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TT.BEST 熱門專區 💬 八卦 Gossiping 😊 希洽 C_Chat 💰 股票 Stock 🏠 房屋 home-sale 🏀 美國職籃 NBA ⚾ 棒球 Baseball 👛 省錢 Lifeismoney 🚗 汽車 car 😡 政黑 HatePolitics 💻 電蝦 PC_Shopping 🥰 韓星 KoreaStar ✨ 英雄聯盟 LoL 🍿 電影 movie 🪖 軍事 Military 📡 通訊 MobileComm 🏀 台籃 basketballTW 🍼 寶媽 BabyMother 🇯🇵 日旅 Japan_Travel 🏭 科技 Tech_Job 👧 女孩 WomenTalk 👻 媽佛 marvel 💳 卡版 creditcard 👉 NS NSwitch 👉 PS5 PlayStation 👉 大氣 TY_Research 👉 婚姻 marriage 👉 台南 Tainan 👉 台中 TaichungBun 👉 Steam Steam 👉 高雄 Kaohsiung 👉 羽球 Badminton 👉 超商 CVS 👉 米哈遊 miHoYo 👉 iOS 👉 兄弟 Elephants 👉 日劇 Japandrama 👉 玄幻 CFantasy 👉 ES e-shopping 👉 WOW 👉 遊戲交易 Gamesale 👉 4X BaseballXXXX 👉 Lakers 👉 韓劇 KoreaDrama 👉 汽車買賣 CarShop 👉 機車 biker 👉 新竹 Hsinchu 👉 美保 BeautySalon 👉 串流 OTT 👉 歐美影集 EAseries 👉 手機交易 mobilesales 👉 裏洽 AC_In 👉 健身 MuscleBeach 👉 MacShop 👉 Lions 👉 FGO FATE_GO 👉 中劇 China-Drama 👉 數位貨幣 DigiCurrency 👉 暗黑 DIABLO 👉 實習教師 studyteacher 👉 航空 Aviation 👉 藝文票券轉售 Drama-Ticket 👉 韓綜 KR_Entertain 👉 美妝 MakeUp 👉 速食 fastfood 👉 手錶 watch 👉 體適能 FITNESS 👉 攝影 DSLR 👉 Headphone 👉 嘻哈 Hip-Hop 👉 轉珠 PuzzleDragon 👉 美食 Food 👉 蔚藍 BlueArchive 👉 數位相機交易 DC_SALE 👉 筆電蝦 nb-shopping 👉 軟工 Soft_Job 👉 汪踢 Wanted 👉 台綜 TW_Entertain 👉 坂道閒聊 SakaTalk 👉 貓咪 cat 👉 日GO BabyProducts 👉 TypeMoon 👉 MLB 👉 職場 Salary 👉 臺劇 TaiwanDrama 👉 海賊王 ONE_PIECE 👉 PMGO PokemonGO 👉 國營 Gov_owned 👉 碧航 AzurLane 👉 家電 E-appliance 👉 布蘭德 Brand 👉 DMMG DMM_GAMES 👉 贈送 give 👉 神魔 ToS 👉 銀行服務板 Bank_Service 👉 原創 YuanChuang 👉 期權 Option 👉 重機 SuperBike
大家好我是沒有足夠社群影響力的團長,今天我們回歸本心來組裝一台平平無奇的ROG全 家桶。 因為自己本身主力的機殼是ITX沒有第二個水冷位置,再加上之前買了EVA02大全套。所以 我的4090Matrix自從去年購買了之後一直是全新的狀態在架上吃灰,直到看見對岸的水冷 工作室自製了分體水套件,再加上華碩又推出了龍神三的分體水套件,所以便有組一台全 家桶分體水的想法。 首先先來張全家福與規格: Case:聯力LIAN LI O11 Vision Cooler:龍神三分體水冷頭、BP冷排、一堆EK的轉接頭、Matrix自製分體水冷頭、一堆無 限鏡風扇 CPU:R9 7950X GPU:ROG MATRIX RTX4090 MB:ROG CROSSHAIR X670E HERO PSU:Seasonic VERTEX 1200W RAM:Gskill 6000CL32 16G*4 SSD:Samsung 980PRO 2T+Intel P4510 8T https://i.imgur.com/OoVrir1.jpeg
你說為什麼都全家桶了還沒有用創世神跟雷神電源,問就是創世神的組裝某些地方太不人 性化,而且已經有02版本了我實在不想要再買一顆普通版的。剛好之前參加華碩活動的時 候遇到了AK本人,詢問他該怎麼樣的機殼跟Matrix比較相配之後他建議我可以嘗試比較方 正的機殼,所以就選擇了O11 Vision。反正裝雙倉也看不到雷神的OLED就隨便從架上找一 顆電源。 龍神三分體水冷頭,拔掉水泵的冷頭然後賣你8000,然後我還是不爭氣地買了一黑一白各 一顆,鐵華團的錢真的很好賺。 https://i.imgur.com/MjLDOHr.jpeg
https://i.imgur.com/1TN7kuZ.jpeg
掀開就是本體 https://i.imgur.com/u6ZUPr7.jpeg
配件 https://i.imgur.com/bboSmns.jpeg
https://i.imgur.com/Vc7QvID.jpeg
https://i.imgur.com/rTGY9LP.jpeg
https://i.imgur.com/F7yJGHc.jpeg
本體預塗,跟一體水的版本一樣 https://i.imgur.com/8GQcrg1.jpeg
https://i.imgur.com/1VZE862.jpeg
7800X3D還在上次的星空機上,14900KS現在爛成那樣我實在不敢用,所以就拿7950X加減 用吧。就在裝上的幾天之後芝奇終於有了D5皇家戟的新消息,等正式上市再換成四條銀色 的皇家戟。 https://i.imgur.com/LcF0teY.jpeg
https://i.imgur.com/N00uC8i.jpeg
需要4個90度轉接才能做出官網展示的水路 https://i.imgur.com/15evWKX.jpeg
https://i.imgur.com/5q45BG1.jpeg
兩個360冷排,本來想要在尾部多上一個240,但會跟顯卡衝突所以就放棄了。 https://i.imgur.com/oA56rKC.jpeg
先把主體預裝 https://i.imgur.com/mPjxKTc.jpeg
https://i.imgur.com/egE86ie.jpeg
https://i.imgur.com/N1NUKj3.jpeg
裝上M2轉U2的排線,希望可以未來的主板可以考慮做一個U2/U3的頭 https://i.imgur.com/8CtiYPm.jpeg
https://i.imgur.com/EnMNlCA.jpeg
線剛好能接上,不愧是我,一切都在我掌握之中 https://i.imgur.com/ovcwxdQ.jpeg
https://i.imgur.com/p8ceaA1.jpeg
4090 Matrix https://i.imgur.com/xrDkmIT.jpeg
內盒的包裝也是直接露出 https://i.imgur.com/xRiEguW.jpeg
https://i.imgur.com/CiOc9iP.jpeg
原本的一體水機構 https://i.imgur.com/wD27ugi.jpeg
拿出來之後就是傳統的不用讀系列 https://i.imgur.com/D11aNq6.jpeg
轉接線還是醜醜的沒有比較特別 https://i.imgur.com/g8VSG42.jpeg
酷炫的卡牌,直接七顆星 還有MATRIX的NFT,現在NFT還有靈壓嗎? https://i.imgur.com/ToQjyzP.jpeg
https://i.imgur.com/qqQZO9U.jpeg
直立試裝 https://i.imgur.com/t70aURr.jpeg
接下來就是磨刀霍霍向4090了,分體水改造開始 https://i.imgur.com/TILmnek.jpeg
