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rebel : 虧損是以總年限計算 不是單年度 以30 40年股債配這08/17 23:27
→ rebel : 種長度計算 幾乎不可能虧損 這條保心安居多08/17 23:27
※ 編輯: seanliao (49.217.130.27 臺灣), 08/17/2025 23:29:18
推 wsx26997785 : 最後一個看到1800萬震撼 然後第二張寫月薪8萬XDD08/17 23:30
推 TokyoHard : 一次領的稅率是怎樣計算的呢?08/17 23:31
※ 編輯: seanliao (49.217.130.27 臺灣), 08/17/2025 23:33:06
推 wsx26997785 : 8萬太理想境界了 全台勞工不加班有4-5萬就要偷笑了08/17 23:32
噓 BlueBird5566: 直接用月薪的六%去定期定額買美股ETF就好了08/17 23:33
→ rebel : 再者 會需要考慮回檔風險 是有短期提領可能 但勞退08/17 23:33
→ rebel : 就綁死你一定要長期投資了 短期回檔風險我認為不是08/17 23:33
→ rebel : 特別重要 只要考慮長期報酬率那個比較好就好 當然08/17 23:33
→ rebel : 如果有自選 當然是年輕時加大股票比重 快退休加上08/17 23:33
→ rebel : 債券比重來調整 勞退強迫不同年齡需求全用同樣的保08/17 23:33
→ rebel : 守股債配 讓我完全沒想自提的念頭08/17 23:33
→ talentsu : 你第2頁自提和雇主的金額都少個零08/17 23:35
10.8萬*35=378萬應該沒算錯
35年節稅的部分1134000跟薪資8萬每年3%成長實際會有落差
→ zuo : 一次領有免稅額19.8萬乘上年資,超過才要繳稅08/17 23:36
※ 編輯: seanliao (49.217.130.27 臺灣), 08/17/2025 23:39:36
推 wsx26997785 : 看完後加深我投資美股信念 謝謝 勞退是給有錢人玩的08/17 23:40
推 TokyoHard : 感謝,到時還是選一次領,嘻嘻08/17 23:42
→ talentsu : 更正非第2頁,是你提到35年自提378000、雇主37800008/17 23:42
→ talentsu : 兩個數字都少1個零 08/17 23:42
謝謝已更正
※ 編輯: seanliao (49.217.130.27 臺灣), 08/17/2025 23:43:23
推 ab4daa : 都確定是長期了 還要投一定輸的只能說爽就好 08/17 23:43
推 veter : 阿北年輕的時候就有申請自提,現在回頭看這決定真T 08/17 23:44
→ veter : MD成功08/17 23:44
推 rebel : 不過你都有算數字了 好奇如果都不自提 把錢扣掉稅 08/17 23:45
→ rebel : 金投入0050 最後退休的報酬多少 當然 VOO QQQ也行 08/17 23:45
→ veter : 阿北只問騷年股神一句話,從說要投資大盤開始一直 08/17 23:45
→ veter : 抱到現在沒減碼只加碼的有幾個 08/17 23:45
→ rebel : 我阿 買6208七年多只加碼沒賣過 只有最近轉換成005 08/17 23:46
→ rebel : 0才賣出 08/17 23:46
→ veter : 不要按計算機跟阿北說報酬多少多少,投資或投機都 08/17 23:47
→ veter : 是人性遊戲,你覺得你可以都不減碼報到現在的話翻 08/17 23:47
→ veter : 紀錄讓阿北羨慕一下順便打臉阿北 08/17 23:47
→ veter : 我說大盤,長期持有個股的理由太多了上至相關產業08/17 23:50
→ veter : 人員下至套牢都是持有,但是說長投大盤的可不是08/17 23:50
推 rebel : 我就真的只加碼/轉換不減碼阿 你看ptt當然少 你到 08/17 23:50
→ rebel : 指數型投資者的聚集地像綠角那 像我這種多的很08/17 23:50
推 CorkiN : 認真文推 08/17 23:53
→ CorkiN : 不過我看大部分就算真的超過8萬也不太會提,我前一 08/17 23:55
→ CorkiN : 間公司RD畢業生進來就會超過8萬 08/17 23:55
→ CorkiN : 年紀太輕也不太需要提撥這個 08/17 23:56
→ BlueBird5566: 該不會有人以為提撥6%不能中斷吧?08/17 23:57
→ BlueBird5566: 一直在推文要別人Po長投不賣的對帳單,知道勞退也08/17 23:58
→ BlueBird5566: 能0% ~6%自己決定嗎 08/17 23:58
→ CorkiN : 之前科技板的一系列討論蠻好的啦,有興趣可以去爬 08/17 23:58
→ CorkiN : 看看,年紀不到稅率不到就不用提,簡單來說就是快08/17 23:58
→ CorkiN : 退休的時候再考慮就好 08/17 23:58
→ CorkiN : 工作前期該買房子股票什麼的買一買,中後期該買的 08/17 23:59
→ CorkiN : 都買了後再開始考慮這個 08/17 23:59
