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xc906383: 那就刪掉這數據啊 11/17 23:21
→ zxc906383: 沒用的數據現在是蠻多的啦XD 11/17 23:22
→ zxc906383: 我是覺得打點 勝投在現在也是蠻沒意義的 11/17 23:22
我也覺得打點勝投沒啥用
→ jeff1013: 打擊率其實不會完全沒用 11/17 23:23
※ 編輯: PaiChiou (182.235.106.55 臺灣), 11/17/2025 23:24:14
→ jeff1013: 某些特殊情境下 H還是大於BB 11/17 23:24
→ jeff1013: 問題只是不能單用打擊率去評價一個球員罷了 11/17 23:24
推 cplusplus426: 壘上有人H就比BB重要了啊 11/17 23:25
推 zeus7668: 短期賽就是看打點和得分 能把分數打回來比ops有用 11/17 23:25
推 Hsu1025: 打擊率從來不會沒用 只是不能單獨看 真正沒用的是勝投勝 11/17 23:25
推 alex8725: 日職重視打擊率其實很能理解吧 11/17 23:25
→ alex8725: 那個死人球大家都打不出去 11/17 23:25
→ Hsu1025: 打救援這種 吉祥物數據 11/17 23:25
→ alex8725: 喔對了 澤村賞很重視勝投www 11/17 23:26
→ cplusplus426: 勝投就不應該是個人數據 11/17 23:26
→ cplusplus426: 打點還能算貢獻 11/17 23:26
推 ts1993: 打擊率在某些場合就是有用阿 11/17 23:26
→ jk2233: 打擊率可以讓剛接觸的人了解棒球,不會沒用 11/17 23:26
→ jumperman: 日本連投手完投場次都在看的... 11/17 23:26
推 william12tw: 為什麼會沒用??? 11/17 23:26
→ jk2233: 他就是最直觀也最好理解的數據 11/17 23:27
→ Hsu1025: 勝投根本是團隊數據 每次有人勝飛就有人在那邊問天超好笑 11/17 23:27
→ cplusplus426: 勝投是表現不怎樣都有機會拿的數據 就是雞肋 11/17 23:27
→ Hsu1025: 有什麼好問的 11/17 23:27
推 tty0102: 打擊率就是越高越好怎會沒用? 11/17 23:27
噓 frank110306: 是在極端什麼 不能用打擊率評斷一個選手沒錯 但不代 11/17 23:28
→ frank110306: 表他不重要欸? 11/17 23:28
沒 我覺得他還是不重要
而且很難理解一個打者的強度
上壘率跟長打率就已經可以隱含所有打擊率需要傳達的內容了
而且比起打擊率上壘率更有性價比(理解上)
跟新手解釋就是存活率
打擊率也不是存活率
推 chang0719: 否,我覺得現在有點矯枉過正了,打擊率還是有用只是要 11/17 23:28
※ 編輯: PaiChiou (182.235.106.55 臺灣), 11/17/2025 23:29:14
→ chang0719: 搭配高階數據一起看。不然只會在那邊一直看hard hit但 11/17 23:28
→ chang0719: 一直說結果不好結果不好有啥用 11/17 23:28
→ cplusplus426: 問天莫名+1 11/17 23:28
→ zeus7668: 用整個季賽的宏觀角度來看 很多數據都沒用的 11/17 23:28
→ frank110306: 進階數據看出優越感了?回頭評判打擊率? 11/17 23:28
推 t52101t: 打擊率不直觀嗎? 11/17 23:28
→ Alano: 澤村賞一直都是選最接近澤村的投手 11/17 23:29
→ Alano: 又不是日職最強的投手 11/17 23:29
→ Alano: 而且他不是官方獎項 11/17 23:29
→ shifa: 沒有用啊 畢竟是攻守互動後的結果 11/17 23:29
推 ringtweety: 要說的話 QS數都比勝投數還有用 11/17 23:29
→ zeus7668: 勝投就是給一般球迷看的 看大樹連兩季19勝大家都記得 但 11/17 23:30
→ zeus7668: 防禦率就要google 11/17 23:30
→ shifa: 一堆人都說打擊率沒用 但一般人都嘛在看有沒有把球打出去 11/17 23:31
推 Wu1231708: 打擊率在某些情況還是有用的 可以說它是很淺層的數據 11/17 23:31
→ Wu1231708: 但不是完全沒用 11/17 23:31
→ shifa: 足球為什麼無聊 就是一般人看得懂的進球很少出現 11/17 23:31
→ Wu1231708: 像兩出局三壘有人 選到保送跟打出一壘安打就有差了 11/17 23:32
→ shifa: 籃球為什麼有趣 出手就是有進跟沒進兩種 11/17 23:32
推 YuaTamiya: 確實沒什麼用所以新庄是看今天誰生日決定第四棒的 11/17 23:32
→ shifa: 數據派可以argue打擊率沒用 但更多數的一般人可沒那麼有感 11/17 23:32