拆開外殼,露出水泵本體 https://i.imgur.com/wV65Uz7.jpeg
液金清掉,AD102的真面目 https://i.imgur.com/n8wrLsW.jpeg
NV直接轉印在上面啦 https://i.imgur.com/FTdF5nD.jpeg
對岸購買的自製分體水冷頭,本來其實想把我的4090寄過去讓他們幫我改,但是工錢要10 00人民幣再加上對岸4090的禁令我很怕寄過去回來的不是4090,因此還是決定自己動手。 https://i.imgur.com/HcflObb.jpeg
改造完成,整張卡變得俐落很多,跟MATRIX 2080Ti排排站。想當年Matrix2080ti要價$58 990,過了兩代變成$109900,貴不是產品的問題是我的問題。 https://i.imgur.com/kfoYLvE.jpeg
跟我的另一張一槽水冷4090比比看 https://i.imgur.com/DpJdZyg.jpeg
372的訂製線好看又便宜,訂製模組線的首選,此篇沒有收任何廣告費,不過372的知名度 應該輪不到我這個沒有社群影響力的團長業配。 https://i.imgur.com/Qman0SF.jpeg
整體的風格想要走一點想要跟隨MATRIX顯卡的感覺,因此水管和接頭都選擇了用亮銀色。 https://i.imgur.com/R8bOhNj.jpeg
預先彎好的金屬管。 https://i.imgur.com/HNxDf7a.jpeg
https://i.imgur.com/etmGS3o.jpeg
施工中,金屬管的安裝難度其實比一般的硬管簡單,因為你只要切割出正確的長度就好, 但是代價就是要花一堆轉接頭,哀號的是我的錢包。 https://i.imgur.com/9BbrZTZ.jpeg
https://i.imgur.com/HA7dQSC.jpeg
注水時間,水泵這次藏在後面讓正面看起來比較簡潔。 https://i.imgur.com/wVc8TOa.jpeg
https://i.imgur.com/6kQ0iiH.jpeg
OK,螢幕成功點亮!華碩的logo已經出來了,七個大風扇嗚嗚嗚的轉起來了 https://i.imgur.com/tzOrTAH.jpeg
https://i.imgur.com/Otz2o3f.jpeg
結論: 這台某種意義上確實是純血的ROG,顯卡與主板的系列都屬於ROG中純血的系列而非STRIX 這種玩家口中的混血牌,但也並不能去評判華碩當時將STRIX系列納入ROG中的對錯,因為 彼時ROG的產品線過於單調且昂貴,為了讓更多人(韭菜)體(收)驗(割)ROG產品,所以才讓 只存活了兩代的STRIX併入ROG旗下,不能否認的是雖然STRIX的價格依舊相對昂貴,但在 華碩的行銷策略下還是非常熱賣。但正統的ROG產品線尤其顯卡的部分卻逐步退出大眾的 視野,最熱門的30系MATRIX直接缺席,過去的ARES、POSEIDON系列也是直接變棄子,只剩 下主板比較有能見度。但在現今出廠即灰燼的時代,STRIX系列可以讓普通玩家用一半甚 至更少的價格買到高階主板90%甚至95%的體驗,銷量也證明了這系列賣的非常好,對華碩 來說純血還是混血ROG都沒差,反正都能爽賺。普通團員買STRIX,團長買MAXIMUS/CROSSH AIR/MATRIX/THOR/PG,大家都能當鐵華團成員。 扣掉MATRIX4090改裝的部分其實這台機器就是一台很普普通通的分體水冷電腦,整機的主 題風格也是圍繞著MATRIX的設計語言去做搭配,盡量展現出亮銀色的水冷管與方正的型。 不過我還是要說,純血ROG 94爽啦! 梗圖 https://imgur.com/XLIMt54.jpeg
這次沒有優點或缺點的環節,只是單純考驗各位團員的信仰力。 不過還是要說,就算你買的再高階還是有機率出子龍任務,像我的X670E HERO就直接DOA 回高價屋怒換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52.18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716751877.A.8FB.html ※ 編輯: monmonda (180.217.152.185 臺灣), 05/27/2024 03:38:38
Gavatzky: 推一個27.52.160.197 05/27 03:39
※ 編輯: monmonda (106.64.49.39 臺灣), 05/27/2024 04:11:41
bhmagic: 沒用創世神 也敢說純血 76.82.233.154 05/27 05:06
兩組夠純了嗎,我實在不想再買一個普通版的創世神了 https://i.imgur.com/EkE6LWU.jpeg
※ 編輯: monmonda (106.64.49.39 臺灣), 05/27/2024 06:22:03
kenlee168: 今日你最屌 114.43.147.26 05/27 07:02
abx310492: 太神啦27.53.179.38 05/27 07:10
nightop: 哇兩組亞絲娜 真的厲害1.172.82.183 05/27 07:15
Kowdan: 正ROG才是ROG,STRIX什麼盜版貓頭鷹卡==118.169.35.232 05/27 07:15
allancool500: 推信仰60.112.207.71 05/27 07:31
ccps9550217: XF:https://i.imgur.com/VcIMzNX.jp223.139.76.17 05/27 07:32
ccps9550217: eg223.139.76.17 05/27 07:32
Zenryaku: 你插四條D5不怕expo上不去嗎 27.242.134.138 05/27 07:33
上一台星空就是6400四條只能開到6000,這次上6000的就沒啥問題了
Zenryaku: 有錢真好 那麼貴的東西說拆就拆27.242.134.138 05/27 07:35
其實這是我最後挑這間工作室的分體水方案的原因,因為他不用破壞原本的一體水模組, 所以如果哪天要拆掉我是可以還原成原廠狀態的,不然如果是破壞性的改裝的話不用這麼 麻煩。 ※ 編輯: monmonda (106.64.49.39 臺灣), 05/27/2024 07:41:23 ※ 編輯: monmonda (106.64.49.39 臺灣), 05/27/2024 07:42:42
Zenryaku: 水冷拆開水冷液要怎麼處理? 27.242.134.138 05/27 07:49
我沒有破壞一體水的模組啊,你可以想像他就是一個我們印象中的一體水直接蓋在SOC上 面,而我是直接替換掉整個模組了,所以當然沒有水冷液流出的問題。 ※ 編輯: monmonda (106.64.49.39 臺灣), 05/27/2024 07:51:17
Zenryaku: 原本一體水裡面的水不會流出來嗎,拿容27.242.134.138 05/27 07:51
Zenryaku: 器裝著有需要再倒回去嗎27.242.134.138 05/27 07:51
水泵跟那個銅底是連在一起的,我直接整組連根拔起所以之後還能再還原回去 https://i.imgur.com/wV65Uz7.jpeg
※ 編輯: monmonda (106.64.49.39 臺灣), 05/27/2024 07:53:01
Zenryaku: 喔我懂了 你只是把ROG的外殼拆下來裝而 27.242.134.138 05/27 07:53
Zenryaku: 已,不是去拆原本的水冷,懂了 27.242.134.138 05/27 07:53
comipa: 他連水冷頭都是新買的 原本一體水整組移除 36.229.31.59 05/27 07:54
Zenryaku: 還有個問題,你後面那顆風扇在搶你側面 27.242.134.138 05/27 07:57
Zenryaku: 冷排的風,而且還負壓,換成進氣比較合 27.242.134.138 05/27 07:57
Zenryaku: 理吧 27.242.134.138 05/27 07:57
聯力有出反向的無限鏡啊,沒有搶風的問題 ※ 編輯: monmonda (106.64.49.39 臺灣), 05/27/2024 08:08:38
