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 Odahunter: 竟然沒有人推!我先來 05/20 20:04
→ cybercat: Imgur圖床怪怪的,我等一下研究一下也把文章內的照片換 05/20 20:11
→ cybercat: 新一下 05/20 20:11
推 waterchan: 推推等影片上架 05/20 20:12
※ 編輯: cybercat (122.100.95.125 臺灣), 05/20/2025 20:33:57
推 Roset: 推 05/20 20:30
推 deanhc: Euyoung老師一生推! 05/20 20:31
推 kblover: 好喜歡老師 05/20 20:42
推 misuta27: 晴空塔那張真有FU 05/20 21:18
推 pandergast: 推爆 05/20 23:09
推 xoy: 必須推,好久沒看到介紹O家這麼詳細(有愛)的介紹,AI物體識 05/20 23:13
→ xoy: 別我記得第一台是E-M1X。 05/20 23:13
確實是E-M1X,不過啟動比較特別,所以下意識把更容易使用的OM-1當作第一台。
另外OM-1 AI識別的邏輯是人臉/人眼分開;其它物體屬於AI識別。
不過後來就改了,OM-3就把人也放在AI識別裡面了。
推 Roxsoulee: 原來風格檔還能匯入,如果能像松下或nikon作成可以 05/20 23:17
→ Roxsoulee: 下載的就更方便了 05/20 23:17
這個問題其實有在CP+專訪OM Sytem目前的品牌策略與產品企劃部長冨樫和宏先生有問到。
他也是叫我先用OM Workspace分享( ー`)
更多訪談的細節可以參考這篇訪談文
https://lihi2.com/lUraP
推 Gakuma: 出掉全幅後開始有點懷念M43 05/20 23:27
推 RieX: 推推 05/20 23:58
推 nocesst: 看到eu大就要推一下 05/21 00:39
推 edgar76321: 推CYBER大 05/21 01:58
推 ABJones: 推 不工作真的就是M43首選 05/21 02:14
推 kslxd: 什麼都好就是logo不好 05/21 03:11
我也好想把我這台貼膜貼回Olympus的Logo...
推 xoy: 外部匯入直出JPEG參數的功能Canon的Picture Style做了應該超 05/21 07:31
→ xoy: 過20年了,最近P跟N開始玩的匯入LUT錄影機應該也做很久了 05/21 07:31
LUMIX能匯入LUT蠻久了,從S5II/S5IIX就開始了,也不僅止於錄影機而已。
我蠻喜歡這個功能,很有趣也很彈性。
推 Chdolodocha: imgur好像擋台灣ip,vpn後就能傳了 05/21 09:32
推 ksf1000: 請問適合拍室內小孩嗎?還是考慮同價位的全幅比較好? 05/21 09:45
我認為是適合的,會建議至少搭配光圈F1.8或者更大的定焦鏡,當然考慮到便利性,
想選M.ZD 12-40mm F2.8這樣的變焦鏡也是可以的。
同價位的全片幅相機不外乎大概就Sony A7 IV、A7C II、Canon EOS R6 Mark II、
Panasonic LUMIX S5II、Nikon Zf(應該就這些…吧?)