→ Wu1231708: 但我同意勝投是很沒用的數據就是了 11/17 23:33
→ jk2233: 跟想了解棒球規則的人在那邊上壘率攻擊指數,大概先棄坑 11/17 23:33
我覺得OPS不錯啊
就跟新手說 高於.7很強 低於.6很爛 就好了
大家看打擊率不也是這樣開始學的嗎
※ 編輯: PaiChiou (182.235.106.55 臺灣), 11/17/2025 23:34:57
→ cschuan: 有個打擊率0.091被酸很久 11/17 23:34
噓 cobincarrol: 壘上有人呢 安打有可能直接得分 11/17 23:34
→ cobincarrol: 保送要滿壘才能 11/17 23:34
→ cobincarrol: 不要每次都那麼極端 11/17 23:34
→ cobincarrol: 然後又要道歉發錢 11/17 23:34
沒關係 我已經封鎖凱文割了
而且罵打擊率應該沒有冒犯到誰
推 fman: 打擊率是打出安打機率,上壘率跟長打率看不出這點啊,當然如 11/17 23:34
→ fman: 果要評價一位打者表現,看上壘率與長打率就可以,但就前面說 11/17 23:34
※ 編輯: PaiChiou (182.235.106.55 臺灣), 11/17/2025 23:35:36
→ fman: 的打擊率是打出安打的機率,而打出安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11/17 23:35
→ fman: 因為...帥,棒球本質還是表演,所以帥很重要,就像投手的三 11/17 23:35
→ fman: 振一樣,論出局和刺殺接殺差不多,但三振就是帥啊,而帥是無 11/17 23:36
→ fman: 法量化的,但確實存在於觀眾心中的 11/17 23:36
→ jk2233: 提那些就是要先從打擊率開始啊 11/17 23:36
我不喜歡打擊率的另一個理由是 打擊率的分母過於離譜複雜
雖然說是AB 但AB不是一個很簡單解釋的數字
但PA卻非常簡單 PA就是站進去一次打擊區算一次
打擊率其實很不直觀的理由是分母太難理解
不過這點來說 長打率也是一樣的問題 AB當分母 很痛苦
※ 編輯: PaiChiou (182.235.106.55 臺灣), 11/17/2025 23:38:04
→ fman: 然後要看上壘率跟長打率,其實也擺脫不了打擊率,畢竟是從安 11/17 23:37
→ fman: 打延伸出去的數據,所以就數據面來看打擊率是不如上壘或長打 11/17 23:38
※ 編輯: PaiChiou (182.235.106.55 臺灣), 11/17/2025 23:38:41
→ fman: 率,但絕對不是什麼不重要的數據,如果因為上壘率與長打率反 11/17 23:38
→ fman: 過來否定打擊率,那反而不對了 11/17 23:38
→ fman: AB不好解釋就不要解釋啊,如果對方真的有興趣再解釋就好,其 11/17 23:39
→ fman: 實也就是公式而已 11/17 23:39
推 t52101t: 你好矛盾 這樣還要跟人家說看OPS== 11/17 23:39
→ t52101t: 對新手來說打擊率就最直觀了 11/17 23:40
噓 worshipA: 認同假卡仔 11/17 23:40
→ fman: 對新手解釋打擊率就是打出安打機率就好了,如果對方有興趣再 11/17 23:41
→ jeff1013: 論「直觀」 對新入門的球迷肯定是打擊率比長打率直觀== 11/17 23:41
其實我完全不能接受 「打擊率對新手來說很直觀」這件事情
因為新手根本無法理解什麼是AB,所以對於這個打擊率的率 本身的含意
是一個錯誤又大概的認知
打擊率3成的人 並不是站上打擊區 有3成機會安打
※ 編輯: PaiChiou (182.235.106.55 臺灣), 11/17/2025 23:42:57
→ fman: 細講,沒興趣就講A打擊率比B高,就是A比B會打安打,講到這邊 11/17 23:41
推 cobincarrol: 那你的意思484叫大家看OPB就好 11/17 23:41
→ cobincarrol: 那如果兩個聯盟水準差異很大 11/17 23:41
→ cobincarrol: 一個一直投保送 11/17 23:41
→ cobincarrol: 一個一直投紅中 11/17 23:41
→ cobincarrol: 你的OPB會不會失真呢 11/17 23:41
→ fman: 對新手來說打擊率就會比較有概念了 11/17 23:41
→ jk2233: 是啊,打擊率就是棒球最基礎的數據 11/17 23:41
推 t52101t: OBP 11/17 23:41
→ jeff1013: 先不論重要性 你講長打率直觀然後說打擊率不直觀就很奇 11/17 23:42
→ jeff1013: 怪了 11/17 23:42
→ fman: 但打擊率絕對不是存活率,那樣跟新手講就是亂講在誤導而已 11/17 23:42
→ fman: 長打率其實沒那麼直觀,因為不是打出長打的機率 11/17 23:43
→ fman: "打擊率3成的人 並不是站上打擊區 有3成機會安打",這就講太 11/17 23:43
那大家都是怎麼解釋打擊率的?