kimi112136: 全家桶憤怒者空降中 112.78.72.199 05/27 08:15
Zenryaku: 不是 我的意思是你後面沒有冷排的那顆是 27.242.134.138 05/27 08:17
Zenryaku: 裝正向扇吧,他在搶風啊27.242.134.138 05/27 08:17
Zenryaku: 你現在是三進四出,側面冷排只有底部冷 27.242.134.138 05/27 08:18
Zenryaku: 排的廢熱氣可以用,風量還要被後面那顆 27.242.134.138 05/27 08:19
Zenryaku: 沒冷排的搶 27.242.134.138 05/27 08:19
喔喔,那顆我的確用正面風扇沒錯,不過我測試下來差異不大就沒拔掉了,純當作外觀美 化
alan0611: 大仁哥你好猛 42.72.172.73 05/27 08:23
slsamg7112: 推鐵華團長220.132.134.118 05/27 08:25
xiaotee: 推推 101.9.189.103 05/27 08:28
slsamg7112: 他應該是側面和下方用反向扇進氣吧220.132.134.118 05/27 08:29
skyrain1234: 我普通團員只能撿便宜的strix180.217.142.243 05/27 08:32
coox: 這殼真的很適合做這種炫技操作 163.26.206.202 05/27 08:42
wilburliu: 一體水竟然還能改分體太神啦!223.137.198.81 05/27 08:55
blackway0226: 改分體水好看多了 61.223.247.201 05/27 09:11
Gwaewluin: 以前在巴哈看到說插四條記憶體似乎較容114.137.11.46 05/27 09:19
Gwaewluin: 易出什麼問題的樣子 114.137.11.46 05/27 09:19
z048761629: 好帥…42.77.246.149 05/27 09:47
※ 編輯: monmonda (106.64.49.39 臺灣), 05/27/2024 09:51:17
louisxxiii: 團長早安61.58.150.117 05/27 09:56
hankQuQ: 中國全滑班 114.136.93.121 05/27 10:17
hankQuQ: 難怪華碩有囂張的本錢 114.136.93.121 05/27 10:20
BayonettaTJ: 子龍(們)122.117.110.217 05/27 10:24
※ 編輯: monmonda (106.64.49.39 臺灣), 05/27/2024 10:31:00
s87879961: 太鐵了223.137.130.197 05/27 10:53
savagy: 推社群影響力114.136.182.147 05/27 11:03
oldriver: 團長! 61.230.121.56 05/27 11:27
dirain: 好帥 推一個 36.227.202.230 05/27 11:34
yenchieh1102: 竟......竟然有兩套明日香 1.34.147.124 05/27 11:42
Alllllogo: 推101.137.145.255 05/27 11:43
maplefoxs: 壕無人性啊團長 114.37.218.167 05/27 11:50
rz759: 推!!!好帥,看了心情真好223.140.244.186 05/27 12:07
iamgodisme: 太神啦 49.217.128.196 05/27 12:19
GTAblue: 太猛,推一個 101.9.198.236 05/27 12:24
cjy217: 推 純血之力 27.242.42.30 05/27 12:29
storym94374: 超帥 不過主機板怎麼沒有挑extreme113.196.174.254 05/27 12:56
matrox323: 卡就夠了 27.242.129.157 05/27 13:13
edison155188: 可惜AMD沒有glacial可以買,不然早 140.138.20.128 05/27 13:18
edison155188: 就想跳車了 140.138.20.128 05/27 13:18
yymeow: 推,真強者 60.250.130.216 05/27 13:23
otosaka: 厲害 鐵華團 42.72.39.191 05/27 13:25
kaj1983: 貴對你根本不成問題吧,真鐵華團 36.238.166.225 05/27 13:26
kaj1983: 真的大開眼界了 36.238.166.225 05/27 13:26
hmcedamon: 有明日香勉強推個 但你這自稱全家桶... 60.251.199.140 05/27 15:10
bhmagic: 好吧 推一下香香 但你還是拆了駭客QQ 76.82.233.154 05/27 15:17
w1222067: 超人 125.231.127.94 05/27 15:21
cliff2001: 推團長 42.79.4.126 05/27 16:08
scorpioz: 太猛了 220.129.90.93 05/27 16:10
athraugh: 實在厲害,推實作分享 42.70.56.167 05/27 20:45
h3971692: 推 36.227.209.141 05/27 20:53
csh810317: 只能推了124.218.118.166 05/27 21:43
hoil3028: 帥 180.177.36.88 05/27 22:31
theBestbear: 純血信仰人太猛了 1.163.230.38 05/27 23:55
keane9112: 機殼不是ROG阿 114.47.218.187 05/28 15:21

💻 電蝦 PC_Shopping 版:熱門文章

52
[情報] 涉隱瞞代工業務2260億巨額虧損 投資人火 自由時報 財經 涉隱瞞代工業務2260億巨額虧損 投資人火大要告英特爾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4/06/16/phpjFDnxB.jpg 英特爾正面臨一項集體訴訟。圖為執行長季辛格。(彭博) 2024/06/16 15:20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外媒披露,英特爾正面臨一項集體訴訟,投資人指控其在今年1 月報告2023 年業績時,沒有正確揭露製造部門的虧損情況,還將約30% 的產能交由給台 積電等廠商代工,進一步激怒投資者。此訴訟由Levi & Korsinsky 律師事務所發起,該 所呼籲英特爾投資者加入針對該公司的集體訴訟。 科技網站《Tom's Hardware》報導,從2024 年第一季開始,英特爾採用所謂的「內部代 工」(internal foundry)模式,旗下產品部門和外部客戶可以從英特爾內部獨立的「英 特爾代工」(Intel Foundry)部門,獲得製造和封裝服務。 在此之前,英特爾並未單獨報告其製造部門的業績,僅公佈向外部客戶銷售製造服務的「 英特爾代工服務」(Intel Foundry Services)部門的業績。 英特爾於2024 年4 月2 日全面披露其部門劃分計劃後,不得不重新計算過去幾年「英特 爾代工」作為一個獨立部門的業績。結果顯示,該部門在2023 年大虧約70 億美元(約台 幣2260億),導致英特爾股價暴跌。英特爾還將約30% 的產能外包給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 商,進一步惹火投資者。 當英特爾在2024 年第一季公佈其製造部門的業績,顯示「英特爾代工」部門2024 年第一 季的虧損額為25 億美元,營收為44 億美元。自年初以來,英特爾的市值縮水約三分之一 。 訴狀指控英特爾誇大其「英特爾代工服務」部門的成長和利潤,該部門在2023 年實際遭 受巨額虧損,產品利潤也下降,這使得公司及其代工策略的正面表態具有誤導性。 訴狀具體列舉了英特爾涉嫌的虛假陳述或隱瞞行為,包括:「英特爾代工服務」的成長並 不代表內部部門可報告的收入成長;「英特爾代工」部門在2023 年出現重大經營虧損; 由於內部收入下降,該部門的產品利潤出現下滑;因此,代工模式不會成為公司整合封裝 測試(IFS) 策略的有力推手;由於上述原因,被告關於公司業務、營運和前景的積極表 態在實質上具有誤導性或缺乏合理依據。 任何認為自己在2024 年1 月24 日至4 月25 日期間,因持有英特爾股票遭受損失的投資 者,可以申請成為此案的主要原告,截止日期為2024 年7 月2 日。 新聞來源: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707045 為何英特爾的代工會虧損這麼多呢?我記得AI的處理器賣得不錯,處理器功能大提升為何卻虧損這麼多? --
