哈哈09/20 13:53
噓 seanfan : 重點也不是在我是在我提出的問題別老是想解決人09/20 13:58
→ elmer : 這命題很好,5000萬小康,這是什麼宇宙?09/20 14:18
推 linweida : Mina的文一定要推 !09/20 14:51
推 rebel : 這命題不錯阿 趁著這兩年本業投資一起上升 一波到09/20 14:51
→ rebel : 銀 但感覺就沒什麼目標了 也許再努力15年也是可以09/20 14:51
→ rebel : 摸到金吧 但物慾不高銀級光資產增長也夠用了 覺得09/20 14:51
→ rebel : 像玩三國志 難的是從一座城從半壁江山 當你擁有半09/20 14:51
→ rebel : 壁江山後 你也知道破關就是時間問題 瞬間好像就進09/20 14:51
→ rebel : 入垃圾時間沒目標了09/20 14:51
噓 seanfan : 幻覺仔特質是無法回答問題 只能花多數篇幅罵人09/20 16:49
→ seanfan : 說你幻覺就是看破手腳了 懶得再跟你廢話09/20 16:49
推 g007 : 目前銅級,目標銀級財富自由就好。總資產就隨著時間09/20 17:10
→ g007 : 成長,不強求。09/20 17:10
推 g007 : 投資到後面真的很無聊,趁年輕槓好槓滿;將來才有本09/20 17:13
→ g007 : 錢拍桌離職。09/20 17:13
推 staytuned74 : 都放強大報酬率,也說自己淨資產狀況,建議拍照電09/20 17:22
→ staytuned74 : 腦螢幕IB淨市值然後旁邊放個今日報紙,會更有說服09/20 17:22
→ staytuned74 : 力,也能順勢打臉嗆你的id09/20 17:22
https://i.imgur.com/zHBM.jpeg
https://i.imgur.com/SKwI.jpeg
https://i.imgur.com/Di2T.jpeg
銀行app隨便截幾個圖的活存定存,這樣夠了嗎? 8小時後我圖就刪了
我一向很討厭「貼資產數字來決定誰說的話有道理」這種風氣
不覺得討論沒幾句就開始嗆資產,這種辯論方式很low嗎
誰對誰錯當然是講邏輯講道理吧
很多人喔太把自己當回事,年紀老大不小了活得像個屁孩,嗆學歷嗆資產啥的
嗆完發現對方PR99.9,就變成噴對方秀優越,精英傲慢
這套路不累嗎? 會不會一開始虛心一點,拓展一下自己的認知邊界
這樣的討論風氣是不是健康一點?
→ alanjiang : 不要生氣啦,尼講話很有趣,跟別人對嗆也很有趣09/20 17:49
→ alanjiang : 那個分類法我轉去個人的FB,認識的人也是覺得很有09/20 17:50
→ alanjiang : 趣09/20 17:50
推 snowish : m大不用跟他們較真啦,其他板也不乏嗆聲仔最後被PR909/20 17:55
→ snowish : 9.9的打臉,有些人就井蛙,救你能救的就好了,功德09/20 17:55
→ snowish : 無量09/20 17:55
推 rfynw : 大大動氣了,網路上本來就很多只會躲在別人文章底下09/20 18:08
→ rfynw : 留言大放厥詞的吉娃娃,要嘛就是像wen大一開始就秀09/20 18:08
→ rfynw : 資格證(但可能還是有人會認為也許是AI改圖),您的09/20 18:08
→ rfynw : 話我建議直接無視那些,因為對方本來就不是來討論09/20 18:08
→ rfynw : 的,不值得花心思回應,不然某天又會突然完全不想09/20 18:08
→ rfynw : 分享了XD09/20 18:08
唉喲 剛剛居然有張銀行截圖忘了遮帳號 有人提醒我才發現
嚇死寶寶了 看來我確實是有些不冷靜
算了 還是把截圖全刪掉了好
推 rfynw : 萬一有無聊人士隨便轉個一元通報詐騙帳戶就得不償09/20 18:27
→ rfynw : 失了09/20 18:27
推 staytuned74 : 不是要嗆你不要誤會XD,帳號露出先刪吧,但好的論 09/20 18:27
→ staytuned74 : 述應該搭配向正三哥那樣上個圖會更有公信力09/20 18:27

→ staytuned74 : 我也補一張意思意思,那說說自己9位數的推文都給我09/20 18:29
→ staytuned74 : 補起來09/20 18:29
推 JimiMayer : 我要的不多~不含房產,三倍 50歲 上銀!09/20 18:43
推 yabuku : 跟財商不足的人談話本身就很累 尤其出社會久只剩學09/20 18:59
→ yabuku : 歷那種 沒金融知識的人 09/20 18:59
→ yabuku : 板主太認真了 他們聽不懂的09/20 19:00
推 niniq1012 : 感恩推!獲益良多,謝謝!09/20 19:24
推 NTU303150195: 這邊太溫和,魯蛇亂嗆在房版就考古起來處刑了XDD09/20 19:59
推 tigerzz3 : Mina大的文章是我三不五十都會拿來回顧的 謝謝分享09/20 22:39
推 hamigwa : 推框架 可惜24歲時還沒有這種財商 到現在39歲才漸09/21 01:16
→ hamigwa : 漸能明白背後含義 代價就是血淋淋的5倍淨資產差距09/21 01:16
推 genieangela : 感謝寫文分享,對理財目標收斂且更有信心! 09/21 10:57
推 bi123 : 感謝分享 學到很多,還會回留言超佛。對了,搭版徵 09/21 12:09
→ bi123 : 個隊友一起升金級(大誤 09/21 12:09
※ 編輯: minazukimaya (146.70.205.94 日本), 09/21/2025 16:55:22
推 youbee : 目前銅級,努力往銀級努力,希望繼續靠股市再搬進大 09/21 16:54
→ youbee : 一點的夢想房 09/21 16:54
推 marke18 : 謝謝分享~ 09/21 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