※ 編輯: PaiChiou (182.235.106.55 臺灣), 11/17/2025 23:44:24
→ fman: 細了,對新手來說未必想知道那麼明確的算法,所以用簡單一點 11/17 23:44
→ fman: 就是打出安打機率來說明就好 11/17 23:44
但他卻不是打出安打的機率(?)
※ 編輯: PaiChiou (182.235.106.55 臺灣), 11/17/2025 23:44:53
→ fman: 打擊率就是打出安打機率啊 11/17 23:44
推 Nightking: 他不太能算是打出安打的機率 11/17 23:45
→ fman: 你要從新手的角度去想,而非像你現在那麼懂數據的角度 11/17 23:45
→ Nightking: 要扣掉一些不計入AB的東西 11/17 23:45
推 t52101t: 對新手解釋最開始就是打出安打的機率呀 深一點頂多說排除 11/17 23:45
→ t52101t: 保送 11/17 23:45
既然他無法理解這個數據的定義
我寧可丟其他他也無法了解 但更符合選手價值的數據
我的思路是這樣的=>
1. 新手無法正確知道打擊率的意義 也無法知道OPS的意義
2. 打擊率多高算強 多低算廢 新手也無法自行得知 OPS同理
3. OPS比打擊率更加能表達打者的價值
=> 那我為何要講打擊率
※ 編輯: PaiChiou (182.235.106.55 臺灣), 11/17/2025 23:48:21
→ t52101t: 長打率更難解釋吧 看名詞會以為是打出長打的機率 11/17 23:46
→ Nightking: 用簡易的方式講是安打機率 痾 還行但就其實不太是這樣 11/17 23:46
→ fman: 其實不能說"不是"打出安打的機率,因為還要看分母是什麼,但 11/17 23:46
→ t52101t: 結果還要解釋那是代表上幾個壘包的期望值 11/17 23:46
→ t52101t: 新手哪懂這些 11/17 23:46
→ fman: 一直在說對新手不用講那麼細,光是什麼是安打什麼都還不清楚 11/17 23:46
→ AlZardZero: 打擊率是你數據的基底 沒用? 11/17 23:47
→ fman: 如果對方有興趣,可以說"不完全"是打出安打機率,但可以讓對 11/17 23:47
→ fman: 方先那樣理解,真要講很多科學牽涉到定義也不是那麼好解釋, 11/17 23:47
→ fman: 但會有比較好理解的方式去說明,所以打擊率是打安打機率,這 11/17 23:48
→ fman: 種說法當然不夠精準,但卻是好理解的說法 11/17 23:48
→ fman: 因為OPS解釋起來比打擊率更複雜,打擊率我可以用一句話說明 11/17 23:50
→ fman: 你OPS要怎麼跟新手解釋?肯定要解釋一堆吧,那新手聽到那麼 11/17 23:50
→ fman: 多聽不懂只能放棄理解了 11/17 23:50
我有聽懂你的意思
但我不覺得那樣有跟新手解釋打擊率
有點像是跟小學生說 圓周率是3
※ 編輯: PaiChiou (182.235.106.55 臺灣), 11/17/2025 23:52:15
→ fman: 你的想法很直接,想一次到位略過中間步驟,但這樣對於新手來 11/17 23:51
→ fman: 說負擔太大了 11/17 23:51
推 t52101t: 你教人東西不由淺入深的嗎 11/17 23:51
我教很簡單欸=>
棒球選手的攻擊強度就是看OPS
大於0.7是強 小於0.7是廢 小於0.6是超廢
他出局就會扣 上壘就會加 上很多壘就會加加加 你當成英雄聯盟的ELO就好
※ 編輯: PaiChiou (182.235.106.55 臺灣), 11/17/2025 23:53:35
噓 nanakodubao: 某樓在講啥 足球一點都不無聊 11/17 23:53
推 fman: 跟小學生說圓周率是3很棒啊,我小學就是這樣學的,你不是嗎? 11/17 23:53
→ fman: 先求有概念再來進一步的精準定義,學習就是這樣來的 11/17 23:54
很棒 但我覺得我上面那個教人OPS的方法也不錯
※ 編輯: PaiChiou (182.235.106.55 臺灣), 11/17/2025 23:54:48
→ shields5566: 你那是資深球迷角度 我跟同事進場看球 她看到安打開 11/17 23:55