73
[情報] ASUS將重新檢視之前判定人損/收費的維修 事情起因是五月時Gamers Nexus送修一台ROG Ally 但維修中心判定破保/人損要求收費190美金 https://youtu.be/7pMrssIrKcY 詳細可以看板上文章 #1cFkLJKO (PC_Shopping) #1cFnwr9k (PC_Shopping) #1cFowOVF (PC_Shopping) 後續ASUS因為這支影片有發布了聲明 但內容並不理想 GN又再次發影片嗆ASUS 而且剛好是去年X3D燒CPU+主板事件的一周年 https://youtu.be/I3DwhTc7Z4o 又找了法律相關人士討論ASUS是否違反美國的消費者相關法律 https://youtu.be/uYdtpU8FKO8 ---- 這次GN剛好藉來台參加Computex的機會 與ASUS高層面對面對談 影片長度超過一小時 https://youtu.be/Z0ZoCYXmF0Q 第一天華碩先派出了Global Marketing Director of ASUS Consumer PC 名字是Gallop,應該是姓傅(Fu) 解釋了華碩目前為止做出的應對 以及對於之前事件的道歉 Steve也把他們團隊收到觀眾對於ASUS售後的抱怨 做成清單讓對方知道 但Steve認為對方層級不夠 他希望是某個做出承諾就能夠實施的層級 而不是需要向上呈報 所以要求與更高層對談 於是有了第二次的面談 這次來的是翔碩總經理兼華碩皇家俱樂部主管徐澤民以及資深經理Peggy 互相介紹完之後Steve一開始就直接下猛料 直接問華碩他們一開始的聲明是不是在說謊 在場的當然不敢承認只能打太極 Steve重複了好幾遍聲明的內容 最終只能得到一個不甚滿意的共識 不過在接下來的討論當中 ASUS倒是提出了許多有誠意的解決方案: 1.重新檢視過去所有客戶不滿意收費的維修案件(需客戶自行寄Email) 2.退還保固內RMA案件的運費 3.對於維修後零件保固期的澄清 4.對於外包維修中心政策的調整 除了這些還有其他內容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影片裡面ASUS高層是怎麼應對Steve尖銳的問題 GN有在他們自己的網站寫了一篇文章 基本上把影片內容的重點都列出來了 https://gamersnexus.net/news-features/confronting-asus-face-face 節錄ASUS在這支影片做出改變的承諾 (以下由ChatGPT翻譯,並做少許調整,實際內容還是以原文為主) 回顧華碩的幾項重大變革: 1.華碩現在有了一個新的信箱「[email protected]」, 專門用來重新處理客戶認為被不公平分類、錯誤分類或應該 免費卻被收費的舊RMA。 2.華碩提供了一個模板,供用戶複製並黏貼到發往該信箱的電 子郵件中。 3.華碩已經發布了改進時間表:6月14日,也就是今天,發布了 這個信箱和電子郵件模板。華碩承諾本月內會再發送一封包 含其他變更的電子郵件。 4.華碩承諾將退還客戶之前為了不必要的維修而支付的費用, 這些不必要的維修是指客戶為了讓保固範圍內的維修能夠通 過而被迫接受的,例如不相關或錯誤分類的CID(客戶引起的 損壞,註:又稱人損)。 又註:實際例子可見上面GN送修ROG Ally的事件 5.華碩承諾在保修範圍內的維修涉及RMA時退還運費。為了更清 楚,如果客戶在同一申請中同時有保固外維修和保固內維修, 運費將由華碩承擔。 6.華碩承諾退還與上述符合條件的爭議相關勞務費和稅金。 7.華碩已經成立了一個專案小組,回溯處理歷史上大量的客戶調 查問卷,試圖解決問題。 8.華碩已經取消外包維修中心對於CID(人損)的判定權限。現在, CID判定必須由華碩團隊進行。這將消除部分維修中心為了多收 取費用而判定CID的動機。雖然仍有一部分,但現在動機不再主 要來自於速度。 9.華碩正在美國建立一個新的支援中心。這將使客戶可以選擇修 理他們的主板或用已翻新的主板進行更快速的交換。這解決了 以前在某些情況下只能選擇翻新的問題。 10.在一年多拒絕承認ROG Ally的microSD卡讀卡機故障後,華碩將 在下週發布該缺陷的正式聲明,這是此次系列變革的結果。 11.華碩將於2024年9月發布一個更透明的維修報告模板。 12.華碩正在修改Advance RMA(快速退貨授權)的語言,以減少對物 理損壞的強調。 ---- 以下是Email的模板: Your Name (as listed in your RMA): RMA Number: Serial Number: RMA application country: Please describe your previous RMA dispute: Supporting Documents (e.g., charged invoice, quotation notification, photos): Additional Feedback (optional): 寄到 [email protected] 一週內會由當地客服連繫並提供後續步驟 ---- 影片中Steve強調好幾次為什麼他會這麼用力追ASUS 主要是因為ASUS作為市場龍頭 如果他們的售後服務能夠更好 是能夠帶起市場上其他家的 他希望透過ASUS的改變引動整個市場都能夠更好 對於這兩次面談 我認為除了ASUS對之前聲明不認錯這點之外 後面給出的承諾看起來非常正面 如果ASUS真的能夠達到這些承諾並長期維持下去 那真的對消費者有很大的好處 在影片中有提到這個Email是面對全球而不只是美國 所以台灣也在範圍內 但這次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包維修中心造成的 而台灣都是由皇家直接處理 就我自己看到網路上抱怨皇家的文章 大多都是修不好 比較少是判人損後收費 所以可能在台灣不一定會有很大的影響 當然如果你認為之前有被收過不合理的費用 也可以試著寄信看看 說不定就真的退了 -- 感謝,已修正 電腦裡面那個是徐澤民(Stephen)是皇家的主管不是CEO 他直接對CEO負責 CEO Samson應該是指兩個CEO之一的胡書賓 Peggy坦得蠻好的 電腦裡那為我覺得就是來表示態度的 真正做事的還是Peggy 這次問題的確大多是國外的部分 外包的維修中心太猖狂了 然後國外的客服又處理得很爛 我也覺得這次的回覆算認真 但實際上會不會真的改變還需要時間看 台灣沒有這麼強大的獨立媒體能對ASUS造成影響 所以台灣這裡出問題有出來發文的幾乎都被搓掉了 去看清楚之前的文章再來護航好不好 ASUS都自己承認錯誤了你還想說什麼? 東西是好東西 但態度真的很糟 連LTT都來嘴就知道了 其實你如果會在巴哈跟PTT發文的話 都會有還行的結果 但需要發文才能得到好服務這件事本身就很奇怪就是了 有些產品有全球保 的確在京東買蠻划算的 但說真的ASUS要裝死的話 其實根本不要答應和GN面談就好了 感謝補充 在台灣的確上巴哈跟電蝦是最快的了 沒辦法 台灣的市場和能量養不太起來這種程度的自媒體 或者說沒人想燒錢做這件事 已修正 這個就要下周才能知道了 看華碩這一波我是有一點期望啦 如果是我會參考之前Arctic水冷問題的解法 提供工具組讓消費者能夠自行修復 或者送回原廠免費維修 畢竟之前Reddit就有人提出解法了而且也挺容易的 退費或召回之類的就別想太多了
95