→ BlueBird5566: 長投會停扣的人,提撥也會改成0% (不提) 08/17 23:59
→ seanliao : 我自己是提好提滿啦, 不差那6% 08/18 00:00
→ seanliao : 當作強迫儲蓄 08/18 00:01
→ CorkiN : 台灣的科技公司也越來越多都有ESPP強迫你儲蓄了, 08/18 00:02
→ CorkiN : 買房子也差不多是強迫儲蓄的概念,至少這邊都買滿 08/18 00:02
→ CorkiN : 後覺得錢還很多再來考慮就好XD 08/18 00:02
→ seanliao : 薪水分五個帳戶,有股票,有保險,有退休,醫療等支出,08/18 00:04
→ seanliao : 分別管理, 這包當作以後不用跟小孩伸手要錢08/18 00:04
推 dickey2 : 應該立法,薪資低於中位數的人,公司應要多提2到3% 08/18 00:05
→ dickey2 : 給員工當退休金,會自提的本來就不缺錢08/18 00:05
→ seanliao : 退休之前不能動用的話, 也等於不會被提早用掉 08/18 00:05
推 wsx26997785 : 我也是強迫儲蓄 但存在VOO 把時間+金錢發揮最大效益 08/18 00:06
→ seanliao : 股票有股票的錢,不會all in在股票,如果我有這麼神 08/18 00:08
→ seanliao : 準 融資房信貸槓桿加到滿 08/18 00:08
→ CorkiN : 前面幾篇有一樓說的很有道理,這東西的出發點很左08/18 00:08
→ CorkiN : ,但實際上會投錢進去的都是相對不缺錢有餘裕能強08/18 00:08
→ CorkiN : 迫儲蓄稅率相對高的族群 08/18 00:08
→ BlueBird5566: 6%月薪定期定額買市值etf,此帳戶一律不開來看。另 08/18 00:08
→ BlueBird5566: 一個帳戶任意進出08/18 00:08
→ CorkiN : 對啊這東西就是配置的一部分,沒一開始下面那篇的 08/18 00:09
→ CorkiN : 推文講的那麼糟 08/18 00:09
推 rebel : 拿筆算一算就知道長期下來 不自提把錢丟在更高報酬 08/18 00:11
→ rebel : 的指數 最後總報酬會更好 但的確人性也有差 如果你 08/18 00:11
→ rebel : 不能強迫自己把錢投入指數而且不賣出 那你投入勞退 08/18 00:11
→ rebel : 也好 當然更完美的是勞退自選就提供 0050/VOO/QQQ 08/18 00:11
→ rebel : 那我就自提 08/18 00:11
推 wsx26997785 : 低薪族真的沒選擇權 剩下5000只能選自提6%還是ETF 08/18 00:13
→ wsx26997785 : 台灣大多數勞工都低薪 勞退只適合混科技業那幾萬人 08/18 00:14
推 wsx26997785 : 我是建議開美國證券存ETF 這樣就不會亂動錢08/18 00:16
→ wsx26997785 : 美國證券有SIPC保護及FINRA監督 股票也登記你身上08/18 00:17
→ wsx26997785 : 然後你想拿錢就要面臨匯費 + 匯損 就不會想賣股花錢 08/18 00:18
→ bndan : 沒節稅問題 早提自提跟本傻 == 當然如果只會存銀行08/18 01:00
→ bndan : 的 還是自提好了就是 不然隨便買個美債黃金 持續買 08/18 01:00
→ bndan : 捏到退休一定遠超過勞退 08/18 01:00
→ bndan : 白手起家 年輕缺資本 勞退是給退休時才摸的到..等你 08/18 01:04
→ bndan : 要退休 資本缺的程度遠低於年輕時 == 真的不要白痴 08/18 01:04
→ bndan : 年輕時把錢拿去綁退休才能拿出來 甚至連通膨都追不08/18 01:05
→ bndan : 上的垃圾 時機不對 價值不對 到底是誰一直在推這個08/18 01:05
→ bndan : ? 你如果高薪或家底深厚 那也就罷了 推白手起家 08/18 01:05
→ bndan : 普通薪水年輕人跳這坑 這比叫人接盤房子扛一世房貸 08/18 01:05
→ bndan : 還爛的情況 ==08/18 01:05
推 Jackey52013 : 然後等你快退休時砍你18% 08/18 01:40
退休金三大支柱:
https://i.imgur.com/ssi81qz.jpeg
人口老化
https://i.imgur.com/P0LTaB6.jpeg
人口減少
https://i.imgur.com/yT7dw0T.jpeg
https://i.imgur.com/z608rAe.jpeg
以上取自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
不管是「自己準備」或是「自提」,
計算退休所需要的錢, 然後回推現在該如何準備, 計畫是「確定性」的還是「不確定性的
」,
因為退休不能重來
以終為始、以始為終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編輯: seanliao (49.217.130.27 臺灣), 08/18/2025 02:15:28
噓 pttano : 提啥小 08/18 04:56