→ shields5566: 心了 出局就失望 OPS?你說的那個東東很重要嗎? 11/17 23:55
→ fman: 那OPS怎麼來的?對方如果這樣問你又要怎麼解釋? 11/17 23:55
如果他真的想知道
我會跟他說是上壘率+長打率
聽不懂沒關係 你可以想成是 存活率+大棒破壞力的一種粗暴加總
如果你真的想知道怎麼算的,我可以傳公式給你
(對我來說 打擊率公式因為分母很複雜的關係,跟長打率難解釋的程度差不多)
※ 編輯: PaiChiou (182.235.106.55 臺灣), 11/17/2025 23:56:34
推 GeeBen: 勝投就是個吉祥物數據 11/17 23:55
→ fman: 你那樣解釋方式有點把對方當白癡,當然不是不行啦,但連上壘 11/17 23:56
→ ecojerez: 叫菜鳥看OPS??你不如叫他看AVG更快 11/17 23:56
→ fman: 與壘打數都不解釋,真的是把對方當白癡,我個人是不這樣做啦 11/17 23:56
→ fman: 對新手來說,如果一個數據不是被硬塞而是他可以很快算出來, 11/17 23:57
推 Yuaaa: 打擊率不就平均數的概念,長打率就是加權平均數,你會先學 11/17 23:57
→ Yuaaa: 加權平均數再回去學平均數嗎 11/17 23:57
→ fman: 對他來說會很有成就感,對於棒球就會更有興趣,打擊率就是一 11/17 23:57
→ fman: 個很好算的數據 11/17 23:57
我的想法就是因為 打擊率其實不好算 如果好算 那那個其實不是打擊率
※ 編輯: PaiChiou (182.235.106.55 臺灣), 11/17/2025 23:58:44
→ fman: "存活率+大棒破壞力的一種粗暴加總",新手聽到這邊大概會茫 11/17 23:58
→ fman: 掉,什麼是存活率?什麼是破壞力?有大棒破壞力那有小棒破壞 11/17 23:59
→ fman: 力嗎?又為什麼要加總起來?一堆名詞他只會搞混亂而已 11/17 23:59
推 Willdododo: 符合你思路的新手更少吧 應該大多數人看棒球都是先看 11/17 23:59
→ Willdododo: 擊球表現開始 特別是輕度那種 11/17 23:59
推 Yuaaa: 你都說打擊率不好算了,那ops不是更難算嗎 11/18 00:00
→ Willdododo: 特別是去糾結數學的人 哈哈 11/18 00:00
→ fman: 對新手真的不用太在意打數打席的差別,甚至直接說上場幾次可 11/18 00:00
→ suleyman: 新手會去算的才是極少數吧 幹麻算 打擊率他看轉播就有 11/18 00:00
→ shields5566: 你說這個東東分母還不同為什麼要把它加起來呢? 11/18 00:00
→ fman: 以打出安打機率,對新手來說重點不是精準而是概念,尤其不要 11/18 00:00
→ fman: 一次丟太多東西出來 11/18 00:01
→ suleyman: 反而你說的那些數據才是他要特地去查的 11/18 00:01
推 d2x77: 相對不重要 新手不會問你為什麼頒獎有打擊王沒有OPS王嗎 11/18 00:06
→ lionsss: 3壘有人 是安打能得分 還是BB能得分? 11/18 00:06
→ Corydoras: 打擊率不會不重要 殘壘打不回來 是不是很嘔 11/18 00:08
→ ecojerez: 打擊率是什麼?? 新手:打出安打的機率 11/18 00:13
→ ecojerez: 上壘率是什麼?? 新手:上到壘包的機率 11/18 00:14
→ ecojerez: 長打率是什麼?? 新手:打出長打的機率 11/18 00:14
→ ecojerez: OPS是什麼?? 新手:蛤??什麼是OPS?? 11/18 00:14
→ srysry: 其實statcast中有 xBA的概念 就是用模型修正打擊率 11/18 00:25
推 Willdododo: 對了 上壘率的分母好像也不是PA 這樣你的論點也怪怪 11/18 00:25
→ Willdododo: 的? 11/18 00:25
推 phairst: 打擊率不就跟猜拳勝率一樣,平手分母不要加1,會很難嗎? 11/18 00:26
推 fman: 再說一次,長打率"不是"打出長打的機率 11/18 00:27