[情報] 美國宣布制裁九州風神(DeepCool) 文章來源: tom's hardware https://myppt.cc/CBZecQ US sanctions PC cooling and power supply maker DeepCool for selling products to Russia, fueling its war efforts in Ukraine 因為做為販售電源和散熱器的九州風神將產品銷售至俄羅斯助長進攻烏克蘭 美國宣布制裁九州風神 One of the biggest makers of air and liquid cooling products for PCs could be out of business in the U.S. 做為電腦風冷水冷散熱器的大型供應商之一可能即將退出美國 ============== 以下由ChatGPT-4o翻譯 若有歧異請以原文為準 週三,美國國務院宣布對北京深海創新科技有限公司(DeepCool)進行制裁。DeepCool 是一家知名的電腦機殼、散熱設備和電源供應器製造商。據稱,DeepCool 向俄羅斯提供 了價值超過 100 萬美元的「高優先級清單」(CHPL)商品,這些商品可能有助於俄羅斯 在烏克蘭的戰爭努力。 根據新聞稿,DeepCool 將商品出售給了兩家已知支持戰爭的俄羅斯公司,分別是 Taskom 股份公司和 OOO Novyi Ai Ti Project。Taskom 涉及貨運業務,而 OOO Novyi 則是一家電腦製造商。 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工業與安全局維護著「高優先級清單」。該清單收錄了「因其對 俄羅斯爭努力的重要性而存在被非法轉移至俄羅斯的高度風險」的商品。 DeepCool 最近在 2024 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上展示了包括氣冷與液冷 CPU 散熱器、風扇、電腦機殼以及兼容最新 PC 硬體的電源供應器等新產品。然而, 公司被列入制裁名單意味著它無法在美國銷售這些產品。 DeepCool 在美國的子公司可能必須立即停止所有銷售及大部分其他業務運作。 這可能會影響其提供售後支持的能力。制裁意味著它不能與中國的母公司進行任何業務 交易。根據法律,美國居民也不能再與該公司進行任何業務往來。 目前,像亞馬遜(Amazon)、MicroCenter 和 Newegg 等零售商仍在銷售 DeepCool 的 產品,但這種情況能持續多久還不確定。 根據新聞稿,「所有由美國人士或在美國境內(或經由美國境內)進行的涉及任何指定 或被凍結人員財產或財產權益的交易,均需經由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OFAC)發布的 一般或特定許可證授權或豁免。」 換句話說,如果我今天購買一個 DeepCool 的電源供應器,我技術上已經違法。我可能 會辯稱我是在與一家美國公司進行交易,而不是被列入名單的公司,但這種說法很可能 站不住腳。 ========== 心得: 印象中這牌子來台灣賣也沒多久吧 才來台灣參加完Computex 2024大會就出事了 如果美國真的落實執行 那台灣感覺也可能會跟上 想收藏潛力絕版品的可能手腳要快 --
40
[閒聊] CAMM2淺談 除了先前提到明顯的走線優勢 #1cL9qPTP (PC_Shopping) 各廠嘗試CAMM2的原因有幾個比較明顯的優點 當然對消費端來說還有待觀察 1. 成本:DDR5目前成本比較高主要是因為VR on DIMM,在同容量下不論是PMIC或是SPD HUB 都可以少用一點成本自然降低;然後是PCB,CAMM2可能要用到12、14層板,成本是高了一點 ,但是CAMM2只要一根。 2. 相容性:UDIMM驗證需要考慮dual/quad、2/4DIMM板等問題,CAMM2只能一根從根本上解 決了問題。 3. 頻率:目前表現跟DIMM沒有顯著差異,但之前大概講過走線的改善,個人覺得頻率未來 可期。 總結一下,其實目前很多優點都是對於記憶體和板廠而言,用料甚至人事成本(驗證)都降 低了 Q1. 可以插兩根CAMM2嗎? A1. 目前很有難度,CAMM2走線更加密集,從CPU Pin出來的線很難走到兩根 Q2. CAMM2那個針腳看起來好容易歪 A2. 確實很密集比較容易安裝失誤,但看起來針腳的部分是可以模組化單獨銷售的,這要看 記憶體廠了,總的來說應該會比CPU歪掉容易處理 應該沒人在乎,但最近又忙起來OC指南實戰篇不確定要拖多久xD -- 84,我只是半夜無聊發個廢文 任何新技術都要面對的問題QQ 2 DIMM board目前上10000MHz可以說是很輕鬆了 Yes,這對板廠跟記憶體廠是很大的優點 直接焊上去不大現實 我沒這麼樂觀xD 但真的解決了蠻多問題的 如果記憶體廠決定繼續做,價格一定會更低的,同容量CAMM2用料成本都是比較低的 都84,我只是半夜睡不著發個廢文,內容只是剛好一樣而已 設計初衷是為了解決SODIMM問題居多沒錯 有難度,原因一樣是走線從CPU pin出來很擠 CAMM2一根是雙通道(IMC),只能一根是問題但我想不是那麼嚴重,對大部分主流使用者夠用 了 這麼說壞了確實麻煩點 相較於他解決的問題我覺得不算嚴重,而且如其他板友所說,升級大部分還是全換的 目前對消費端而言就是相容性,但對各廠商是全方面的提升 筆電沒意外是一定會變CAMM2,解決了SODIMM很多痛點 不知道,看記憶體廠怎麼發揮,這次展出來的基本上都是概念板 未來的佈局確實也是考量,CAMM2 JEDEC確定支援DDR6與LPDDR6
30
[心得] HermanMiller試坐感想 重要的事說三遍 一定要試坐、一定要試坐、一定要試坐 本文開始 坐辦公室一直有下背痛的困擾 曾坐過網拍便宜網椅,現役ikea的高背辦公椅 菜的時候因為坐第一排 背痛就直接用桌上型升降台站著辦公,長官也見怪不怪 後來往後坐了 繼續站著侵犯辦公室全員的隱私也不像話 所以開始研究椅子 本來鎖定號稱辦公神器的aeron 後來看到yt有人表示坐了腿麻悔不當初 想起當年坐便宜網椅也是因這原因受不了 就把目標轉向看起來很炫砲的embody 插曲是中間一度差點盲狙steelcase leap 一開始覺得花大錢買這種外表平平無奇的椅子是不是太SB了 (後來才知道steelcase也是辦公椅御三家) 後來想想羊皮狼也蠻有意思,重點是某寶618價格有便宜到 但世代業務積極約試坐就去了 第一把試embody 恩。。。恕我木背沒太get那些龍骨的神奇作用 感覺就是張可以整個背部靠上去的椅子 再來試aeron B size椅面雖然小了點,但腿不會卡到框,大概是穿比較合身衣服的感覺(肥宅我180/90) 重點是椅面很堅挺 用床比喻就是很硬的那種彈簧床(我的最愛) 這裡就要提一下試坐與介紹的重要了 在鍵盤分析的時候 本來想買C size 試坐後,網布面積是大了,尤其背部確實爽 但是屁股居然微微出現那種便宜網椅的勒住坐骨感(久了會麻) 業務用紫光一照,標示出網布裡承重的,不同材質的纖維(大樑的概念) 這些大樑的位置是隨著A,B,C size網布變化的 他的任務就是確保我選擇正確的尺寸 也就是說,如果不是歐美真肥宅的體型 可能會和C size網布大樑的位置錯位導致不適? 原因有點腦補 也可能只是單純的大面積網布支撐力道就是不如面積小的 但試坐後我是不敢買C size的 接著到桌子前模擬辦公 aeron開啟戰鬥模式後(前傾+張力最強) 真的可以無時無刻緊貼支撐著你的背 這感受是我未曾體驗過的 看到網上心得說戰鬥模式堅持不久就會累 所以我以為前傾模式是鎖定的 但其實這模式只是多了一個往前5度的可能性 想往後還是可以的 總之試坐後我是被aeron圈粉了,確實能緩解我的下背痛 再加上業務的到位的講解和分析 推翻了原本鍵盤分析的目標embody 本來也對高背帶頭枕的辦公椅有迷思 覺得這樣往後倒時才能充分支撐 但現實是上班時間根本沒啥機會躺在椅子上 而且它畢竟不是床 後躺時身體還是蜷縮的,沒有充分舒展 反而是aeron這種低背椅 沒有後面高背跟頭枕的阻礙 可以向後徹底舒展背部 後面又短暫坐了 cosm(應該很適合老闆) sayl(海綿坐墊跟背部弱化版的baby aeron) 以上 --
50
