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martin0401: sigma 17-40 F1.8? 11/12 20:03
→ S2aqua: 改用你的s25拍看看 11/12 20:09
推 hellowilliam: 在意夜拍成像的話低像素的z5ii有優勢 11/12 20:14
推 to40705: 旅遊會帶雙肩包選3,街拍多1,全幅搭個f1.8定焦體積重量 11/12 20:24
→ to40705: 可能還是比你用33 1.4 重,1搭LR降噪,外出還能多帶幾顆 11/12 20:24
→ to40705: 鏡頭 11/12 20:24
推 SaberMyWifi: 完全沒考慮CANON? 佳能直出不是很有名嗎 11/12 20:47
→ brainb308: 建議先看鏡頭再選機身 11/12 21:07
推 aengt5671: LUMIX s9 11/12 21:12
推 issac: Nikon的使用者還想增加照片的顆粒感呢 11/12 21:26
推 RGZ91B: 先用降噪軟體試試 效果能夠滿意就不用換機了 11/12 21:40
推 oxoxoxopqwe: 第二張感覺用全幅旁邊的樹應該也是黑成一坨吧 沒吃 11/12 21:45
→ oxoxoxopqwe: 到光源 自然也不會有什麼細節 11/12 21:45
→ swingman: 你要iso 12800低噪點的話也就只有那幾台而已 11/12 22:07
推 a5150219: 全幅的可用ISO大概高1.5~2檔,你可以自己模擬看看 11/12 22:23
→ a5150219: 可以先用AI降噪試試,可用ISO通常可以多1~1.5檔 11/12 22:25
→ a5150219: 光源不佳時,F2.8還是太小,建議用F2.0以上的大光圈 11/12 22:27
推 fishheart200: 降噪軟體試試1票 11/12 22:31
推 xoy: APS-C 40MP高ISO不會有奇蹟,不過低光環境鏡頭AF有問題就看 11/12 22:35
→ xoy: 要不要借不同牌子的鏡頭試試 11/12 22:35
推 yoyohu: 試試LR降噪 然後14.4之後的版本 降噪不會再另外生成DNG 11/12 22:42
推 samuelyen: PC家現在還有43k的lumix S9 kit組,考慮一下啊XD 11/12 22:57
推 boris20050: 試試看 AI 降噪啊,把你現有的作品拿去降噪,搞不好 11/12 22:58
→ boris20050: 你就覺得可以了 11/12 22:58
推 issac: 也可以轉成黑白 11/12 23:17
推 csscaoc: 問就是Lumix S9,玩樂機首選,18-40隨便都好拍,iso催上 11/13 00:33
→ csscaoc: 去跟呼吸一樣簡單,Lut濾鏡太魔性,玩法太多了。調好還 11/13 00:33
→ csscaoc: 能逆輸入會主機根本街拍神機,低配版RX1RIII 11/13 00:33
推 FemtoFarad: xt5換s9 kit是降級吧 11/13 00:40
→ jhs710041: 我覺得已經暗到XT5加上定焦1.7沒辦法對焦的時候……真 11/13 01:19
→ jhs710041: 的硬拍也不會太好看 11/13 01:19
→ Rogozov: 上全幅比較合理 選那台就看你喜歡 各家各有特色 11/13 01:50
→ chinggoo: 花一點錢去租吧,同場景都拍就知道了 11/13 06:48
推 r88177: z5ii吧,除了重沒缺點 11/13 06:56
→ r88177: 低像素剛好夜拍比較有優勢 11/13 06:56
推 yellow528: 不推薦s9吧,如果他想拍夜景,原廠的定焦大光圈鏡頭蠻 11/13 07:33
→ yellow528: 讓人拉扯的,除非不介意副廠跟手動鏡頭。他已經習慣富 11/13 07:33
→ yellow528: 士,用Sony剛開始如果沒辦法適應會想砸相機吧 11/13 07:33
→ yellow528: 尼康有一顆便宜的50mm F1.4跟傳說的夜神鏡頭,只是尼 11/13 07:43
→ yellow528: 康在台北非常不好租鏡頭。剛剛查了一下,好多副廠有幾 11/13 07:43
→ yellow528: 顆35mm F1.2的鏡頭,覺得選Sony應該可玩性較高 11/13 07:43
推 a13810: 試試福倫達35 1.2? 雖然是手動鏡就是了 11/13 07:48
推 n61208: 你講的問題全幅還是會遇到 11/13 09:13
→ n61208: 高ISO終究要靠降噪處理 11/13 09:13
推 csscaoc: 上全幅都不算降級啦 S9對焦比富士好半個梯隊 價格跟重量 11/13 09:49
→ csscaoc: 很親民 Kit組再搭個銘匠40mm F2很好拍 成本大概47000,出 11/13 09:49
→ csscaoc: 掉也不會虧太多 還有很多濾鏡檔,甚至機身可調濃淡 A7CII 11/13 09:49
→ csscaoc: 加個騰龍跟F1.4 重量不低,價格快7萬 一來一往也差不少, 11/13 09:49
→ csscaoc: 如果是走長遠會想擴充,Sony是個不錯的選擇 11/13 09:49
→ jessel: 還有個選項是XT5換XS20 40MP真的夜拍有點慘,反而26MP好些 11/13 11:09
推 jaylue: 相機不是重點,夜拍就是大光圈或上腳架,跟相機無關 11/13 12:49
推 verystupid: 同場景同光圈同快門的狀態下 你如果換成z52 11/13 13:05
→ verystupid: 單像素面積大三倍多 (感光元件本身大一倍 像素少快一 11/13 13:05
→ verystupid: 半)要拍同樣亮度的照片iso大概五千就夠了 改善是一定 11/13 13:05
→ verystupid: 有的 只是鏡頭重量就蠻有感的 11/13 13:05
推 verystupid: 應該說 看起來像現有機型的五千 11/13 13:22
推 a001223: 福倫達有0.9 可以試試 11/13 14:09


推 rinkai: 為了對焦升級是可以的,但如果為了高iso跟高寬容就還是別 11/13 15:03
→ LuckSK: 拍同樣亮度為什麼全幅iso只要5000左右? 腹肌iso再能灌水 11/13 16:01
→ LuckSK: 也不可能輸一檔吧 11/13 16:01
推 verystupid: 嗯對 說錯了 應該是同樣iso訊號不用放大這麼多 看起來 11/13 16:13
→ verystupid: 可能跟原本的五千左右差不多 抱歉 自己混亂 11/13 16:13
推 verystupid: 不過不同家好像也不能這樣比 到最後應該是像上面那樣 11/13 16:18
→ verystupid: 去直接查樣片最準 我講錯 不好意思 11/13 16:18
→ verystupid: 另外 全幅鏡頭重了以後也是有可能影響手持穩定秒數的 11/13 16:20
→ verystupid: 原po可能也要考慮一下 11/13 16:20
→ rock7130jp: apsc f1.2的鏡頭+AI降噪 11/13 22:25
→ smileahpain: X-T5換S9是直接少掉雙卡、EVF、機械快門、熱靴 11/14 08:37
→ smileahpain: 這些功能很難靠後期去補足的,噪訊還有機會靠AI 11/14 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