→ ecojerez: 沒錯..所以三圍裡..一開始要跟新手說的絕不會是SLG 11/18 00:33
推 zzshaw: 打擊率就是帥 當球迷就是要看安打 11/18 00:35
→ zzshaw: 算上壘率+長打率 老實講蠻無聊的 11/18 00:35
推 phairst: 且上壘率的分母是PA-成功觸擊-(其他不算的事件,如野選) 11/18 00:40
推 yeay: 如果要嚴格來說,ops意義也不見得大,牽扯到彈球問題,至少 11/18 00:43
→ yeay: 也要ops+,這個更有代表性,用100做區分。 11/18 00:43
→ yeay: 如果要講ops,還不如分別講obp跟slg,這兩個意義不同,加總 11/18 00:43
→ yeay: 一樣,但打者型態差異可能很大,至少在打擊的期待上感受差異 11/18 00:43
→ yeay: 很大。 11/18 00:43
→ yeay: avg或許很多人不會算,但這個數字在比賽時讓人看到的感受意 11/18 00:43
→ yeay: 義就是不同,給投手的觀感就是不同。 11/18 00:43
推 sindarin: OPS兩個相加的數值分母根本不一樣 數學上更沒道理 11/18 00:53
噓 st890022: 你是不是以為講batter box就讓你這篇廢文看起來很專業 11/18 01:07
→ st890022: 笑死 11/18 01:07
推 IIEII: 勝投我覺得真的和請吃宵夜(人緣 有關系 但前提是自己不能 11/18 01:11
→ IIEII: 太爛 不可能沒次隊友都可以打十分以上 11/18 01:11
推 IIEII: 也不是人緣 應該是個人特質 像建仔這樣 隊友會想幫他多打 11/18 01:14
→ IIEII: 分數的個人特質 11/18 01:14
推 IIEII: 打擊率就最直觀的打者身份證字號 還沒屁用 11/18 01:16
推 cctu0618: 不覺得完全沒用 11/18 01:41
推 qazw222: 也不見得,如果2出局3壘有人,只要安打就得分,那有長打 11/18 04:16
→ qazw222: 但打擊率低跟沒長打但打擊率高還是有差 11/18 04:16
推 eon4: 很直觀好理解 這樣吧 11/18 05:09
→ AAaaron: 打擊率最直觀啊…無法看出攻擊能力的全貌,但怎會不重要 11/18 07:54
噓 blairchief: 好極端 11/18 07:54
→ tsaodin0220: 你把contact percentage給我的話打擊率確實可以刪阿 11/18 08:12
→ jjam: 擊出安打的機率 還是有參考價值 得點圈有人除非滿壘還是要安 11/18 08:42
→ jjam: 打才能得分 11/18 08:42
→ jjam: 太極端的想法 不能只看打擊率不代表完全可以拿掉 11/18 08:44
推 a1090236: 就好解釋 適合入門 想要開始深入研究自己去看進階數據 11/18 09:27
→ a1090236: 就好 沒什麼好批評的 11/18 09:27
推 a1090236: 同樣是上壘 打出安打就比選到保送還讓人興奮啊 11/18 09:30
推 jameshu1995: 所以如果你是教練,當你要搶團隊勝場時,你會派出20 11/18 10:18
→ jameshu1995: 勝防禦率3.5的投手,還是2勝15敗,防禦率1.5的投手? 11/18 10:18
噓 frank110306: 這麼極端不會讓你看起來很專業啦 11/18 10:35
推 markwu123: 打擊率還是有其意義在。打出安打的機率 11/18 10:42
→ markwu123: 主要是在得分上。打安打比拿保送更容易 11/18 10:42
推 wearood: 數據宅的世界 真的需要充滿興趣 不然可能還沒進門就走了 11/18 10:58
推 wearood: 話說ELO是誰? 11/18 11:02
推 raysilence: 不會沒屁用,只是不該成為主要數據 11/18 11:11
→ yamai7777: 沒有很重要不代表沒參考性 11/18 11:17
推 TiauEX: 勝投有意義阿 先發要吃到局數 就不是很重要但有意義 11/18 12:49
推 JuiceBro: 槓精 你贏 開心了 11/18 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