[情報] 究竟是 PC 革命還是另一個曇花?淺談 Win 究竟是 PC 革命還是另一個曇花?淺談 Windows On Arm 作者 朱熹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12 日 7:5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Microsoft , Windows 日前微軟正式發布了自身對於 AI PC 的解讀:Copilot+PC,並同步發表了一系列 Copilot 的功能。然而最大的亮點莫過於第一波 Copilot+PC 皆是搭載具備 Arm 架構的 Snapdragon X 系列處理器而非大家所熟悉的 x86 處理器如英特爾或是 AMD。高通 CEO Cristiano 甚至發出 2029 年 Arm 架構處理器之於 PC 的滲透率會超過 50% 的豪語,究竟所謂的 WoA(Windows On Arm)真的是 PC 界的革命,還是另一個曇花? 雖然搭載Snapdragon X系列的Copilot+PC尚未上市,但從高通丟出的數據看來不管是在效能或是能效上都頗有當年蘋果第一次發表M1晶片之姿:相同瓦耗下效能贏過具備Meteor Lake架構的Core Ultra處理器37%,相同效能下瓦耗低了54%。跟同樣是Arm架構的M3相比,頂規的Snapdragon X Elite效能多了28%。 在內顯的表現更是驚人。相同瓦耗下效能贏過具備Phoenix架構的AMD 7000系列處理器80%,相同效能下瓦耗也低了80%。在大家更關心的軟體相容性部分,高通也強調已經和微軟攜手合作讓Snapdragon X系列晶片原生支援一系列使用者最常用的軟體如Office以及Adobe,電競部分高通也強調已經有超過1200套遊戲可順暢於Snapdragon X上運行,難道WoA真的要掀起一波PC革命了嗎? 驚豔亮相還是落寞收場? 套句目前西方媒體常說的:Don’t Buy One Based On The Promise (別買一個只能賣你未來性的東西)。WoA最大的隱憂就是軟體相容性,即便是業界軟硬體整合做的最好的蘋果,當初從x86架構的Intel處理器轉到Arm架構的M1時也表示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轉換,並為此推出Rosetta 2轉譯器。 時至今日,雖然大部分的軟體皆可原生於M系列晶片上運行,但還是有部分的軟體需要透過轉譯才能運行,效能也會因此有所打折。如果連蘋果都需如此,難道消費者應該要相信微軟加上高通的組合可以迸出和蘋果相當甚至更佳的學習曲線嗎?從兩家之前合作的經驗看起來顯然不太可能。 其實WoA不是新玩意兒,早在2012年微軟就發表過支援Arm架構處理器的Windows RT,隔年高通亦發表了支援Windows RT的Snapdragon 800系列處理器,但結果就是一場災難:不僅效能其差無比,甚至有非常多的軟體是根本無法在Windows上運行的,最後只得落寞收場。 所以即便微軟和高通這次喊的震天嘎響,如果細看各OEM第一時間推出的機種,除了戴爾,可以看出各家也只是先拿個非主力機種試水溫,畢竟WoA當年的慘況相信公司內的領導階層或是資深人員應該還記憶猶新。 而且別忘了,英特爾和AMD也不會坐以待斃。英特爾在COMPUTEX上揭露了更多下一代處理器Lunar Lake的細節,不僅首次採用台積電的N3B製程,在相同工作下瓦耗僅Meteor Lake的一半,並主打x86處理器有史以來最佳的能耗比;AMD亦發表了最新的AMD Ryzen AI 300系列處理器,且號稱在多個測試項目效能贏過Snapdragon X Elite。所以總結來說WoA會不會是另一個曇花一現還很難說,但若是要說成PC界的革命,恐怕還太抬舉WoA了一些。 https://technews.tw/2024/06/12/windows-on-arm/ 最主要的是微軟不得不面對x86應用程式的包袱吧。加上硬體都在別人手上又不像水果那 樣一條龍玩法加上用強硬的手段要求開發人員開發相容的應用程式 -- 標題 [新聞] 狂!大谷翔平敲三分砲 大聯盟首轟震撼美 時間 Wed Apr 4 11:36:35 2018 2018/04/05 [新聞]大谷翔平連2場開轟 今天苦主是去年賽揚投手 --
50
[情報] 新不如舊AMD承認9000遊戲效能落後7000X3D 原標題:新不如舊,AMD承認Ryzen 9000遊戲效能落後Ryzen 7000X3D系列 來源: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65249 |看來只好等 Ryzen 9000X3D 了 |2024-06-12 By Lucky AMD 發表 Ryzen 9000 系列處理器時,在效能比較上雖宣稱超越對手 Intel Core i9-14900K,卻沒有與自家的 Ryzen 7000X3D 進行比對,讓外媒好奇是否另有隱情,現 在 AMD 也證實 Ryzen 9000的遊戲表現僅接近打平,並表示 Ryzen 9000X3D 會用上新的 3D V-Cache 技術。 外媒 Tom's Hardware 在訪問 AMD 消費性處理器資深科技行銷經理 Donny Woligroski 時,詢問有關 Ryzen 9000 系列與 Ryzen 7000X3D 在效能表現上的差異。 Donny Woligroski 承認若是以純遊戲的角度,Ryzen 9000 的效能只能非常接近 Ryzen 7000X3D,但沒有到超越程度,因此 Ryzen 7000X3D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依然會是 AMD 最佳的遊戲處理器系列。 AMD 認為 Ryzen 9000 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綜合方面的強大優勢,而配有 3D V-Cache 則是 專為遊戲而生的特化版本,而這也不是 AMD 第一次發生此情況,當時 Ryzen 9 7950X 的 遊戲表現就落後了 Ryzen 7 5800X3D 約 8%,並直到 Ryzen 7 7800X3D 推出才將其超越 。 雖說 Ryzen 9000 系列可能不會是遊戲玩家的首選,但 Donny Woligroski 在訪問中透 露 AMD 有在準備 Ryzen 9000X3D 系列,並且會用上新的 3D V-Cache 技術讓處理器性能 獲得更大的提升,只是細節部分還無法透漏太多消息。 綜合上述 AMD 的規劃,若近期想要升級電腦只為遊戲用途,可以直接衝 Ryzen 7000X3D 系列,而如果不著急的玩家,則能繼續觀望接下來的 Ryzen 9000X3D,至於想要獲得遊戲 、生產力、數位創作等全方面提升的,Ryzen 9000 則會是值得留意的目標。 心得: PPT效能贏14900k,但臭打遊戲仍只打平7000X3D(7900X3D or 7950X3D?) 直到9000X3D上市前遊戲機可以回頭選7000X3D不用買9000X 至於9000X3D的價格,那一定是鬼島價,捏不上去的不用當等等黨,7000X3D是不會降價的 -- X3D玩遊戲比較明顯,其他...生產力! (咕嚕冒泡 intel現在的確卡關 ultra core第一代超燙= = 擺PPT就是要贏,沒贏或持平不如不要放上去( 相同使用情境,一樣的B9系,就是比較燙
40