推 mdkn35 : 月薪第1年就8萬是什麼3個標準差以外的特例嗎? 08/18 06:12
→ mdkn35 : 最後都能領20多萬了 放美債不就更爽 08/18 06:14
推 IanLi : 推,反正有人只會拿股市報酬率酸 08/18 07:00
→ zuo : 結果有一半的少年股神賣在4/7-9,沒賣掉的下次股災 08/18 07:14
→ zuo : 也會被洗掉 08/18 07:14
推 likeyousmile: 推分析 08/18 07:24
推 Prometheus2 : 推 08/18 07:30
推 ru04hj4 : 早就討論到爛掉 08/18 07:56
→ ru04hj4 : 只有高收入想要退休才有抵稅效果 08/18 07:58
推 ru04hj4 : 把這6%定期定額0050就夠了 08/18 08:01
→ jagarandy : 不拿股市報酬率酸(比較),要拿什麼來對照? 還是說 08/18 08:07
→ jagarandy : 退休基金不能比較不得嘲諷不可批評? 08/18 08:07
→ bntimlin : 高稅率有差而已,直接信貸擴大本金提早投入更實際 08/18 08:09
→ jagarandy : 當20年過去指數型ETF(0050)績效是+300%,期間還有 08/18 08:09
→ jagarandy : 股息,然後退休基金占盡制度優勢然後說翻倍 08/18 08:09
→ jagarandy : 不覺得退休基金哪裡鳥鳥的嗎? 08/18 08:10
推 uller : 完全不想 謝謝 08/18 08:15
推 crow0801 : PTT常態 推文鬼扯 有人連18%是什麼都不懂也在嘴 08/18 08:43
→ PASSINGLIN : 操作贏不了勞退自提的魯蛇評論令人大開眼界 08/18 08:45
推 demintree : 當然可以不自提啊,但自己賺輸還來噴就顯得好笑 08/18 09:47
→ demintree : 國外的401K也是這樣,一開始覺得每年又沒放多少,但 08/18 09:49
→ demintree : 半強迫儲蓄幾年後開始體會到長期大盤的威力 08/18 09:49
推 demintree : 其實沒什麼好互相嘲諷的,都是自己的選擇 08/18 09:54
推 rebel : 不比股市長期報酬率要比什麼?就是叫你不要自提的 08/18 10:00
→ rebel : 錢投入指數阿 總不能因為比報酬贏不了就說不能比報 08/18 10:00
→ rebel : 酬吧 今天沒叫你學習什麼很難的知識 只是要不自提 08/18 10:00
→ rebel : 的錢拿去投入指數 加上一點點簡單的算數 你就知道 08/18 10:00
→ rebel : 最後的總報酬比較好 當然人性也是考量的點 如果你 08/18 10:00
→ rebel : 辦不到強迫自己投入指數並長期持有 那報酬低一點但 08/18 10:00
→ rebel : 強迫儲蓄不賣的勞退也許對你也不錯 但不用酸葡萄認 08/18 10:00
→ rebel : 為自己做不到其他人也都做不到 08/18 10:00
推 toko6290 : 到底政府為什麼想提高人民自提率啊? 08/18 10:34
→ zxc120 : 一般受薪階級還是乖乖自提,畢竟錢到達一定金額, 08/18 10:56
→ zxc120 : 一般人難免會不動其他心思。 08/18 10:56
→ zxc120 : 政府直接幫你把路堵死也是好事。 08/18 10:57
→ wayne790614 : 長投的問題除了報酬率另外一個是通膨,總收益必須 08/18 11:20
→ wayne790614 : 打敗通膨,才有幫助,之前科技版的結論是退休前5-1 08/18 11:20
→ wayne790614 : 0年在參與自提即可 08/18 11:20
→ wayne790614 : 其餘時間拿去投其他長線標的效益更好 08/18 11:21
推 BeerCPC : 我不是股神 所以我選擇自提 來分散投資部位 08/18 11:34
→ rebel : 不用當股神阿 只要投入指數長期就贏勞退了 08/18 11:42
推 Kydland : 勞退要保守操作是因為怕刁民啊XD 08/18 12:24
推 qp7281 : 原文就說平均年化報酬6%了,怎麼可能一筆錢放20年才 08/18 12:48
→ qp7281 : 賺一倍,他指的一倍是指整體帳戶持續定期6%情況下 08/18 12:48
→ qp7281 : 賺一倍,一般薪水越來越高情況下扣款,會把初期賺 08/18 12:48
→ qp7281 : 超過一倍的報酬率往下拉。不過20年化報酬6%又能抵 08/18 12:48
→ qp7281 : 稅,已經贏很多少年股神啦 08/18 12:48
→ qp7281 : 像我家人買台積電這兩三年追高殺低都能做到賠錢, 08/18 12:49
→ qp7281 : 反而勞退帳戶還穩穩幫他賺十來萬 08/18 12:49
→ qp7281 : 不然當然能無視波動長期買台美股大盤,一定比提撥 08/18 12:51
→ qp7281 : 好,不過能做到的有幾個,像長期買正二也是能打敗0 08/18 12:51
→ qp7281 : 050,但是也沒幾個能做到 08/18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