以室內拍小孩來說我覺得也都沒問題,鏡頭也不要挑太差就是,全片幅相機就是天花板高
,所以你也要用夠好的東西去餵它,回報也會更高。
推 user1120: 推 05/21 09:52
推 ANsheep: OM-3真的是集所有需求於一身的相機,在考慮出掉手上的pen 05/21 10:44
→ ANsheep: -f換OM-3了,真香! 05/21 10:44
推 nathan2000: 個人也是認為M43就是得小並且能拍的遠這種,只是M43 05/21 11:50
→ nathan2000: 真的幾乎沒東西可挑,全幅整套的重量、體積及最後的 05/21 11:50
→ nathan2000: 價格,才是廠商一直Push的原因。 05/21 11:50
全片幅現在其實要找配合的鏡頭,「組合」要作到跟OM-3類似的大小,或更小,不難。
簡單舉例一下。
如果OM-3配個M.ZD 25mm F1.2 Pro,也許LUMIX S9跟LUMIX S 50mm F1.8是差不多的
(或者A7C II配個FE 55mm F1.8、FE 50mm F2.5G)
變焦的話,OM-3配個12-40mm F2.8;上述這些機身也大概都能跟Tamron 28-75mm F2.8
或者Sigma 28-70mm F2.8組一個還不錯的體積跟重量。
不過我自己還是比較喜歡Pro鏡就是,光學的等級還是擺在那邊,該有的現代銳利有,
個人偏好的玄學也沒缺。
這都是選擇,要選全片幅相機,還要體積跟重量,勢必要犧牲一點東西,但這些犧牲的
東西,老實說大部分的人並沒有特別感受,甚至比起片幅在心裡的重要性還更低。
我自己相機稍微多,但也是挑著狀況配跟使用。
單就OM-3來講,如果你願意餵它好一點的Pro鏡頭,也許全片幅這邊你也可以找到類似價格
的中階鏡頭,拍出來的感受還是有差的。
推 YakultSlime: 推坑詩人 05/21 12:20
推 GPX2000: 推推! 05/21 12:22
推 waterchan: @ksf1000 我主要也是拍小孩,但說真的我覺得OM3比同價 05/21 12:42
→ waterchan: 位35mm片幅優秀的部分(防滴,連拍最大120fps等)如果 05/21 12:42
→ waterchan: 只拍室內的話可能發揮不太到。但好處是m43鏡頭的最近 05/21 12:42
→ waterchan: 對焦距離都偏短,小朋友黏在身邊都還有辦法對焦拍特寫 05/21 12:42
→ waterchan: 。然後拍戶外時35-100mm f2.8跟75mm f.18兩隻畫質很好 05/21 12:42
→ waterchan: 的鏡頭都比35mm片幅的輕巧許多 05/21 12:42
室內的話,我覺得OM-3跟同價格區間全片幅機身的差異比較少,但都可以拍。
未來小孩子大了,可能開始在戶外玩,或者甚至上學有運動會、成果發表會這些,我想
OM-3關於性能跟速度的性能差異會比較出來。
現在相機性能都很好,其實都可以拍,全片幅跟OM-3也都有不擅長的地方,那就要靠技巧
、經驗或者課金(好一點的鏡頭)跟體力來補。
※ 編輯: cybercat (122.100.95.125 臺灣), 05/21/2025 13:08:31
推 Rogozov: 推推 拋磚引玉真開心 05/21 13:14
推 helixc: 當年被樓主推下OM1(掩面 05/21 13:50
推 nathan2000: 全幅機要配到好用順手的狀況,整組的預算跟重量都十 05/21 15:39
→ nathan2000: 分可觀,雖然低光絕對碾壓,但視情況應用差異會縮小 05/21 15:39
→ nathan2000: ,主要還是廠商為了賺錢鏡頭週邊全壓全幅系統,M43幾 05/21 15:39
→ nathan2000: 乎掛了APSC也變次級系統,認真說影響更大的是製造商 05/21 15:39
→ nathan2000: 還大於片幅本身.B 05/21 15:39
推 killer2k: 拍小孩我建議1.2,1.8大概快門只能撐到100上下,還是會 05/21 16:29
→ killer2k: 糊XD 05/21 16:29
推 LiarC: 請問因為旅遊愛帶12-100f4 ,以om3的配置會不會頭重腳輕呢 05/21 16:44
推 Roxsoulee: 這個月買zf公司貨會送28mm害我也有點心動,但我也 05/21 17:45
→ Roxsoulee: 知道以zf的大小要輕便就只有28、26、40這幾顆,只 05/21 17:45
→ Roxsoulee: 能說...OM3你跳快點啊 05/21 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