[開箱] MSI微星 電競椅 爛椅子,不推薦 2024/6/12: 後續: MSI維修部可以派專人到我家更換故障的零件 →我認為不能保證椅子沒有其他地方問題,因此拒絕。 →而且拆托盤要敲氣壓桿。 現在MSI回覆會申請一張新的椅子,跟舊椅子更換。 至於摔下椅子的部分,人沒有任何裝況,應該就這樣吧== 先介紹產品照片與影片展示 https://imgur.com/7AUwb0c.jpg https://imgur.com/iHrwlE3.jpg https://imgur.com/oX226wy.jpg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rKNMAdJzJW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9YprDRTwa4 主要特色: 堅固耐用: 椅子的框架由鋼製成,確保結構堅固耐用。 配備高品質的氣壓桿和五爪基座,能夠提供穩定性和安全性。 安全性是挺堅固耐用的....對吧? 組好隔天坐上去,插銷直接脫落摔爛。 詢問過MSI客服,產品只有一個型號,且設計上無變更。 所以說市面上的椅子都長一樣,椅子的固定插銷存在脫落風險。 就是這個插銷,沒有限制零件,萬一脫落就是摔下椅子,如上面的影片 https://imgur.com/3bFZMzb.jpg https://imgur.com/Fr8ANyl.jpg 心得: 其實還滿好坐的。 除了摔一下屁股有點痛。其他地方都很推薦。 -- 是保固內的,但客服說設計就是這樣,每一張椅子都長一樣。 底座機構不是使用者組裝,是工廠出來就組裝好的零件 沒錯,就是智商稅== 但買螢幕送的,就加減用。 補了幾張照片 而且要回報客服,產品序號貼紙貼在這個下面,又要再拆一次 https://imgur.com/Y9rOLpI.jpg 其實只要有這種安全插銷,就不會出問題了 很多便宜椅子也都是用類似設計 可惜的是MSI的椅子沒有安全插銷 https://imgur.com/xQr63WW.jpg 固定的插銷有機率脫落,插銷脫落後就會晃成這樣。 如果把插銷塞回去就好了,只是插銷還是有機率脫落。 感謝提供開箱的截圖,插銷兩端都鉚死才安全 看來我這張椅子有問題 https://imgur.com/KyQ6wh7.jpg 更新後續 2024/6/12: MSI維修部可以派專人到我家更換故障的零件 →我認為不能保證椅子沒有其他地方問題,因此拒絕 →而且拆托盤要敲氣壓桿 現在MSI回覆會申請一張新的椅子,跟舊椅子更換。 至於摔下椅子的部分,人沒有任何裝況,應該就這樣吧==
60
[心得] 最終退貨了!碩 Nuc 14 Pro 心得與開箱 各位看官好,第一次在板上發文,還請小力。 前陣子家裡的電視壞了,趁著活動,換了台支援 4K@120Hz 的電視,結果當作影音機,九 年的四代i5老筆電喘到受不了,除了 Video decoder 孱弱,2C4T軟解力又不夠外,還不 支援4K高刷輸出,因此促成這次換機。 --- 用途與需求: 電視用影音機,觀看 Youtube與本地端影片。 小型/米你主機,放在電視櫃上使用。 作為音訊空間校正輸出使用 (SoundId)。 具備 VP9、HEVC (H265)、AV1 等較新的硬解能力。 具備 HDMI 或可轉接 HDMI 4K@120Hz 視訊/音訊輸出能力。 預算範圍: 15K前後,視情況往上追加 --- 決定需求後,最終我把目光放在了 DeskMini X600 與 Nuc 14 pro (125H)。憑著更小的 體積、豪華雙雷電4 接口擴充力、優秀的外觀設計、免工具快裝,以及正好有購入贈送 16G 記憶體的活動,即使比 X600 + 8600G 組合貴了約兩千元左右,我還是願意為這些優 點追加預算,購入了 Nuc 14 pro。 --- 開箱簡介: Nuc 14 pro 外盒是一個藍白色為主題的包裝 https://i.imgur.com/9jVk0Pg.jpg 抽開上蓋,主機本體直接放在上方 https://i.imgur.com/YtqcNcE.jpg 拿開主機,放著一些無關緊要的紙 https://i.imgur.com/IKso4f0.jpg 底下是配件層 https://i.imgur.com/QOv7WOj.jpg 全漢120w 電源,比信用卡大圈一點而已 https://i.imgur.com/xTyMMT6.jpg https://i.imgur.com/ZqDYKaG.jpg 全部配件 https://i.imgur.com/BxZZHow.jpg 主機正面 https://i.imgur.com/t7gDv2K.jpg 主機背面,雙雷電4與雙HDMI,能夠達成單主機多螢幕輸出 https://i.imgur.com/enjJGMp.jpg 底部卡扣往左扳,底蓋就會彈起 https://i.imgur.com/4jpagOF.jpg 掀開背板,內建不可換AX211無線網卡 https://i.imgur.com/LmuIlNZ.jpg 快速安裝的2280 SSD 座 https://i.imgur.com/ZZSO9dO.jpg NB DDR5 插槽兩個 https://i.imgur.com/6xkdPlG.jpg 預先為 SSD 位置貼上了導熱墊 https://i.imgur.com/5DBpPX0.jpg 一個 2.5” SATA 擴充位 https://i.imgur.com/fIhF5FZ.jpg 安裝 SSD https://i.imgur.com/QqaXF4R.jpg 斜30度插入一端,再壓上另一端就會自動扣入底板 https://i.imgur.com/GfpaS86.jpg 電源線約 50cm https://i.imgur.com/zYfDTip.jpg DC 線約 172cm https://i.imgur.com/eFgnNFE.jpg 機身大小比例 https://i.imgur.com/rEzC2y2.jpg https://i.imgur.com/pWiDcLR.jpg --- 裝機過程體驗極佳,非常多人性化的免工具設計,花不到半個小時就把所有配件裝好,準 備開機,一切都看起來是如此的美好。 但按下開機鍵的瞬間,進入耳朵的聲音,讓一切美好的體驗瞬間崩塌…沒錯,這台 Nuc 14 pro 有著電子元件的噩夢,嘯叫。 頂著尖銳的噪音,我把準備好的系統、驅動裝入,烤了 R23,進入睡眠模式,這個尖銳噪 音都不會有任何變化,從啟動到關閉為止,一直維持同樣的大小與噪聲。 嘯叫錄音 (請使用耳機並適度調高音量): https://youtu.be/skHSrmAvYOM 環境錄音: https://youtu.be/-Ahlr0wF-2U 我使用了頻譜分析的App 發現,這個噪音出現在約 12Khz 頻段上,未開機時,環境 12Khz 約是在 -105dB 左右,一打開主機,立刻飆升到了 -70dB 左右,前後差了接近 35dB,非常恐怖高頻音增量。 嘯叫音頻譜圖 https://i.imgur.com/MV9tyE7.jpg 環境音頻譜圖 https://i.imgur.com/lS2syAz.jpg 我知道零組件的電感會有機率性發生嘯叫問題,但這個頻率的聲音個人實在不能忍受,在 到貨後的隔天晚上,連絡了購買通路溝通換貨。 隔天早上,購買通路很乾脆的讓我換了一台主機,但也說這個不能保證沒有一樣的問題。 心裡想,運氣總不可能這麼差,以前遇過顯示卡嘯叫問題,換過一張卡後也就正常了,機 率應該不會這麼高才是。 打開背板,插入記憶體與 SSD,插電,開機!輕鬆…翻車,這台主機的問題與上一台完全 一樣,躁聲甚至突破了-65dB 創下新高,不禁令我懷疑,該不會這批 Nuc 14 pro 都有這 個問題…。 新機背板序列號 https://i.imgur.com/nf4pDcW.png 新機嘯叫頻譜圖 https://i.imgur.com/KI1Ehvt.jpg 當天晚上,我又聯絡了購買通路(對不起…絕對不是故意的),通路說只能再讓我抽獎換機 一次,或是走退貨處理。 經過了一番考慮與權衡,雖然 Nuc 14 pro 具有相當多的優勢與優點,但我實在無法接受 花錢買持續高頻噪聲的罪受,最後與通路協調,退貨並更換其他機種,也就是次選的 DeskMini X600 + 8600G 的組合。 --- 如果 Nuc 14 pro 沒有這個高頻噪音的問題,我會十分推薦任何想購買小主機的人考慮它 ,雙 TB4 能帶來的優勢比想像中的大,對未來的擴充能力強,幾乎可以轉接出任何你想 的到的現代接口出來;外觀顏質也非常對味口,簡約大方,非常符合現代客廳需要的審美 觀;免工具拆裝也讓維護相當容易,幾乎沒有任何出錯的機會。 但!如果你會像我一樣,在意明顯的高頻噪聲,不想要賭機搞抽獎,請避開這台主機,這 個躁聲是與功率高低無關,不會因為降頻使用而變小聲或消失,只會一直存在。 --- 本來想9號退機的當下直接購入X600並組裝完畢,結果卻不盡人意,X600 的原裝風扇聽說 溫與聲都不是很好,AMD原廠散熱要硬擠才有機會裝下,支援列表建議的貓頭鷹 L9A-AM5 沒有現貨,要兩天調貨才能到…看來在這個連假內能處理完的美夢已經碎爛了。 第一次覺得組裝台正常的電腦怎麼會這麼曲折,希望碩能夠在下一代Nuc主機能夠改善這 個問題,也希望之後的 X600 能夠正常運作與正常使用,整個連假都在跑這台主機,已經 累了QAQ 謝各位觀看,感謝你的時間。 -- 其實退貨都沒有用上這些資料,反而是用換購其他機種出發,比較好溝通跟表現要購機的誠意...之類的 浮上來也是為了提供對這台主機有興趣的夥伴一些決斷參考,希望有幫助到您 感謝YT上的支援,之後X600 Build好再來回報! 對於廠商來說,嘯叫好像算在正常範疇,但end-user用起來很難受呀... 這個是相對音量而不是絕對音量,真發出70dB絕對音量的話也太魔幻了 *FRL 只支援HDMI2.1 TMDS,最高4K60,只有 FLR 協議才是滿血HDMI2.1 開機難受一整天... 有看到教學,原廠散拆外蓋後還需要硬擠,感覺不是很好 是的,簡單用手機收音而已 有可能是風扇問題,但不太敢拆卸之外,特規扇可能也不好替換 比較懷疑電路的原因是,待機與烤R23風扇高轉時都出現一樣聲量的高頻噪音,除非這顆風扇低至高轉速域都這麼噪... 安靜,但要M3才支援AV1硬解,目前尚未推出
40
[心得] 華碩ProArt B550 RMA心得 子龍三進三出 文有點長 懶人包:送修三次 最終換新板解決 -以下正文- 去年暑假藝人店特價時購入這張共碩ProArt B550之後 就是系統畫面凍結地獄的開始 還錯怪UMAX的SSD 可以參考去年我發的這篇 #1bV7vBP6(PC_Shopping) 後來我照板友說的關了C-state 更新BIOS、恢復BIOS預設 更換零件交叉測試 CPU共換了三顆 RAM試了三組 電源試了兩顆 SSD換了3條NVMe 顯卡換過兩張 最後還去微軟官網下載Windows 乾淨重灌過系統 但還是會遇到畫面凍結 由於凍結問題是換成這張ProArt才出現 其實一開始就覺得禍源有可能是主板 但凍結本身發生的機率並不高 十次冷開機大概會發生1~3次 如果當次開機前半小時沒問題 到下次開機前都不太會出現 就算真的出現了 強制重開機個數次後也會暫時恢復正常 這種軟故障真的很討厭 也不壞的乾脆一點 導致我很難抓戰犯到底是哪個部分 由於換一個變因就要花一點時間測試 加上我中間有研究實驗進度要忙 又因為假如遇到凍結問題 大不了多重開幾次也是能用 因此一直拖到今年五月 週末連續兩天使用都遇到凍結問題 而且重開一兩次仍會發生 終於忍無可忍 週一白天就拿去皇家送修 沒想到送修過程也不是很順利 第一次送修 5/13週一中午親送至皇家 跟櫃台客服人員說明凍結問題 5/16週四就收到簡訊通知維修完成可以領回 https://i.imgur.com/Vs678Qr.png 去現場領時 櫃台客服問我工程師有沒有聯絡我 我回答沒有 客服給我紀錄單 說工程師燒機30分鐘 沒遇到問題 就只幫我把BIOS更到最新版 https://i.imgur.com/E51znKH.png 我當下就覺得不太妙 只更新BIOS應該無法解決 果不其然 周末回家上機用還是會遇到畫面凍結 第二次送修 5/20周一中午又送到皇家 這次把我的CPU、RAM、裝有OS的SSD都一併附上 讓華碩可以用我的配置環境來測試 我還向客服特別詳細地說明凍結的問題 通常發生在剛開機閒置或網頁瀏覽等中低負載的情況 並且當次開機沒測到 應該就測不到 需要隔一段時間再冷開機測試 我覺得這位客服先生有體會到我當下表達出的挫折感 並有清楚認識到我遇到的問題與使用情況是什麼 這位客服也跟我說會把問題詳細的回報給工程師 (我看他真的在問題紀錄上寫一大段我說的敘述) 因此我認為這次應該就能解決了 5/28週二我收到簡訊通知 同樣告知我維修已經完成 https://i.imgur.com/hAxt1IG.png 現場客服同樣問我有沒有收到工程師聯絡 我同樣回答送修過後 直接就收到維修完成的簡訊 中間沒有任何工程師聯絡過我 然後客服小姐看了工程師檢修紀錄 跟我說工程師測了8小時Youtube+燒機 依然沒測到問題 所以就原板還給我 我當下聽到結果是這樣 不爽的情緒整個起來了 忍住氣問客服YT+燒機8小時是同時邊燒機邊播YT 還是一次只做一種 然後8小時是只開機一次測試 還是有再額外多次開機測試 客服也不確定 說這個要再向工程師確認 第三次送修 同為5/28週二 承上 由於我不可能把我明知有問題的板子帶回家用 所以我當下跟客服說請工程師直接拿回去重測 我覺得這位客服小姐同樣有感受到我的受挫與不滿的情緒 也很積極的跟我討論要如何安排測試的時間、流程、次數等 才能讓工程師有效地測出問題 並且她再三強調會請工程師不論測試完成時有沒有測到問題 都務必親自跟我聯繫 因此我接下來一週都在等著工程師的電話 6/3週一 我又收到簡訊通知 告知我維修完成可以領回 ?????又双叒是同樣的開局 幸好這次華碩沒讓我失望 這次接待我的客服是5/20的那位先生 他跟我說工程師幫我換了一張新板 我問他所以工程師有測出問題嗎 客服回應該是有測出問題才換新板 雖然語氣好像不是很確定 但已經換新板我就不追究了 https://i.imgur.com/FmC94Pa.png https://i.imgur.com/QGXnuXc.png 新板子用到目前都沒問題 - 其實我這問題畢竟是偶發性軟故障 本來就不好處理 所以第一次送修沒測到 我也不太怪華碩 但第二次送修時 我已經詳細說明問題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在中低負載 而且開機一次正常不代表沒問題 要多幾次冷開機才有較高的機率發生 工程師那個8小時YT+燒機 我懷疑是只有同一次的開機測試 加上等待的時間是三次中最久的 因次第二次返修給我的感覺很糟 至於客服的部分 雖然有可能是我有稍微表達出情緒的關係 但皇家師大店的客服人員 接待態度都不錯 也都很積極地與我溝通、了解問題在哪 但就是不知道後續向工程師傳達的環節哪裡出問題 工程師的測法不是我表述的測法 請工程師跟我聯絡 我最終也仍沒接過工程師電話 這次體驗後 我近期應該不會考慮華碩主板了 反正我想買的全白PCB華碩也沒出 感謝各位耐心看到這 大概4醬 --
30
[情報] Computex 2024:Noctua貓頭鷹終於出水冷 標題 Computex 2024:Noctua終於出水冷?是更酷的熱虹吸散熱器! 來自奧地利的散熱方案廠商Noctua(貓頭鷹)於Computex 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公開熱虹吸散熱器,不用泵浦就能達到水冷散熱的效果。 沒有泵浦更安靜耐用 Noctua展出了研發中的熱虹吸散熱器試作品,它採用類似於水冷散熱的原理,但將填充於散熱器中的工作液體由水改為冷媒。當冷媒接觸到安裝於處理器的冷頭之後,就會蒸發為氣態並沿管線飄向冷排,當接觸到冷空氣之後,冷媒就會再度凝結液態,並順管線流回冷頭。 熱虹吸散熱器最大的好處在於不像一般水冷散熱器需要透過泵浦驅動工作液體,而是讓冷媒在氣態、液態的轉換過程中,自動在管線內上升與下降。不需要泵浦除了能夠降低運作時的噪音之外,也不需煩惱泵浦故障或壽命耗禁的問題,大幅提升耐用度。 不過由於熱虹吸散熱器在運作過程中,冷媒在冷排的位置凝結之後需要藉由重力流回冷頭,所以冷排必需安裝於機殼頂部,而不能安裝於前面板的位置。 http://i.imgur.com/LyywTDs.jpg http://i.imgur.com/5sAFKIB.jpg Noctua表示這款熱虹吸散熱器目前在搭配240散熱排(2組12cm風扇)的情況下大約可以達到400W的散熱效能,但身為長期研發計劃,所以目前沒有任何上市、價格的資訊可以提供。 http://i.imgur.com/GoM7Jlb.jpg ------------------ 原文出處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115975-computex-2024-noctua ------------------ 心得: 這次Computex貓頭鷹新展示的產品 好像還沒有人po過 好像二三年前有出現過這類產品 缺點似乎是太重? 不過壓熱效果似乎很厲害 隨著老黃的發熱已經趨向核反應爐 這種熱虹吸散熱器 不曉得是不是未來趨勢?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S9180. --

💻 電蝦 PC_Shopping 版:更多文章